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除法的初步認識課件
導語:通過教案的編寫,各位教師可以更好組織教學。以下是小編帶來的西師版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歡迎各位參考。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6頁例1、例2及第78頁課堂活動第1,2題及練習十五第1,2,3題。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物品的過程,初步理解除法的意義。
2.掌握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
3.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積極的數學情感。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8個桃子(或其他水果、物品),8個盤子,24支鉛筆。小棒、圓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平均分,平均分的過程在數學上可以用除法來表示,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除法。
(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
二、自主探索,認識除法
1.教學例1
(課件出示一堆桃子)教師:小猴家有一些桃子,你能猜一猜有多少個嗎?
教師:我們來幫它數一數。
學生數出后,教師板書:8。
教師:猴媽媽讓小猴分桃,她提出了什么要求呢?(課件出示猴媽媽的話:把這8個桃子平均裝在4個盤子里)
學生讀猴媽媽的話,教師板書:4。
教師:你們能幫小猴分桃子嗎?用小圓片代替小猴分一分,分好后小組內互相檢查,是不是按要求平均分成了4份,分的結果是每盤多少個?
學生匯報結果,教師板書:2。
教師:誰能看著8,4,2這3個數把剛才分桃子的.過程說一說,分之前總數是多少個?分的要求是什么?分的結果是什么?
學生:8個桃子,平均分成4盤,每盤分得2個桃子。
教師:誰能用我們數學上的算式來表示剛才平均分的過程?
學生說后,教師指出:在數學上,我們可以用8÷4=2來表示平均分的過程。教師把除法算式板書完整。教師介紹除號的名稱、寫法、讀法。寫法:先寫中間一橫,再寫上下的小圓點,兩個圓點要對齊。學生讀算式,用手比畫除號。議一議:算式中8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8÷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教師:你還能把8個桃子平均分成幾份?用圓片分一分,一邊分一邊說分的過程,再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過程。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2.教學例2
(出示24支鉛筆)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目含義:每6支裝一盒(教師可以示范裝一盒),
可以裝幾盒? 教師板書:246。
教師:你能用小棒代替鉛筆自己動手分一分嗎?
學生匯報結果,教師板書:4。
教師:觀察分的結果,是平均分嗎?你認為可以用除法表示分的過程嗎?請試著寫出除法算式。
引導學生看著除法算式學著用3句話把分的過程說清楚,把多少支鉛筆平均分?分的要求是什么?分的結果怎么樣?
學生:把24支鉛筆平均分,每6支分一盒,分成4盒。
三、鞏固練習,強化認識
(1)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第2題。
(2)完成課堂活動第1題、第2題。
(3)用20根小棒分一分,并說一說分的過程,再寫算式。比一比,看誰的方法最多。先獨立分,再全班交流。(學生可以平均分成幾堆,也可以按每幾根一堆平均分)能說出3種以上分法,除法算式正確的自評為三星級,自評表上畫3顆五星;說出2種分法的為二星級;說出1種分法的為一星級。
(4)看算式圈一圈,說一說。
(課堂活動第3題)引導學生說出:8是平均分的要求,可以表示平均分成8份,也可以表示每8個分成1份。
(5)看算式編故事。
你們喜歡聽故事嗎?想不想自己編故事?下面請同學們用18÷3=6編一個平均分的故事,看誰編的故事最精彩。編好故事后,先在小組內講,再推薦一個同學到講臺上講,其余同學進行評價,根據表現分別評為三星級、二星級、一星級。
四、課堂小節,自我反思
教師:小朋友,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又有什么新的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西師版除法的初步認識課件】相關文章:
有關除法初步認識課件模板參考05-11
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04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5-08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4-24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4-08
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4-22
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4-22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5篇)04-23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通用15篇04-24
角的初步認識數學課件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