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會計總論課件
會計是公司越來越不可獲或缺的職位,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基礎會計總論課件,歡迎閱讀參考!
第一章 總論
教學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紹會計環境與現代會計、會計職能與會計目標、會計對象與會計要素、會計基本前提與會計處理基礎。通過本章教學,使學生了解會計環境變化對會計發展進程的影響;明確會計的主要職能和基本目標;掌握會計對象、會計要素的內涵以及會計要素之間的基本關系;熟悉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和會計確認的時間基礎。
重點:會計的職能及會計的目標;會計基本前提與會計處理基礎。
難點:會計要素的構成及其基本關系,經濟活動(交易與事項)對會計要素及其關系的影響。
第一節會計基本概念
一、會計的概念
會計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貨幣計量為基本形式,運用專門的方法,對經濟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的一種管理活動。
在我國,會計學界對會計本質的認識除“管理活動論”之外,還有以下兩種觀點:
一種是認為會計是管理經濟的一個工具,即管理工具論。這種觀點認為會計是一種管理手段,其本身不能管理,只能為管理服務。
另一種是認為會計是一個信息系統,即信息系統論,這種觀點認為會計是一種處理數據或提供信息的方法或技術,它突出了會計的性質和會計反映的職能。
二、會計的職能
(一)會計的核算職能
會計的核算職能,亦稱會計的反映職能。會計核算貫穿于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從核算的時間過程看,它既包括事后的核算,也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從核算的內容看,它既包括記賬、算賬、報賬,又包括預測、分析和考核。
(二)會計的監督職能
會計的監督職能是對經濟活動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有效控制。任何企業的'經濟活動都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進行的,為了使經濟活動按照規定的要求達到預期的目的,就必須進行會計監督。
會計的核算和監督職能是密切相關、不可分割的。如果會計管理沒有可靠、充分、完整的會計核算資料,監督就失去了客觀依據,監督就不可能順利進行,甚至就不能進行。因此,核算是監督的基礎;反之,如果沒有科學嚴格的會計監督,核算的真正作用就難以發揮,核算過程和結果的準確性、真實性以及合法性、合理性就得不到保證,因此,監督又是核算的繼續。
三、會計的特點
(一)會計以貨幣計量為基本形式
(二)會計核算具有完整性、連續性和系統性
四、會計的對象
會計的對象是指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即通過價值形式表現的有關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方面的經濟活動。
五、會計的目標
會計的目標,有時也稱為會計的目的,通常是指會計資料的使用者對會計的總體要求。我國《企業會計準則》明確規定:會計信息應當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滿足有關各方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需要,滿足企業加強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這也就是會計的目標所在。
【基礎會計總論課件】相關文章:
實驗四PPT課件制作基礎05-14
電工基礎知識教學課件01-26
英語寫作基礎教程課件11-25
基礎訓練3課件設計05-09
基礎訓練7課件設計05-09
基礎會計實訓報告04-24
基礎會計習題及答案04-28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基礎》試題精選03-15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基礎》強化試題03-11
材料科學基礎課件上海交大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