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項目建設可行性報告

時間:2024-10-12 11:00:03 藹媚 可行性報告 我要投稿

蔬菜大棚項目建設可行性報告模板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蔬菜大棚項目建設可行性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蔬菜大棚項目建設可行性報告模板

  蔬菜大棚項目建設可行性報告 1

  一、項目背景

  蔬菜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是人們保持膳食平衡的重要食物。蔬菜生產屬勞動密集型產業,產高效農業項目之一,也是農民增收的主渠道。新集鎮地處新縣政治、經濟、商貿、交通中心,具有發展設施農業的特殊優勢。為促進菜藍子工程的健康發展,確保城關市民四季蔬菜的均衡供應,新縣廣宇公司計劃在新集鎮董店村新建高標準日光溫室蔬菜大棚示范區,新建高標準溫室大棚200棟。

  二、項目概況

  1、建設地點:新集鎮董店村

  2、建設規模:建設日光溫室蔬菜大棚200棟,蔬菜育苗基地1000平方米。

  3、建設條件:地理環境優越,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氣候溫暖,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對蔬菜生產非常適應。

  三、市場分析

  1、我縣市場上無公害蔬菜數量很少,且多是由外地進入的,主要是供應大型餐館,平常百姓因其價格高、品種少、選擇性低,未被普遍接受,尚未占據一定的市場規模。

  2、作為食品,“無公害”是一種基本要求。但目前市場上蔬菜,要么有農藥殘留,要么是亞硝酸鹽超標,對人體健康帶來極大隱患。黨和政府對此十分重視,在全國大、中城市逐步推行市場準入制度。

  因此,無公害蔬菜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3、隨著人們的消費習慣、飲食結構、營養知識的不斷改善,無公害蔬菜將逐步取代傳統蔬菜。

  4、由于新集鎮地處縣政府所在地,鎮內常住人口達6萬人之多,年蔬菜消耗量在20xx萬公斤以上,而目前,新集鎮及周邊僅擁有各類蔬菜大棚150棟,面積350畝,年產蔬菜量在600萬公斤左右,缺口1400萬公斤。特別是在冬春季節蔬菜供應淡季,大部分蔬菜靠外調供應。急需生產1400萬公斤自產“反季節”蔬菜才能滿足淡季居民消費需要。新建200棟蔬菜大棚預計年產蔬菜400萬公斤,仍然遠遠不能滿足城鄉居民的需求,市場前景廣闊。

  四、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

  1、自然條件

  項目區交通十分方便,公路四通八達,產品運輸便利。土質肥沃,無污染,地勢平坦、開闊。

  2、勞動力條件

  勞動力資源豐富,特別是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資源更加充沛。

  五、建設規模

  新建高標準蔬菜大棚200棟,占地200畝。

  六、保障措施

  1、聘請蔬菜農藝專家組建大棚蔬菜生產技術服務小組,負責大棚設計和蔬菜生產的全程技術服務。

  2、新建工廠化蔬菜育苗基地1000平方米,保證蔬菜種植種苗供

  應。

  七、投資概算

  經測算建設1棟蔬菜大棚需投資3萬元,其中,棚架及覆膜13000元,保溫被8000元,墻體4000元,灌溉設施5000元。200棟蔬菜大棚共需投資600萬元。

  八、項目期限

  4個月,即從 年 月 日起至即從 年 月 日止

  九、資金籌措

  采取國家投資與企業自籌相結合的辦法籌措項目資金。總投資600萬元中,申請國家補助資金 萬元,其中補貼資金 萬元,灌溉設備配套資金 萬元;企業自籌 萬元。

  十、效益分析

  1、社會效益:

  該項目完成后,將進一步滿足城市居民及周邊地區對無公害農產品的需求,并能合理開發農村勞力資源,提高農民整體素質,解決部分下崗人員就業,帶動相關產業協調發展。

  2、經濟效益:

  建設1棟高標準溫室大棚,年產蔬菜2萬公斤,按每公斤平均2元計算,年產值為4萬元,去除成本年純收入可達

  2.5萬元。200棟蔬菜大棚年純收入500萬元,1—2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資,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通過蔬菜大棚建設,可加快種植業結構調整,促進城郊型和城鎮園區特色農業的又快又好發展,為指導和引導全縣設施農業的`建設和發展發揮良好的示范和帶動效應,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第十一章 綜合評價

  通過論證分析,新縣廣宇公司新建無公害大棚蔬菜項目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較好,項目的實施對縣農業和農村工作將產生重要影響,對農民增收和繁榮農村經濟,實現農民生活“奔小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蔬菜大棚項目建設可行性報告 2

  1、項目概況

  1.1項目名稱:x區優質蔬菜基地建設

  1.2項目申報單位:x區財政局、扶貧辦

  1.3項目承擔單位:x區農牧局

  1.4項目類型:新建

  1.5項目地點范圍:x區7個鄉鎮20個行政村4594戶。

  1.6項目建設規模及內容:建設夏季優質蔬菜基地10個,面積12600畝,調運蔬菜良種10個。甜椒、西芹、大白菜育苗1900萬株,育苗移栽面積5600畝,直播蔬菜7000畝;建工廠化育苗溫室20棟;年培訓農民1萬人(次)。

  1.7建設期限:2007年3月——10月

  1.8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項目總投資602萬元,其中申請國家投資150.8萬元,地方配套及農民自籌451.2萬元。

  2、項目背景

  2.1項目由來

  x區露地蔬菜面積年穩定在3萬畝以上,蔬菜品種有西紅柿、黃瓜、辣椒、甜椒、西芹、南瓜、大白菜、蔥頭等,年產各種蔬菜1億公斤,產值4300萬元左右;其中已建成日光溫室2580棟,1240余畝,年產反季節蔬菜997.6萬公斤,產值890.7萬元。蔬菜種植業逐步成為x區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但由于種植區域分散,種植品種混雜,標準化栽培管理技術程度低,規模化經營效益差,營銷組織不健全,導致蔬菜產業發展緩慢。與國內同類地區甘肅榆中縣比較,我區蔬菜產業水平差距甚遠,榆中縣氣候條件、農業生產條件與我區相當,1997年榆中縣蔬菜面積僅有4500畝,采取多點示范,以點帶面引導農民發展種植蔬菜。抓基地建設,建立營銷組織,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產供銷一條龍生產經營體系,目前榆中縣蔬菜面積達到15萬畝,總產值2.2億元,占農業收入的45%,占人均純收入的32%,借鑒榆中蔬菜產業發展成功的經驗,在x區現有蔬菜產業的.基礎上,向前推進,故申請x區優質蔬菜基地建設,運用先進的育苗、良種、生物、微生態工程等技術手段為切入點,全面提升蔬菜示范基地生產水平,采用現代市場化營銷手段,打通市場渠道,利用蔬菜示范基地的帶動功能,逐步向規模、品種規模、優勢品種規模化發展,提高蔬菜產業化水平,促進項目區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2.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及有利條件

  2.2.1建設優質蔬菜基地是戰略性調整種植結構、提高農民收入的需要。

  固原市x區是全國貧困縣之一,建設優質蔬菜基地是實施退耕還林、封山禁牧耕地面積減少后,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生產的需要,是鞏固x區生態建設成果措施之一。加之x區糧食生產沒明顯的優勢,雖然土地面積大,但糧食生產水平效益低下,農民收入微薄。所以以蔬菜產業發展為突破口,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產量和種植經濟效益,促進項目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提高項目區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改善生態環境是十分必要的。

  2.2.2建設優質蔬菜基地是合理利用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益的需要。

  項目區現有中小型水庫7座,因水土流失嚴重,多年淤積造成庫容不足設計貯水能力的三分之一,項目區以機井水來發展灌溉,由于打井缺乏統一規劃,機井布局不合理,致使灌區地下水過量開采,地下水得不到及時補給,水位明顯下降,“1236”揚黃擴灌成本高;另一方面,種植糧食或胡麻、葵花等經濟作物,大田漫灌造成水資源浪費嚴重。而種植蔬菜,實施保護地栽培和小畦灌溉技術,合理利用灌水資源,大幅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水生產效益。

  2.2.3建設優質蔬菜基地是培育品牌產品,增強蔬菜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需要。

  近年來,x區蔬菜產業雖有長足的發展,種植面積已達3萬畝,溫棚總量已發展到2580棟,年產各種蔬菜近1億公斤,產值約4300萬元。但本區蔬菜以初級產品上市,大部分銷售在本地市場,沒有品牌,市場競爭力差,很難占領區外市場。另外,我國加入wto后,特別是大中城市對農產品實行食品安全、市場準入制度以后,給x區蔬菜產業發展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也帶來了強烈的挑戰。因此,建設優質蔬菜基地,實施標準化生產,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培育我區蔬菜品牌,提高知名度,增強蔬菜產品市場競爭力,有利于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

  蔬菜大棚項目建設可行性報告 3

  現在,曾經落實項目創建地塊8處,共950畝,大棚創建圖紙已由赤峰市農業局設計完成,各項目地塊的規劃工作正在進行。

  一、項目背景

  蔬菜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是人們保持膳食平衡的首要食物。蔬菜生產屬勞動密集型產業,產高效農業項目之一,也是農民增收的主渠道。今年,我市將設施農業確定為全市的重點創建項目。為促進菜藍子工程的健康發展,改變現有蔬菜大棚構造不合理,設施陳舊老化,經營粗放等面目,確保四季蔬菜的均衡供給,興修高標準溫室大棚200棟。蔬菜大棚種植,鋼管鍍塑大棚,無支柱大棚建設。

  二、項目輪廓

  1、創建地點:XX等8個村。

  2、創建規模:創建日光溫室蔬菜大棚200棟,蔬菜育苗基地1000平方米。

  3、創建條件:省級通道、集通鐵路穿境而過。可謂“四通八達”。地理環境優越,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量豐厚,氣候溫暖,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對蔬菜生產非常適應。

  三、市場辨析

  由于我鎮地處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鎮內常住人口達8萬人之多,年蔬菜消耗量在2000萬公斤以上,而現在,我鎮僅擁有各類蔬菜大棚近2500棟,面積350畝,年產蔬菜量在600萬公斤左右,缺口1400萬公斤。特別是在冬春季節蔬菜供給淡季,大部分蔬菜靠外調供給。急需生產1400萬公斤自產“反季節”蔬菜才干滿意淡季居民消耗必要。興修200棟蔬菜大棚預計年產蔬菜400萬公斤,仍然遠遠不能滿意城鄉居民的需求,市場前景寬闊。

  四、項目創建的有利條件

  1、大方條件

  項目區交通十分便利,公路四通八達,產品運輸便利。土質肥沃,無污染,地勢平坦、廣大。

  2、勞動力條件。我鎮勞動力資源豐厚,特別是隨著農業產業構造調整,勞動力資源更加充沛。

  3、基礎條件。規劃創建大棚的幾個村,有著多年的種植蔬菜的經驗,但由于受氣候、資金、技術等方面的限制,多年來,始終處于簡單粗放型發展狀態,所建大棚多在農戶庭院,生產實力低、經濟效益差。

  近兩年,我鎮在繼賢村建立了高標準蔬菜大棚示范小區,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并得到了群眾的認可,群眾對創建高標準日光溫室大棚的積極性顯著提高。

  五、創建規模

  興修高標準蔬菜大棚200棟,占地950畝。

  六、投資概算

  經測算創建1棟蔬菜大棚需投資3萬元,中間,棚架及覆膜13000元,保溫被8000元,墻體4000元,灌溉設施5000元。

  200棟蔬菜大棚共需投資600萬元。

  七、項目期限

  4個月,即從20XX年4月1日起至即從20XX年7月31日止。

  八、資金籌措

  采取國度投資與個人自籌相聯合的辦法籌措項目資金。總投資600萬元中,國度投資300萬元,中間貼補資金200萬元,灌溉設備配套資金100萬元;貸款及自籌300萬元,中間爭取項目貸款200萬元。

  具體籌資渠道:由旗政府為每棟蔬菜大棚補助資金5000元,無償安裝灌溉設備價值5000元;鎮政府補助5000元;聯系項目貸款10000元,群眾自籌資金5000元。

  九、效益辨析

  創建1棟面積560平方米的高標準溫室大棚,年產蔬菜2萬公斤,按每公斤平均2元計算,年產值為4萬元,去除成本年純收入可達2.5萬元。200棟蔬菜大棚年純收入500萬元,1.2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資,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通過蔬菜大棚創建,可加快種植業構造調整,促進城郊型和城鎮園區特點農業的又快又好發展,為指導和引導全鎮乃至全旗設施農業的創建和發展施展良好的示范和帶領效應,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十、保障辦法

  1、成立由鎮村有關領導形成的大棚蔬菜創建項目領導小組,明確工作目標,落實工作責任,實行專項

  推進。

  2、組建大棚蔬菜生產技術服務小組,負責對項目區大棚設計和蔬菜生產的全程技術服務。

  3、興修工廠化蔬菜育苗基地1000平方米,保障蔬菜種植種苗供給。

【蔬菜大棚項目建設可行性報告】相關文章:

蔬菜大棚項目建設可行性報告03-18

蔬菜大棚項目建設可行性報告05-15

大棚蔬菜種植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總結報告02-15

大棚蔬菜種植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總結報告06-20

蔬菜大棚建設方案01-12

蔬菜大棚建設詳細方案,蔬菜大棚的最新建造技術08-23

蔬菜大棚建設方案(精選13篇)01-09

農旅蔬菜大棚建設方案02-24

蔬菜大棚建設方案(匯編9篇)01-1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 | 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 亚洲国产性爱第一页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 | 日本天堂免费观看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