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數學負數課件(精選12篇)
負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數學負數課件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六年級數學負數課件 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正數與負數的概念,并會判斷一個給定的數是正數還是負數;
2. 會初步應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使學生初步了解有理數的意義,并能將給出的有理數進行分類;
4.培養學生逐步樹立分類討論的思想;
5.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滲透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
教學建議
一、重點、難點分析
本課的重點是了解正數與負數是由實際需要產生的以及有理數包括哪些數。難點是學習負數的必要性及有理數的分類。關鍵是要能準確地舉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確有理數分類的標準。
正、負數的引入,有各種不同的方法。教材是由學生熟知的兩個實例:溫度與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攝氏度記作5℃,比0 ℃低5攝氏度,記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記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記作-155米。由這兩個實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數叫做正數,把加-號的數叫做負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是一個中性數,表示度量的基準。這樣引入正、負數,不僅有利于學生正確使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且還將幫助學生理解有理數的大小性質。把負數理解為小于0的數。教材中,沒有出現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概念。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這個概念。目的是,從正、負數引入一開始就能較深刻的揭示正、負數和零的性質,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正、負數的概念。
關于有理數的分類要明確的是:分類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也不同,分類結果應是不重不漏,即每一個數必須屬于某一類,又不能同時屬于不同的兩類。
二、知識結構
1.正數、負數和零的概念
正數
負數
零
象1、2.5、 、48等大于零的數叫正數
象-1、-2.5, ,-48等小于零的數叫負數
0叫做零,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有理數的分類
三、教法建議
這節課是在小學里學過的數的基礎上,從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引進負數的從內容上講,負數比非負數要抽象、難理解.因此在教學方法和教學語言的選擇上,盡可能注意中小學的銜接,既不違反科學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則。例如,在講解有理數的概念時,讓學生清楚地認識有理數與算術數的根本區別,有理數是由兩部分組成:符號部分和數字部分(即算術數).這樣,在理解算術數和負數的基礎上,對有理數的'概念的理解就簡便多了.
為了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在明確有理數的分類時,可以有意識地滲透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理解分類的標準、分類的結果,以及它們的相互聯系。通過正數、負數都統一于有理數,可以將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的逐步樹立滲透到日常教學中。
四、正數與負數概念的理解
1.對于正數和負數的概念,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帶+號的數是正數,帶-號的數是負數。例如: 一定是負數嗎?答案是不一定。因為字母 可以表示任意的數,若 表示正數時, 是負數;當 表示0時, 就在0的前面加一個負號,仍是0,0不分正負;當 表示負數時, 就不是負數了,它是一個正數,這些下節將進一步研究。
2.引入負數后,數的范圍擴大為有理數,奇數和偶數的外延也由自然數擴大為整數,整數也可以分為奇數和偶數兩類,能被2整除的數是偶數,如-6,-4,-2,0,2,4,6,不能被2整除的數是奇數,如-5,-4,-2,1,3,5
3.到現在為止,我們學過的數細分有五類:正整數、正分數、0、負整數、負分數,但研究問題時,通常把有理數分為三類:正數、0、負數,進行討論。
4.通常把正數和0統稱為非負數,負數和0統稱為非正數,正整數和0稱為非負整數;負整數和0統稱為非正整數。
五、有理數的分類
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
1)正整數、零、負整數統稱為整數;正分數、負分數統稱為分數。
2)整數也可以看作分母為1的分數,但為了研究方便,本章中分數是指不包括整數的分數。
3)注意概念中所用統稱二字,它與說整數和分數是有理數的意思不大一樣。前者回避了分數是否包括整數的問題,即使把整數包括在分數范圍內,說統稱還是不錯,而用后一種說法就欠妥了。
4)分數和小數的區別:分數(既約分數)都可表示成小數,但不是所有的小數都能表示成分數的。如圓周率就不能表示成分數。
5)到目前為止,所學過的數(除外)都是有理數。
六年級數學負數課件 2
教學內容:
義教課標(蘇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1—3頁的例1、例2及“試一試”、“練一練”,完成練習一第1—6題。
教學設計說明:
正數和負數的認識是過去小學數學里沒有的內容。《課標》調整安排在第二學段初步認識負數。
本節課的主要任務是聯系溫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結合現實情境教學負數的意義,讓學生初步認識負數,學會讀、寫負數。因此我們認為本節課應讓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正數和負數,然后通過分類來描述正數和負數的意義,最后再通過尋找生活中的正數和負數來深化對負數意義的認識,促使學生有層次地認識負數。
本節課是節概念課,根據學生學習概念的心理規律,我們認為本課中應使學生了解概念的來源,理解概念的意義,區分概念的聯系,應用概念解決問題,最后再通過適當拓展,提升數學化的程度。因此,我們精心安排了以下四個層次的活動:
1.從“生活事例”引入——了解負數的來源。
一開始即創設說天氣的話題,貼近學生生活背景,促使學生積極廣泛地參與討論學習,
2.由“相反關系”展開——理解負數的.本質。
順接著課始”看溫度計瀆氣溫”這一問題情景,從三大城市的氣溫由高漸低相繼展開。自然引出“零上4攝氏度”和“零下4攝氏度”這兩個生活中常見的相反溫度用怎樣的數可以表達、區分這一問題,不僅讓學生感受到過去所學的數在表達相反意義的量時的局限性,產生學習新數的需求。繼而借“海拔高度”這一生活事例,用正負數來表示海拔高度,使學生再一次感知“相反的量”這一負數概念的本質意義。
3.以“比較反思”提升——豐富概念內涵。
本課是學生初次認識負數,為了讓學生對負數的內涵與外延有完整的認識,這里通過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零度刻度線,海平面等分界點,并借助直線上的點來理解接納正數、負數與0三者間的關系,使學生認識到正數部大于0,負數都小于0。同時在習題中讓學生體會過去已學過的數(除0外)都正數,以幫助學生溝通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
4.用“多層練習”鞏固——拓展概念外延。
在基本練習之后利用嫦娥衛星即時信息資料來激發進一步學習探究的興趣。并引導學生回到生活實際中尋找生活中的正數與負數,既與開頭的生活引人情景相呼應,又為下節課進一步體驗并嘗試行生活中應用負數和理解負數的意義作了較好的準備。
六年級數學負數課件 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初步認識負數,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方法會用正,負數記載相反量。知道0既不足正數,也不足負數,負數都小于0。
2.使學生初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3.在聯想、概括,推演中,體會數學的豐富、聯系以及其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滲透進行對立統一、聯系發展等最樸素的哲學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負數的意義,初步建立負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事例”引入——了解負數的來源
1.同學們,不知不覺就到了金秋時節了(課件呈現美麗的秋景圖片),大家覺得我們蘇州這兩天的天氣怎么樣?(學生回答后,課件呈現蘇州天氣預報、溫度計圖)這個溫度計上顯示的是昨天的最高氣溫,你能看出昨天的最高氣溫是多少嗎?
(學生匯報過程小,引導學生了解溫度計上一般有左右兩行刻度以及左右兩邊刻度名稱,左邊代表攝氏度,通常用字母℃表示,一大格表示兩度)
2.據科學研究,氣溫在18—24℃時,人體感覺最舒服。昨天達到28℃,我們就感覺熱了。猜想:從現在往后,溫度計上的紅色酒精柱會怎樣變化呢?
(設計意圖:氣溫變化是學生生活中每天都會面對和感覺到的自然話題,將此作為課堂教學的開始,自然,貼切,能夠吸引學生的廣泛參與、考慮到學生對溫度計的認識井不是非常熟悉,先單獨安排一個看溫度計的插曲,為后面新知教學做好了鋪墊)
二、由“相反關系”展開——理解負數的意義
(一)教學例l,初步認識負數。
1.老師也是一個非常關注大氣變化的人,幾乎每天都要看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有一次我記錄了三個城市的最低氣溫。第一個是東方大都市上海(出示溫度計圖),你能從溫度計上面看出當天上海的最低氣溫嗎?
2.第二個城市是江蘇的省會南京(出示溫度計圖),你能從溫度計上面看出南京的最低氣溫嗎?這個溫度比上海的氣溫怎樣?
3.第三個城市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北京的氣溫通常要比上海和南京怎樣?學生提出猜想后,出示溫度汁圖,讓學牛說出北京氣溫”零下4℃”。
4.剛才二個城市的最低氣溫中,非常巧,南京正好是0攝氏度。而上海超過了0攝氏度,是零上4攝氏度;北京卻低于0攝氏度,是零下4攝氏度。這是一組相反的量。大家能想出巧妙的方法來記錄這兩個相反的氣溫嗎?
5.學生討論交流自己的設想,老師選擇性板書:+4℃或4℃,-4℃等,并講解負號,正號以及它們的讀寫。
6.鞏固練習。
(1)選擇合適的'數表示各地的氣溫:
當天我還記下了幾個城市和地區的最低氣溫,(分別出示西寧、哈爾濱、香港等城市溫度計圖)你能用這樣的方法分別寫出它們的最低氣溫嗎?
(2)小小氣象記錄員。
我們一起來當氣象記錄員,一邊聽天氣預報,一邊記錄氣溫。課件演示:赤道零上40攝氏度,北極零下26攝氏度,南極零下40攝氏度。
(設計意圖:在引入負數這一環節,順接著課始“看溫度計讀氣溫”這一問題情景,從祖國三大城市的氣溫由高漸低相繼展開,教學流暢,銜接自然。而“零上4攝氏度”和“零下4攝氏度”這兩個生活中常見的相反溫度用怎樣的數可以表達并區分?這一問題不僅讓學生感受到過去所學的數在表達相反意義的量時的局限性,產生學習新數的需求,而且促使他們借助生活經驗聯想到在“4”這個數前添加不同的符號表達相反意義的量的方法)
(二)教學例2,深入理解負數。
1.(顯示珠穆朗瑪峰圖)誰知道它有多高嗎? (8844米)這個高度是從哪兒到上頂的距離呢?
(學生回答后,在添加8844米前面添加”海拔”,并在圖上添加一條海平面的水平虛線)
2.世界上也不是每個地方都比海平面高的,比如,我國的第五大盆地——吐魯番盆地,就低于海平面155米(接在珠穆朗瑪峰圖旁邊出示盆地圖)。
大家能從剛才表示氣溫的方法受到啟發,也用—種比較科學的方法來表示這兩個海拔高度呢?(板書:+8844米 -155米)
3.模仿練習。
課本第6頁“練習一”第1,2題。
4.小結: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看到,在表示氣溫時,以0℃為界,高于0℃時用正數表示,低于0℃時用負數表示;在表示海拔高度時,以海平面為界,高于海平面用正數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負數表示。
(設計意圖:用正負數來表示海拔高度,是學生對相反的量的再一次感知。由于前面有對氣溫認識的基礎,所以本環節力求利用前面學習中獲得的用正負數表示氣溫的經驗和范式,在突出“以海平面為界”這一基準后,就讓學生嘗試解決。學生在先前經驗的作用下,容易想到“高于海平面為正、低于海平面為負”的計數規則。在深層次上把握了負數產生的背景和計數的要領與方法)
三、以“比較反思”提升——深化概念的內涵
1.我們用這些數分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溫度以及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課件同時呈現:溫度計和海拔高度圖,其中0℃和海平面用紅色線標出)
2.觀察這些數(課件出示),你能把它們分類?按什么分?分成幾類?小組討論。小結:像+4,40、+8844這樣的數都是正數,像-4,-7,-11,-155這樣的數都是負數。
3.討論:0屬于正數或負數呢?(指導學生借助網絡在設置的討論區內發表意見)
引導學生辨析:從溫度計上觀察,0攝氏度以上的數都是正數,0攝氏度以下的數都是負數。海平面以上的數都是正數,海平面以下的數都是負數。
教師借助課件觀察畫有箭頭的軒線(即數軸),認識到:0是下數和負數的分界線,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大于0,負數小于0。
4.練習完成第3頁“練…—練”第l題(在原題中增加0)。
提問:
(1)0為什么不寫?(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觀察這些正數,你發現了什么?
(我們以前學過的除0以外的數都是正數)
5.出示“你知道嗎?——中國是最早使用負數的 國家”。(學生自由瀏覽網上資源)
(設計意圖:本課是學生初次認識負數,為了讓學生對負數的內涵與外延有完整的認識,這里將溫度計、海拔高度圖同時出示,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零度刻度線、海平面是分界點。讓學生很好地借助直觀情景來理解接納正數,負數與0三者間的關系。同時在習題中注意讓學生體會過去已學過的數(除0外)都是正數,以幫助學生溝通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
四、用“多層練習”鞏固——拓展負數的的外延
1.基本練習。
每人寫出5個正數和5個負數,并進行交流:讀出所寫的數,并判斷寫的是否正確。
2.對比練習。
選擇合適的結果填在括號內:
2007年,我國發射成功的嫦娥衛星在太空中向陽面的溫度為()以上,而背陽面卻低于(),但通過隔熱和控制,衛星艙內的溫度始終保持在(),保證了衛星能夠正常開展探測工作。
①21℃②100℃③-100℃
3.應用練習。
(1)“生活中的負數”信息發布會。
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情況也可以用正數或負數來表示?
隨后課件配合出示有關圖片。
(2)小結:像零攝氏度以上與零攝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賽的得分和失分,股票的上漲和下跌等等都是相反意義的量,都可以用正負數來表示。
4.拓展延伸。
調查自己家一個月的收入、支出情況,并作好記錄,記錄后對數據進行分析,把自己的感受與家人說一說,用數學日記記下自己的`感受及開支建議。
(設計意圖:這里的練習安排富有層次和變化:第一題注意充分挖掘習題功能,在展示學生個性化表達的同時,豐富學生對負數的認識,巧妙引出正數和負數的對應關系,體會正數和負數是無限的;同時巧妙地引出數軸,為學生升入中學進一步學習有理數作了很好的滲透:第二題利用嫦娥衛星即時信息資料,既是知識的應用,又是思想的熏陶。第三題,進一步讓學生回到生活實際中尋找生活中的正數與負數,井采用網絡信息發布的形式,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既是與開頭的生活引入情景相呼應,又為下節課進一步體驗并嘗試在生活中應用負數和理解負數的意義作了較好的準備)
六年級數學負數課件 4
教學片斷:
(1)師出示:四個城市氣溫圖:哈爾濱:-15~3℃北京:-5~5℃上海:0~8℃海口:12~20℃
師:有負數嗎?讀出來。北京-5℃和5℃一樣嗎?
零上的溫度用什么表示?零下的溫度用什么表示?0呢?
師:0正好是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
(2)溫度計。(教具:表示水銀的位置可挪動)
師:每格代表1℃,請生拔出5℃。
拔-5℃。為什么拔不出來?
要先找到什么溫度?
生:先找到0℃,這是分界點。
師:將溫度計上的數揭開,越往上溫度就越……
生:高。
師:再拿一個溫度計請該生再拔-5℃。
拔-15℃。
比較兩個溫度(-5℃和-15℃)哪個更冷?怎么能說明-15℃比-5℃更冷了?
生:溫度計上有表示。
生:-15℃在-5℃下面。
師:用你的動作和表情告訴我-15℃時的感覺。
我國新疆地區最冷時溫度達到-40℃,大概在溫度計的哪兒?
生:比劃。
師:你能說幾個正數和負數嗎?
生:-10、-11。
師:一對一對說。
生1:+10、-20。
師:說得完嗎?用省略號表示。
所有正數和0比,有什么關系?
所有負數和0比,有什么關系?(板書:負數<0<正數)
用一個圈把所有正數圈出來,用一個圈把所有的負數圈出來。
學生圈出了板書的正數和負數。
生:不同意,因為還有很多正、負數。要把省略號圈進去。
師:0,正數不要,負數不要。怎么辦?
生:0是分界點。
六人小組討論:0算正數嗎?算負數嗎?
學生匯報
生1:0算是自然數。
生2:0是正負數。
生3:它一個不是,是特殊的數。
師:正數比0?(大)負數比0?(小)0比0小嗎?(0不是)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是分界點。
教后反思:
本案例教學以“學生”為本,體現數學是生活所需,實際所需,從而產生要學數學,要學有用的數學;體現數學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反映數學的價值觀而設計的,我覺得數學教學要超越生活,數學知識雖然源于生活,但與現實的生活還是有一定距離的,畢竟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高度嚴密的學科。當數學教學找到了與生活的連接點,把數學現象規律用生活實際問題的解決來表現時,數學知識的`學習就變的“通俗易懂”了。如本案例教學中從溫度計認識與動手操作展開教學,教師先出示了各地的溫度情況,接著引導學生認識溫度計上的0刻度,然后進行0上和0下的溫度讀數教學。充分體現由整體認識到局部探索的教學策略,有效的突破了學生認識與探索的難點。總之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將原有的生活經驗數學化,使學生從具體實物操作和形象感知發展到抽象地認識負數,進一步體驗到正數與負數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六年級數學負數課件 5
第一課時:
認識負數(一)
教學內容:
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 第一單元 P1—3 練習一 1—5題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表達方法。
2、能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如溫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在現實情景中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
教學難點:
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現象。
教學過程:
一、 教學例1
1、情境引入。
電腦播放天氣預報片頭
師:老師收集了某天四個城市的最低溫度資料,并用溫度計顯示。
2、教學用正負數和0表示幾個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氣溫。
出示圖片:香港19攝氏度
師: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氣溫是多少度?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老師介紹溫度計的看法。
出示圖片:上海3攝氏度
師:上海的氣溫是多少攝氏度?
出示圖片:南京0攝氏度
師: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氣溫怎樣?
出示圖片:北京零下3攝氏度
師:和上海比,北京的氣溫怎么樣?
同時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氣溫圖片。
師:上海和北京的氣溫一樣嗎?
師:在數學上怎樣區分零上3攝氏度和零下3攝氏度的呢?
3、介紹正負數的讀寫法。
師:規定零上3攝氏度記作+3攝氏度或3攝氏度,規定零下3攝氏度記作-3攝氏度。
教學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法
師:“+3”讀作正三,再寫的時候,只要在3前面加一個“+”——正號,“+3”也可以寫成3。“-3”讀作負三,書寫時,只要先寫“-”——負號,再寫3。(教師板書)
師:現在,我們可以說那一天上海的氣溫是+3℃,北京的氣溫是-3℃
4、練一練
(1)選擇合適的數表示各地的氣溫
(2)小小氣象記錄員
二、 感知生活中的正數和負數。
1、認識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師:從上面的資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區有溫差,在我國同一地區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溫差。
出示教科書上的“你知道嗎”
2、練一練
三、描述正數和負數的意義
出示:+3,-3,40,-12,-400,-155,+8848
師:你能將這些數分分類嗎?按什么分?分成幾類?小組討論。
師:象+3,40,+8848這樣的數都是正數,像-3,-12,-400,-155這樣的數都是負數。
師:從溫度計上觀察,0攝氏度以上的數都是正數,0攝氏度以下的數都是負數。海平面以上的數都是正數,海平面以下的數都是負數。
師: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線,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大于0,負數小于0。
練一練
1、先讀一讀,再把數填入適當的框內。
-5,+26,9,-40,-120,+203
正數 負數
2、每人寫出5個正數和5個負數。
讀出所寫的數,并判斷寫的是否正確。
3、出示“你知道嗎?——中國是最早使用負數的國家”
小結: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四、尋找生活中的正數和負數。
師:在生活中,在哪里見到過負數?
學生說出存折,電梯面板等等,并要求說明這些負數的意思
練習一 4
選擇合適的溫度連一連
冰箱中的魚 水中的魚 燒好的魚
六年級數學負數課件 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蘇教版)第1-3頁上的例1、例2,書上的”做一做”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初步認識負數,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通過觀察和討論,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并在教學中滲透對立、統一的辨證思想。
3、通過實列鞏固,讓學生感知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負數,理解運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難點:
理解正數、負數與0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沒有0刻度的溫度計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負數
1、選擇喜歡的方式記錄下列各數:
(1)、在一場足球比賽中,育明小學上半場進了2個球,下半場丟了2個球。
(2)、我校本學期轉進學生6人,轉出5人。
(3)、李叔叔做生意,10月份贏利1800元,11月份虧損500元。
師:出現在信息中的兩個量都是怎樣的兩個量?
生:是有相反意義的兩個量。
獨立思考怎樣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把想法記錄下來。
2、小組合作交流,選擇最為簡練的記錄方法。引出:+(正號)、-(負號)。
小結導入:在生活中,有許多意義相反的情況存在我們都要用到正負數,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負數。
二、體驗內化、探求新知–認識負數
1、借助溫度計進一步理解負數的'意義
用溫度計顯示四個城市的的天氣情況(課件出示)
學生用已學的知識讀一讀溫度計上的溫度,并用數表示各城市的溫度情況,
2、學生動手撥一撥,感知0與正負數的關系。
質疑:0是正數還是負數?
通過實際操作得出結論:在溫度計上0攝氏度是0上溫度和0下溫度的分界點,所以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出示存折上的存入與支出數
讓學生說說存折上的數各表示什么,并得出結論:存入用正數表示,支出用負數表示。
4、介紹正負數的讀寫
師:正數前的符號可以省略不寫,如+500可以寫作500;
師:正號可以省略,負號呢?
生:不可以,那樣正數和負數就分不清了。
三、回歸生活,拓展應用–應用負數。
1、快速搶讀并判斷(書上做一做第一題)
2、珠穆朗瑪峰大約比海平面高8844米,記為(),
吐魯番盆地大約比海平面低155米,記為()。
3、劉翔在第十屆世界田徑錦標賽半決賽中,110米欄的成績是13.42秒,當時賽場風速為每秒-0.4秒。如果風速為+0.4秒,又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學生交流后回答,并請兩位學生上臺表演相對而跑。
四、課堂總結、知識延伸–拓展負數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其他同學注意的嗎?
師:你對負數還想了解什么呢?
六年級數學負數課件 7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二)過程與方法
結合現實情境理解負數的具體含義,學會用正數、負數表示生活中相反意義的量。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了解負數產生的歷史,感受正數、負數與生活的聯系,結合史料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結合現實情境理解負數的不同含義。
教學難點:結合現實情境理解負數的不同含義。
三、教學準備
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見過負數嗎?你知道它的含義嗎?
2.究竟什么是負數?它表示的含義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們這節課一起認識負數(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直入主題,在談話中了解學生的認知基礎,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
(二)結合情境,理解意義
1.初步感知負數
(1)課件出示教材第2頁例1。
下面是中央氣象臺2012年1月21日下午發布的.六個城市的氣溫預報(2012年1月21日20時—2012年1月22日20時)。
教師:請仔細觀察,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預設:
①哈爾濱的最高氣溫是零下19℃,最低氣溫是零下27℃;海口最熱,最高氣溫是23℃……
②-12℃表示零下十二攝氏度(讀作負十二攝氏度);零下溫度在數字前加“-”……
(2)-3℃和3℃表示的意思一樣嗎?請在溫度計中表示出來。
預設:
①-3℃表示零下三度,3℃表示零上三度;
②它們表示的意義相反;
③先找0℃,往下數三格表示-3℃,往上數三格表示3℃。
(3)0℃表示什么意思?
預設:
①0℃表示天氣很冷;
②0℃表示淡水開始結冰的溫度;
③0℃是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線。
小結:比0℃低的溫度叫零下溫度,通常在數字前加“-”(負號)。比0℃高的溫度叫零上溫度,在數字前加“+”(正號),一般情況下正號可省略不寫。
(4)請在溫度計上表示-18℃,比一比-3℃和-18℃哪個溫度低?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熟悉的氣溫引入負數,初步了解負數的讀寫方法,體會0的特殊性,并通過提問“-3℃和3℃表示的意思一樣嗎?”引導學生初步感知用正數、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2.認識正負數
(1)課件出示教材第3頁例2。
教師:研究完氣溫,再來看看存折上的數。你們又有什么發現呢?說說這些數各表示什么?
預設:
①2000.00表示存入2000元;
②500.00和-500.00的意義恰好相反,一個是存入500元,一個是支出500元。
(2)教師:像零上溫度與零下溫度、收入與支出這樣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生活中還有許多。你能舉出這樣的實例嗎?
預設:水面上升2米、下降2米;乘車時上客5人、下客6人;貨物運進200噸、運出150噸……
(3)我們怎樣來表示像這樣兩種相反意義的量呢?
教師:為了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需要用兩種數。一種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數,如3、500、4.7,這些數是正數;另一種是在這些數的前面添上負號“-”的數,如-3、-500、-4.7等,這些數是負數。那么0是什么數呢?(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線。)
(三)回歸生活,拓展應用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還有好多時候要用到正數、負數,讓我們一起接著看一看!
(四)了解歷史,課堂總結
1.課件出示教材第4頁“你知道嗎?”內容。
其實,負數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看了介紹,你對負數又有什么新的認識?
(2)你有什么感受?
【設計意圖】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向學生介紹負數的發展史,讓學生體會負數發展的歷程和中國在負數發展上做出的貢獻,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一步豐富學生對負數的認識。
2.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師:關于負數,生活中還有更多的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只要同學們做善于觀察的有心人,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會有更多的收獲。
六年級數學負數課件 8
教學內容:課本第1-3頁的例1、例2“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一第1-6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認識負數,能認、讀、寫負數。學會用正數、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經歷創造符號表示相反意義量的過程,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享受創造性學習的樂趣,相繼發展的符號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介紹古代中國對負數的認識和使用情況,讓學生體會到中國古代文明對數學發展的卓越貢獻,激發民族自豪感。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在現實生活中認識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能夠比較0、正數、負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
溫度計、圖片
教學過程:
一、巧設問題,感知引入 — 引出負數
1、熱身游戲《截然相反》。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語言,說一句相反的話。
比如:上—下,向前走2步—向后退2步,存入300元—取出300元等等。
2、在春節去爺爺家拜年時,爺爺給小明100元壓歲錢,但在回家后,小明將這100元錢捐給了希望工程。你能幫小明做一下壓錢的'賬目記錄嗎?(引出正、負數數學史話)
二、體驗內化,探究新知 — 認識負數
1、放映中央電視臺某日的天氣預報,觀察上海、北京的氣溫圖,掌握正負數的讀法、寫法。
小結:零上5攝氏度記作:+5℃
零下5攝氏度記作:-5℃。
“+5”讀作正五,是一個正數,
+5也可以寫作5;
“-5”讀作負五,是一個負數。
人們是利用什么工具來測量溫度的呢(介紹溫度計)?并讓學生撥出上海5°c和北京-5°c,也就是零下5°c。
小結:
(1)要在溫度計上表示溫度,首先要確定0°c的位置。
(2)溫度中,0°c是區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零上溫度用正數表示,零下溫度用負數表示。
(3)0是正負數的分界線,所以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三、回歸生活,拓展應用 — 應用負數
電梯中的正、負數:去五樓開會和到地下二樓,應各按那些鍵?
海拔中的正、負數:(因為學生對海拔并不熟悉,所以先利用課件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海平面,什么是海拔高度等)
讓學生知道高于海平面用正數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負數表示。
存折中的正、負數:讓學生解釋存折中的一些信息,并加以拓展練習,提出存折上還有多少錢這一問題。
四、課堂總結,知識延伸—拓展負數
1、通過學習,你有那些收獲?
2、在日程生活中你還發現哪些負數?以《生活中的負數》為題寫一篇日記。
五、板書設計
溫度:
零上5攝氏度記作:+5℃
零下5攝氏度記作:-5℃。
“+5”讀作正五,是一個正數,
+5也可以寫作5;
“-5”讀作負五,是一個負數。
海拔:海平面以上用正數表示
海平面以下用負數表示
六年級數學負數課件 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了解負數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學生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3、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正數和負數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溫度計、練習紙、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現象)
1、游戲:我們來玩個游戲輕松一下,游戲叫《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戲規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①向上看(向下看)
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③電梯上升15層(下降15層)。
2、下面我們來難度大些的,看誰反應最快。
①我在銀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識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學校小賣部賺了500元。(虧了500元)。
④零上10攝氏度(零下10攝氏度)。
3、談話:周老師的一位朋友喜歡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幾個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幫他留意了一下這幾個地方在未來某天的最低氣溫,以便做好出門前衣物的準備。下面就請大家一起和我走進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片頭)。這節課我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正數和負數。(板書:認識負數)
二、教學新知
1、認識溫度計,理解用正負數來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溫度。
(1)首先來看一下南京的氣溫。(課件出示地圖:點擊南京出示溫度計和南京的'圖片。)
這里有個溫度計。我們先來認識溫度計,請大家仔細觀察:這樣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攝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現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攝氏度嗎?(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個0,表示0攝氏度)。
(2)上海的氣溫:上海的最低氣溫是多少攝氏度呢?指出:上海的氣溫比0℃要高,是零上4攝氏度。(教師結合課件,突出上海的氣溫在零刻度線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氣溫:北京又是多少攝氏度呢?與南京的0℃比起來,又怎樣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個手勢來表示它和0℃的關系嗎?(對,北京的氣溫比0度低,是零下4攝氏度。)
(4)比較: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三個地方的最低氣溫。仔細觀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氣溫,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個在0℃以上,一個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氣溫比0℃高,是零上4攝氏度,我們可以記作+4℃,讀作正四攝氏度,寫的時候先寫一個正號(指出是正號不是加號,意義和讀法都不同了)再寫一個4(板書),大家跟我一起來比劃一下。+4也可以直接寫成4,把正號省略了。所以同學們所說的4℃也就是+4℃。(板書)
②北京的氣溫比0℃低,是零下4攝氏度。我們可以用-4℃來表示零下4攝氏度(板書-4)。跟老師一起來讀一下。寫的時候可以先寫一個負號(指出是負號不是減號)再寫一個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劃一下。
(5)小結:通過剛才對三個城市的溫度的了解,我們知道記錄溫度時,以0℃為界線,用像+4或4這些數可以來表示零上溫度,用-4這樣的數可以表示零下溫度。
2、試一試:學生看溫度計,寫出各地的溫度,并讀一讀。(寫在卡片上)
3、聽一段中央臺的天氣預報,將你聽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溫度記錄下來。
4、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得出:以零攝氏度為界線,零上溫度用正幾或直接用幾來表示,零下溫度用負幾來表示。
三、學習珠峰、吐魯番盆地的海拔表達方法(P4第2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從山腳到山頂,氣溫相差很大,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關的。(課件出現網頁,上面有簡單的文字介紹。)誰來讀一讀這段介紹。
2、今天老師還帶來一張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請看。(課件演示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從圖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們再來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圖。(演示吐魯番盆地的海拔情況)。你又能從圖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導學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記錄一下這兩個地方的海拔嗎?
(1)交流: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可以記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記作:-155米。(板書)
(2)小結:以海平面為界線,+8844.43米或8844.43米這樣的數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這樣的數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組討論,歸納正數和負數。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收集到了一些數據(課件顯示)我們可以用這些數來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還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們觀察一下這些數,它們一樣嗎?你們想幫它們分分類嗎?
2、學生交流、討論。
3、指出:因為+8844.43也可以寫成8844.43米,所以有正號和沒正號都可以歸于一類。提出疑問:0到底歸于哪一類?(引導學生爭論,各自發表意見)
①如果都同意分三類的,老師可以出難題:我覺得0可以分在4它們一類啊,你們怎么來說服我?
②如果有學生發表分三類的,有的分兩類的,可以引導他們互相爭論。
4、小結:(結合圖)我們從溫度計上觀察,以0℃為界限線,0℃以上的溫度用正幾表示,0℃以下的溫度用負幾表示。同樣,以海平面為界線,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們用正幾來表示,低于海平面我們用負幾表示。0就像一條分界線,把正數和負數分開了,它誰都不屬于。但對于正數和負數來說,它卻必不可少。我們把像+4、4、+8844.43等這樣的數叫做正數;像-4、-155等這樣的數我們叫做負數;而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板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六年級數學負數課件 10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一單元例題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在具體情境中經歷負數產生的過程,體會負數在生活中的作用,認識負數,掌握正、負數的讀、寫法;知道正負數和“0”的關系。會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推理和創造性的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聯系,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活動引入:
師:同學們好!非常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學數學,你們歡迎嗎?
師:平時喜歡看新聞節目,關心時事的同學請舉手?
師:給大家介紹兩位新聞人物,請看,你認識他嗎?(課件出示),他們倆可都是牛人啦,一個是阿里巴巴總裁,你覺得誰更厲害?
師:一起來看看他倆的新聞。他們可都是“fu翁”,兩個“富翁”的意義相同嗎?你是怎樣理解的?
師:兩個富翁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表示的意義完全相反(板書:意義相反)
師:老師今天來給大家上課,還帶著一項任務,這需要大家的配合,你們愿意幫助我嗎?是什么任務呢?請看:(出示課件)
(選取5名同學上臺測量身高,并做好標記)
1.學生在記錄單上自主記錄,教師巡視。
2.教師選取學生的記錄單進行展示,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記錄的?
師:比較一下,你認為哪種記錄的方法更直觀明了?這樣記錄有什么好處?
師:如果有一位同學的身高正好等于標準身高,你覺得用哪個數字表示比較合適?“0”板書
二.自主學習,初識負數
師:如果把紀錄單上的數字分成兩類,你覺得可以怎樣分?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這樣的數字你認識嗎?想了解嗎?請看:(課件出示)
師:通過自學,談談你對負數的認識?(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師:能說說生活中負數表示的意義嗎?課件出示
(要求學生抓住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三.活動體驗,再探負數
師:其實,負數就在我們身邊。請看:這是今年3月中央臺某一天三個城市的氣溫預報圖。
師:對比三個城市的氣溫,你有什么發現?在表示城市溫度時,用到了哪些數?北京的—5和5一樣嗎?
師:通常我們用溫度計來計量溫度,老師帶來了一個溫度計的模型,這里的每一小格代表1,如果要在上面表示六個溫度嗎?行嗎?為什么?(必須先確定“0”的位置)
師:瑞典科學家攝爾休斯把自然狀態下水結冰的溫度定為0,這個0正好是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
出示活動要求:在溫度計模型上標出—10,—6,—5,5,8,22六個溫度的位置。(不需寫單位)
師:仔細觀察所標的六個溫度的位置,你有什么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上臺展示反饋,先說說是怎樣確定這幾個溫度的位置,再說說發現了什么?
師:從“0”往上看,你有什么發現,往下看,又能發現什么?
(從“0”開始,越往上,溫度越高,數就越大,從“0”往下,溫度就越低,數就越小)
師:估計一下,此時室內的溫度大約是多少攝氏度?用什么數表示?
師:—10會感覺怎么樣?還有比—10更低的溫度嗎?你大膽地說一個吧,有比22更高的`溫度嗎?如果要將這些溫度都標上去,得怎么辦?(課件演示溫度計兩端刻度可以延伸)
師:那也就表明正數和負數的個數是無窮的。
師:0是代表沒有溫度嗎?觀察它的位置,你有什么發現?
師:你覺得0與正數和負數是什么關系?
師:所有的正數都比0大,所有的負數都比0小
師:原來“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而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教師板書)
四.了解負數起源和文化。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認識了負數(板書課題),其實負數的產生和應用是有故事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播放視頻)
五.鞏固拓展練習
師:認識了負數,我們可以用它來解決實際問題。
1.請完成題卡(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巡視)組織學生匯報訂正。
2.出示之前的記錄單(出示標準身高150厘米)
師:1-5號中,誰最高,實際身高是多少厘米?誰最矮,身高是多少?
如果讓你算出他們的平均身高?想一想,能找到簡便的方法嗎?
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的方法。
教師小結:看來,學習負數后,不僅讓我們認識了更多的數,還可以使計數和計算變得更簡便。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數是人類在生產勞動中創造的,是智慧的結晶,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所以數也是無窮,還有更多的關于數的知識有待我們去學習和探究。
六年級數學負數課件 11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負數,知道負數和正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正數、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一步加深對負數的認識。
3、讓學生經歷創造符號表示相反意義量的過程,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享受創造性學習的樂趣,相機發展學生的符號感。
4、通過介紹古代中國認識和使用負數的情況,使學生體會到中國古代文明對于數學發展的卓越貢獻,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負數的意義,進一步建立數感。
教學過程:
一、自主創造,引出新數。
1、水果市場在進貨和出貨,你們瞧! (課件出示市場進出貨的畫面)
倉庫管理員小王對水果進出的情況進行登記,你們覺得他記清楚了嗎?為什么?
要區分相反意義的量,同學們有沒有好辦法呢?
2、怎樣表示相反意義的量呢?歷史上的數學家們對這個問題也進行過長期的探索和研究。 (課件出示數學史)
二、初識負數,學會讀寫。
1、同桌討論舉出相反意義的'量,然后用加“+”或“-”的方法來表示。
交流匯報。
2、知識老人介紹課本第9頁的《你知道嗎》以及正、負數的讀寫法。 (課件出示課本第9頁的《你知道嗎》)
3、你們還能再說出一個正數和一個負數嗎?還有嗎?有多少個?
同學們,由于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人們又創造了負數。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去進一步認識負數。 (揭示課題:認識負數)
三、溝通聯系,豐富認識。
1、教學例1。
你們知道是用什么來測氣溫的嗎? (課件出示溫度計)
觀察溫度計上數字的排列有什么規律?
(課件突出兩個刻度10) 這兩個10表示的溫度一樣嗎?為什么?
你會用今天學習的正數、負數分別表示這兩個刻度所指的溫度嗎?
(課件出示顯示上海、南京、北京氣溫的溫度計) 你會用今天學習的正、負數來表示這些溫度嗎?
認識零上溫度、零下溫度和0 ℃
2、教學例2。
在我國的新疆吐魯番盆地,一天當中溫差很大。吐魯番這種獨特的氣候特點是由它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 (課件出示吐魯番盆地) 吐魯番盆地大約比海平面低155米。 (課件介紹海平面)
(課件出示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米?
海平面以上用什么數表示的?海平面以下呢?那海平面的高度又該用哪個數表示呢?
0是正數嗎?是負數嗎?它是正數和負數的什么?
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四、鏈結生活,內化理解。
生活中除了溫度、海拔高度,還有很多地方會用到負數。
1、羽毛球與負數。
2、神七與負數。
五、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同學們,生活中的負數還遠遠不止這些,希望同學們課后多留心觀察。
六年級數學負數課件 12
【教學內容】:
人教課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認識負數》
【情景說明】:
本單元教學負數,是過去小學數學里沒有的內容。在小學數學里教學負數的知識(只涉及負整數的初步認識)出于兩點考慮:第一,負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還是比較多的,學生經常有機會在生活中看到負數。讓他們學習一些負數的知識,有助于他們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負數的具體含義,從而拓寬數學視野。第二,適量知道一些負數的知識,擴展對整數的認識范圍,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數的意義。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分兩部分編排:第一部分是結合現實情境教學負數的意義,讓學生初步認識負數,初步能認、讀、寫負數,應用正數和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數量,;第二部分是能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負數的意義。今天要展現給大家的是第一部分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的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方法與過程目標:通過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充分理解“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意思。通過練習掌握一定情境下如何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量,以及正、負數在特定情
境中所表示的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初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負數的意義以及對0的新認識。
【教具、學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激情,導入新課
1、學生記錄信息。
師:同學們,我們每天都要和數打交道,今天我們就來用一用。老師現在要說幾條數據信息,請你幫老師記錄下來,行不行?
好,那就請你準備記錄。先聽一聽要求:獨立思考,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記,并想一想,怎樣記才能既簡潔又能讓人一眼就看懂。準備好了嗎?開始。
第一條:公交車上,第一次上來8人,第二次下去6人。
第二條:糧倉里上午運進糧食800千克,下午運出400千克;
第三條:商店里八月份賺了2000元,九月份虧了1000元。
教師巡視學生的記錄,從中收集幾條信息。
2、反饋。
師:好,大家都記好了。老師也收集了幾個同學的做法,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或許,這里面就有你的想法。
(1)只寫數字的。
師:你覺得他記得怎么樣?有什么想說的?
其實這個8人是?這個6人呢?一個是上來,一個是下去,它們表示的意義是?(相反的)
那么這里呢?一個運進,一個運出,它們表達的意思也是?(相反的)那么盈利和虧損呢?
師:對,像這樣的情況,我們稱為“相反意義的量”。(板書)全班齊讀一次。
那么,這些同學用學過的數還能區分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嗎?
(2)加上文字的。
師: 我們再來看第二種方法。現在你能看懂嗎?還有誰也是這樣想的?加上了文字幫助表達,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3)第三種。
師:第三位同學又是怎么表達的呢?我們再來看看。這是哪個同學的?請你來介紹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第一次上來8人,多了8人……)
師:哦,那么,后面的幾個大概也是這個意思是嗎?同學們,覺得這種方法怎么樣?好在哪里?(簡潔明了)
師:跟他一樣的請舉手。其實你們的想法跟數學家的想法是一樣的。現在人們就是用這種方法來區分相反意義的量的。
二、學生自學,探究新知
1、揭示負數。
師:數的前面加上了符號,就產生了新的數。同學們,你知道像下面這行的數叫什么數嗎?(板書負數)都知道了。
那么上面一行呢?(板書正數)。
2、讀、寫法。
(1)你會讀這些數嗎?指名讀,板書下來 -6 +8 -400 +800 -1000 +2000
我們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全班齊讀。
(2)你會寫嗎?就是在數的前面加上不同的符號。這兩種符號你以前見過嗎?(計算題里的運算符號加和減)不過,這里的“+”或“一”所表示的意義不同了,“+”叫做正號,“一”叫做負號。板書:正號和負號。他們所表示的意義是相反的。
(出示課件)下面我們來舉手搶讀,并說一說是什么數。大屏幕上逐一出示:-100 +6.8 -1.8 -3/4 36
師:36是什么數?(正數)對,有時為了書寫方便,我們可以將正數前面的“+”省去。同學們想一想,去掉了正號,這樣的數我們熟悉嗎?就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數,所以我們以前學過的數大多數都是正數。那么負數前面的負號可以省略嗎?(生:不能區分意義相反的數,就變成了正數)
三、自學測評,交流匯報
1、師:同學們,剛才通過分析與討論,我們已經認識了數家庭里的新成員---負數這個新朋友,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生活,去進一步地了解負數,認識負數。
2、天氣預報。(出示課件)
師:熟悉的音樂馬上帶來什么節目?
生:天氣預報。(課件)
師:我們一起來看今年二月份某一天各個城市的氣溫情況,我們來隨意選五個城市。你們想知道哪兒的氣溫情況?(點擊課件)
誰來讀一讀 的氣溫?
(1)你們知道在數學上我們是怎樣區分和表示零上和零下溫度的呢?
學生回答。(板書:+℃ -℃)你們在哪見過的。(天氣預報中常出現)
你看到了負數嗎?誰來讀一讀。
(2)師:下面我們來關注太原的溫度,這里的溫度是—9度和9度一樣嗎?
不一樣在什么地方?(-9表示零下9度,而另一個表示零上9度。)哪個溫度更冷一些?那么與“0”度相比呢?那么這樣看來,“0”度在這里是?(分界點)
(3)氣溫是0度時有什么感覺?科學家把自然狀態下,水剛開始結冰的`溫度規定為0攝氏度,簡稱0度。了解了嗎?下面,我們一起去溫度計上找找這些溫度。(出示課件)
(4)反饋:仔細觀察,從溫度計上,你能發現哪些有關正、負數的知識?
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討論。
生1:正數時,數字越大這個數就越大。負數時,數字越大這個數就越小。
生2: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生3:……
現在對照著溫度計再來看,這些都是用正數來表示,跟0比起來,比0要怎么樣?(大)那么下面這些都是(負數),比0要怎么樣?(小)
那么0呢?0是什么?將0板書在中間。看來,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剛才在溫度計上,我們得到了很多的正數與負數,也感受到了正數和負數的關系,如果現在要你把學過的數分分類,可以分成幾類,怎么分?
四、以學定教,合作探究
1、導入:同學們,剛才通過溫度計,我們進一步地認識了負數這個新朋友,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負數,我們來看大屏幕。(出示課件)
誰來說一說存折上的數各表示什么?(學生匯報)
2、教師強調重難點。
3、負數的歷史
(1)介紹。
其實,負數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配音播放):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和運用負數的國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中對正數和負數就有了記載。魏朝數學家劉徽在該書的注文中則更進一步地概括了正、負數的意義:‘兩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負以名之。’古代用算籌表示數,這句話的意思是:‘兩種得失相反的數,分別叫做正數和負數。’并且規定用紅色算籌表示正數,黑色算籌表示負數。由于記錄時換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紀,數學家還創造了在數字上面畫斜杠來表示負數的方法。國外對負數的認識經歷了曲折的過程,并且也出現了各種表示負數的形式,直到20世紀初,才形成了現在的形式。但比中國晚了數百年!”
(2)交流。
簡單了解了負數的歷史,你有什么感受?
五、鞏固深練,知識拓展
今天,負數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依然有著廣泛的用途。讓我們就一起走進生活,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課件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題。)
通常,我們規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為0米,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記作__ ;吐魯番盆地大約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應記作___。
2、表示溫度。(練習一第2題。)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溫度是零上126℃,記作_________℃, 夜間的平均溫度為零下150℃,記作_____________℃。
3、這是一部電梯的按鍵,要到5 樓,應按( )鍵。要到地下二層,要按( )鍵。
六、作業點評,知識交流
1、學生交流收獲。
2、總結。
關于負數,生活中還有更廣泛的應用;走進負數,還有更多的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相信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會有更多的收獲。
3、作業交流。
【教學反思】:
在我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我盡可能以學生為主體,創設現實情境,認識新知。負數這一概念雖是第一次出現比較抽象,但學生對此并不是一無所知。教學中我從學生熟悉的天氣預報節目引入負數,以現實生活中的溫度和海拔高度作為教學起點,讓學生在實際生活背景中學習和感受。我又通過教材上豐富多彩,貼近生活的素材,讓學生學會用正負數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其次我應用多種方式,使學生理解新知。不過也有欠缺的地方,如對學生的鼓勵性語言還有些欠缺,沒有及時調動起積極性,對學困生的掌握情況不明確。
【六年級數學負數課件】相關文章:
數學《負數》教學反思10-24
小學數學《認識負數》說課稿10-11
小學數學負數說課稿08-03
數學《認識負數》教學反思09-29
小學數學負數說課稿02-25
小學數學負數說課稿06-29
小學數學負數說課稿10-04
六年級負數數學教學反思06-12
六年級負數數學教學反思04-22
六年級數學《負數》教學反思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