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4-10-30 14:14:48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5篇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1

  3、日益減少的礦物資源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知道保護礦物資源的重要性。

  2、理解保護礦物資料的重要性。

  知識與技能

  明白礦物資源隨著人類的開采和利用正在逐減減少。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意識到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發展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教學重點:

  認識到礦物資源正在日益減少。

  教學難點:

  調查家庭,學校的資源消費情況。

  教師準備:

  教學掛圖(文本插圖)、影象資料、筆、紙……。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導入:

  1、師述:通過兩節課的觀察研究,我們認識了很多的礦物。

  2、提出問題:舉例說明礦物巖石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3、先分小組交流,再全班師生共同交流。

  4、教師歸納學生發言,并對學生進行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二、認識礦物開采,了解礦物資源的緊缺。

  1、討論題:礦物是怎樣被開采出來的`?

  2、分組討論,教師參與(師生互動研討)。

  3、教師介紹礦物的開采過程(學生補充)。

  4、繼續討論:如果礦物資源開采用完,將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5、學生討論,匯報,教師歸納小結。

  6、分組討論:我們能為保護礦物資源做些什么?(學生相互交流意見,教師巡視傾聽)

  7、教師歸納小結。

  (四)拓展延伸。

  1、繼續查閱有關礦物巖石的科普資料。

  2、將有關“礦物巖石”標本的知識和教師,家長及同學課后交流。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2

  2.怎樣移動重物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搜集生活中應用杠桿原理的事例說明杠桿的作用。

  2、會做杠桿原理的探究實驗,并依據數據對杠桿原理進行解釋。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杠桿是可以圍繞固定點轉動并提升重物的撬棒。

  2、知道使用杠桿時的三種情況:省力、方便、平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喜歡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并從中體驗和感受樂趣。

  2、留心周圍事物,關注有關機械的使用和研究。

  教學重難點:

  做杠桿原理的探究實驗,并依據數據對杠桿原理進行解釋。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演示實驗器材:果糖罐頭、螺絲刀、一根比較結實且長的木棍、支撐用的木墩;

  分組實驗器材:簡單機械實驗盒、杠桿尺、鐵架臺、鉤碼、彈簧秤等。

  2、學生準備:

  鉛筆、硬幣、尺子,生活中常用的各種工具(剪刀、鉗子、鑷子、開瓶器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研究主題

  1、談話:老師需要你們幫我解決一個問題,現在我打不開罐頭。你們誰能幫助我?

  【說明】起先不提供任何工具,讓學生直接用手開;如果打不開,再問學生是否需要什么工具來幫忙。

  2、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3、提問:如果現在要你移動的不是罐頭的蓋子而是一塊你根本搬不動的大石頭,你怎么辦?(學生討論并發表意見)

  4、操作演示后揭示:這種用來撬開或者提升物體的工具叫杠桿,是人們最早使用的最為簡單的機械之一。相傳古埃及人就是用這種“棒”搬動巨石,建造了金字塔。

  5、談話:這些“棍”、“棒”有什么特點?它們為什么能產生如此大的力?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種能撬動大石頭的裝置——杠桿。

  二、認識杠桿的結構,探究杠桿的功能

  1、談話:在力的作用下能夠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所以要構成一個杠桿,必須有哪些材料?

  (一個支點和一根能繞支點轉動的硬棒。)

  2、教師畫杠桿的示意圖,引導學生結合示意圖分析,認識杠桿的支點、動力和阻力等。

  3、分組實踐操作活動。

  ⑴要求每個小組有一把尺子、一支鉛筆和一些硬幣。

  ⑵把鉛筆(支點)放在尺子的.中間刻度下方。

  ⑶在尺子兩端各放一枚硬幣,觀察發現了什么。

  ⑷指導學生記錄他們的觀察結果。

  ⑸預測:如果在尺子一端的一枚硬幣上再加一枚,會發生什么?

  ⑹做測試,并記錄結果。

  ⑺找出一種方法,在尺子的一端放兩枚硬幣而使尺子仍然保持平衡,實驗并記錄他們的答案。

  ⑻在尺子兩端放不同枚硬幣的前進下,尋找到多種使尺子平衡的方法。

  4、分析討論實驗數據。通過實驗你有什么收獲?

  5、討論:

  ⑴杠桿是否都省力?

  ⑵杠桿在什么情況下省力?在什么情況下費力?在什么情況下不省力也不費力?(作簡單示意圖表示。)

  三、鞏固應用、拓展延伸

  1、認一認大家帶來的工具,你知道是怎么使用的嗎?

  2、說說杠桿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⑴生活中有哪些省力的杠桿?(剪刀、起釘錘、開瓶器、撬棒、老虎鉗、手推車、夾殼器、園藝剪刀等。)

  ⑵生活中用到哪些費力的杠桿?為什么費力還要用它?它還有什么作用?(鐵鍬、掃帚、鑷子、釣魚桿等,因為使用它們可以使操作活動變得更加方便。)

  ⑶生活中哪種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天平、蹺蹺板)

  3、觀察課本插圖: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費力的?

  4、討論:阿基米德曾經說過,如果能找到一個支點,就能把整個地球撬起來。他說得有道理嗎?你覺得是否可行?

  四、課后小結:

  1、乘坐起來還不夠舒適、方便

  2. 在水上航行的不能上岸

  3、在陸地上行駛的不能下水、遇到堵車它就沒辦法

  4、在空中行駛的還不夠安全

  5.不夠環保和節能。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3

  第五課 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有的動物適合晝間生活,如蜜蜂、蜻蜓等;

  2、知道有的動物適合夜間生活,如蝙蝠、貓頭鷹等;

  3、建立事物之間存在普遍的聯系的初步認識。

  過程與方法:

  1、能提出并識別晝夜對郁金香、合歡樹等的影響以及時差對人的影響,并設法這些問題可能的答案和解決方法;

  2、能用圖表記錄晝夜交替對動植物的影響,如用圖表記錄蒲公英的變化;

  3、能設計一些調查活動,回答和解決哪些動物適合晝間活動,哪些動物適合夜間活動;

  4、會描述生物每天在行為或特征方面的變化,如夜行性動物的行為、某種植物和花的變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到晝夜交替對生物的.奇妙影響,并以一定的方式贊美,如美文等。

  教學重點

  知道晝夜的交替變化會對動植物產生影響。

  教學難點

  調查夜間小動物的活動。

  教學準備:

  有關晝夜對動植物產生影響的圖片或影像資料,明暗對比明顯的紙盒。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生活中有些現象很奇特,比如:我們到了晚上想睡覺,早上沒人叫卻也會按時醒來,夜來香傍晚時花朵才會綻放,發出陣陣香氣,這一切都與什么有關呢?到底是什么在影響動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學生發表各自意見。

  3、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

  二、探究晝夜對植物的影響。

  1、觀察郁金香、合歡樹、酢槳樹、牽牛花、夜來香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時段的圖片(媒體出示)。思考:這些植物在一天中在什么變化?是什么在影響著它們發生變化?

  2、學生討論并交流。

  3、從這些植物的變化中可以發現什么規律嗎?

  4、學生討論并交流。

  5、小結:每種植物的生活習性都是受著節律的支配,這種節律有時按24小時變化著,和鐘的周期一樣。這種影響植物的節律我們也稱作生物鐘。

  6、正因為晝夜對植物的影響,有位科學家就利用不同植物開花時間的不同做了一個花鐘。(多媒體展示有關花鐘的詳細內容)

  7、我們能不能利用晝夜對植物的影響規律來改造植物,比如,讓郁金香在晚上也能開花。

  8、學生討論并交流。

  第二課時

  一、探究晝夜對動物的影響。

  1、既然晝夜對植物有影響,那么對動物也有影響嗎?能不能舉例說明。

  2、學生交流各自解釋。

  3、多媒體展示:獾、蜻蜓、壁虎、貓頭鷹、刺猬、狐貍,這些動物哪些在晝間活動?哪些在夜間活動?

  4、學生交流各自見解。

  5、我們可以通過什么途徑了解答案?

  6、學生討論、交流各自的研究方法。

  7、師生共同確定研究方法并進行調查訪問。

  8、交流調查訪問結果。

  二、探究蝸牛、螞蟻等動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動,哪些是在夜間活動。

  1、蝸牛、螞蟻等動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動,哪些是在夜間活動。

  2、我們可以采用什么樣的方法進行研究?

  3、學生討論并交流研究方法。

  4、學生探究。

  5、交流各自研究發現。

  作業:選擇一種夜間活動的動物,查資料了解它為什么喜歡在夜間活動,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板書設計:

  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

  動物

  白天 螞蟻 蜻蜓 蝴蝶

  黑夜 貓頭鷹 壁虎 老鼠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觀察活動,了解大腦的大小、形狀和結構。

  2、能夠通過查閱書籍和同伴的交流,了解有關大腦的知識。

  3、能夠按要求測試自己的記憶力。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大腦在人體活動中起著重要的指揮中心的作用。

  2、知道大腦的主要功能和六個功能區。

  3、了解大腦左右半球有不同的功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到大腦對人體活動的神奇指揮作用,產生進一步的探究欲望。

  2、意識到人類對大腦的認識是隨著科學的進步正逐步加深。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人體大腦的形態和結構,知道左右大腦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

  教學難點:

  體驗到大腦對人體各種活動的神奇指揮作用。

  教學準備:

  有關大腦的視頻資料、圖片、課件、核桃、水豆腐、七巧板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游戲活動:看誰反應快

  師:同學們,我們下面做一個簡單的游戲——看誰反應快。

  聽口令做相反的動作,例如:師說“上”,同學們說“下”。老師說“前”,同學們說“后”……下面游戲開始。(上——下,前——后,抬頭——低頭,開眼睛——閉眼睛)

  師:在游戲中,同學們所做的這些游戲動作是誰在指揮著你?(大腦)(聽、想、做……)

  2、板書:大腦(板書課題)

  過渡:關于大腦,你們還想知道什么?(重量、形狀、大小、作用、結構等)

  二、引入新課

  引入: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人類神秘大腦的模樣和功能。

  (一)用各種方法認識大腦

  1、教師用臺秤稱出1400克(2斤8兩)的物品(水果)。讓學生拎一拎,掂一掂,感受大腦的重量。

  師:我請六名同學拎一拎老師手里的蘋果,猜一猜它有多重?

  生:學生猜測并匯報。

  師:這一重量相當于一個成年人大腦的重量,同學們猜一猜你自己的大腦有多重?

  生:學生猜測并匯報。

  師:我們每個人的大腦重量是不同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會不斷的變重,到了成年以后逐漸成形就沒有什么變化了,那么我們的大腦有多大呢?

  生:這生進行猜測。

  2、認識大腦的大小。

  引入:我們的大腦有多大呢?

  師:請同學們伸出你的雙手,把兩只手握成拳頭并攏在一起,并放在額頭前,你大腦的大小就相當于你兩只拳頭并攏在一起時的大小。

  師:我請四名同學(四名同學個頭大小都有顯著差異)分別上臺給大家展示一下它們大腦的大力。

  生:學生上臺進行展示。

  師:由于每個學生個體的差異,從而造成大腦大小的差別,剛才我們觀察仍是大腦的重量和大小,同學們你知道我們大腦的表面是什么樣的?

  3、認識大腦的形狀。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觀察核桃仁的表面,其實我們人的大腦表面與核桃仁表面相似,有許多凹陷的溝和隆起的回,這樣的外形有什么作用呢?

  生:猜測回答。

  師:老師請兩名同學上講臺做一個簡單的實驗(2個大小一樣的紙團展開),下面的同學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實驗結果并說一說你明白了什么?

  師:從剛才的實驗中,我們能夠清楚明白這些凹陷的溝和隆起的回能增大大腦表面皮層的面積,幫助我們存儲大量的知識。

  4、大腦分為左右大腦半球,左大腦半球負責管理右側身體,右大腦半球負責管理左側身體。

  師:你平時是左手做事多,還是右手做事多?

  生:(右手做事多,說明你左腦用得多,我們的大腦是越用越聰明的,所以平時還可以練習左手做事,使你的右腦也變得更聰明)

  5、認識大腦的軟硬和顏色。

  師: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有一小塊鮮豆腐,同學們可以用手按一按它,然后說一說你的感受。

  生:談按豆腐的感受。

  師:大腦的軟硬如平時我們吃的鮮豆腐,所以非常的軟,同學們在平時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大腦,大腦的顏色是什么色的?(學生觀察課本)

  生:回答

  師:對,不是白色的而是淡紅粉色的。

  (師出示課件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大腦的直觀形象)

  師:這是在人體活動中發號施令的腦,它由大腦、小腦、腦干三部分組成。

  二、了解大腦的管理范圍。

  師:同學們在回答老師問題的時候,想一想你的`大腦是怎樣指揮你的?

  生:學生回答。

  師:出示課件(大腦的管理范圍)說一說,像這幾種行為大腦又是怎樣指揮的?

  生:學生思考討論,我們為什么把大腦稱為“人體司令部”?

  生:學生先討論,再進行匯報。

  師小結:大腦就像司令部一樣,指揮著我們的每一個動作,下節課我們就通過幾個游戲我們就會對大腦的作用將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二課時

  一、測試大腦的記憶力和創造力

  (一)記憶力測試

  談話:大腦可以幫助我們記憶很多事情,下面我們來做一些有趣的測試游戲。

  1、游戲1——猜數字

  師:介紹游戲規則(出示幻燈)

  利用10秒時間仔細觀察屏幕中出現的15個數字,看誰最快發現屏幕中缺少了哪幾個數字。

  ①學生匯報

  ②提問:你有什么好辦法又快又準確的記住這些數字?

  ③在你猜數字游戲時你們的大腦又是怎樣指揮你的?

  2、游戲2——拼圖案

  師介紹游戲規則和要求(出示幻燈)

  用七巧板拼出一個圖案,觀察這一圖案10秒鐘,把圖案弄亂后重新拼回原來的圖案,并且圖案大小和顏色不變。

  師小結:我們的記憶力是可以通過訓練提高的,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幫助記憶,如,聯想記憶、編順口溜、理解記憶等,以提高我們的記憶力。

  (二)創造力測試

  ①七巧板

  ②既拼圖要求,利用七巧板拼出各種圖案,并給圖起一個恰當的名字。

  ③學生進行匯報并展示你拼的圖形。

  ④為什么同學們所拼出的圖形都不一樣呢?

  ⑤學生進行匯報。

  師小結:由于每位同學的大腦在存儲的知識不一樣,思維方式也不同,所以拼出的圖案也不同,同學們在學習中要勤于用腦,否則大腦的反應就會慢慢地變得遲鈍,影響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

  (三)了解左腦右腦的差別,并認識到保護大腦的意義。

  1、投影——觀察大腦的左半球和右半球。

  2、談話,左右腦分別控制人體不同的活動,左腦控制人體右側的活動,右腦控制人體左側的活動,一般情況下,人的各種動作需要左右兩半球協同工作才能完成,大腦兩個半球分別管不同領域的工作,它們互為補充,緊密協調,共同實現了大腦的整體性功能。

  師:左右腦半球各自有什么功能。

  生:看書后回答。

  師: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那么我們應如何保護大腦。

  生:先在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再師生共同交流,師小結。

  師小結:①首先要消除相應的疲勞,恢復腦的功能;主要是同學們要按時休息,保證每天晚8-10個小時;②加強體育鍛煉,鍛煉可以提高學習與記憶能力;③要加強營養膳食,保證身體所需的能量;④每天保持歡快的心情和積極向上的情緒;⑤禁止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對大腦的發育都有好處。另外在任何時候,任何活動中都要保護好頭部,使大腦不受傷害。

  二、介紹機器人考格,總結全課。

  三、總結拓展

  1、談話: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與研究,你有哪些收獲,對大腦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2、討論,在運動時,我們還有哪些好方法保護大腦?

  四、課外延伸

  查找資料,看營養與大腦有什么關系。

  五、課后反思: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5

  3、建橋梁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初步學會搭建幾種橋梁。

  2、能夠收集有關橋梁的圖片和資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橋梁是由橋面和橋墩組成。

  2、知道拱形橋、吊橋是承受力大而又結實的橋梁。

  3、了解常見的橋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建橋梁的過程,體驗造橋的艱辛與快樂。

  2、意識到科學技術在橋梁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搭建三種類型的橋并比較橋的堅固程度。

  教學難點:

  建“瓜皮橋”

  教學準備

  1、有關搭建橋梁的材料、繩子、紙張、木棒、透明膠帶等

  2、有關各種橋梁的圖片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一、導入

  1、讀報導

  2、這是一則關于什么的報道?(板寫:橋梁)

  3、你見過哪些橋梁?

  二、橋梁分類

  1、想了解更多的橋梁么?

  2、分發橋梁的卡片

  3、介紹你最喜歡的橋梁

  4、給這些橋梁分類,說說標準

  三、搭建橋梁并研究

  1、我們來建自己的橋梁研究:

  2、展示材料:

  (1)觀察,想一想,怎樣建橋梁?

  (2) 演示,搭建不同類型的橋梁

  (3)歸納,把這三種不同的橋梁畫下來。(指導畫簡圖,認識橋墩、橋面等)

  3、這三座橋梁中,那一座橋梁會是最牢固的?

  4、討論、預測、填寫

  關于橋梁的強度:

  1、我們怎樣來比較他們的'牢固程度?

  2、我們可以把重物放在橋梁的哪個部位呢?是最牢固的部位?還是最薄弱的環節?(討論)

  在圖中,用向下的箭頭表示出來。

  3、我們今天是用瓶裝清水來作為重物,測量橋梁的強度。(簡單介紹礦泉水瓶子的容水的重量)

  分組活動過程:

  1、學生活動(約15分鐘)

  2、指導及時記錄數據

  3、匯報結果

  四、總結分析研究結果

  通過大家的測試,你對這幾座橋怎樣的評價?

  1、最牢固的是哪一種橋?

  2、簡介斜拉橋:這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一種橋梁,省料,牢固。正在廣泛地被世界各地應用。

  五、總結研究過程

  1、大家覺得今天研究了幾種橋?一座種還是三種?

  2、這三種橋有什么相同之處?板寫:材料、跨度、寬度……

  3、這些條件都不變的情況下,我們改變了其中的一個特點進行研究,這樣的實驗叫做對比實驗。

  4、控制好了相同的條件,另一個因素才有了可比性。

  六、拓展

  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對橋梁有了不少新的認識,課后還想繼續搭建和研究橋梁么?

  古代勞動人民建了許多拱橋,那些石料是怎樣搭建成拱形的呢?我們一起看書了解一下

  1、為什么要夾紙片?

  2、拱是怎樣形成的?

  3、你估計能承受多大的力量?

  這些問題都可以用課后的時間自己研究一下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03-08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03-03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06-02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必備]01-23

小學五年級科學下冊《滑輪》教案05-22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15篇03-03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15篇)03-22

【通用】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15篇06-02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15篇(熱)06-0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人成视频福利免费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看片 | 婷婷丁香五月深爱憿情网 | 色窝窝播放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777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