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醫學教育的創新論文

時間:2021-03-30 14:02:39 論文 我要投稿

繼續醫學教育的創新論文

  繼續醫學教育創新是時代的要求,離不開多方面的知識積累。下面是繼續醫學教育的創新論文,歡迎閱讀。

繼續醫學教育的創新論文

  繼續醫學教育是每個醫務人員完成醫學基礎教育后,進入的一種終生的醫學教育階段,它貫穿醫務人員的整個職業生涯。如何使醫務人員通過繼續醫學教育學習,不斷滿足社會需要,推動醫學事業發展,同時又能使每位醫務人員不斷吸取多方面營養,不斷架構自己新知識與技術體系,實現其人生價值,是繼續醫學教育的目的。要使繼續醫學教育達到這一目標,就要在教育觀念、教育內容及教育手段等方面不斷適應時代要求,不斷創新。

  一、繼續醫學教育觀念創新

  繼續醫學教育創新是時代的要求,所謂創新不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內容的增減,而應是教育觀念上的重新定位。要將培養觀念從繼承型向能力型、從單一技術型向跨學科復合型、從單純技術型向提高人文素質型轉變,培養融創新能力、醫學技術、人文素質為一體,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醫務人員,是繼續醫學教育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一是培養創新能力。創新是針對于傳統教育而言,傳統教育堅持的是“以追求傳統文化的輝煌成就及其歷史價值的昨天教育價值觀”。強調歷史知識遺產的繼承,科學技術成果的系統傳授,自然界普遍規律的掌握。在教育過程中,把受教育者變成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只是在發揮著一種“復制”前人的功能。如果要不斷推動醫學事業發展,需要的醫學人才不單單是歷史文明成果的繼承、傳授及普遍規律的掌握,而是在繼承的基礎上能夠憑借自身能力,不斷地創新,能主動積極地豐富和超越歷史和現實,從而推動人類文明不斷前進的創新人才。因此培養醫務人員的創新能力是繼續醫學教育的首要目標。

  二是培養復合型人才。繼續醫學教育應建立大教育觀,培養復合型人才。繼續醫學教育學習不能只拘泥于醫學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的學習,更不能要求所學知識“專業對口”。醫學科學發展,離不開多方面的知識積累。多門學科相關知識的融合,不但能促進相互發展,而且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將刺激產生知識的質變,從而導致新理論、新體系或新學科的誕生。因此,繼續醫學教育應改變單一技術的培養觀念,注重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積極培養交叉學科人才,加速交叉科學發展。

  三是提高人文素質。提高醫務人員的人文素質同樣是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任務。醫學是一門既有自然科學屬性又有人文社會屬性的綜合性學科。醫學模式從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就充分說明,現代醫學中滲透著人文關懷,而醫學也圍繞人文價值去實現醫學價值。同樣,只有將高尚的人文精神不斷注入醫學科學中,醫學才能充分發揮積極的正面效應。實現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兩者的理想整合,才能形成現代醫學的完整結構,也才能促進醫學的健康發展。因此培養醫務工作者的人文素質同樣是繼續醫學教育的主要目標。

  二、繼續醫學教育內容創新

  繼續教育觀念的創新,必將帶來內容不斷創新。繼續醫學教育培養觀念的創新,決定了它的目標將是多元化的,不是單一的,這就意味著其教育內容應更加寬泛,不只局限于醫學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應著眼于醫務人員在整個職業生涯中能跟進醫學發展的各方面要求。除技術領域的要求外,醫務人員更要有良好的人格和全面的素質,以適應社會,體現其人生價值。

  一是著眼于整體素質的培養。整體素質包括以下幾方面:①著眼于醫學創新人才特性培養。②進行人文科學教育。③重視醫德教育。

  二是學習多學科知識,F代科學技術不斷向高度分化與高度綜合的趨勢發展。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越來越緊,相互滲透愈來愈深,不同知識、思想、方法聯結和融合在一起,相互借鑒和移植,可逐漸形成許多交叉新興學科。因此,醫學發展與其它許多科學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繼續醫學教育要學習、介紹其它學科及相關科學知識,以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促進新學科的產生。

  三是提倡有選擇性學習。選擇性是指每位醫務人員在接受繼續醫學教育時,對知識結構的選擇性、學習內容的選擇性及個體創新能力發展方向的選擇性。學習者在建立基于個人知識背景基礎上,圍繞個人需求來制定學習計劃,有選擇地進行個別化學習,F行傳統的以系統的課堂集中學習的模式,已不能滿足廣大醫務人員的個別化學習需要。而對學習者個人而言,信息時代新知識顯現的'特征,要求醫務人員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強烈的求新欲,只有進行創造性地學習,才能達到培養創新能力的目的。

  三、繼續醫學教育手段和方法創新

  繼續醫學教育目標的多元化、教育內容的增加和不斷發展,對繼續醫學教育手段和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現代教育技術不斷發展,為繼續醫學教育手段方法的創新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一是發揮教育技術的作用。繼續醫學教育不同于在校學習那么整齊劃一。有內容廣泛、專業對象各異、教育層次不同等特點,應尋求多樣的、高效的實施方法。教育技術可以為這個目標提供可靠手段和技術保證。目前,教育技術在我國正處于理論和技術不斷完善階段。其職能在擴展,技術品種不斷增加,如電視技術、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衛星通信技術、網絡技術以及高清晰度顯示技術等組成了教育技術這個新的大家族,制造出了電視教材、多媒體教材、虛擬現實教材、網絡教材等名目繁多的電子教材。在繼續醫學教育中綜合運用這些電子教材,可以活躍教學的情境,激勵醫務人員的學習動力。在電教教材的應用上也很靈活,可以集體學習觀看,也可以根據各人需要自行選擇學習研究,學習的場地可以任意選擇。以上這些鮮明的特點,使教育技術在繼續醫學教育中主導作用日益增強。

  二是使受教育者由被動變為主動。繼續醫學教育方法創新的另一個特點,是使受教育者由被動者變為主動者。在傳統教育中,教育信息的發出者主要是教師。而我們提倡的教育方法,教師不再起權威的知識源泉的作用,而更主要的是起著信息編碼、選擇和發送的作用;同時教師在和受教育者的接觸中主要起組織指導、創設環境和解惑的作用,不是完整地、系統地直接向受教育者傳遞教學信息的角色。受教育者除了從教師處獲取信息外,還可通過書本、音像制品、網絡等其他教育者(信息源)處獲取信息,使繼續醫學教育學習者有充分的學習空間,使受教育者可以隨心所欲地根據自己的時間、知識水平、愛好尋找所需的信息,選擇感興趣的內容學習,并且可以繼續追蹤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和相關信息。知識的重要與否,不再完全由教育者決定,而是應該由受教育者自己決定。

  三是采用開放式的學習方式。開放式教育主要依托遠程來實現,遠程開放教育的特征一是具有大系統、遠距離、多媒體、開放性的特點。它與傳統教育方法的重要區別之一是建立了完善的學習支持服務系統。這種學習支持服務系統能夠很好地解決教與學的時空分離,提供個別化的學習條件,幫助學習者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課程和學習方式,形成一種嶄新的擴展知識、發展個性、培養創新能力的遠程開放學習模式;二是教育資源共享?梢源罱ㄆ脚_,給醫學人才展露園地,還可開展學科間的互動,信息間的交流。同時為新知識的創造、傳播和利用提供良好的環境。網絡信息時代的終身學習是一種自主的學習,是一種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的學習。

【繼續醫學教育的創新論文】相關文章:

教學創新之我見論文08-18

高中創新議論文01-27

繼續教育論文致謝(精選8篇)04-20

有關創新的議論文寫作素材04-27

教學創新之我見論文5篇01-18

以創新為論點的議論文素材04-24

高考議論文論據:創新07-21

有關創新的議論文論點論據素材10-28

商業模式創新論文開題報告02-18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論文01-0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综合永久久网 | 亚洲乱码中文手机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丝袜精品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四亚洲 | 日韩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精品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