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電阻》課件
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認識電阻》課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歡迎分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導體的電阻,知道電阻的概念、單位及換算關系、以及電阻器在電路中的符號;
(2)經歷科學探究理解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
2、過程與方法
在經歷探究“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動中學會用控制變量法研究物理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善于動手動腦的科學素養,樂于參與科學實踐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以及培養與其他同學交流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2、教學難點:如何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即如何采用變量控制的方法進行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最終歸納得到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演示實驗:將不同的導體聯入電路,觀察小燈泡的亮暗程度。
學生會得到如下結論:不同導體的導電能力是不相同的。
二、進行新課
1、電阻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
(1)符號:R
(2)單位:歐姆,簡稱歐,符號是“Ω”
常用單位:千歐——kΩ,兆歐——MΩ
換算關系:1 kΩ=103Ω,1 MΩ=103 kΩ
(3)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展示收音機、電視機電路板中的電阻元件。組織學生閱讀P32“一些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阻”,并從中發現電阻的大小不同。
(4)實驗:讓學生觀察一盞可調臺燈的亮度變化。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通過觀察燈光的明亮變化使學生對電阻變化有比較形象和具體的感性認識,由此引出要探究的問題:導體的電阻是可變的,影響電阻的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科學探究:電阻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先由學生進行交流討論,鼓勵學生大膽的猜測電阻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關系?并且說明你這樣猜測的理由。
可能跟長度、材料、粗細和溫度等有關;
(2)學生根據猜想進行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
由于涉及到多個因素的探究,所以在探究前引導學生用變量控制法去研究。然后再讓學生觀察活動①提供的器材進行設計實驗。(同時向學生介紹線路板中材料、長度、粗細等具體情況)
設計方案1:小燈泡、滑動變阻器、電源、開關、導線、電阻線路板。這種方案定性地進行探究,通過選擇不同的電阻線或者不同的長度觀察小燈泡的亮暗來判斷電阻大小的變化,從而探究出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設計方案2: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電源、開關、導線、電阻線路板。這種方案也是定性的進行探究,通過選擇不同的電阻線或者不同的長度觀察電流表示數的變化來判斷電阻大小的變化,從而探究出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設計方案3:電流表、小燈泡、滑動變阻器、電源、開關、導線、電阻線路板。種方案綜合了以上兩種方案的特點進行探究,即可以觀察電流表的示數,同時也可以觀察小燈泡亮暗的變化。
后在探究電阻與溫度關系時,采用集中的原則,進行演示實驗:
把一日光燈的燈絲接到電路中,接通過電路后,觀察用酒精燈對日光燈燈絲進行加熱前與加熱時,小電燈的亮暗的變化,并把現象記錄下來,最后分析現象得出結論。
(3)學生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
學生根據自已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認真觀察現象和記錄數據,并把實驗現象和結果設計在一張表格上記錄下來,便于他們比較分析得出實驗結論。
(4)分析、論證與評估
老師與學生一同分析各組記錄的數據,歸納出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的結論:
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有關,導線越長,電阻越大;
導體的電阻與橫截面積有關,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
異體的電阻的`大小與導體的材料有關;
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溫度有關,多數的金屬,溫度升高,電阻增大。(錳銅的電阻隨溫度變化很小,碳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3、組織學生閱讀第31頁的信息窗(幾種導電材料的電阻率)
根據信息窗提供的信息,認學生思考回答為什么不用鐵而和銅和鋁做導線的理由。
4、隨堂練習
①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一段導休的電阻被均勻拉長,由于它的長度________,橫截面積_________,則它的電阻_________。
② 白熾燈的燈絲斷了一截,若搭上仍能使用,則燈絲的電阻將 ;
三、課堂小結
四、課后作業:
五、教學反思:
【《認識電阻》課件】相關文章:
電阻定律課件03-19
除法的認識課件03-17
圓的認識課件03-18
噸的認識課件03-19
認識鐘表課件03-19
秒的認識課件03-19
倒數的認識課件03-19
認識負數課件03-19
認識面積的課件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