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2-05-21 12:18:17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科學教案錦集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科學教案錦集5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按照圖形的形狀特征進行分類,鞏固對形狀的認識。

  2、能說出自己分類的理由。

  3、創設愉悅的游戲,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六種幾何圖形卡片若干、有關圖形的物體若干。

  2、幾何圖形拼組成的圖畫。

  3、魔術箱、魔法棒、貼有圖形標示的小椅子。

  活動過程:

  1、帶幼兒做手指游戲,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2、用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復習認識三種幾何圖形。

  (1)摸一摸“魔術箱”。

  師:“小朋友們,圖形王國到了,圖形王國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們看,就是這只魔術箱。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好了,我們來看看這只魔術箱會給小朋友們變出什么有趣的東西。

  ①教師念兒歌:“魔術箱子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是什么?”

  摸出一本正方形的書,問:“這是什么?是什么形狀的?(正方形)”

  問:平常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是正方形的?你怎么知道?(啟發幼兒說出)

  ②再念兒歌:“魔術箱子東西多,請小朋友來摸一摸。”

  當幼兒摸到后,要求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物品。游戲反復進行。

  ③教師總結:魔術箱里的東西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有的是橢圓形的。

  ④老師總結:

  圓形:圓溜溜,沒有角,滾來滾去還能跑;

  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像座小山立得牢

  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方方正正本領好。

  橢圓形:圓溜溜,沒有角,不會滾。

  長方形:兩條邊一樣比較長,兩個邊一比較短。

  3、游戲:圖形寶寶找家

  (1)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學習給圖形分類。

  引導語:“小朋友們,我們來幫圖形寶寶找家吧!你們愿不愿意啊?”

  引導語:“你們看每個的家的標志都不一樣,現在我們來幫它們找找家。”(請幼兒事先把

  放在椅子底下的圖形的卡片拿出來)。

  (2)師:“圖形寶寶說它們的房子都是有形狀的',請幼兒把一樣的圖形放在一起。

  4、誰的本領大:

  ①教師用魔法棒“變”出由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橢圓形組成的圖片,請幼兒找出其中的圖形寶寶,并數數每種圖形有幾個?

  ②教師用魔法棒依次“變”出另外的幾幅圖畫,請幼兒分別找出有那幾種圖形,

  結束部分:讓幼兒鞏固對四種幾何圖形的認識。

  活動延伸:

  1、讓幼兒把小動物的‘房子’分類放到區域角中。

  2、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其他的圖形。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初步感知磁鐵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通過幼兒自主、合作探究,感受、體驗、領悟磁鐵的穿透力,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2、激勵幼兒大膽地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記錄、表達、交流自己操作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3、在與同伴的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1、分組活動

  2、每人一份操作材料:磁鐵、鐵制品、大量非鐵制品,一份記錄卡放在桌上。

  3、每組一份更豐富的非鐵制品材料,包括一些瓶子,盒子等立體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帶幼兒參觀活動室,啟發幼兒思考,今天上課的地方跟平時有什么不一樣,看誰有新發現(幼兒觀察后講述,師及時肯定幼兒的發現,活躍活動氣氛并激發幼兒觀察探究的積極性)。

  (二)基本部分

  1、啟發談話,導入活動

  小朋友前幾天玩了磁鐵,你們是不是也有什么新發現,磁鐵有什么本領?(啟發幼兒回憶平時生活經驗,講述磁鐵基本性質)。

  2、鼓勵幼兒獨立探究

  ①師:今天教師帶來了許多不是鐵的東西,你們能不能想辦法用磁鐵把它們也吸起來呢?請你們試試看誰吸的多,把它們用自己的方法記錄到記錄卡上。

  ②請幼兒獨立操作,師巡視,啟發幼兒將紙片、紙板、木板、塑料泡沫等不同質地,不同厚薄,不同形狀的東西用磁鐵吸起來,并指導幼兒記錄。

  3、共同交流,探究成果

  ①請幼兒將記錄卡貼到黑板上。

  ②請幼兒分別介紹自己記錄的內容,并講述使用的方法,看有沒有幼兒使用相同方法,讓每個人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4、相互合作,游戲競賽

  師:小朋友都成功了,用磁鐵把許多不是鐵的東西都吸起來了,現在我們來比賽看哪組小朋友吸的東西多。

  (1)師交代游戲規則,啟發幼兒相互合作、探究,用磁鐵想辦法吸更多的不是鐵的東西。

  (2)師帶幼兒分別數出每組吸起來的東西的數目,評價幼兒操作情況。

  5、小結討論活動主題

  師:剛才小朋友想辦法用磁鐵吸起來許多不是鐵的東西,那么磁鐵是不是真的能吸引紙、塑料、玻璃呢?(啟發幼兒討論讓幼兒自己發現磁鐵在吸引鐵的時候,力量會透過紙、塑料等不是鐵的東西,即磁鐵具有穿透性)。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學習自由排序,讓幼兒在自由的探索活動中,嘗試和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并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2、 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排序材料:積木、幾何圖形、吸管、數字卡、玩具等等。

  日常用品:有關排序圖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項鏈、毛巾、建筑物等等。

  活動過程:

  一、玩“給物品娃娃排隊”的游戲,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想象來自由探索,嘗試不同的排序方法。

  1、 教師向幼兒介紹各種物品娃娃,并請幼兒給物品娃娃玩排隊的游戲。

  2、 幼兒自己選擇物品娃娃進行排隊,自由探索排序的方法。

  二、交流排序結果,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各種不同的排序方法。

  1、 提出問題:你是怎樣跟物品娃娃排隊的?

  2、 根據幼兒的操作結果,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

  教師小結:

  排序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狀、顏色、數量、長短等特征來排隊,排序的規律也有很多,如:ABAB、ABBABB、ABCABC…………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使用工具能夠觀察到許多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細節

  過程與方法:使用放大鏡觀察身體結構的細部和活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認識到使用工具觀察擴大了人們的視野,可以觀察到更細小的物體

  2、 發展使用放大鏡觀察昆蟲的興趣。

  【教學重點】能通過放大鏡觀察到更多關于昆蟲的細節

  【教學難點】用圖或文字記錄放大鏡下的昆蟲肢體及生活習性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昆蟲或昆蟲器官標本、放大鏡

  教師演示器材:有關昆蟲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的多媒體課件或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奇特的身體構造

  1、科學家故事或多媒體課件導入:

  師:在地球上有一個龐大的昆蟲家族,它們種類數量繁多,每一種都有著特殊的身體構造與特有的生活習性,由于它們個頭太小,常常被我們忽略。但有一些執著的研究者,他們常與這些小家伙為伍并以觀察它們的生活為樂。比如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他用整整一生的時間在田野里對昆蟲進行觀察,發現了許多昆蟲的趣事,寫出了著名的《昆蟲記》。現代的研究者運用更為先進的攝影設備對昆蟲世界進行拍攝,讓我們來看看攝像機鏡頭下的奇妙的昆蟲世界吧!(師播放有關昆蟲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的多媒體課件。)

  2、用肉眼觀察昆蟲肢體

  1) 師:昆蟲世界如此奇妙,看看我們能發現些什么?把你們的發現用圖或文字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2) 分組觀察:提供給學生各種昆蟲的標本或昆蟲肢體的標本。(因這個寒假的凍災,估計開學時不會有太多的昆蟲,可以利用儀器室原有的標本和蚊蠅蟑螂等常見昆蟲及其肢體為觀察對象。估計肉眼觀察學生的興趣不會太濃,而且因觀察對象小,肉眼的發現可能不會很多。可能的發現:昆蟲的身體有頭、胸、腹,有的昆蟲翅膀是透明的,昆蟲足上有勾……)

  3、用放大鏡觀察昆蟲肢體

  1) 師:(待學生觀察得差不多不再有興致時,發給每組至少兩個放大鏡。如果每個學生自備的,可事先讓材料員收起來,等觀察時再發給大家)這些家伙比較小,讓我們用上放大鏡,看看會有什么新的發現,同樣把你的發現用圖或文字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2) 交流觀察發現:學生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自己的觀察記錄,交流自己組的觀察發現。通過觀察發現,輔之以學生的相關課外知識,豐富學生對昆蟲世界的了解,激發學生研究昆蟲世界的興趣。教師事先也可以準備一些關于昆蟲資料,在學生交流時用以補充。

  二、昆蟲的生活習性

  1、閱讀第6頁觀察實例:蚜蟲和它的天敵——草蛉

  2、課外觀察實踐:選擇一種昆蟲作為你們的觀察對象,看看它們是如何吃食、活動、筑巢……把你們的發現記錄下來。可供觀察的昆蟲(供參考):蒼蠅、蚊子、蝴蝶、螞蟻、蟑螂、蚱蜢、蚜蟲、瓢蟲、蜜蜂……

  (為使學生能堅持觀察,可在科學活動室內布置一個“昆蟲世界”,以小組為單位將學生的觀察發現和課外閱讀的摘抄進行展示,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學識,而且小組間的競賽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如果條件好的話,可以在網上開辟一個這樣的空間。對于學生的發現和成果老師因及時進行表揚或展示,及時的反饋有助于讓學生保持持久的研究熱情。)

  板書設計:

  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

  奇特的身體構造:復眼——由小眼組成

  觸角——形狀結構各異

  足——密布細毛,有鉤爪

  ……

  實踐活動:借助放大鏡觀察昆蟲的生活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準備:

  1.視頻2.彩繩1根、正方形、圓形"餅干"若干。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圓分成相等的兩份 。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發展觀察和比較能力。

  3.萌發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今天高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請你們在看故事的同時,想想兩個問題:

  (1).故事中發生了什么事情?

  (2).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看完故事,師:發生了什么事情?

  幼:兩只笨熊在分面包。

  師:后來呢?

  幼:被狐貍吃了很多。

  師:總結:哦,他們沒有分成大小一樣的面包。

  2.師:老師這里有一根非常漂亮的彩繩,誰能來幫老師把這一根長繩分成長短一樣的2段呢?

  幼:就從中間剪。

  師:好,那你來操作一下。

  幼指著繩子:就是這里。

  師:你用手比劃,老師來剪。

  幼:隨便指個地方比劃剪。

  師:把繩子折起來問:這樣是一樣長嗎?

  幼:不是。

  師:那怎么樣剪才能剪成一樣長短的繩子呢?

  幼兒再次嘗試。

  師:你是怎么把它分成相同的2段的呢?

  幼兒說完教師總結:兩端相對,從中間對折就可以把一根彩繩分成2根長短一樣的彩繩。

  二、操作過程圓形:

  今天大黑和小黑熊沒有吃到蛋糕,老師這里有1個圓形餅干,想把它分給大黑和小黑,但是該怎么分才能把一個圓形餅干分成大小一樣,形狀相同的兩半?

  幼兒進行操作。

  師:這兩半大小一樣,形狀相同嗎?

  幼:是的。

  師:你是怎么觀察他們是大小一樣,形狀相等的?

  幼兒說完教師總結:從中間對折,分開的兩個形狀能完全重合。

  師:引出2等分的概念:二等分就是把一個物體分成大小相同,形狀一樣的2個部分。

  三、活動延伸:

  幼兒探索將不同的圖形進行2等分,進一步感知2等分的含義。

  正方形:對折可以得到2個長方形(請幼兒演示)教師請幼兒繼續探索還有什么辦法?(有一塊正方形的餅干,但是兩個熊寶寶都喜歡吃三角形的餅干,怎么辦?)

  四、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經驗分享、交流。

【【實用】科學教案錦集5篇】相關文章:

【實用】科學教案錦集6篇05-19

科學教案錦集5篇05-20

【精華】科學教案錦集5篇05-19

【推薦】科學教案錦集5篇05-18

【熱門】科學教案錦集8篇05-17

【精選】科學教案錦集8篇05-16

【熱門】科學教案錦集7篇05-15

【熱門】科學教案錦集6篇05-15

【推薦】科學教案錦集9篇05-13

科學教案模板錦集6篇05-1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观看 | 性刺激欧美三级在线现看中文 | 一区二区伊人久久大杳蕉 | 性色一区二区三 |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