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件
導語: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于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件,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了解計算機的基本常識、理解計算機的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的基本組成方式
教學重點:
微機硬件系統組成
教學難點:
計算機軟件系統組成、計算機技術指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意境,導入新課(3分鐘)(設疑法、提問法)
導入: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來說一下計算機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以及你所掌握的計算機的一些操作。
以上可見計算機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非常大的,但是我們對它的使用又掌握了多少呢?從今天開始,由大家和我共同來學習計算機的基本知識。
二、新課教學(總計80分鐘)(講解法、提問法、示范法)
1.1計算機概述(20分鐘)
1、計算機的發展(5分鐘)
(1)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 掌握三要素
(2)計算機發展的幾個階段(重點掌握所采用的元器件)
2、計算機的分類(5分鐘)
多種分類方法:
按照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字長、存儲容量、軟件配置等多方面的綜合性能指標,可以將計算機分為微型計算機、小型計算機、大型計算機和巨型計算機。
3、計算機的特點(5分鐘)
運算速度快:
計算精度高:
具有自動控制能力:
具有存儲記憶和邏輯判斷功能:
教師應對以上每一部分特點進行擴展和講解
4、計算機的用途(5分鐘)
可采用提問的方式由學生來回答,最后由教師來統一進行總結
1.2計算機系統組成(60分鐘)
學生對計算機的組成都有著一此初步的了解,教師應在學生已知的范圍內進一步進行知識的講解和細化。
1、觀看系統結構圖(由此使學生對計算機的系統組成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后再分步進行講解,5分鐘)
2、計算機五大硬件組成部分的作用(5分鐘)
運算器:負責數據的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控制器:負責對程序規定的控制信息進行分析、控制并協調輸人、輸出等操作。
存儲器:實現記憶功能的部件,負責存儲程序和數據。
輸人設備:負責把用戶的程序和數據輸人到計算機中。
輸出設備:負責從計算機中取出程序執行結果或其他信息,供用戶查看
3、計算機工作過程(5分鐘)
首先編制程序,操作人員通過輸人設備將程序和原始數據送人存儲器;運行時,計算機從存儲器中取出指令,送到控制器中進行分析、識別;控制器根據指令的含義發出相應的命令,控制存儲器和運算器的操作;當運算器任務完成后,就可以根據指令序列將結果通過輸出設備輸出。另外,操作人員還可以通過控制臺啟動或停止機器的'運行,或對程序的執行進行某種干預。
4、計算機軟件系統(5分鐘)
計算機軟件系統是指用來指揮計算機運行的各種程序以及開發、使用和維護這些程序的數據和有關技術文檔資料的集合。
計算機軟件系統是由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等組成。
5、微機硬件系統(重點,應采有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使學生對此部分知識產生深厚的興趣,30分鐘)
(1)主機部分:(15分鐘)
主機部件包括機箱、主板、CPU、內存條、聲卡、顯示卡、網卡等。
(2)外設部分:(15分鐘)
外存,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6、計算機技術指標(難點,重在理解,不用太深入講解,10分鐘)
(1)字長
(2)存儲容量
(3)主頻
(4)運算速度
(5)存取周期
三、課堂小結(3分鐘)(講解法)
教師結合學生聽課情況,對本節課的教學過程進行小結,指正學生應注意的學習重點和難點,提醒同學回去復習計算機硬件的組成,下一節做實驗
四、課后作業(2分鐘)(講解法)
學生以書面形式完成作業
五、開拓思維,同時提出新的問題(2分鐘)(激趣法)
教師提出預習問題,讓學生產生繼續探究、學習的愿望,整堂課帶著下一堂課的懸念結束,為學習下一結內容做好鋪墊。
【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件】相關文章:
關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CAI課件開發05-14
2017年計算機應用基礎培訓題庫08-12
應用題課件設計05-09
數學應用題教學的課件02-24
聲音在教學課件中的應用09-13
寫作基礎應用知識10-31
實驗四PPT課件制作基礎05-14
電工基礎知識教學課件01-26
英語寫作基礎教程課件11-25
應用文課件整理復習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