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風的科學課件
生活中哪里有風?風從哪里來的?以下是小編分享的關于科學課件,一起來學習吧!
教學課題:風從哪里來
一、教學目標
1.能從“這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等角度對自然界中的風提出問,并能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能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風的成因作假設性解釋;能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簡單的器材作簡單的`模擬實驗。
2.想知道,愛提問,喜歡大膽想象;愿意合作交流;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
3.知道自然界中風的成因。
二、教學重點難點
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風的成因作假設性解釋;能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簡單的器材作簡單的模擬實驗。
知道自然界中風的成因。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各種風的視頻資料,有關風的圖片。
學生準備:扇子、氣球、紙風車、小刀、蠟燭、蚊香、火柴、飲料瓶、紙片,與風有關的資料等。
四、活動過程
(一)課件導入
播放關于風的音像資料,講述關于風的故事,從而引出關于風的話題,導入新課。
(二)探究活動
1.風從哪里來?
(1)提出問題:“生活中哪里有風?”。
。2)小組交流生活中與風有關的現象及自己對風的感受和體驗。
。3)探討風的分類方法。
(4)小組內利用器材制造風。
2.自然界的風是怎樣形成的?
。1)提出問題:自然界的風是怎樣形成的?
(2)小組內展開猜想與假設。
(3)設計實驗,驗證猜想。
。4)設計、交流實驗方案。
。5)合作動手實驗。
。6)交流驗證結果。
。7)引導繪制風的成因圖。
。ㄈ┳杂苫顒
1.提出要求:我的問題你解決。
2.組內互相提問,互相解決。
3.教師小結、評價。
(四)拓展活動
查閱資料,了解地球的高層大氣中有沒有風,人們是怎樣研究的。
教學反思:在這一課中,無論是從題目還是內容來說,都比較簡單,但是我也有我的困惑。我在講課時,通過已有的材料進行實驗,利用蠟燭、飲料瓶剪刀、卡紙等,學生小組根據本節實驗目的做實驗,在這其中,我感覺,學生可以通過實驗感受風的形成,但是在表達風形成的原因時,卻有了一定的難度,怎樣讓學生理解有關壓力的知識,頗費了一番腦筋,學生明白了,但是我感覺還是不理想,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效果。希望同行能多交流一下心得。
【風的科學課件】相關文章:
風娃娃的課件03-19
風娃娃動畫課件04-09
風娃娃免費課件04-13
風娃娃教學課件03-30
小學課文《風》課件11-20
科學的幼兒課件04-24
關于科學的課件06-11
科學大腦課件06-11
科學之旅課件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