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人教版上冊課件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欣賞文章優美的語言,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
3、體會文章中流淌著的濃濃的親情,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具有象征意義的關鍵語句。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讓愛住我家》的歌曲,并在大屏幕上打出歌詞,讓學生談談歌曲讓人感動的原因(親情)。由此導入課文。
(此設計意圖:因為激發學習者的動機、興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強教育者及學習者的感情交流,是促進認知發展的支柱和動力。所以感人的歌曲,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感人的歌詞,使其感悟到親情的可貴,使學生在探討中與作者情感上產生溝通,從而更好地感悟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課文(放伴奏音樂,力求生動)。用橫線畫出不認識的或讀不準的字詞,查字典注音。
播放錄音,學生輕聲跟讀課文,盡量讀出感情,從而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檢查閱讀效果:
⑴散步的人有哪些?
、粕⒉降募竟澞?
、巧⒉降牡攸c?
、壬⒉街邪l生了什么事情?
⑸結果如何?
(問題宜簡單,學習起步階段要盡量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梳理內容的目的是提醒學生初讀文章時應該關注的要點有哪些,也是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拉近距離,為下一步的學習活動提供一個共同的平臺。)
2、交流感受,把握作者的感情。
出示問題:
讀了這篇文章,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請幾位同學談談個人的感受。
(請幾位同學談談個人的感受?隙▊性化的發現。這問題比較寬泛,目的是希望學生能注童個體的體驗。)
進一步研究文本:作者表達的感情是什么?
(回到文本研究,文本本身始終是研究的主要對象,這一個環節也是探究本課語言特點的思維中國)
教師總結:散步是日常生活,既輕松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作者筆下變得那么重要。作者從中感受到責任的重大,領悟到家庭、社會乃至整個世界的內涵。(總結可以請學生做。)
三、再讀課文,研討賞析
導入:《散步》這篇散文,淺中寓深,平中出巧,是一篇公認的美文。今天我們學習這一課,要做到在理解的基礎之上對課文進行“美點尋蹤”。有人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希望同學們能夠用自己的眼睛把它們找出來,用心靈去體會。
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找出最喜歡的語句和段落大聲自由朗讀,進一步感受文章的美。
(讓學生明確,所謂“美點尋蹤”,就是找出課文中自己認為寫得最生動最形象的,能給人強烈的美感、給人有力的感染、給人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的地方。)
教師先舉了一個例子:文章的開頭很美,美在開門見山,美在一開始就是“我們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這個簡潔而富有詩意的鏡頭。
你們還能在文章中找到其他的“美點”嗎?
學生搜尋并大聲優美語句,并且在書上圈圈點點,4人一組開始小組討論,然后進行全班交流。
學生的答案應該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美在對春景的生動描寫。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作者精心選擇了“新綠”、“嫩芽”和“冒著水泡的冬水”這些能表現初春特色的江南景物來寫。作者還特地作了進一步的點染:“這一切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全家人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中出現了,這些景物為人物增添了色彩,增添了生機和活力。)
“那里有金色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優美迷人的田園風光,一家人在此散步,感情和諧、景色宜人,展現了全家福的畫面。)
美在文章多處出現比較對稱的語言,讀起來給人以美感。
“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很輕!
這些語言簡潔、凝練、含蓄,組織得也很工整,使用了很多松散的對偶句,我們讀起來朗朗上口,有一種和諧的美感。
美在文章多處體現了親人間美好感情。
在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問題上,母親和兒子發生分歧,“我”經過思考決定:“走大路”母親改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
“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边@句話說明了“我”和母親關系和諧,表現了母子之間親昵的感情。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他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每到一處,我蹲下來,背起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兒子……”
以上四處,體現了一家四口,祖孫三代之間幸福、溫馨的親情,關系十分融洽。
(本環節讓學生在課文中尋找美點,就是引導學生學會尋找“美”的感覺、表達“美”的感受、增強“美”的判斷、注重“美”的咀嚼。這種學習活動訓練進行得多了,就會使學生對“美”的感受成為一種閱讀習慣,拓寬學生觀察課文的角度與視點。
四、探究質疑
這篇文章難道僅僅是寫散步嗎?文章的最后一句: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有什么深刻含義?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一邊是風燭殘年的母親,一邊是未成年的孩子,他們都需要我們的照顧和關心。所以從表面上看,這表現了中年人肩負著既要扶老又要攜幼的人生責任;從深層的意思看,這里的“我和妻子”代表著中年人,“母親”代表著過去,“兒子”代表著未來,所以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則象征著中年人肩負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歷史責任。文章的結尾,用象征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境界,意蘊更深刻。
教師小結:《散步》這篇散文的美點就表現在語言美,人情美,意蘊美。
五、拓展延伸
1、想想看,在家庭生活中,你與父母有過分歧嗎?當時你是怎么處理的?學了這篇文章后,你覺得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你該怎樣做?(引導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及時鼓勵、表揚。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
2、愛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結合以下幾篇短文,談談我們應如何來表達對父母、對親人的愛?
【初一語文人教版上冊課件】相關文章:
人教版小學課件語文05-13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蠟燭》課件07-23
人教版語文我的母親課件05-10
人教版初一上冊語文閱讀試題及答案12-16
人教版初一數學整式課件教案05-17
小學人教版語文教學課件09-30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22課課件11-21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課件09-12
初中語文人教版《語文起始課》課件05-14
仁愛版初一英語上冊課件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