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宴會禮儀
中華飲食,源遠流長,講究民以食為天的我國,飲食禮儀自然成為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接下來小編搜集了中餐宴會禮儀,歡迎查看。
中餐宴會禮儀
1、家宴
也就是在家里舉行的宴會。相對于正式宴會而言,家宴最重要的是要制造親切、友好、自然的氣氛,使赴宴的賓主雙方輕松、自然、隨意,彼此增進交流,加深了解,促進信任。通常,家宴在禮儀上往往不作特殊要求。
為了使來賓感受到主人的重視和友好,基本上要由女主人親自下廚烹飪,男主人充當服務員;或男主人下廚,女主人充當服務員,來共同招待客人,使客人產生賓至如歸的感覺。如果要參加宴會,那么你就需要注意,首先必須把自己打扮得整齊大方,這是對別人也是對自己的尊重。還要按主人邀請的時間準時赴宴。除酒會外,一般宴會都請客人提前半小時到達。如因故在宴會開始前幾分鐘到達,不算失禮。但遲到就顯得對主人不夠尊敬,非常失禮了。當走進主人家或宴會廳時,應首先跟主人打招呼。同時。對其他客人,不管認不認識,都要微笑點頭示意或握手問好;對長者要主動起立,讓座問安;對女賓舉止莊重,彬彬有禮。
入席時,自己的座位應聽從主人或招待人員的安排,因為有的宴會主人早就安排好了。如果座位沒定,應注意正對門口的座位是上座,背對門的座位是下座。應讓身份高者、年長者以及女士先入座,自己再找適當的座位坐下。入座后坐姿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要任意伸直或兩腿不停搖晃,手肘不得靠桌沿,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入座后,不要旁若無人,也不要眼睛直盯盤中菜肴,顯出迫不及待的樣子。可以和同席客人簡單交談。用餐時應該正裝,不要脫外衣,更不要中途脫外衣。一般是主人示意開始后再進行。就餐的動作要文雅,夾菜動作要輕。而且要把菜先放到自己的小盤里,然后再用筷子夾起放進嘴。送食物進嘴時,要小口進食,兩肘向外靠,不要向兩邊張開,以免碰到鄰座。不要在吃飯喝飲料、喝湯發(fā)出聲響。
用餐時,如要用擺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的調味品,先向別人打個招呼再拿;如果太遠,要客氣地請人代勞。如在用餐時非得需要剔牙,要用左手或手帕遮掩,右手用牙簽輕輕剔牙。喝酒的時候,一味地給別人勸酒、灌酒,吆五喝六,特別是給不勝酒力的人勸酒、灌酒,都是失禮的表現。如果宴會沒有結束,但你已用好餐,不要隨意離席,要等主人和主賓餐畢先起身離席,其他客人才能依次離席。
2、便餐
也就是家常便飯。用便餐的地點往往不同,禮儀講究也最少。只要用餐者講究公德,注意衛(wèi)生、環(huán)境和秩序,在其他方面就不用介意過多。
3、工作餐
是在商務交往中具有業(yè)務關系的合作伙伴,為進行接觸、保持聯系、交換信息或洽談生意而用用餐的形式進行的商務聚會。它不同于正式的工作餐、正式宴會和親友們的會餐。它重在一種氛圍,意在以餐會友,創(chuàng)造出有利于進一步進行接觸的輕松、愉快、和睦、融洽的氛圍。是借用餐的形式繼續(xù)進行的商務活動,把餐桌充當會議桌或談判桌。工作餐一般規(guī)模較小,通常在中午舉行,主人不用發(fā)正式請柬,客人不用提前向主人正式進行答復,時間、地點可以臨時選擇。
出于衛(wèi)生方面的考慮,最好采取分餐制或公筷制的方式。在用工作餐的時候,還會繼續(xù)商務上的交談。但這時候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情況下不要像在會議室一樣,進行錄音、錄像,或是安排專人進行記錄。非有必要進行記錄的時候,應先獲得對方首肯。千萬不要隨意自行其事,好像對對方不信任似的。發(fā)現對方對此表示不滿的時候,更不可以堅持這么做。工作餐是主客雙方“商務洽談餐”,所以不適合有主題之外的人加入。如果正好遇到熟人,可以打個招呼,或是將其與同桌的人互作一下簡略的介紹。但不要擅作主張,將朋友留下。萬一有不識相的人“賴著”不走,可以委婉地下逐客令“您很忙,我就不再占用您寶貴時間了”或是“我們明天再聯系。我會主動打電話給您”。
拓展:中餐宴會禮儀文化
(一)中餐宴會的席次與座位的安排
1.中餐宴會的席次排列一般中餐宴會使用的桌子以圓桌為主,而席次則有雙桌、三桌、四桌、五桌等不同的安排方式,但排列時的基本原則不變。主要是以面對正門中間的為首席,之后則以右為尊,按照由右至左的原則來排列,如圖6—1所示。在安排席次時,除主桌可以略大之外,其他餐桌大小、形狀應大體相仿,不宜差別過大。
2.中餐宴會座位的安排宴會的主人應坐在主桌上,面對正門就座。如果有副主人、主賓及副主賓之分時,則副主人坐在主人的正對面,主賓坐在主人的右側,副主賓坐在副主人的右側,如圖6—2所示。其他賓客則沒有嚴格的規(guī)定。每張餐桌上,安排就餐人數應限制在10人之內,并且為雙數,人數過多的話,也會照顧不過來的。由于座位的安排通常是以賓客的身份地位的高低作為排序的依據,因此,如果是大型宴會、貴賓人數較多時,應事先將座位的安排繪制成圖,張貼在宴會的入口處,并安排專人服務帶位。
(二)中餐上萊順序
標準的中餐,不管風味怎樣,其上菜的順序大致相同。上菜的順序一般是:先上冷盤,接著上熱炒,隨后是主菜,然后上點心湯水,最后水果拼盤。
上菜時,如果由服務員給每個人上菜,要按照先主賓后主人,先女士后男士或按順時針方向依次進行。如果由個人取菜,每道熱菜應放在主賓面前,由主賓按順時針方向依次取食。切不可迫不及待地越位取菜。
(三)餐具的使用
1.餐具的擺放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盤、碗、碟、筷、匙六種。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與湯匙可放在專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紙?zhí)字小9玫目曜雍蜏鬃詈梅旁趯S玫淖由稀?/p>
2.餐具的使用方法
(1)筷子。筷子雖然用起來簡單、方便,但也有很多規(guī)矩。比如:不能舉著筷子和別人說話,說話時要把筷子放到筷架上,或將筷子并齊放在飯碗旁邊。不能用筷子去推飯碗、菜碟,不要用筷子去叉饅頭或別的食品。其他用筷忌諱還有:忌舔筷——不要用舌頭去舔筷子上的附著物;忌迷筷——舉著筷子卻不知道夾什么,在菜碟間來回游移,更不能用筷子撥盤子里的菜。忌淚筷——忌夾菜時滴滴噠噠流著菜汁,應該拿著小碟,先把菜夾到小碟里再端過來。忌移筷——剛夾了這盤里的菜,又去夾那盤里的菜,應該吃完之后再夾另一盤菜。忌敲筷——敲筷子是對主人的不尊重。
另外,筷子通常應擺放在碗的旁邊,不能放在碗上。在用餐時如需臨時離開,應把筷子輕輕放在桌子上碗的旁邊,切不可插在飯碗里。比如韓國宴席多實行每人配備公筷母匙(公筷用來夾菜,母匙用來舀湯,只能本人使用,不能大家共用),那么,就要記住不能用筷子、湯匙給別人夾菜、舀湯。
(2)湯匙。湯匙主要用以飲湯,盡量不要用其舀菜。使用湯匙應注意:①用它飲湯時,不要全部放入口吸食;②用湯匙取食物后,應立刻食用,不要再次倒回原處;⑨不用時,應將湯匙放入自己的食碟,不要放在桌上或湯碗里。
(3)碗。碗主要用于盛放主食、湯、羹用。在正式的宴會上,使用碗要注意:①不要端起碗進食,尤其不要雙手端起碗進食;②碗內的剩余食物不可往嘴里倒,也不要用舌頭舔;③碗內的食品要用餐具取,不能用嘴吸;④暫不用的碗不可放雜物。
(4)盤。每個人面前的食碟是用來放從公用菜盤中取來的菜肴的。使用食碟要注意:①不要取放食物過多;②不要將不宜入ISl的殘渣、骨頭、魚刺吐在地上或桌上,應輕放在食碟中的前端,由服務人員撤換。
(5)水杯。中餐的水杯,主要用于盛白開水、飲料、果汁。要注意不能用來盛酒,也不要倒扣水杯,喝入[21中的東西不能再吐回去。
(6)餐巾。如今很多餐廳都為顧客準備了餐巾,通常,要等坐在上座的尊者拿起餐巾后,其他人才可以取出平鋪在腿上,動作要小,不要像斗牛似的在空中抖開。餐巾很大時可以疊起來使用,不要將餐巾別在領上或圍在脖二子上。餐巾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食物落在衣服上,所以只能用餐巾的一角來印一印嘴唇,不能拿整塊餐巾擦臉、擤鼻涕,也不要用餐巾來擦餐具。如果你是暫時離開座位,請將餐巾疊放在椅背或椅子扶手上。
(7)水盂。有時品嘗某些食物需要直接動手,往往會在餐桌上擺上一個水盂。它里面的水不能喝,只能用來洗手。洗手時動作不宜過大,不要亂抖亂甩。應用兩手輪流沾濕指頭,輕輕涮洗,然后用餐巾擦干。
(8)牙簽。牙簽主要用來剔牙,就餐時,盡量不要當眾剔牙。如果要剔,應以手或餐巾輕掩住口部。剔出的東西切勿當眾觀賞或再次入口,也不要隨手亂彈,隨口亂吐。剔牙后,不要長時間用嘴叼著牙簽。
(9)濕毛巾。服務員為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濕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臉。宴會結束時,再上一條濕毛巾,它是用來擦嘴的,不能用來擦臉、擦汗。
(四)用餐禮儀
上菜后,不要立即動手取食,應待主人示意開始時,客人才能開始進餐。如果酒量還能夠承受,對主人敬的第一杯酒應喝干。同席的客人可以相互勸酒,但不可以任何方式強迫對方喝酒,否則是失禮。
夾菜要文明,應等菜肴轉到自己面前再動筷,不要搶在鄰座前面。一次夾菜不宜過多,而且不要專挑自己喜歡吃的菜。夾菜時不要碰到鄰座,更不要把盤里的菜撥到桌上。正在夾的菜若不小心掉在桌上,不可把它重放于原碟,應放于盛置殘渣的碟中。
用餐動作要文雅。進餐時不要一邊吃東西,一邊和人聊天。吃菜喝湯:不要狼吞虎咽,不要發(fā)出不必要的聲音。如果菜、湯太熱,可稍待涼后再吃,切勿用嘴吹。嘴里的骨頭和魚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來放在碟子里。剔牙時要用牙簽,而不要用手指,還應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玩弄碗筷,令餐具發(fā)出任何聲響,尤其不要用筷子指向別人。女士注意口紅不要沾在杯、吸管或碗上,以免不雅。進食時盡可能不咳嗽、打噴嚏、打呵欠、擤鼻涕,萬一不能抑制,要用手帕、餐巾紙遮擋口鼻,轉身,臉側向一方,低頭盡量壓低聲音。
如果不小心打翻酒水濺到臨座的客人身上,應表示歉意并幫助擦干。如對方是異性,則應把干凈的餐巾遞過去,由其自己擦。
用餐過程中為表示友好、熱情,彼此之間可以讓菜,勸對方品嘗,但不要為他人布菜。尤其對外國客人不要反復勸菜,因為國外沒有勸菜的習慣,應由其本人決定吃不吃。
參加宴會最好不中途離去。萬不得已時應向同桌的人說聲對不起,同時還要鄭重地向主人道歉,說明原委。若中途需要離席一會兒的,可把餐巾放在座椅上,若放在桌邊上,會被人認為餐畢離去。吃完之后,應該等大家都放下筷子,主人示意可以散席,才能離座。用餐后,不要隨便帶走餐桌上的物品,除了主人特別示意作為紀念品的東西外,其余的招待用品(包括糖果、水果、香煙等),都不要帶走。
宴會完畢,可以走到主人面前,握手并說聲"謝謝",向主人告辭,但不要拉著主人的手不停地說話。
【中餐宴會禮儀】相關文章:
中餐的宴會禮儀常識05-21
中餐宴會就餐禮儀常識02-07
中餐宴會禮儀的桌次09-06
中餐宴會禮儀注意事項11-25
吃中餐的禮儀10-12
中餐與西餐的禮儀11-13
吃中餐的禮儀01-02
中餐用餐禮儀12-19
中餐就餐禮儀11-24
中餐禮儀知識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