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循環課件

時間:2021-06-11 15:55:32 課件 我要投稿

自然界的水循環課件

  《自然界的水循環》教案

自然界的水循環課件

  課標解讀:

  課標中對本節的要求是“學生運用示意圖,說出水循環的主要過程和主要環節,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分析這條標準,與舊教材的教學要求有些不同,要注意把握如下幾點:

  1、 教學重點應引導學生通過繪圖方式加深理解認識水在自然界的循環過程與環節。

  2、 水循環的地理意義是本條標準要求的重點,對水循環意義的學習應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認識,如水循環將水圈、巖石圈、大氣圈和生物圈聯系起來;水是自然界最富動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資源處在不斷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等。

  學情分析:本節是本章的開篇,學生的已有知識是知道自然界水的存在形態、能夠概括出地球的圈層結構和各圈層的特點。已有的技能是有一定的讀圖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不會的知識是河流的補給和水循環,河流的補給學生不容易理解全面,但這不是本節的重點,可以少花費時間。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是難點,特別是水循環的意義學生理解難度大,需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完成。教材分析

  1、 教材先闡述水圈的概念與構成,接著說明陸地上各種水體之間具有水源互補的關系,從而引出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其中教材所附的讀圖思考題讓學生思考分析陸地水之間相互轉化補給的關系。活動題讓學生結合水循環原理去分析說明現實中的地理問題。

  2、 教材中出現了三種水循環的概念,與“標準”要求不大符合,教學中對這部分內容要淡化。

  學生學習目標

  1、學生根據水循環示意圖,說出水循環的類型、過程和主要環節。

  2、學生舉例說明水循環的意義。

  3、學生運用水循環過程能夠說出物質的運動是客觀存在的.,且有其自身的運動規律,人類活動應遵循自然規律。

  學生學習重點

  學生能夠繪制“海陸間水循環示意圖”,并用簡練的語言表述水循環的過程及意義。

  學生學習難點

  學生舉例說明水循環對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

  學生學習方法

  1.小組式討論法;

  2.多媒體教學法;

  3.讀圖分析討論法;

  4.案例分析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還記得我們學過的第一章的內容嗎?為什么說地球是一顆特殊的行星?對,因為地球有生命之源—水。水又以氣、液、固三種形態存在,你知道這三態中各個圈層是如何分布的嗎?

  〔學生討論〕這三態中各個圈層是如何分布的嗎?

  [教師引導]從形態和空間分布上來理解水圈的特點----連續而不規則

  [教師提問] 讀圖3、1 水圈的構成,說出地球上的水體主要有哪些?它們所占的比例大概是多少?我們可利用的是哪些?為什么只能用這些?

  [學生回答](略)

  [教師提問]那請說一說為什么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主要依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作為水資源?

  [學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更新周期較短,利用后在較短時期可恢復。因此,它們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也是我們目前開發利用的主要水體。

  [分組活動]閱讀教材圖3.2思考:

  (1) 河流補給是指河水的。圖中河流的補給可能涉及哪幾種水體?

  (2) 河流與湖泊關系十分密切。假設河流水位與湖泊水位有差異,分析它們的補給關系。

  [學生討論](略)

  [教師補充]大氣降水是大多數陸地水體的直接,所以,我國東部絕大多數河流的徑流與降水量季節變化關系密切,有明顯的季節和年際變化;靠雨水補給的河流,其汛期出現的時間與降水量出現的季節一致。但是一定要注意:汛期都在雨季,而非夏季,因為不同的氣候類型,降水的季節并非都在夏季。在內陸地區,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補給,所以,河流徑流變化與氣溫變化有直接的相關性,河流的汛期出現在夏季。但是應該注意:南北半球的季節是相反的。我國大部分地區屬于季風氣候,因此,在冬季,我國大多數河流進入枯水期,河水主要靠地下水補給。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湖泊對河流水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洪水期,沿河湖泊及水庫會起削減洪峰的作用。

  [問題過渡]我們已經知道,地球上的水資源數量是有限的,但是為什么沒有用完呢?(因為地球上的水處在不斷的循環運動之中)。

  【板書】 一 、水循環

  【學生討論】我們所用的水從哪里來?怎么來的?繪制我們所用水的來龍去脈。

  【教師講解】水循環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氣圈、巖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層中通過各個環節連續運動的過程。

  【放投影圖】或教師自繪板圖邊畫邊講,講清水循環的概念。

  【板書】2.水循環的主要環節

  【學生歸納】水循環的主要環節有:

  蒸發、植物蒸騰、水汽輸送、

  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

  【學生討論】根據水循環發生的范圍可以把水循環分為哪幾類?分別說明其循環過程中的主要環節。

  【學生探討歸納】:海陸間循環(也叫大循環),陸地水循環,海上水循環。

  大循環:海洋水→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徑流→大海

  陸地循環:陸地→蒸發(蒸騰)→降水

  海上循環:海洋→蒸發→降水

  【教師提問】

  1.想一想,驅動水循環的能量主要是什么?

  2.結合實例,說明人類活動主要對水循環的哪些環節產生影響。

  【教師點評】 在太陽能及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陸地、海洋和大氣間通過吸收熱量或放出熱量,以固、液、氣三態的轉化形成了總量平衡的循環運動。

  水循環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巨大,人類目前只能以增加或減少地表蒸發、人工降雨及跨流域調水等方式,去影響水循環的個別環節。

  【教師提問】水循環這種規律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有很大的應用價值。下面請同學們思考:我國許多地方修建水庫,以及“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是解決什么問題,有何作用?

  【教師歸納】修水庫,主要是解決水資源年內分配不均(季節變化大)的問題。水庫的作用是在河流的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從而調節河流水量的季節變化。

  “南水北調”工程,以及前些年搞的城市引水工程,如“引黃濟青”、“引灤入津”、“引黃入晉”等,均屬跨流域調水工程,主要是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地區分布)不均的問題。

  【過渡】閱讀P60頁“活動”討論相關內容。

  【師生歸納】(略)

  【過渡】水循環有什么意義?

  【板書】3.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學生討論】學生就近分組討論,每組派代表發言。

  1、舉例說明水循環可以維持全球水量平衡。

  2、舉例說明水循環可以更新陸地淡水資源。

  3、舉例說明水循環可以調節全球熱量平衡

  4、舉例說明水循環可以塑造地表形態

  【教師歸納】

  水循環的作用及其意義——概括起來有四點:

  一是維護了全球水量平衡(通過各個環節,把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有機地聯系成為一個水循環系統,水在不斷地運動、轉化);

  二是使淡水資源不斷更新(水循環使大氣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乃至與海洋水之間相互交換轉化,促使水資源形成不斷更新的水循環系統);

  三是使地球各個圈層之間、海陸之間實現物質遷移與能量交換;

  四是水循環影響全球的氣候和生態,并不斷塑造著地表形態。

  【板書】(1)維護了全球水量平衡

  (2)使淡水資源不斷更新

  (3)調節全球熱量平衡

  (4)調節全球熱量平衡

  【教師提問】地球上的各種水體都處于不斷的循環運動中,在其運動過程中水的總量是否發生變化?這說明什么?

  【學生討論】看書得出答案:全球總水量在長時間范圍內保持不變,說明整個水圈的水處于動態平衡狀態。

  【教師提問】既然自然界中的水總處于動態平衡狀態,那么我們人類是不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利用水資源呢?

  【學生討論】 用事例說明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

  【學生集體討論】歸納出結論:如果人類不合理利用水資源,不顧水循環和平衡的原理,就會造成水資源的枯竭。

  【教師點評】強調: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水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人類取用水量超過了水資源更新的數量,或者遭到了污染,就會造成了水資源的枯竭,因此,一定要保護水資源。一是合理利用,即利用量不能超過水的更新數量;二是保護水質,免受污染,這樣才能保證水資源的永續利用。

  板書設計

  一 、水循環

  1.水循環的概念

  2.水循環的主要環節

  3.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1)維護了全球水量平衡

  (2)使淡水資源不斷更新

  (3)調節全球熱量平衡

  (4)塑造地表形態

  學習評價

  教師評價(40分)小組評價(40分)學生自評(20分)

  學生在小組討論

  中的參與情況

  學生在小組中

  的探究效果

  學生回答問題情況

  學生在本節課的

  收獲情況

  5

  O

  M

【自然界的水循環課件】相關文章:

自然界的水循環的說課稿02-20

自然界的水循環(2)11-11

《自然界的水循環》教案04-04

《自然界的水循環》教案08-04

《自然界的水循環》教學反思07-12

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環”教案04-09

自然界的水循環教學設計范文01-13

水循環的地理意義課件04-19

高中地理說課稿《自然界的水循環》10-1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真实国产乱子伦激情对白视频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 | 日本视频观看无卡免费精品页码 |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