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科學的課件
身邊的科學的課件1
【教學準備】
1. 學生提前儲備(身邊常見易懂的)科學小常識;
2. 多媒體課件與實驗用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設情境,激發興趣——進入“科學樂園”
1. 談話導入:今天我們要去科學樂園走一走,同學們帶上了準備好的科學知識,我們的“科學樂園”一定會非常有趣。
課件:藍貓提示語“科學世界真奇妙!歡迎同學們的到來,首先請主持人趙博士為大家變個有趣的魔術。”
2. 演示激趣。
旋轉兩個雞蛋,一個旋轉,另一個卻不轉。(制造懸念,引導學生動腦思考)
1)學生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稍做討論,得出結果。
2)指名回答,引導了解知識獲得的渠道。
二、提供案例,交際熱身——進入“智慧之門”
1. 看一看,找一找,科學就在我身邊。(課件出示“智慧之門”藍貓提示語)
2. 情境設置。(課件播放生活片段)
。1)剛煮熟的雞蛋放在冷水中浸,蛋殼容易剝。
。2)用濕淋淋的手拔插頭,危險。
。3)操場上烈日炎炎,穿黑色襯衣大汗淋漓。
(4)劇烈運動后沖涼水澡。
3. 引導觀察,組織學生交流,討論。
。1)同桌自由討論。
。2)指名發言,其他學生補充、評點。
三、聯系生活,展開交際——進入“知識碰碰園”課件出示“知識碰碰園”(課件藍貓提示語)
1. 小組交流
。1)組內同學或自愿組合互相交流。
(2)教師參與、點撥。(時間要充足)
。3)小組推薦準備充分、介紹精彩的同學當“小博士”。
2. 明確要求,分工合作。
課件提示匯報形式,如下:
● 大家提問,或大膽接受挑戰,回答同學們的問題——“藍貓問題組”
● 自己知道的科學知識告訴大家——“智慧少年組”
● 小小的實驗,說明科學現象——“小小科學家組”
● 們還可以……
3. 自主選擇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課件:藍貓提示語“同學們交流得真熱烈呀,下面就請大家進入精彩‘展示臺’”
。1)組內確定匯報形式,分組匯報。
。2)小博士做主要發言,組內成員補充。
(3)其他同學根據介紹進行評價、質疑或補充。
四、競賽,拓展——進入“智力挑戰園”
1. 分組競答,從圖片、動畫片中發現科學。
2. 小組之間互相出題。(出題或答題都可以在小組內討論。)
3. 宣布競賽結果。(以激勵為主)
4. 學生互相自由提問、對答。(注重評議;良好聽、說習慣的培養。)
5. 小結。
五、結合體驗,課外延伸
1. 課件:播放《藍貓淘氣三千問》主題曲;出示“學科學,用科學,我們從小愛科學”
2.延伸:在音樂聲中,科學問題以字幕形式出現,緩緩上移,激發學生不斷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
。ń虒W設計 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延奎小學 趙 軍)
【設計意圖】
本次口語交際通過交流“身邊的科學”,培養口頭表達和傾聽的能力,培養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發展合作精神,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的習慣。
一、以“情境”為依托
一定的情境能形成良好氛圍,產生交流欲望,在自由地無拘無束的參與中,學生的個性與創造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達到口語交際訓練的`要求。設計本課時,盡力模擬生活,提供案例:如剛煮熟的雞蛋放在冷水中浸泡后,蛋殼容易剝下來等,這些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通過多媒體展示后,可以引導學生明白什么是“身邊的科學”,從而激發情感,產生交際沖動;其二,聯系生活,緊密結合學生的已知生活經驗和搜集的資料,引導學生進行交際。使學生有話可說,也易于表達和交流。
二、以“興趣”為誘因
本堂課各個環節都力求建立在學生樂于參與的基礎上,引發學生交際的欲望。
1.演示激趣。“科學”是個很抽象的概念,為了讓“科學”通俗化,教師在導入環節,利用一生一熟的兩個雞蛋在講臺上旋轉演示(熟的轉得很快而生的轉不起來),創設神秘氣氛,制造懸念,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和愿望,讓學生情緒高昂的走進交際中。匯報交流階段,鼓勵學生在言語交際的同時配以相應的實驗演示,學生有機會動口,又有機會動手,符合低段學齡兒童心理特征,既激發興趣,又能緩解疲勞,還能把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具體化。
2.媒體激趣。媒體能把生活、圖像、文字等直觀、生動地再現在孩子們面前,從感官、視覺等方面刺激孩子,刺激興奮點,使學生不容易疲倦。本堂課,利用媒體導入課堂,提供案例、鋪墊情境、拋磚引玉、渲染氣氛,一次又一次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在興趣盎然中進行交際,提升交際水平。
3.競賽激趣。在學生交流展示“身邊的科學”后,容易進入情緒低谷,認為無話可說時,在恰當的時機把競爭機制引進課堂,成為激發學生興趣的有效手段。本課設計的競賽活動能再創興奮點,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參與比賽,促進學生再度合作、交流。
三、以“互動”為根本
1.環節的設置體現互動。各個環節都安排個人陳述、同桌交流、小組交流、班級匯報等等,力爭做到人人參與,互相交流。在動態的口語交際實踐中反復體驗。
2. 形式的安排體現互動?谡Z交際教學常見的弊病是訓練時學生一盤散沙,教師往往重視指導過程,卻忽視學生訓練過程。為避免性格內向的學生總是處于“傾聽者”的角色,缺少口語鍛煉的機會,教學中訓練的形式不拘一格,學生或同桌,或小組,或班級,組成一個臨時口語交際單位,可雙人對話、問答,或多人討論、辯論、評價等等,并明確自主選擇,分工合作,把任務具體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如在聯系實際,利用學生已有的資源進行交流匯報時,成立了“藍貓問題組”“智慧少年組” “小小科學家組”等,學生自由組合后由該組選出的小博士進行分工,有介紹實驗過程的,有具體操作的,有補充說明的,責權分明,加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
除了生生互動之外,教師以“趙博士”的身份參與交際,有效地形成師生互動。
總之,口語交際訓練,教師應該提供學生想說、能說、敢說的交際條件,讓學生在表達、傾聽、評價、補充的環境中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和交際態度。
身邊的科學的課件2
教學目標:
1、認識到自己的身邊處處有科學,能積極主動地用查找、詢問等手段了解身邊的科學。
2、在活動中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樂意與同學交流所得的知識并學會傾聽,在交流中有良好的交際禮儀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提高口頭表達和傾聽的能力
教學重點:培養熱愛科學的興趣
一、進入“科學大門”
1.談話導入:同學們,期末考試將要來臨,讓我們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和老師來一次科學之旅吧。我們將走進科學大門,跨過聰明泉,攀登知識山,才能去到科學園里采摘智慧果,大家想去嗎?
2.讓我們一塊兒去打開“科學大門”吧,該怎么打開呢?(課件出示一扇關閉的大門,上面寫著“請用靜電來開啟科學之門!保
3.靜電是怎樣產生的?你在什么情況下見過靜電?學生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稍做討論,指名回答,引導了解獲得知識的渠道,得出結果。相機指導評議,掌握說話要求:吐字清楚,聲音響亮,態度大方。
4.(動手做一做)請大家和老師一起用長尺來做實驗。(師生都用尺子摩擦頭發,產生靜電后去吸附桌面上的碎紙片。)好,科學大門被我們打開了。
二、跨過“聰明泉”
1.(課件播放“科學大門”被緩緩開啟,出現山腳下的一股清泉,名為“聰明泉”,上面有一座橋。)我們要先回答“聰明泉”帶來的科學問題,才能走上橋跨過“聰明泉”,大家有信心
2.情境設置:(課件演示生活片段)老師提示:他們做得對嗎?為什么?
。1)操場上烈日炎炎,一個身穿黑色襯衣的男孩子大汗淋漓。
。2)醫生給一個手里拿著糖果的小女孩治療牙齒。
。3)一位老奶奶用濕毛巾擦電視機。
3.引導觀察,組織學生交流,討論。(你該用哪些科學知識說服他們呢?)
(1)動腦想一想,同桌自由討論,練習表演。
。2)指名發言或合作表演其中一個情景,其他學生補充、評點。
三、攀登“知識山”
1.我們順利跨過了“聰明泉”,還要攀登“知識山”,請大家帶齊食品和水(也就是你們課前收集的資料),和小伙伴們一起努力去爬山吧。
2、明確小組分工合作的要求:
。1)組內同學或自愿組合互相交流。
。2)把自己知道的科學知識告訴大家。(可以結合動手操作并進行解說。)--“小科學家”
。3)接受組員的提問,正確回答問題。--“智多星”
。4)小組推薦準備充分、介紹精彩的同學當“小博士”。
3、你說我聽,你問我答。小組交流,教師巡堂參與、相機點撥。
4.自主選擇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1)組內確定匯報形式,分組匯報。
(2)“小博士”做主要發言,組內成員補充。
四、采摘“智慧果”
大家經過努力,終于登上了“知識山”,請來山上的科學園里采摘“智慧果”吧?凑l摘得又快又多!
1.分組競答,從圖片、動畫片中尋找科學知識。(老師發用卡紙做的“果實”放進各組的“果籃”里作為獎品。)
2.小組之間互相出題。
3.哪個組摘的“智慧果”最多?宣布競賽結果。
4.通過這次“科學之旅”,你有什么收獲?
五、科學探究,不斷求知。
1、播放課件《藍貓淘氣三千問》主題曲,在音樂聲中,科學問題以字幕形式出現,緩緩上移,激發學生不斷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
2、制定“學科學,用科學”的研究方案:觀看和閱讀有益的電視節目與課外書報,以繪畫、寫話及出科學小報的形式,在全班進行展示與匯報。
【身邊的科學的課件】相關文章:
“法”,在我們身邊的課件05-08
身邊的科學現象作文04-08
影子的游戲科學課件05-07
建高塔的小學科學課件05-10
身邊的科學作文600字(通用30篇)05-27
科學-太陽和影子-教案課件05-16
科學與藝術課件設計05-06
科學課件《解釋》教學反思02-25
小學科學教學敘事課件04-11
《求加法中的未知數》科學課件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