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優質說課課件
幼兒園優質課說課稿
活動目標
觀賞周邊的寶塔,有興趣了解它的歷史和典故,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優秀的建筑之一,愿用折紙的方式表現寶塔的魅力。
活動設計
第一時段:識別各種寶塔
材料:幼兒較為熟知的各種寶塔照片、方形手工紙。
玩法
1.從龍華塔、方塔等上海現存的寶塔人手,識別幾種幼兒熟悉的寶塔,說說它們建造在哪里,分辨他們不同的特點。
2.學用手工紙折疊寶塔的基本方法,并將數個疊高成寶塔。
第二時段:金陵塔
材料:各色手工紙、供裝飾的粘
貼紙、金陵塔模型。
玩法
1.觀察金陵塔、學唱上海說唱"金陵塔".
2.模擬金陵塔,從任意裝飾到區別塔門、屋檐和鈴鐺,有目的地為金陵塔裝飾。
3.對照金陵塔的塔層,發現顏色、裝飾物規律排列,嘗試將眾多作品疊高成金陵塔。
第三時段:我國的寶塔多美麗
材科:各種寶塔照片、各種同色系大小不同的手工紙、裝飾材料。
玩法
1.共同商討選擇折疊的寶塔。
2.對照各種寶塔的顏色和樓層,商討選擇何種顏色和大小不同的色紙。
3.分工折疊。
4.統一裝飾材料進行裝飾。
5.將各自折疊的部分合起來,做成寶塔。
第三時段活動過程
目標
觀賞周邊的寶塔,有興趣了解它的歷史和典故,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優秀的建筑之一,愿用折紙的方式表現寶塔的魅力。
材料:各種寶塔照片和對應的背景紙、各種同色系大小不同的手工紙、裝飾材料。
過程
一、觀察討論
1.看看說說各種寶塔的名稱。
2.分別介紹每個小組的人數和任務
師:你們小組有幾個人,準備做什么寶塔,它有幾層?
3.觀察材料,選擇哪種顏色
師:想一想選哪一種顏色,是有深有淺還是一樣深淺,從下到上是一樣大小,還是下面大上面小或者漸漸變小,各幾層,用什么材料來做門、屋檐和鈴鐺?
二、小組合作制作
1.小組共同商定材料,選定后先選取手工紙,折疊以后再取裝飾材料。
2.邊制作邊對照同伴的作品,先做好的可以幫助同伴一起做、做得快爭取多做幾層,做到分工合作,互相幫助,共同完成任務。
3.將折疊寶塔固走在背景紙上。
三、對照觀賞
1.對照寶塔,是否符合樓層。
2.從選用顏色、大小和裝飾分別觀賞各自的創意。
3.教師推薦合作好方法。
活動解析
我教幼兒學折紙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折紙就是這樣一項深受孩子們喜歡的運用手指尖的手工活動,同時也是一項手腦并用的益智活動。
一、折紙的意義
折紙是我國傳統手工藝術之一,是以自然形象和生活中的各種器物為基礎,按照一定的
規則和手法,通過動手對紙張的手工折疊等操作進行摹擬,折疊出不同形態的物體形象。
折紙是千變萬化的。一張薄薄的紙,經過折、疊、翻、拉等方法就可以綻出美麗的花朵,展現出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建造出一座座漂亮的房屋……所有看到的東西都可以通過折紙來表現,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它造型優美、生動、夸張,樸實、熱烈,具有一種簡約美。
學習折紙需要用眼睛看著步驟圖,思考折疊的過程,在折的時候,要親自動手,其間遇到問題,還要仔細去想剛才別人是怎么折的。這樣就可以使孩子開動腦筋、活躍思維,還要按照步驟圖一步步地折,不能跳躍也不能顛倒。通過遵守從前至后的折疊步驟,能培養兒童認真觀察的習慣和做事的順序性、條理性,從而達到手、眼、腦三位一體的綜合協調。
二、幼兒折紙的十大步驟
經過反復實踐嘗試,我們選取了以下十個折紙步驟,按照不同年齡幼兒的思維特點和手眼協調能力因勢利導,逐步推進。
●小班
先從對邊折和對角折開始,使一張平面的紙折疊成立體房子、小動物等玩具。邊對邊,角對角,都要反復強調對整齊。對整齊之后還要注意折痕要非常明顯,用指尖在折疊處來回用力劃幾次,折的邊要像一把刀。反復強調這一點,養成習慣后,到中班、大班折任何東西都能比較平整,否則步驟越來越多之后,形也就失真了。例如,有的中班幼兒在我愛我家主題中制作的家具七倒八歪,桌子椅子的腳都站不穩,大都是在小班時折紙沒有對齊的經驗所致。
●中班
在小班對邊折的基礎上嘗試四角向中心折(桌椅),兩邊向中心折(鋼琴、房子)、集中一角折(企鵝)等多種對齊折痕的方法。除此之外,還可嘗試向里反折的方法(交通工具)。這些折疊方法都是在小班基礎上的推進,通過多步驟的組合就可變化出許多幼兒熟悉的物體。在折疊時一般會有數個步驟,此時必須注意幼兒思維邏輯性較差的特點,要將步驟控制在5個左右。
●大班
大班幼兒手眼協調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折紙的重點就是取正方、雙三角和雙菱形等三
個方法的變化,其中雙菱形難度稍高一些。在幼兒掌握這些方法后,我們會引導幼兒以此為
起點、接著往下折的`方法來減少步驟。當然還有更為復雜的折紙,但有的步驟過多,有的折疊難度增大,例如折好以后還要拆開,重新再折等。在幼兒園階段學習過于復雜的折疊,和孩子的能力水平有一定的距離,雖然反復練習也可掌握,但是只能模仿,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創造性表現。
三、折紙與創造之間的關系
任何藝術表現的魅力就在于創造。過去,我們誤認為折紙有明確的步驟規定,給幼兒創造空間太少,所以減少了幼兒折紙活動。經過討論和實踐,發現折紙非但不會影響幼兒的創造,而且還有很多給幼兒創造變化的機會。
1.折紙時刻不能離開生活情景
我在給孩子折紙工的時候都會從生活情景人手。比如說"春天到了",有一句古詩中說道:"春江水暖鴨先知",便是動物對水溫變化的體驗發現春天來了。我們就教幼兒誦讀古詩"詠鵝".啟發孩子折疊大白鵝時,就設計了一個個情境,即將大白鵝放進春天小河的背景中,不斷變化,組成生動的情景故事。又如"折寶塔"放置在"我是中國人"主題中,是因為覺得中國的名勝古跡中就有各種的塔,著名的龍華古塔、松江方塔就在上海,蘇州虎丘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孩子們一接觸寶塔就產生極大的興趣。折的寶塔就和他們的生活經驗建立聯系。還比如同樣是在有關春天的主題里有個折紙"小花壇",對于大班孩子來講,花有很多不同的意義,所以在這個時候來給大班孩子折不同的花。生活情景與直接的生活經驗和折紙建立了聯系,幼兒的觀察想象才能被激活。沒有情景,折什么東西也沒有意義。
2.給幼兒留有創造的空間
在折紙中,折紙的步驟是一樣的,折出來的形態也是一樣的,怎么來發揮出它的創造性 呢?我在實踐中體會到發揮創造性是有很多途徑的。
其一,排列不同的畫面。比如"詠鵝",折的都是一樣的鵝,但是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在排列的時候就可以千變萬化。那么該活動創造的重點就放在畫面安排和構成情景上。
其二,進行不同的裝飾組合。例如折疊寶塔,幼兒在折寶塔的過程中,可對照著看到的寶塔來考慮,它是幾層?大小關系是怎么樣的?然后幾人合作如何裝飾。再把它疊起來,裝飾不同,折疊的層次不同,選擇的色紙不同,寶塔的裝飾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其三,折疊的變化。例如折疊花,都是雙正方折,但是它在雙正方以后可以折疊變化,先變康乃馨,又可變成郁金香,還可變成牽牛花和百合花,這是折疊方法上的創造。
所以,在給孩子折紙前一定要考慮好給孩子創造的空間在哪里,如果只有一種方法固定不變的內容,那就寧可不做了。
四、同一內容起點要低,由淺入深,逐步遞進
比如"折疊寶塔",我設定的目標為:觀賞周邊的寶塔,有興趣了解它的歷史和典故,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優秀的建筑之一,愿用折紙的方式表現寶塔的魅力。這不是一個即時的剛性目標,可視幼兒把握的具體情況,分成以下三個步驟逐步達成。
步驟一:初學折疊寶塔
材料:幼兒較為熟知的各種寶塔照片、方形手工紙。
過程:
1.從龍華塔、方塔等上海現存的寶塔人手,識別幾種幼兒熟悉的寶塔,說說它們建造在哪里,分辨它們不同的特點。
2.學用手工紙折疊寶塔的基本方法。
步驟二:裝飾寶塔(金陵塔)
材料:各色手工紙、供裝飾的粘貼紙、金陵塔模型。
過程:
1.觀察金陵塔、學唱上海說唱"金陵塔".
2.模擬金陵塔,從任意裝飾到區別塔門、屋檐和鈴鐺,有目的地為金陵塔裝飾:
3.對照金陵塔的塔層,發現顏色、裝飾物規律排列,嘗試將眾多作品疊高成金陵塔。
步驟三:合作折疊寶塔
材料:各種寶塔照片、各種同色系大小不同的手工紙、裝飾材料。
過程:
1.共同商討選擇所要折疊的寶塔。
2.對照寶塔的顏色和樓層,商討選擇何種顏色和大小不同的色紙。
3.分工折疊。
4.統一材料進行裝飾。
5.將各自折疊的部分合起來,做成寶塔。
我看到幼兒開始在折一個寶塔的時候,都熱衷于折出寶塔后在上面貼各種閃亮的貼紙,
當時雖然貼得很亂,但是我還是充分尊重他們的興趣,而不是迫不及待地去規定裝飾要求。
在充分滿足粘貼貼紙以后,再啟發大家發現一層貼一種花樣,或左右不對稱,放在一起以后并不怎么好看,然后進一步對照真實的寶塔,發現每一個寶塔,不但左右裝飾對稱,而且每層都是一樣的。又如:開始的時候,幼兒都是各自做寶塔,但是要由一個人來疊成一個寶塔的話,7層的寶塔就要折7個小寶塔來疊起來,一樣的裝飾還要重復7次,幼兒就有了大家合起來做的需要。他們會一起商量,由幾個人來做比較好,互相協調選擇彩紙的顏色、大心、怎樣裝飾,變教師的規定為幼兒自主安排,在過程中體會到和同伴協商、合作的重要性,至于幾個人結伴,均可由幼兒來決定,可多可少。
紙活動是幼兒手工活動中的一項,它微小簡單,卻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是活動區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折紙活動特有的性質開展活動,才能讓幼兒喜歡折紙,在創造變化中體驗折紙帶來的歡樂。
【幼兒園優質說課課件】相關文章:
說課課件下載11-29
如何說課及說課的基本要點08-11
《武術》說課11-08
《春》說課11-18
《掌聲》說課11-12
《假如》說課01-06
《信任》說課08-04
副課優質課評比好12-06
《春》優質說課學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2-05
英語優質課說課稿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