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精選6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后感了。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
我一直覺得沒有夢想的人生是十分糟糕的,卑微、平乏、又腐朽;同樣的,只是盲目等待實現夢想卻原地踏步的人生也是無望的,如同云端的仰望,茫然沒有結局。而有意義的人生,就是——做一個勇敢的追夢者!這也是《開學第一課》帶給我的最直觀的感受。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夢想,細分為三個內容:夢想是動力、有夢想就要堅持、有夢想就能讓人出彩。年僅十三歲卻遠離父母親人和隊員們一起進行跳傘集訓的付麗娟是勇敢的。她每天都要和隊員們一起進行長跑、壓板凳等一系列艱苦的訓練,其中的辛酸苦楚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但正因為夢想是動力,她咬牙堅持過來了。在空中跳傘的她是帥氣的,像一只展翅飛翔的雄鷹,英姿勃發!在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腿的廖智是堅強的。她也曾因為失去雙腿失去至親的女兒而迷惘、頹廢過,但她因為心中的舞蹈夢勇敢地克服了難關。隨著輪椅舞蹈的廖智是迷人的,像一只翩翩飛舞的蝴蝶,光彩奪目!始終對智力低下的兒子不離不棄的母親鄭亞波是執著的。她也曾因為兒子不愿意學習彈鋼琴而生氣、發怒過,但是愛的力量、夢想的力量讓她堅持下來了。現在她的兒子小威因為她的夢想而出彩,會彈很多中外名曲。在舞臺上看著兒子誠懇演繹《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鄭亞波是幸福的,像一顆鮮艷的果實,甜蜜芬芳!
付麗娟、廖智、鄭亞波這三個人都是勇敢的追夢者,讓我深深地感動與敬佩。我雖然不及她們的勇敢,但我心中也一直懷揣著一個夢想,一個關于文字的夢想。我深知夢想的魅力,它是夏日綠油油的荷塘,點亮我的興致;它是黑夜時枕邊的一本書,為我開啟黎明;它是夜空中明媚的北極星,引領我走出陰霾。然而在追夢的旅途中,除卻幸福,也有痛苦。我也曾因為一張張打了低分的作文卷而失落過、迷惘過,甚至悲傷地覺得“遠方除了遙遠什么也沒有”,但是因著一份熱愛,我未曾放棄。我知曉,追夢的旅途中,我必須熬得了艱辛、耐得住寂寞、抵得了誘惑。我堅信,當擋在前方的迷霧散盡時,終會看見平坦的光明大道。追夢的`旅途中,幸福與痛苦并存,我們必須得學會勇敢,直面挫折,執著前行。
做一個勇敢的追夢者吧!不要說心中有一個地方,那是我一直不敢夢見的地方。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
今天,中央電視臺給全中國中小學生準備了精彩的《開學第一課》,在節目里,我見到了武打明星成龍、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中國首架大飛機總設計師吳光輝、世界珠心算冠軍王桐晶等名人,他們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精彩的故事。看完節目,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歌手王源哥哥做無殼孵化小雞實驗的過程。
這個實驗是要讓小雞離開蛋殼,在人工的“房子”里孵化出來。王源在把雞蛋胚胎從蛋殼搬到人工“房子”的環節中,卻碰到了問題。前兩次,王源都把雞蛋敲壞了,他的臉上浮現出緊張的樣子。第三次、第四次,王源又敲壞了雞蛋。這時,他已表現出很焦慮的神情。
第五次敲蛋之前,王源說“希望這是個幸運的蛋”,然而他還是失敗了。這時他看上去又著急又害怕,額頭上好像已經開始冒汗了,我真替他感到難過,又暗暗為他捏了一把汗。他想要讓旁邊的老師幫助他完成任務,但是老師好像并沒有答應。在現場觀眾的鼓勵下,王源又重新開始嘗試。這次也就是第六次,王源終于成功地掰開了蛋殼,把雞蛋胚胎完美地轉移到了杯子里。
我在家中,也和現場的觀眾一樣,不停地為王源鼓掌。雖然歷經曲折,但他最終做到了。我想,正是因為王源能夠堅持下來,所以,他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在《開學第一課》里,還有好幾個嘉賓的故事都證明了這個道理。比如,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演講中提到,他第一年高考,英語考了30多分,第二年還是沒有考上。但是他堅持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終于在第三年一舉考上了北大。
這些堅持不懈的事例,也讓我想到了自己鋼琴考級的經歷。記得那是三年前,我在讀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準備考鋼琴六級,每天都要練四個小時。一開始,我彈得很慢,一會那兒彈錯,一會這兒又忘了升降。我哭著對媽媽叫道:“我不要考級了!”但在媽媽的耐心勸說和老師的悉心教授下,我漸漸彈快了,節奏對了。雖然有時彈得腰酸背痛,但我每次都咬咬牙,繼續練。
最后我順利地通過了六級考試,拿到了第一張鋼琴考級證書。不怕失敗,堅持努力,讓我也完成了人生的一個小目標。
今天,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深深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一定要堅持不懈,只有堅持才會成功,一旦停止不做,那就真的只剩下失敗了!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
每年的開學第一課我都和媽媽都看,到現在已經一期不落地看了5年了,這個公益節目,每一年都帶給我不同的收獲及感動。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珠心算界大咖國際珠心算冠軍王桐晶。因為我的媽媽也是從事珠心算教育工作的。自從我開始接觸數字以來,媽媽帶我去觀摩了各種珠心算比賽的現場,雖然我沒有學成珠心算,但是從媽媽身上我了解到了珠心算的神奇之處。在開學第一課,王桐晶講述了自己堅持珠心算學習和練習的艱辛,她說,6歲開始接觸珠心算,9歲進入國家珠心算培訓中心,一直練到18歲。剛開始她是成績最差的,6年后她成為最優秀的;18歲她取得世界比賽冠軍,為國家立下一等功!這樣的成績是日復一日的堅持的結果,是堅持,才成就了她超乎年齡的沉穩淡定和驚人的速度。
在開學第一課演播廳,王桐晶展示了六位數和七位數閃電心算,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記住屏幕上閃現數字,并迅速計算所有15個出現的數字總和,令現場所有的老師和同學們嘆為觀止!
看完王桐晶的表演,我也在想自己是否能堅持一件事情做完再去做其他的事情。在四年級的結業考試中,我成績不太好,媽媽開完家長會回來并沒有責怪我,而是跟我說,今年的暑假你可能哪里也去不了,你得在家好好學習,補補課了。我當時聽了,就知道媽媽一定很不開心我考的這個成績,但是我暑假堅持的一件事情就是每天完成英語老師布置的作業,每天練習一篇生字,做數學口算卡3篇,堅持一個月下來,我似乎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就是按照這個順序來完成每一科作業。“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才”,堅持不是說你認定一件事,義無反顧地走下去,而是當你有過放棄,也有過猶豫時,還是沒有退縮,你堅定地走了下來,這就是我認為的堅持。
我保證在五年級的學習生涯中要改掉我懶惰的毛病,讓爸爸媽媽和老師同學們對我另眼相看,我想我的改變對我以后的人生道路都是一種幫助,到成績收獲的那天,我會驕傲地說,因為我努力了,因為我堅持,讓我的努力戰勝了懶惰。請大家監督我吧!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
美,或許是來自父親那無聲的守護;美,或許是來自母親的一聲充滿愛的關心;美,或許是來自朋友的一種隱形的幫助;美,或許是來自老師的一份深沉的支持……
美可以是一種探索;美可以是一種創造;美可以是一份傳遞;美也可以是一種和諧……
今天,全國的學生都在觀看《開學第一課》。在輕描淡寫中,看著它,心中多了份埋怨:每年都看,真是無聊的東西啊!淡淡的輕視,造成了對它的不重視!
也許是只是為了完成學校布置下來的作業,我坐在電視機旁邊,手邊一張白紙,打算記下筆記……看著開始的那些演講詞,有了一絲的松懈。發現美、創造美中所講的故事,或許是因為身邊的人也曾有過的緣故,也并沒有怎么覺得感動。當看到“最美司機”吳斌的故事時,眼淚忽的流了下來,不為其他,只因為這種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
我們也許都在笑談之中說道,我愿意幫助別人而犧牲自己的這種話。說誰都會,但是行動呢?應該沒有多少人會做這種“蠢事”吧?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無私奉獻精神的。
然而,吳斌叔叔卻在短短的一分16秒中,在最不正常的情況下做著最正常的動作,以自己的一條命換回了其余的24條命……看到這里,眼睛更加濕潤了。他是整個世界的英雄,他在用自己的生命傳遞這那一份濃濃的美麗。
“他走了,走進了整個杭州人的心里。”這一句話,在我心里重重的扣壓著,扣壓住了那無法呼吸的心靈。
整個杭州都在為他送行,后來才明白。其實他沒有離開,只是以另一種不同的方式留在了我們身邊。他住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不是因為別的原因,只因為他是一個英雄,一個真正的英雄。
他并不在硝煙彌漫的戰爭之中,他只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做著最本職的行為!
在節目中還有許許多多感動的人和事,如:奧運蝶泳冠軍焦劉洋,奧運帆船冠軍徐莉佳,美術畫家韓美林,我們真的要好好的愛我們的大自然,好好的愛我們身邊的人,團結一心,共創美好的未來!
《開學第一課》對于我們中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節目,它給我們帶來了溫暖和愛!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
九月的到來,是全國中小學生們開學的時候,也是孩子們的新學期的開始!九月一日上學的時候,老師提醒我們2021年《開學第一課》將要播出了,告訴我們要認真去看,并且在里面學習蘊含的人生哲理,還有節目告訴我們的人生大道理。為什么會去給我們安排這個課程呢?因為《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是根據隨時下環境發生的事情來去確定每年的主題,然后以另外一種形式的表達來給告訴我們這些學生們。節目會帶我們了解祖國那些偉大的英雄和他們生平的事跡,告訴我們需要從小開始學習,懷著一顆愛國的心,讓我們這些學生們明白祖國是多么的偉大,學習先輩英雄的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
學生當今的主要目的還是以自己的學習為主,只有不斷的去吸取書籍上的知識來幫助我們成長,將來才能為祖國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孩子們是以后祖國的接班人,也是祖國的未來基石,我們更應該常懷感恩之心,為祖國未來發展而付出努力。身為祖國未來的我們,一定趁我們現在還處于學習年紀的時候,在加強個人學業的同時,也要為祖國的奉獻時時刻刻做好準備,祖國強大的背后都有需要無數愛國之人的付出,只有不斷努力,才能創造出屬于我們的新中國。我們不一定要為祖國做哪些紅紅火火的事情,才能算是為祖國做出貢獻;現在是和平的年代,我們只要自己做好自己,好比我們在學習,那么每天要努力學習好,時間久了自然可以幫祖國做出屬于自己的貢獻。中國之所以能有現在的強大,并不是都靠個人的做了什么輝煌的事跡,正因為是有無數的中國人團結一心,是他們的無私奉獻聚集在一起,我們國家的才有今天現在的成績。還在學習的我們只需要每天進步一點點,向著報效祖國的目標前進,堅定自己的想法,并付出自己的行動。如果光有想法而不去行動,那么這種做法對我們來說就是一種空想,這樣是永遠不會有進步的,路正因為是路,都是因為人們付出實際,并無畏堅定的走出來。
所以進步也是需要人們用行動表現出來,我們作為當代的新時代少年一定不能有光說的念頭,還要腳踏實地去實現,用實際的行動去證明。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6
今天上午我們全校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今天《開學第一課》的現場分別請來了一百零四歲、九十四歲和九十九歲當年隨著毛主席戰爭的三位老紅軍。這三位老人當年和毛主席徒步走著和日本人戰爭,打下了無數的勝仗。
其中一個叫胡正先高齡老人今年九十九歲,他十二歲參軍其他人嫌他太小了不理他,但他跟隨著部隊忍饑挨餓一直更隨著部隊,最后部隊的人還是把他留到部隊。有一次他們到甘肅的時候中了敵人的埋伏圈,他掉到了一個四五米深的大坑里,大坑里有金條、糧食等等很多的東西,胡正先當時什么也沒要,只想保護好他身上的兩個干電池,他把這兩個干電池視如自己的生命,因為電池可以與戰場上的戰士們通話。當兩個電池沒電的時候,他總能和其他的戰士想出許多的辦法給那兩個沒電的電池充電,繼續和戰場上的戰士們保持聯系。
梁天文是一個九十四歲高齡的老人,他十三歲參軍,紅軍的里面有一個政委姓楊,楊政委待他像自己的兒子,在一次打仗的時候楊政委讓他把兩匹馬弄到了山上,楊政委在打仗是犧牲了。他聽到楊政委犧牲的消息后哭了。
賀炳炎被毛主席評委唯一一位不用敬軍禮的將軍。他十七歲的是就捕獲了四十七的俘虜,有一次打仗是被敵人的子彈穿過胳膊,那個時候只有把他受傷的胳膊鋸下來這一個方法可行,他不同意她說他沒有胳膊沒有怎樣打仗呀。當時沒有醫療設備也沒有麻藥,他們沒有辦法只好把他綁在木板上面,讓他嘴里咬著一塊毛巾,用老百姓的鋸子把他的胳膊用2個多小時鋸下來。
耿飚有一天感覺身體不舒服,被查出來得了一種病,這種病忽冷忽熱,熱的想扒一層皮,冷的像零下下一度一樣,后來他的病情逐漸加重,后來病情重到不能走路,讓戰士抬著他去戰場,到了戰場他忍著,上戰場打仗。
《開學第一課》告訴我們,曾經跟隨毛主席打仗的人是多么的不容易,多少人為了保護我們的祖國寧愿犧牲也不愿意成為出賣自己祖國的人所以有的人為了不讓敵人知道我們祖國的秘密壯烈犧牲了,他們經歷了多少的挫折才給了我們現在和平友愛的大中國呀。我們應該珍惜當下的和平。不要做愧對祖國的事情,不要當負心漢。我們應該做對祖國有用的事情,好好學習多多讀書,將來成就了大事業,來報答我們偉大的中國。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相關文章:
開學看開學第一課觀后感09-02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03-21
觀后感:開學第一課12-29
開學第一課的觀后感06-10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01-08
《開學第一課》的觀后感06-02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精選02-20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2-17
《開學第一課》的觀后感悟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