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勞技課課件(通用1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課件,無論哪種類型的課件,都是教學內容與教學處理策略兩大類信息的有機結合。那么什么樣的課件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勞技課課件,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勞技課課件 1
【設計思路】
以“人”為本,在勞技課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方式,放手讓學生大膽嘗試,注重學生各種能力和諧發展,使學習過程更貼近生活。課堂上有效利用文本這個平臺,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培養他們良好的家政服務意識,在實踐操作中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并在實踐中感受到動手釘紐扣的樂趣,享受勞動成果的喜悅。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實際操作,了解釘紐扣所要準備的工具與材料,掌握簡單的幾種釘紐扣的方法。
能力目標:
通過教學,實際操作,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自理能力,初步學會釘紐扣的技巧以及跟別人合作、探究、創造的精神。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家政服務意識,學會自己的`事兒盡量自己做,并在完成的基礎上力求完美。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教學,實際操作,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自理能力,初步學會釘紐扣以及跟別人合作、探究、創造的精神。
【課前器材準備】
教師準備:現代紐扣圖片、傳統紐扣圖片、釘紐扣需要的工具與材料(針、線、紐扣、指鐵箍、剪刀、布)、小藥箱、背景音樂
學生準備:傳統紐扣的收集、釘紐扣需要的工具與材料(針、線、紐扣、指鐵箍、剪刀、布)
【教學過程】
(一)、現代紐扣欣賞(圖片展示結合課本33頁上的小看臺)
小朋友,不知你們平時有沒有注意到我們衣服上漂亮的紐扣?——圖片欣賞。你發現這些衣服上的紐扣有什么不同么? 板書課題中相關詞: 紐扣
前幾天,老師讓大家去留意并也收集了一些,趕緊拿出來相互看看吧!
(二)、傳統紐扣展示
出示收集到的各類紐扣,欣賞并找出類別,小組合作人人填表:
我們發現了紐扣的多種類別:
紐扣的類別 (可用圖畫表示,也可用漢字表示)
(三)、補充課題,動手嘗試
很多衣服上都有紐扣,萬一紐扣掉了,父母又不在身邊,那該怎么辦啊?板書完整課題:釘
1、以小組為單位,打開每組上的百寶箱,了解釘紐扣時需要的工具與材料,弄清每一樣的用途,尤其是“鐵指箍”的作用
2、了解釘紐扣的步驟
溫馨提示:課本第32頁看圖了解釘紐扣的步驟:選針——穿線——打結——釘紐扣——打結
3、結合以上提示,自選1代表,嘗試操作比賽,組內成員互幫互助,爭優先小組、團結協作小組。
(四)、實踐操作(記住我們的口號:動手動腦 學會自理)
1、巧手大比拼一(雙孔紐扣)
在百寶箱里找到布和相應的雙孔紐扣,人人動手操作,比一比。
2、交流存在問題,出示各種情況
討論:在剛才釘的過程中,你遇到到什么困難?怎么樣才能解決呢?
(欲設困難:線纏繞在一起了;結沒打結實;釘反了;線太細了,需要釘好幾個來回;手指不小心戳破了;線穿到針眼里穿不進去;釘好后布顯得皺巴巴的……)
瞧!我的金點子:(暢所欲言,推廣能干同學的經驗之談)
3、師簡單歸納小結,并出示課件——四孔紐扣,思考:該怎么釘?
4、巧手大比拼二(四孔紐扣,多種釘法)
找到四孔紐扣,在剛才的布上,選擇其中一種釘法繼續動手操作,有能力的同學可用不同的方法釘兩粒。
5、交流收獲,收集金點子
根據學生回答,在大屏幕上隨機顯示圖解:“十”字形和“=”號形
“□”形和“T”形
(五)、學生成果展示
1、個人的優秀成果(自選作品)
2、小組的得意成果(組內推薦)
3、最能干小組評比
(六)、延伸課外,回歸生活
1、衣服上少了個扣子,在補釘這個紐扣時,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欲設:溫馨小提示——最好找到原來的紐扣
——用上同色的線
——最好采用相同的釘法
——釘的時候注意與紐扣洞保持一致
—— ……
2、下次,當你發現自己的衣服上少了個紐扣,老師相信你會自信地說:我會釘,我能行!——回顧口號:動手動腦 學會自理
小學勞技課課件 2
一、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小網袋成品,編織示意圖或投影片,廣口玻璃瓶、罐或大詞典、厚書等便于固定袋口繩的教具。
2、學生準備:編網袋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二、教學重、難點:
繩與繩之間的打結。
三、教學過程:
(一)展示提問,導入課題
1、展示小網袋作品。
2、提問:網袋有什么用處?它啊是如何編織成功的?(引入繩結編織法)
3、編網袋需要哪些材料、工具?(檢查材料、工具的準備)
(二)演示講解,動手操作
1、學生自學圖示,了解編織過程,提出疑難問題,小組討論。
2、借助投影或實物演示一步步討論,明確編織過程:
⑴固定袋口繩(可拉直粘貼在課桌邊)。
⑵對折線繩騎搭在袋口繩上(排列要整齊)
⑶打第一排結(各繩結要與袋口繩等距離。如沒把握,可先做上記號,再打結)。
⑷大第二排結:在記號處從相鄰的`兩個結中各取一根繩合并在一起打結。
⑸將袋口繩環系在廣口瓶、罐的沿口處或圍繞在紙筒、大詞典上(用膠帶固定住)。
⑹把第一根繩和最后一根繩合并打結,完成第二排結。
⑺依次往下編,最后留下一定長度的繩頭,合攏打個結,并修剪整齊。
⑻將口袋繩兩頭連結起來,完成編織。
3、思考嘗試:你可以改變程序,或用不同的方法完成編織。如:
⑴對折線繩騎搭在口袋繩上時,可邊騎搭邊打結,搭一根打一個結。
⑵將線繩對折后雙股騎搭在口袋繩上,將并攏的雙線頭從對折口中穿過,拉緊。
⑶先打好數排結,再設法把袋口繩圍成環狀(也可以同桌之間互相幫助用手撐著),一排排首尾合攏完成。
……
4、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總結評比
1、依據教材中的評比標準,自評、互評,填上“☆”。
2、請得“☆”多的同學展示他們編織的網袋,大家議一議這些網袋好在哪里,并請他們說說編網袋的收獲、體會。
(四)拓展活動
1、想一想:網袋大小取決于什么?怎樣掌握網袋眼的大小?
2、課余收集一些不同質地的線繩,根據需要編結不同式樣的網袋。
小學勞技課課件 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各種各樣的扳手,學會用扳手旋緊或松開螺母和螺栓。
2、教會學生做事要動腦筋,靈活應用勞動工具。
二、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呆扳手和活扳手及其使用方法。
2、難點:使用活扳手怎樣調節開口的寬度。
三、教學過程
(1)教師講解扳手的作用。
(2)教師介紹扳手的種類。
(3)教師講解扳手的使用方法。
①根據被旋的'緊固件的六邊形的對邊距離選用相應的呆扳手或調整活扳手的寬度。
②旋緊,右手握扳手柄末端,順時針方向用力旋;旋松,逆時針方向旋。
(4)學生實踐。要求學生將螺栓螺母在木片上旋緊后,各組交換,將對方旋緊的螺母松開。
(5)教師講解注意事項。
①不可將扳手當錘子捶敲別的物體。
②對舊的已生銹的螺絲,如果用力旋不動可采取兩種方法:
a、滴上柴油,待一會再旋;
b、先順時針方向旋動,再改逆時針方向旋松。
(6)課后實踐。學著使用呆扳手給家里的自行車螺母旋緊。
觀察水電工人和自行車、摩托車的維修工人是怎樣使用扳手的。
小學勞技課課件 4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嘗試對家用電器的改進進行大膽設想。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電器未來發展趨勢。
3、采用學生上網查找資料的研究方式,調查一種家用電器的發展歷史。
4、通過調查、討論、上網等活動,提高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了解日常生活中得家用電器,認識它們不同的種類和性能,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
三、教學難點
學生掌握調查研究的方式,有效解決家用電器規劃中得實際問題。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收集各種家用電器不同歷史時期的圖片。
制作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
課前調查家庭常用電器的擺放位置。
五、教學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1、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PPT先播放優雅、寧靜的新居,突出房間擺放的各種各樣的家用電器。
(2)教師談話: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里添置了許多家用電器,說說你家有哪些家用電器?
(3)學生交流。
(4)教師引導: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多的`家用電器出現了,它們具有強大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
(5)板書課題:家用電器的發展。
2、學習探究,掌握家用電器的分類方法。
(1)出示各種各樣的家用電器,學生說說家庭常用電器的名稱,以及放置的合適位置。
(2)PPT播放各種各樣的家用電器圖片,讓學生說說哪些是和自己家一樣的,哪些是不同的。老師和學生交流不同類型的家用電器,共同完成課本“填一填,寫一寫”。
(3)為圖片中的家用電器按照擺放的地點分類,可小組討論。
(4)PPT出示思考題:你還能用其他方法給家用電器分類嗎?
(5)學生分組討論。比如按用途分類,可分為取暖器具、制冷器具、清潔器具、照明器具、音像器具等。
(6)歸納指導。
3、實踐操作,合作調查。
(1)教師談話:書本中介紹了洗衣機和計算機地在不同年代的圖片,通過學習我們基本了解了洗衣機和計算機的發展歷史,如果用圖片和文字調查其他家用電器,我們要做什么樣的準備?讓我們一起擬定一份“家用電器的發展歷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家用電器的發展。
(2)分組討論,確定調查的家用電器品種。
(3)完成《——檔案》。選好組長,分配落實小組每個成員的任務。
4、成果展示,交流評獎。
(1)、學生交流完成的《————檔案》。
(2)、開展自評和互評活動。設立獎項,評出“合作優勝”組,激勵學生不斷總結經驗,不斷進步和獲得成功。
5、拓展活動,大膽設想。
(1)教師談話: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許許多多的家用電器新產品涌現出來,只要我們大膽創新,家用電器會不斷地推陳出新。下面是一份有關電風扇的新設想,你覺得哪些創意是可行的?
(2)分組討論,把課行的創意總結出來。
(3)小組討論運用各種創新方法,完成一份《——的新設想》。
小學勞技課課件 5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生活、享受高科技生活的情感。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微波爐,認識它們不同的部件名稱,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
3、采用認真閱讀課本或說明書的方式,學習使用微波爐。
4、通過實踐操作,讓學生掌握使用微波爐燉蛋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廚房設備——微波爐,掌握使用微波爐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學會用微波爐熱牛奶的方法。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1)收集各種微波爐的圖片,了解不同的種類。
(2)制作多媒體課件。
(3)約六人為一組,配一個微波爐、微波爐專用器皿、雞蛋、溫水、調味品、筷子等餐具。
(4)介紹微波爐工作原理的錄像。
2、學生準備:
(1)了解微波爐的多種類型。
(2)了解家庭中的電熱器具。
五、教學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1、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PPT出示家庭中常見的微波爐的圖片。
(2)教師談話:你認識它嗎?你家的微波爐派什么用處?讓學生充分交流,引發學生的興趣。
(3)教師引導:很多新家的廚房會添置廚具,包括微波爐。它低碳、環保,是我們做家務事的好幫手。今天讓我們學習規范使用微波爐。
(4)板書課題:學習使用微波爐
2、學習探究,了解微波爐的工作原理和用途。
(1)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再讓學生說一說,讀了課文后了解到了什么知識。
(2)播放有關介紹微波爐的錄像,引導學生了解微波爐的工作原理,認識微波爐各部分的名稱。
(3)請學生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集體討論:微波爐的用途有哪些?
3、實踐操作,學會方法。
(1)教師談話:剛才我們了解了微波爐的'很多知識,現在我們學習用微波爐烹飪食物,今天老師要大家用微波爐燉雞蛋。
(2)教師示范操作。
(3)探究燉雞蛋需加熱的最合適的時間。
(4)教師引導,操作時要注意閱讀課本或使用說明書,小結使用微波爐的注意點。
(5)選好組長,安排小組每個成員的操作任務,小組合作完成,教師巡回指導。
4,總結評價,交流得失。
(1)組織學生展示成果;交流操作中的心得。
(2)學生根據自評和互評的結果自己填上星數。
小學勞技課課件 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嘗試、探究合作”的方式進行制作;
2、在制作中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創新能力及審美能力;
3、激發學生創新熱情,享受創作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在初步掌握紙杯娃娃制作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創作。
材料準備:
幾個廢棄的一次性紙杯、剪刀、雙面膠、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展示幾種簡易紙杯作品,導入;
2、說說發現;
(二)嘗試制作:
小組合作完成一個紙杯娃娃。
(三)方法引導:
1、展示交流,技術指導:
(1)你認為哪件作品好?好在哪里?
(2)小組談經驗。
(3)你覺得哪一部分比較難做?
(4)你還有哪些需要提醒同學的?
2、小結。
3、欣賞作品,拓展思路。
(四)創新制作:
1、講清要求;
2、開始制作;
(五)展示評價:
1、組織評價
2、小組投票。
3、宣布結果。
(六)拓展延伸:
1、還有哪些廢棄材料也可以做娃娃?
2、欣賞用不同材料制作娃娃的圖片。
3、說感受。
小學勞技課課件 7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安全用電的常識,提高安全用電的意識。
2、關注安全用電方面的隱患,掌握觸電時的急救方法。
3、讓學生通過課前的調查認識都觀察的重要性,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意識到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帶來好處。
二、教學重點
掌握安全用電的基礎知識及觸電急救的處理辦法。
三、教學難點
樹立安全用電的意識,提高安全用電的自覺性。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1)一些觸電事故的圖片(多媒體)
(2)圍繞課文的判斷題拍攝一些日常生活中有違章用電現象的錄像短片,制作成多媒體。
2、學生準備:
(1)查閱“電會給人們帶來哪些危害”資料及其他有關電的資料,收集和整理安全用電方面的相關資料。
(2)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
五、教學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教師:同學們,我們的生活中能不能缺少電?有了電,可以給我們帶來哪些便利?如果請你說一句贊美“電”的'話或者贊美電的詞,你想說什么?
學生討論“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
(1)電能讓我們的黑夜變成白天。
(2)電能讓我們的夏天更涼爽(能吃冰淇淋,能用空調等)。
(3)電能讓我們的冬天更暖和(可睡電熱毯等)
(4)電能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可以看電視,玩電腦等)
2、電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傷害?
教師:展示幾幅電給人、財產帶來傷害的圖片,同學們這些傷害都是因電而造成的,電在給我們人類造福的同時,如果使用不當,也能給我們大家造成傷害。所以我們在用電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用電。(板書課題)
學生上臺,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和圖片。學生拿出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小組交流,討論,然后小組代表發言,說一說自己收集資料的方法、途徑及由此得出的結論。
1、怎樣安全用電。
(1)探究學習,想一想,說一說,以下行為對不對?可能造成的危害性。(出示在電線下放風箏、在電線下晾衣服等圖片)
(2)議一議。
教師出示教材中的判斷題,并說說為什么?
學生再來辨一辨這種行為正確與否,可以開展辯論,明確危害和正確的做法。
(3)認一認。
教師出示幾種警示標志,說一說其含義。
學生說說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見過這些標志,說說含義,再談談這些標志所起的作用。
(4)讀一讀
交流各自從家里帶來的家用電器說明書,挑選重要的安全注意事項讀一讀。
(5)說一說
說一說自己家庭在這方面的做法,以及做得不夠好得地方。
(6)查一查
根據自己擬定的安全用電要求,查一查自己家里的電器使用情況,并作出安全評價。
(7)評一評
除了安全用電,我們還要注意節約用電,生活中怎樣才能做到節約用電呢?節約用電又有什么好處呢?
(8)寫一寫
擬定一份安全用電注意事項的建議書。
2、觸電的急救處理。
(1)提問討論:如果我們生活中遇到電器起火了,怎么辦?能用水直接滅火嗎?為什么?如果我們看到別人觸電了,應該怎么辦?
(2)課堂小結。
只要大家有充分的安全意識,注意消除隱患,即使遇到電器火災或觸電事故時,能臨危不亂,迅速處理,就會將損失和傷害減小到最小限度。
(3)畫一畫。
課外作業:畫一幅宣傳安全用電或節約用電的宣傳畫,向大家宣傳節約能源。
3、課堂小結。
教師提問: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今后用電時你將注意哪些問題?生活中用電時你將注意哪些問題?生活中用電時還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問題?請同學們課后繼續查找這放面的資料,同時向你的家人、朋友、鄰居宣傳安全用電的常識。
4、課外延伸。
教師倡議:讓我們做一個“安全用電監督員”,找一找學校、家庭、社區等場所安全用電方面存在的隱患,并提出你的建議。
課外作業:小調查,調查周圍環境中還存在哪些安全隱患,這些隱患可能造成什么樣的后果,應該采取什么樣的預防措施。
小學勞技課課件 8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制作小帆船,讓學生了解帆船駛動的原理。
2.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樹立環保意識,知道生活中處處有知識。
3.學會使用常用手工工具,規范操作,具有良好的勞動習慣。
4.通過觀察、討論、研究等活動,讓學生形成小組合作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制作小帆船,了解帆船駛動的原理。
三、教具準備
工具:鋼條鋸了、木工鋸子、錐子、美工刀、砂紙。
材料:泡桐板、竹棒、彩紙、塑料片、大頭針、棉線。
四、教學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欣賞導入,激發興趣。
自古以來,人們一直把帆船作為重要航行工具,不管風從哪個方向吹到船帆上,人們都能巧妙地利用調整帆的角度、帆的前后位置及改變舵角等方法,達到使船向一定方向前進的目的。
請你來介紹一下搜集到的有關帆船的資料。(教師可以利用PPT展示各種帆船圖片)
2.探究學習,學會方法。
展示一艘簡易小帆船模型的范作,模型雖小,但它的航行原理是一樣的。也可以結合書上“探究學習”中的.“想一想,寫一寫”來了解小帆船的組成、形狀、大小的問題。
(1)討論制作工具。
認知、掌握工具的使用,了解材料的性能。選擇薄一點的木質松軟的木板,另外圖示中的鋼條鋸子鋸木板很困難,所以要選擇木工鋸子,但使用木工鋸子一定要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2)研究制作。
小組合作共同探索,按步驟完成下列工作:
①按畫的輪廓線鋸出船頭。
②用砂紙磨光。
③用美工刀刻出安裝尾舵的槽口。
④鉆出桅桿的洞眼。可以用錘子在船身中間鉆出洞眼。
⑤用線把帆固定在桅桿上。把桅桿和尾舵插在相應的地方,并用大頭針固定船帆。
3.把小帆船放到水里試航,并做相應的調整。
在制作小帆船時,學生大膽對書本中多處步驟提出了疑問,并且通過師生、學生共同探索與實踐,反復驗證,確定了小帆船的制作方法和步驟,從而解決了問題。通過自主探索,共同研究,學生掌握了制作小帆船的技能。同時,通過此課題的學習,學生將會大膽質疑每一個課題,共同探索、實踐,尋求每一個答案。正是這樣的過程,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4.拓展延伸。
(1)將模型放在水槽里,試著用嘴吹船帆,看小帆船是否會前進。變換吹風的方向,調整前后帆的角度和舵角,觀察帆船行進的方向和速度。
(2)將幾艘帆船模型放在水槽中,用一臺電扇從后面向船帆吹風,比一比哪艘船航行得最快。
小學勞技課課件 9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并辨別各種不同材料制成的紡織品。了解各種紡織品的用途以及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2、教育學生養成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好品質。
教材分析:
《溫馨可愛的紡織品》通過“說一說”“探究學習”“寫一寫”“議一議”“做一做”這五個小欄目,使學生初步認識各種紡織品,辨別不同材料制成的紡織品,并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進一步認識紡織品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學難點:
能辨別不同材料制成的'紡織品。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課文插圖、紡織品實物。
學生準備:
收集各種紡織品實物、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文
1、教師出示品種繁多、色彩鮮艷的紡織品圖片:你們認識圖上畫的是什么物品嗎?覺得怎么樣?
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離不開各種各樣的紡織品,而這些花樣繁多、用途很光的紡織品是靠什么技術織成的呢?
(二)認識并辨別各種紡織品
1、說一說:你家的房間、客廳里有哪些紡織品?你還用國、見過、聽過哪些紡織品?
2、探究學習:分成小組學習,展示你所收集的紡織品實物、圖片、文字等資料,用眼觀察,用手觸摸,爍爍它們是用什么面料制成的?
3、寫一寫:在表格中鐵寫你認為它們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三)課外拓展
1、以小組為單位,尋找身邊的紡織品,并說說它們是由什么面料制成的?
2、舉辦以“溫馨可愛的紡織品”為主題的小飾品、小布貼、小服裝、小靠墊等實物、圖片展覽。
小學勞技課課件 10
一、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材料、工具和方法組裝一個電池盒。
2.學生合作討論、研究電池盒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3.認知簡單的電路示意圖,學會用簡易符號表示一條電路的不同部分。
4.讓學生通過多種材料的制作,激發對木工和電路探究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認知簡單的電路示意圖。
三、教具準備
制作材料:泡桐木若干,木膠,細木棒,5號電池2節,銅絲若干,記錄紙若干。
制作工具:尺子,記號筆,砂皮紙,尖嘴鉗,紅、黑接線柱。
四、教學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活動導入,激發興趣。
(1)連接比賽:每組一節干電池、一根導線和一個小燈泡,把小燈泡點亮。
(2)討論:我們這樣用手按著來點亮小燈泡,一松手小燈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點不太方便啊?
(3)引導學生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提醒學生我們需要一個“電池盒”。)
2.小組觀察,討論研究。
(1)觀察材料。
觀察電池盒的結構特點。
(2)研究組裝。
①把截取好的木板,用細木棒粘木膠粘制成電池盒。
②把黑色、紅色接線柱固定在木盒的一端。
③用尖嘴鉗把銅絲繞成3個彈簧夾,固定在電池盒兩端,其中兩根銅絲分別與紅、黑接線柱連接。
④用電池與電池盒組建一個電路。并且說說電是怎樣流的?
(3)畫簡單的電路圖。
能不能用更簡單的`方法表示電路?把簡單的電路圖畫在草稿紙上。
3.小組合作,安全操作。
分組進行電池盒的制作,教師強調安全、規范操作,同時要關注紀律和衛生問題。
4.小組評價,互動交流。
利用書上的評價表進行小組白評,利用展示交流進行互相評價。
5.活動延伸,強化所學。
(1)挑戰:結合“電”的知識你能設計出什么樣的木制品,使它們有的亮起來、有的響起來?
(2)組織討論:談談各人的想法,使學生對綜合材料的運用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小學勞技課課件 11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縫補襪子的方法,并練習縫補襪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
用針線沿破洞的邊沿,方向相對均勻地編連。
教學難點:
不要讓針刺破手指。教學準備:需要縫補的.襪子、針線等。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襪子破了小洞,扔掉很可惜。如果把它洗凈后縫襪一下,還可以再縫補一下,還可以再穿些日子。你知道怎樣縫補嗎?板書課題:縫補襪子
二、新課教師講述縫補襪了的方法(邊講邊示范)。
1、補線襪如果襪子后跟穿出了小洞,可選用跟襪子顏色相近的線編連。
方法:
⑴將手伸入襪子內,將破油處攤平。
⑵用針線沿破洞的邊沿,方向相對均勻地編連。連成密實的平面網形。松緊要合適,不要縫成大疙瘩。
2、補彈力錦綸襪或尼龍襪錦綸絲襪或尼龍襪破了,可以用顏色相近的尼龍線像補線襪一樣縫補,也可用專用的粘劑補。……
三、學生讀書。
四、分小組按照學到的方法,自己補一雙襪子。
五、布置作業:向家長請教,了解縫補襪子還有些什么好方法,自己試著做一做。
小學勞技課課件 12
教學內容:
本課教材的主要內容是動物筆筒制作示意圖。有5幅示意圖,主要變化在于筆筒兩面有不同的動物圖形。在完成作品制作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舉一反三,啟發設計新穎的'筆筒。
教學目標:
1.掌握動物筆筒的制作方法和步驟。
2.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設計新穎的筆筒,培養創新精神。
3.培養認真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已完成的作品,幾種不同材料做成的筆筒。
學生準備:
紙工制作工具和相關制作材料。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時間:
( x)月(x )日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文
教師談話導入:筆筒有什么用途筆筒可以用哪些材料做成?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筆筒。教師最后出示已完成的動物筆筒,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制作這個造型精美,名字又好聽的筆筒。
二、指導制作
先讓學生自己觀看動物筆筒制作示意圖:
1.剪下各部件,將筆筒的一側折疊粘貼好。
2.粘貼筆筒的另一側。
3.插上數支鉛筆,動物筆筒完成了。
三、發揮想象,創新實踐
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積極思考,能否設計出新穎的筆筒,并把圖案畫下來,為啟發學生,教師可用實物投影儀展示一些筆筒設計圖。
小學勞技課課件 13
教學目標:
學習養蠶,了解蠶的一生。教學重點:喂養小蠶,采摘桑葉。
教學難點:
了解蠶一生各發育階段所經歷的時間。
教學準備:
紙盒或蠶盤、稻草、白紙、蠶種、桑葉、溫度計等。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引入)
二、學學做做
1、初步了解蠶的`一生。
2、孵化與飼養。
(1)孵化
(2)收蟻蠶
(3)采摘桑葉
(4)喂養
(5)蛻皮
(6)收繭
(7)收集蠶卵
三、想想練練
1、根據養蠶經歷,寫出蠶一生各發育階段所經歷的時間。
2、說說你在養蠶過程中如何調控適宜的溫度的?
小學勞技課課件 14
教學目標:
在本課制作中,訓練學生進一步掌握剪切、折疊和粘貼的基本技法,培養學生細心、條理、規范化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制作磁懸浮列車車廂。
教學難點:
由于本課的材料部件較多,結構也比較復雜,所以要求學生比較細心、條理一點。
教學準備:
制作件“磁懸浮列車”成品一份,剪刀、刻刀、直尺、膠水、08號制作材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問激趣,導入課題。
1、你乘坐過哪些陸上交通工具?
2、你知道目前最快的陸上交通工具是什么?
3、說說你所了解的磁懸浮列車。
二、制作磁懸浮列車車廂。
1、復習幾種手工制作符號及剪、刻、折、貼等基本技法:山線谷線剪切線粘帖面
2、觀察示范作品,對照認清卡片上提供的“列車”各部件。
3、分別剪下各部件,有條理地折疊、粘貼(最好剪下一個部件就立即處理好,再剪下一個;否則部件進多,容易亂)。
4、分小組將個人制作好的.車廂組合成一列長長的磁懸浮列車。
三、作品展示。比一比,看哪個同學的車廂做得好,哪個小組的磁懸浮列車組合得好。
【小學勞技課課件】相關文章:
勞技說課稿課件02-26
小學勞技課教案07-21
勞技課作文07-08
小學勞技課教案優秀02-28
小學勞技課教學計劃01-25
有趣的勞技課作文09-20
有趣的勞技課作文02-13
勞技課作文(精)02-13
勞技課教學計劃07-21
有趣的勞技課作文(熱門)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