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藝術課件設計

時間:2021-06-12 16:39:17 課件 我要投稿

科學與藝術課件設計

  教學目的:

科學與藝術課件設計

 、僬J清科學與藝術的相同之處

  ②理解文中例證法及其作用

  ③學會用研究、討論的方法就科學與藝術的關系,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等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討。

 、芾斫狻翱茖W”“藝術”“創造力”“真理”這些標志人類文明進步的最重要的概念及其相互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

  學會用研究、討論的方法就科學與藝術的關系,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等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討。

  教學難點:

  理解“科學”“藝術”“創造力”“真理”這些標志人類文明進步的最重要的概念及其相互間的關系。

  第1課時

  教具準備

  幻燈片、幻燈投影儀、電腦

  教學過程:

  一、導向:

  1、導語:

  運用多媒體播放或解釋李可染的水墨畫“曉陽輻射新學光”和“超弦生萬象”。

  2、揭示目標:

 、僬J清科學與藝術的相同之處,理解文中例證法及其作用

 、趯W會用研究、討論的方法就科學與藝術的關系,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等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討。

 、劾斫狻翱茖W”“藝術”“創造力”“真理”這些標志人類文明進步的最重要的概念及其相互間的關系。

  二、自學:

  1、自讀課文后,把文中不認識的字寫在黑板的左邊,認識的同學就把拼音注上去。

  闡(chǎn) 嬋(chán) 奠(diàn) 輻(fú)

  2、積累下列詞語:

  ①潛意識②嬋娟③共鳴④依賴⑤奠定⑥鑒賞⑦意境⑧跨越⑨狹義⑩廣泛

  2、作者作品及相關知識簡介:

  李政道教授1926年出生于上海。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57)、愛因斯坦科學獎(1957)、法國國立學院布德埃獎章(1969,1977)、伽利略伽利萊獎章(1979)、意大利共和國最高騎士勛章(1986)、埃.馬諾瑞那愛瑞奇科學和平獎(1994)等。

  背景資料:2004上?茖W與藝術展上,李政道做了《科學與藝術》的演講。他旁征博引,從李白的《把酒向月》、蘇軾的《水調歌頭》,到邁克爾遜和莫雷1887年的光速試驗,普朗克1900年發現的黑體輻射公式;從科學與藝術對稱和不對稱的表現方式到歐幾里德和非歐空間、超弦理論等方面,對科學和藝術的關系作了精彩的闡述。

  3、感知內容:

  ①逐字逐句地讀懂課文,最好能把一些概括抽象地話,通過理解,在頭腦里形成具體的事物。

 、谧h論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議論文包含論點、論據、論證三個要素。

  論點就是所要議論、闡述的觀點,是作者要表達的看法和主張。閱讀議論文,首要的就是尋找、提取和理解的論點。

  本文的論點是:藝術和科學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蹫槭裁凑f“藝術和科學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

  科學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創造性的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種藝術品更是人的創造力的體現,沒有人的創造力就談不上科學和藝術。

 、茉俅嗡僮x課文,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的結構。

  第一部分(1)開門見山,提出論點。

  第二部分(2-10)具體論證論點。

  第三部分(11-12)綜合論述科學與藝術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異同。

  三、討論:

  小組合作探究

  過程:學生先獨立選擇探究品味點,思考批注,然后在小組內探究、討論、交流。

  1、科學與藝術有哪些相同點?藝術和科學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2、列舉李白的《把酒問月》和蘇軾的《水調歌頭》,是為了說明什么?是為了說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寫同一題材——詠月,雖然有相似和不同,卻同樣感動著不同時代的人們。這就是藝術珍品的“真理的普遍性”。

  四、質疑:

  再讀課文,自由設置疑問,師生共同探究,合作解決。

  五、自測:

  1、(1)簡要說說科學與藝術在哪些方面本質是一致的?

  2、(2)細讀下面的句子,并結合實例談談你的理解。

 、偾楦性秸滟F,反響越普遍,跨越時空、社會的范圍越廣泛,藝術就越優秀。

 、诙傻年U述越簡單、應用越廣泛,科學就越深刻。

  六、自結:

  學習本課時你有什么收獲?

  第2課時

  教具準備:

  幻燈片、幻燈投影儀、電腦

  教學過程:

  一、導向:

  1、導語:

  復習上課時內容,導入本課時內容:請一個同學說出:《科學與藝術》這篇的中心論點。藝術和科學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其實在我國古代就有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實例。講講我國古代的人們面對冰清玉潔的月亮表面的蒙蒙黑影編出的嫦娥奔月的故事。

  2、揭示目標:

 、僬J清科學與藝術的相同之處

 、诶斫馕闹械囊恍┚渥拥暮x。

  ③理解文中例證法及其作用

  二、自學:

  1、找出點明藝術的“創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談談如何來理解它們。

  強調藝術的創造力句子:藝術,例如詩歌、繪畫、音樂等等,用創新的手法去喚起每個人的意識或潛意識中深藏著的、已經存在地情感。

  就是說,只有用創新的手法,才能創造出真正的藝術珍品,也才能喚起深藏在內心的情感。強調藝術“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情感越珍貴,反響越普遍,跨越時空、社會的范圍越廣泛,藝術就越優秀。“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反響”是指藝術接受者欣賞者的共鳴反映。

  2、說說什么是科學的“創造力”和“普遍性”?如何來理解它們。

  科學的創造力的句子:盡管自然現象不依賴于科學家而存在,但對自然現象的抽象和總結實一種人為的,并屬于人類智慧的結晶,這和藝術家的創造是一樣的。這句話強調了人對于科學的“創造力”

  科學的普遍性: 科學技術的應用形式會不斷發生新的變化,但其科學原理并不隨這些應用而改變。這就是說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來,它的覆蓋面是極廣的,它的應用形式再多再發展,也只是它的應用形式,它本身是不會變的。

  3、找出科學與藝術在“普遍性”方面的“異”,它們的關系。

  科學與藝術在“普遍性”方面的“異”:科學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學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藝術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植根于整個人類?茖W家和整個人類只是外部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科學的普遍性根植的范圍要大于藝術家所追求的。

  4、“科學和藝術的關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聯的”表現

  科學和藝術的關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聯的”表現:藝術和科學都需要智慧,而要發揮發展智慧又需要情感因素。

  三、討論:

  小組合作探究

  過程:學生先獨立選擇探究品味點,思考批注,然后在小組內探究、討論、交流。

  議一議本文運用的例證法及其作用。

  例證法就是一種用個別、典型的具體事例實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

  本文2至4段中舉了李白的《把酒問天》和宋蘇軾的《水調歌頭》,說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寫同一題材——詠月,雖然有相似和不同,卻同樣感動著不同時代的人們。

  本文第5段舉了莎士比亞的例子,說明中外一理。

  本文第10段舉了“邁克耳孫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實驗”和“普朗克在1900年發現的黑體輻射公式!钡氖吕齺碚撟C科學技術的應用形式會不斷發生新的變化,但其科學原理并不隨這些應用而改變。

  四、質疑:

  再讀課文,自由設置疑問,師生共同探究,合作解決。

  五、自測:

  1、仔細觀察生活,從中找出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事例。(例如:“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雜技、魔術、戲法里有許許多多物理、化學、心理學的學問。)

  六、自結:

  學習本文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談認識

  七、教后記:

【科學與藝術課件設計】相關文章:

科學與藝術教學學習課件04-11

科學教學課件《秋天》設計04-01

《科學與藝術》教學設計08-25

藝術教學課件03-24

《給科學插上藝術的翅膀》的教學設計02-27

身邊的科學的課件03-29

科學的幼兒課件04-24

《科學是美麗的》課件04-27

關于科學的課件04-2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综合天堂Av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 无遮挡十八禁在线视频国产 | 亚洲夜夜精品一区二区在 |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 日本在线免费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