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新政優質課件

時間:2024-08-06 22:32:15 賽賽 課件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羅斯福新政優質課件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課件,教案是描述如何進行一堂課的教學,通常都是教師書面上的文字,課前備課是一線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環節,怎樣寫課件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羅斯福新政優質課件,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羅斯福新政優質課件

  第一課:羅斯福新政

  1.羅斯福新政的背景:

  (1)1929年10月下旬,美國華爾街股票市場形勢急轉直下,股價狂跌。一場空前規模的經濟危機終于爆發,美國歷史上的“大蕭條”時代來臨了。

  (2)這場由美國開始的經濟大危機迅速席卷資本主義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在劫難逃。

  (3)這場經濟大危機不僅范圍廣泛,持續時間也特別長。

  (4)這場經濟大危機加深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游行、罷工等抗議運動不斷發生。

  (5)在經濟大危機初期,美國胡佛政府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自由放任是西方傳統的經濟思想。結果,在胡佛任內,經濟危機非但沒有克服,反而更加惡化。

  2.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

  (1)“新政”的主要內容包括救濟、復興和改革三個方面。

  (2)救濟是指救助急需幫助的大批失業者和貧民;復興是指為失業者提供工作機會,使陷入蕭條的經濟恢復運轉;改革是指采取長遠措施改善全國總體經濟狀況。

  (3)“新政”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1933~1935年,著重調整與復興經濟;1935年以后,著重改革。實施救濟則貫穿“新政”的全過程。

  3.羅斯福新政的影響

  (1)羅斯福新政吲起一系列政治、經濟和社會變革,在美國歷史上留下深刻印跡,對后來資本主義世界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2)羅斯福新政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大危機。

  (3)羅斯福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

  (4)羅斯福新政在很多方面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

  (5)羅斯福新政的一個更為重要的影響,是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

  4.羅斯福新政的特點

  新政的特點,是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管制。

  第二單元: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1.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經濟的表現

  (1)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經濟進入快速增長時期。戰后20年是美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

  (2)20世紀70年代初期,美國經濟出現滯脹局面。

  (3)1981年就任美國總統的里根到1983年初,美國經濟開始復蘇。

  (4)1993年克林頓人主白宮后從1991年3月到xx12月,美國經濟出現了歷史上空前的持續117個月的增長,失業率下降到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最低點。

  2.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聯邦德國經濟的發展表現

  (1)聯邦德國經濟發展原因

  a.政府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義殘余勢力,社會秩序比較穩定,同時實行非軍事化,集中國家有限的財力、物力發展經濟;

  b.政府采取市場經濟、國家調控、社會保障三者相結合的經濟政策,注意發展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

  c.出于美蘇冷戰的需要,美國對德國采取扶持政策,并通過馬歇爾計劃對德國提供大量援助。

  (2)表現:到60年代初,聯邦德國的經濟實力已經超過英、法,成為歐洲頭號資本主義國家。

  羅斯福新政內容

  羅斯福針對當時的實際,順應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大刀闊斧地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機的政策措施,歷史上被稱為“新政”,新政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三R”來概括,即:復興(Recovery)、救濟(Relief)、改革(Reform)。

  新政的主要措施實施結果:

  “應當指出,羅斯福新政措施使總統權力全面擴張,終于逐步建立了以總統為中心的三權分立的新格局。他是總統職權體制化的開拓者。”

  羅斯福新政從1933年開始推行

  羅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包括:

  (一)整頓銀行與金融系,下令銀行休業整頓,逐步恢復銀行的信用,并放棄金本位制,使美元貶值以刺激出口。

  (二)復興工業或稱對工業的調整(中心措施):

  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與藍鷹運動,來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根據《全國工業復興法》,各工業企業制定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標準和工作日時數等,以防止出現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從而加強了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控制與調節(緩和階級矛盾)。

  (三)調整農業政策:

  給減耕減產的農戶發放經濟補貼(農民縮減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補貼),提高并穩定農產品價格。

  (四)推行最重要的一條措施:“以工代賑”。

  (五)大力興建公共工程,緩和社會危機和階級矛盾,增加就業刺激消費和生產。

  (六)政府還建立社會保障體系,通過了《社會保障法》,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養老金和保險,失業者可以得到保險金,子女年幼的母親、殘疾人可以得到補助。

  (七)建立急救救濟署,為人民發放救濟金。

  羅斯福新政教案

  教學目的

  一、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危機的爆發和特點;危機的影響;羅斯福新政;羅斯福競選總統;新政的目的和特點;新政措施;新政效果。

  二、要求學生從思想上認識:

  1.1929~1933年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根本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

  2.壟斷資產階級銷毀產品、毀壞生產設備等行徑,體現了資本主義制度的腐朽性。

  3.羅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國的盡快恢復,但是新政沒有也不可能解決生產力危機的根源──資本主義制度的不合理性,因而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危機。

  三、要求培養學生的能力:

  1.通過資本主義社會的“穩定”、“危機”的相互交替的發展變化,培養學生觀察認識歷史問題的能力。

  2.從對這次經濟危機特點的分析,培養學生對歷史事件的分析綜合能力。

  3.通過對羅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養學生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929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

  難點:經濟危機中一些經濟方面的知識;羅斯福新政的一些內容。

  教法建議

  1.本課內容較多,教師可盡量使用輔助教學工具(如小黑板、幻燈機等),以增強直觀效果。

  2.本課內容較難,理論概念問題較多,故事情節較少,缺少趣味性。教師講述時要盡量掌握好分寸,可多采用問答方式,以激發和推動學生對一些理論問題的理解。

  3.可布置課外作業,對羅斯福進行評述。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上課后教師可向學生提問:“一戰”后資本主義國家召開過哪些會議?有何影響?在回答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可歸納總結:一戰以后,資本主義國家通過調整相互間的關系,發展國內經濟,統治暫時穩定。“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暫時緩和。資本主義世界進入相對穩定時期。導入新課。

  【講授新課】

  ( 一)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板書)

  1. 危機爆發(板書)關于危機產生的原因,教師可先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40頁小字,使學生認識到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是由于資產階級為了追求私利,盲目擴大生產,造成生產過剩。這是導致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關于危機的爆發,這次危機始發于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拋售。為什么股票拋售會導致經濟危機?這是本課、本目的難點。教師可向學生簡略解釋幾點:

  (1)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小工廠企業都是私有的,大都是股份公司,和股票有直接關系;

  (2)股票市價的價格是美國經濟的晴雨表。經濟繁榮,股票就升值,人們就會搶購;反之,經濟凋敝,股票就貶值,人們就拋售;

  (3)1929年10月,紐約股票拋售狂潮的發生不是偶然的。在這以前,美國的汽車工業、鋼鐵工業等都已出現停滯狀況。教師還可簡略介紹拋售股票的情景,以增加一些感性認識。1929年10月24日上午,紐約股票交易所開盤伊始,大批股票涌入市場,盲目拋售,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亂,這一天拋售額創股票交易所紀錄,股票價格暴跌。到11月中旬,交易所證券貶值50%,股票市場全部崩潰、信用破產。教師可指引學生觀看課本第40頁《紐約華爾街股票交易所門前的人群》形象圖,以增強感性認識。

  2.危機的特點(板書)課本中編者已用圖表的形式,對這次危機的特點加以歸納和表述,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觀看閱讀。教師還可把圖表的要點繪制在輔助小黑板上(或用幻燈機放映在屏幕上),可增強直觀效果。危機特點是本課的重點,要求學生牢固掌握的。教師在講述時,可適當增加一點內容,用對比的方法,以突出這次危機的特點。特點一,范圍廣。過去危機只發生在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里,但這次危機則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既波及到資本主義國家,也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另外,這次危機也影響到工、農、商、金融等所有一切經濟領域,這也是過去任何一次危機所不及的。特點二,時間長。以往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一般是幾個月,最長的是一二年。危機后經歷短期的蕭條便轉入復蘇,而這次危機前后持續了5個年頭(1929~1933年)。這次危機持續時間之長,是以往任何一次危機所沒有的。特點三,破壞性大。課本圖表中列舉的資本主義工業下降情況和世界貿易縮減的情況,已可看出這次危機的嚴重性。

  3.危機的影響(板書)講完經濟危機特點后,教師可向學生提問:1929—1933年經濟危機對社會生產力產生什么影響?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可歸納為二點,并做如下講述:

  (1)工人大量失業,勞動人民生活惡化。教師可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41頁的第3、4兩段及《尋找工作的長龍》插圖,使學生認識到失業的嚴重性和就業的困難。失業隊伍的增加,隨之而來的自然是工資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廣大勞動人民生活無著落、流離失所。1929年3月,美國第31屆總統胡佛在就職演說時曾吹噓“將使美國人家家鍋里有一只雞,家家有一輛汽車”。但到頭來美國廣大勞動人民都由于付不起房租,而只好住在用破爛鐵皮木板搭起的臨時住房里。人們把這種貧民住房區稱為“胡佛村”(教師可指導學生看課本第41頁小字及插圖《失業者搭建的簡陋棚屋》)。有人把胡佛譏諷為“饑餓總統”。

  (2)銷毀商品、生產破壞。一方面是廣大勞動人民饑寒交迫、流離失所;另一方面卻是資本家為追求利潤而故意大量銷毀商品。這種不正常的現象充分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腐朽和罪惡。課文中的思考題:“想一想:看到資本家的這些做法,你有什么感想?”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經濟危機引起政治危機,造成各國社會的動蕩不安,各國政府紛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羅斯福新政(板書)

  1.羅斯福當選總統(板書)羅斯福是美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總統。1921年,羅斯福患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癥),雙腿殘廢。1928年當選為紐約州州長。1932年參加總統競選,并以絕對優勢擊敗了現任總統胡佛,成為美國第32屆總統。其克服困難的精神和毅力,值得每個人尊敬和學習。教師還可介紹一下羅斯福任總統后在電臺上的“爐邊談話”,以增進學生對羅斯福的感性了解。讓學生看羅斯福在電臺演說的插圖。

  2.新政的目的和特點(板書)

  “新政”的提出和實施(板書)“新政”一詞是1932年羅斯福在接受總統提名的演說中第一次使用的。1933年3月,羅斯福就任總統后,即開始實施新政。至1941年美國參加“二戰”為止,這期間,羅斯福促使國會通過一系統改革法令。人們把這一時期也稱為“新政時期”。

【羅斯福新政優質課件】相關文章:

羅斯福新政人教版課件08-24

《羅斯福新政》說課稿03-08

羅斯福新政的影響05-18

羅斯福新政教學反思(精選13篇)08-03

羅斯福新政教學反思范文(通用3篇)08-26

談讀書優質課件08-28

誡子書優質上課課件03-21

圓明園的毀滅優質課件(精選10篇)10-08

貨幣銀行學優質教學課件12-1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综合色国产综合 | 亚洲国产资源动态gif | 亚洲欧美人成在线 | 午夜三A级免费在线视频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地区 | 丝袜足午夜福利视频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