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3篇[優秀]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在我看來,孩子們學習數學,就是在玩游戲——體驗、感知、觀察、操作中“打怪升級”解決問題,從而建立自己的數學思維體系。近日來,音樂游戲“九宮格動起來”受到孩子們的熱烈歡迎,因為心智和年齡的成長,他們喜歡更有難度、更具挑戰性的游戲。九宮格本身就是中國傳統數學領域中的一個典型案例,結合孩子們喜歡的音樂游戲,根據《指南》的中“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按照一定規律排列的事物,體會其中的排列特點與規律”的建議,我設計了此次活動,帶著幼兒一起探索 “數獨”的排列規律,開闊幼兒的數學思維,感受九宮格游戲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在玩一玩擺一擺中體會九宮格游戲的樂趣。
2.認識九宮格,觀察發現圖案排列規律,學會按照規律排列。
3.根據數獨規律,擺放4*4宮格內的數字。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按照規律排列。
教學難點:擺放4*4宮格內的數字。
活動準備經驗準備:有過找規律的經驗、對橫排和豎排有清晰的認識。
材料準備:九宮格圖譜、底板、小動物圖片、數字、作業單、鉛筆、PPT。
環境準備:地面九宮格。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
師:今天我們這里來了很多客人老師,我們和客人老師一起玩一個好玩的游戲好嗎?(教師介紹游戲規則及動作。)
2.發現九宮格規律:
(1)剛才我們玩的九宮格游戲吸引了很多的小動物,它們也想參加,你們看看他們是誰?
(2)找規律。
?看看來了幾個小動物?
?你發現他們排列的規律了嗎?它們有沒有重復?
小結:3*3宮格里每一橫排、每一豎排都有三個不同的小動物,而且這三個小動物的排列不重復。
(3)分組游戲:小動物拼拼拼
3.探索發現
(1)介紹新來的小動物。
(2)小動物躲貓貓。
動物們都躲在了小問號后面,你想先從哪個小問號開始猜呢?為什么?是誰躲在這里?
4.示PPT4,講解數獨
根據九宮格圖片擺放規律,發現“數獨”規律。根據數獨規律,探索發現4*4宮格
里的數字擺放規律。
(1)師:我這里有很多游戲單如果完成數字游戲單,就可以玩更有意思的'游戲了。
?教師宣布填寫規則:橫排豎排都不能重復。
?幼兒分組完成數字游戲單。
(2)糾錯總結
?師:我發現有小朋友是這樣排列的,大家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不同意見?為什么?應該是怎樣的?(和孩子一起總結每一行,每一列不重復)
?師:孩子們,你們剛才在做游戲單時,先從哪里開始的?為什么?(排除法)
總結:你們已經找到了很好的方法,知道從數字最多的一橫排或者一豎排開始找,這樣就容易找到答案了。
五.延伸活動:
邀請客人老師上來一起來玩九宮格游戲。
活動總結
活動環節設置有趣,孩子們都非常感興趣。整節課的重難點也把握得很到位,孩子們基本上都掌握了“數獨”規律。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理論依據及實施策略 中草藥是我國醫學的寶貴財富,是我們健康的守護神,也是幼兒從小感受中華醫藥博大精深的好教材。幼兒在生活中接觸過中草藥,如喝過枸杞熬的粥、菊花茶海等;生病時吃過中藥,幼兒有一定的感性經驗。《綱要》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現象、特點,產生興趣和探究欲望。”要求我們培養幼兒對身邊事物感興趣。本節活動我根據幼兒直覺形象思維的學習特點,運用視頻、選取生活中常見的中草藥,引導幼兒感知觀察、探索體驗,從幼兒感興趣的中草藥入手,讓幼兒了解中草藥的神奇、萌發對中草藥的興趣。
主要運用以下教學策略: 1.巧用多媒體,豐富幼兒對中草藥的認知。
視頻課件以其豐富多樣、形象直觀的表現形式,滿足了幼兒興趣廣泛、思維具體形象的特點。演示了視頻《鹿茸救母》的故事、《神奇的中草藥》以及課件《老中醫答疑》等引導幼兒感受中草藥的奇特,同時知道中草藥包括植物藥、動物藥及礦物藥等。
2.實踐體驗,培養幼兒對中草藥的觀察和主動探究能力。
皮亞杰認為:“知識的產生有賴于兒童對材料的探索、操作和擺弄。”為此,活動中為充分讓幼兒主動探索,我為幼兒提供了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幾種生活中常見的中草藥,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看、摸、捏、聞、嘗,在探索中了解中草藥的名稱、特征和作用。幼兒園教學中強調孩子的體驗式學習,通過讓幼兒看藥方、配藥、泡藥、嘗藥等形式,引導幼兒觀察中草藥在水中變化的神奇,培養幼兒主動探究的能力。
3.聯系生活,感受中草藥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
我們在選取藥材上,貼近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枸杞、菊花、胖大海等;在講解治病的作用時,與幼兒已有生活經驗相結合,感受中草藥在生活中的作用;通過視頻《走進大藥房》拉近現實,了解存藥、抓藥、配藥、包藥、熬藥等情節,萌發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
4.整合課程,融健康、社會、語言、科學于活動中。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發展。”由此,我們在引導幼兒對中草藥的探究過程中,運用故事向幼兒滲透了愛的教育;在與老中醫互動、幼兒自主配藥活動中,滲透了健康教育經驗;在整個活動中重視了幼兒探究過程中的自主表達。
活動目標 1.知道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幾種生活中常見中草藥的名稱和特征,了解它們簡單的保健、治病作用。(活動重點)
2.觀察并說出中草藥的神奇,嘗試根據藥方簡單配藥、泡藥、嘗藥。(活動難點)
3.感受中草藥的神奇,以及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萌發幼兒對中草藥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提前請家長與幼兒交流,了解有關常見中草藥的知識。
2.物質準備:視頻《鹿茸救母》《神奇的中草藥》《走進大藥房》;課件《常見的中草藥》《老中醫互動》等;幼兒操作材料:杯子、勺子每人一份;常見的中草藥菊花、枸杞、胖大海、炒山楂、蓮子心、陳皮若干。
活動過程 1.觀看《鹿茸救母》的視頻,感受鹿茸的神奇,產生對中藥的興趣。
(1)教師引出故事視頻,幼兒觀看并感受鹿茸的神奇作用。
(2)引導幼兒回憶《鹿茸救母》的故事,教師提問:故事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是什么治好了母親的病?
教師小結:七彩鹿的鹿茸熬制的中藥把奄奄一息的母親治好了,鹿茸真神奇。
2.運用多種感官探究操作,認識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幾種生活中常見中草藥的名稱、特征及來源。
(1)請幼兒運用看、捏、聞、嘗等方法觀察中草藥,引導幼兒說出中草藥的名稱,外形、味道等特征。
(2)結合課件《常見的中草藥》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講述菊花、枸杞、胖大海等中草藥的簡單特征。教師提問:你發現了哪些中草藥?它是什么樣子的?什么味道?
教師小結:中草藥中有紅有綠;有的捏上去軟軟的,有的是硬硬的;味道有甜的.也有酸的,有的聞起來還有清香味呢。
(3)出示課件《這些藥材哪里來》,感受普通的植物經過加工能變成中草藥的神奇性。教師提問:你發現它們是用什么做的?
教師小結:生活中一些普普通通植物的花、果實等,經過加工居然可以做成中藥,真神奇。
3.和“老中醫”互動,知道中草藥的保健、治病作用,并根據藥方嘗試配藥、泡藥、嘗藥,感受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
(1)請幼兒咨詢“老中醫”,結合課件介紹枸杞、胖大海等常見中草藥的作用。
(2)幼兒回憶自己生病、治病的經歷,觀看《藥材搭配圖》,知道藥材相互搭配能治病的作用。
教師小結: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配幾付中藥,就可以治好病,中草藥真神奇。
(3)出示“老中醫的藥方”,引導幼兒看懂藥方,嘗試配藥、泡藥。
要求:根據藥方準確配藥;泡藥時,把握好水的位置;泡好后,仔細觀察中草藥在水里的變化。
(4)幼兒觀察、品嘗、相互交流中草藥在水中的變化,了解中草藥的保健作用。
教師小結:中草藥中有的可以泡的,是保健藥。但有些中草藥是不能隨便泡,更不能亂吃。
4.觀看視頻《神奇的中草藥》,了解幾種奇特的中草藥,感受中草藥的神奇,萌發對中草藥的興趣。
(1)觀看視頻《神奇的中草藥》,了解幾種中草藥的奇特之處。
(2)引導幼兒說出人參、蜈蚣、蟬衣等幾種中草藥在外形、毒性、蛻皮等方面的奇特。
教師小結:中草藥不僅有植物藥、動物藥,還有一些石頭礦物也是珍貴的中草藥,因為植物藥最多,所以中藥也叫中草藥。
5.視頻演示《走進大藥房》,進一步萌發對中草藥的興趣。
(1)觀看視頻《走進大藥房》,了解存藥、抓藥、配藥、包藥、熬藥等情節,萌發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
(2)簡單了解中醫藥文化的悠久歷史,進一步感受神奇的中草藥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芽苗菜作為富含營養、優質、無污染的綠色保健食品而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已成為大眾餐桌上的常見菜。在日常的交流中,也常常聽到孩子們討論家里吃的芽苗菜品種、味道。雖然孩子們對芽苗菜并不陌生,但在談話中卻發現他們對芽苗菜是怎么種出來的,一無所知。有些孩子認為是用泥土種植的,有些孩子認為是用沙子種植的,為了豐富孩子們的對水培蔬菜的感知經驗,根據《3—6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為依據,設計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探索芽苗菜的種植流程。
2.能用圖畫或其它的符號記錄動手種植的過程。
3.喜歡操作和實驗,并樂在其中。
重點難點
1.能感知和發現芽苗菜的種植流程
2.通過動手動腦實驗操作,體驗種植,并用圖畫和符號進行記錄。
活動準備
1.幼兒與父母一起進行“芽苗菜大搜索”并完成記錄表、種植盤、種子、噴壺、紗布
2.附“芽苗菜大搜索”記錄表如下:
芽苗菜大搜索
富含營養、優質、無污染的綠色保健食品——芽苗菜,是怎樣種出來的呢?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
我找到的芽苗菜
(畫一畫或用符號記錄)我吃過的芽苗菜
(畫一畫或用符號記錄)能長成芽苗菜的種子
(畫一畫或用符號記錄)芽苗菜怎么種植(畫一畫或用符號記錄)
活動過程
一、分享“芽苗菜大搜索”的結果
1.分組分享搜索結果。
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輪流根據自己的記錄表講述自己找到的芽苗菜、能長成芽苗菜的種子。小組長進行記錄匯總本組找到的結果。
2.集體分享匯總搜索的結果。
每組請一位幼兒代表發言,分享自己組匯總后的結果。在幼兒進行分享的過程中,請一位幼兒根據大家搜索到的情況在黑板大的“芽苗菜大搜索”表格內進行增添內容。
3.統計完成根據增添后的表格進行小結。
二、探索芽苗菜的種植流程,并用圖畫或其它符號進行記錄
1.讓知道的'幼兒介紹種植盤、種子、噴壺等工具正確的使用方法。
2.解讀記錄表,讓幼兒了解記錄表表達的內容,記錄的形式等。
3.讓幼兒想一想自己將會怎樣進行種植。
4.每個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相應的盤子、種子等開始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操作實驗。
5.幼兒邊操作邊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錄。
6.幼兒在進行實驗操作時,老師進行巡回觀察指導。當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時,老師先由淺入深地進行引導,幫助幼兒解決困難和疑惑。
三、分享種植的過程
1.請個別幼兒分享自己種植的流程和記錄的方法。
2.教師進行小結.
今天,老師看到小朋友們都用了自己喜歡的方式種植芽苗菜,如有的小朋友是這樣種的:第一,清洗種子;第二,將種子鋪在網格盤上,去除壞的種子;第三,蓋上紗布;第四,在紗布上噴水……你們有各種不一樣的種植方法,真棒!哪種種植方法的芽苗菜會長得又快又好呢?接下來,我們一起觀察記錄就知道了。
活動總結、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因為有了充足的前期準備“芽苗菜大搜索”活動,孩子們能樂在分享中、樂在探索中、樂在記錄中。
在種植活動完成后,我們將會引導孩子們繼續去觀察、記錄和分享自己每天的發現,引導孩子在觀察的過程中進行觀察比較各種種植方法芽苗菜發芽的時間、長頁的時間、長勢等相同與不同,引導孩子根據觀察的結果提出問題,并大膽猜測答案,鼓勵孩子繼續用自己喜歡的畫畫或符號記錄的方式進行記錄。正如《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所強調: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能力。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玩斜坡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磁鐵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好忙的蜘蛛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日歷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紙桌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他們在移動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水珠寶寶_大班科學教案07-11
大班科學教案:種子變變變_大班科學教案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