噸的認識課件

時間:2021-03-18 15:41:39 課件 我要投稿

噸的認識課件

  噸,中文單字,常常用于數學質量單位。英語中也使用噸( ton 或者 t )這個計量詞。生活中多用于計量較大物品的重量。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噸的認識課件 ,歡迎閱讀。

噸的認識課件

  教學目標:

  ⒈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⒉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⒊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估計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具、學具準備:

  重5千克、10千克、25千克的大米各一袋、課件

  設計思路:

  本節課是數學概念知識課,在概念教學過程中,我運用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巧妙的設置與學生生活相聯系的各類情景,讓學生在豐富的生活情景中,掌握理解“噸”的概念。從而突破這節課的難點。接著我利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還可以應用于生活的樂趣。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覺器官,在豐富的情景中幫助學生積極思維,發展智力,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并運用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材分析:

  “噸”這個質量單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為了幫助學生對質量單位“噸”有一具體的感性的認識,教材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說明“噸”在生活中的應用。然后結合大米的重量,幫助學生在已經掌握的質量單位千克的基礎上,初步建立“噸”的概念,并揭示了“噸”與千克之間的進率,1噸=1000千克。通過讓學生計算每個同學體重按25千克計算,40個同學的體重有多少千克,是幾噸?通過推算,幫助學生加深1噸=1000千克的認識。噸與千克的換算同千米與米的推理過程相同。因此教材未安排例題,而由學生自己試做。教材在練習中安排一些題目,以提高學生對物體重量的估計能力。

  學生分析:

  在學習本課內容之前,學生已接觸過這些數量關系,只是沒有概括總結出有關的術語,如果創設一種情景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學生完全有可能通過知識的綜合,遷移自主學習掌握這一新知識。

  教學過程:

  一、引用故事導入新課以舊引新

  同學們都喜歡聽故事,你們聽過曹沖稱象的故事嗎?(聽過),曹沖在記錄大象的重量時要用到什么單位?(重量單位),那你們學過的重量單位有哪些?(千克、克、公斤、斤),克與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1千克=1000克),很好!下面我們根據他們之間的關系來做口答題。(CAI課件出示題目)

  口答: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同學們回答的非常好!

  教師敘述:請同學們看,當曹沖稱出這頭大象的重量時發現我們學過的重量單位都不合適,你們能幫助他找一個合適的重量單位嗎?(能,用噸)為什么大象的重量一般是用噸來作單位呢?(因為大象比較重)。什么樣的物體可以用“噸”來做單位,“噸”和我們以前學的重量單位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噸的認識。(板書課題:噸的認識)

  (設計目的: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吸引學生,并營造“情景問題”的氛圍,使學生產生強烈探求知識的欲望,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究 研究問題

  1、直觀感知,初步認識“噸”。

  (1)讓學生交流自己帶來的物體的重量,用什么樣的單位合適。

  (2)讓學生根據對噸大致的了解及課外資料的補充說說生活中那些物體通常使用“噸”來作單位。

  (3)課件展示:卡車、火車車廂、輪船、飛機、鯨魚、樓房等,用“噸”作單位比較合適。

  提問:通常以“噸”作單位的物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①學生分小組觀察討論

  ②學生分小組交流匯報

  ③師生合作得出結論:通常大件物體及較重的物品“噸”來作單位。

  (設計目的:用課件出示圖片,豐富了感性材料的種類。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再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得出結論。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2、認識千克與噸之間的關系

  (1)小組同學掂不同重量的物品,感受它們的重量。

  ①感受5千克

  指名一學生匯報掂5千克的大米,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②感受10千克

  指名另一學生匯報掂10千克的大米,并說說自己的受。

  ③感受25千克

  指名同一學生掂25千克的大米,掂不動,需要2個同學才能抬起來。

  ④感受50千克

  ⑤感受1噸

  課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提問:需要幾個同學才能抬起來?(8個)

  (課件演示)請同學們觀察:有這樣的幾袋大米?(10袋)提問: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書: 1000千克。

  你是怎樣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個同學抬起來,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個同學才能抬起來?(80個)。說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較重。

  (設計目的:小組同學反復掂物體的重量,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親自經歷和體驗,感受物體的實際重量。遷移出1噸的重量。)

  師引導: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噸。即:1噸=1000千克。

  師補充板書:1噸=1000千克

  (1)鞏固千克與噸之間的關系。

  師生做個猜體重的游戲。請同學們猜一猜老師的體重大約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平均每個老師的體重按50千克計算,那有多少個老師的體重合起來是1噸?你是怎樣想的?

  (2)填空練習:三年級同學平均每人體重按25千克計算,40個同學的體重是( )千克,是( )噸。

  (設計目的:通過猜體重的游戲聯系生活實際,運用噸與千克之間的`關系使學生進一步感受1噸的重量,這一環節的教學使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三、看書質疑

  學生自己看書,標出重點語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

  (設計目的:這個環節主要培養學生看書質疑的能力。)

  四、多層練習,鞏固深化。

  1、 3噸=( )千克 8000千克=( )噸

  9000千克=( )噸 9千克=( )克

  2、一條鯨魚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 )噸。

  3、在( )里添上合適的單位。(課件出示圖片)

  4、想一想:每幅圖旁邊的括號里填上什么數它的重量是1噸。

  5、擴展題:出示一幅電梯照片,上標注限重量1(噸), 限坐十三個成人,出示問題:

  提問:

  (1)如果老師要帶他們去乘坐電梯,一次可以坐多少人呢?

  (2)如果全班54個人都要上去,那一共要乘坐幾次呢?

  (設計目的:通過看圖填重量單位的練習,有效地訓練了學生對事物重量的估計能力.通過填空的練習,鞏固了噸與千克之間的互化.第四題,意在激發學生去思考,從而培養學生認真思考的好習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回答問題時語言的條理性.最后一道練習題我利用來源于生活的實際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概念。并提高了學生日常的事物現象用數學的經驗,思想與方法進行觀察、推測、嘗試、計劃并合情合理地思考的意識與能力。)

  五、合作總結 解決問題

  提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那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能幫助曹沖稱的大象找到一個合適的重量單位嗎?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希望同學們能夠用所學習的知識不斷地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設計目的:讓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談談自己的收獲,并鼓勵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用于生活中。)

  六、板書:

  噸的認識

  1 千克 = 1 0 0 0 克

  1噸 = 1 0 0 0千克

【噸的認識課件】相關文章: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14篇03-15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五篇)03-15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通用14篇)03-15

角的認識教學課件11-16

克、千克、噸的認識單元測試04-25

認識鐘表課件設計05-08

認識動物活動課件05-12

小學課件《7的認識》教學設計02-24

倍的認識數學課件05-03

小學課件《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2-2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AⅤ三级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一区在线 | 中国久久99视频免费看 |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动漫 | 伊人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