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育類論文
音樂主要是以流動的音響慢慢塑造情感的藝術。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學音樂教育類論文,歡迎閱讀。
新課改中小學音樂教學創新策略
摘要: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針對當前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音樂;問題;創新教育
音樂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陶冶情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小學音樂的教育應當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而在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使得小學音樂的教學一直未能受到足夠的重視,有些偏遠地區的學校,甚至將小學音樂課程上成語文、數學等,嚴重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應當改變傳統落后的音樂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強化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陶冶學生情操,全面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結合當前小學音樂教學誤區,闡述在新課改下小學音樂的創新教育對策。
一、當前小學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雖說小學音樂是陶冶情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課程。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使得小學音樂的教學存在不少問題,主要如下:
。ㄒ唬┬W音樂教學得不到足夠的重視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小學階段,音樂是名副其實的“副科”,而這個副科的名稱,往往會使小學音樂的教育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音樂教師的音樂教學往往都是應付了事,教師沒有認真努力,也沒有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給學生講解音樂知識。更有甚至,一些學校直接將這些所謂的副科課程上成主科,這樣的教學模式,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最終影響小學音樂課程開設的效果。
。ǘ┖鲆晫W生的主體地位培養
強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改革對現代教師教學的基本要求。這里的主體地位培養,主要強調的是教師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的選擇時,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盡可能地選擇與學生相宜的教學模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卻往往忽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一些教師在教學時,往往都是很隨意地教學生幾首歌曲,卻往往忽視音樂里面更深層次的情感,這種舍本逐末的教學方式,最終將會影響音樂教學的本身意義,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新課改下小學音樂創新教育的途徑
音樂本是一門陶冶情操,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立足音樂的育人功能,對學生進行很好的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促進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
。ㄒ唬┬W音樂的創新教育要求實現音樂自身的意義
當前,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創新已經成為世界發展的主題。因此,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創新教育的思想,要求教師應當以培養創新人才和創造人才為基本目標,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推動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發展。而對于音樂本身而言,創新教育要求教師重視音樂意義的實現,充分發揮音樂的育人功能,為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基礎。而對于小學生而言,自制能力、自控能力差以及注意力不集中是他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是小學生的弱點。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抓住小學生的弱點,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重點的培育,巧妙運用音樂學科趣味性、教育性的功能,促進學生記憶力、想象力和創新力的提升。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當發揮音樂的陶冶功能,讓學生懂得用音樂舒緩情緒,調節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壓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創設教學氛圍,陶冶情操
音樂是陶冶情操的有效手段,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很多教師都是通過音樂課程的開展,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立足音樂審美教育的功能,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既定的環境中能夠趣味學習,實現良好的小學音樂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美化音樂教室的方式,讓學生在美好的環境中學習,給學生一種賞心悅目之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師可以通過座椅的排列法如環形、半圓形等變換方式,增加音樂教學的美感。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在墻壁上張貼一些美麗有趣的圖畫,讓學生找到學習音樂的感覺,讓學生在這種美好的、潛移默化的環境感染中,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此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方法,通過一些背景音樂、情境音樂的演繹,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環境中,得到心靈和情感上的歸一,最終促進學生良好音樂學習效果的實現。
。ㄈ┲匾晫W生在音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重視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改革賦予現代教師教學的基本要求。針對當前教師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現狀,筆者認為:小學音樂教師應當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這里的主體地位培養包括幾個方面:一是教師在音樂課程的選擇時,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盡可能選取學生喜歡的音樂,這樣方能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二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過去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音樂課堂的小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提升。
。ㄋ模┲匾暯處熥陨砭C合素質的提升
對于教師的教育而言,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得先有一桶水。因此,要想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需要不斷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例如,一些幽默風趣的教師,往往能夠將死氣沉沉的教學上得趣味十足;而知識淵博的教師,往往能夠海闊天空讓學生了解不少的知識。因此,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應當不斷加強自身的音樂學習,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為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的創新奠定基礎?偠灾,音樂是陶冶情操,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重要課程。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針對當前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閻小青.淺析小學音樂教學小學生審美教育的培養[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1.
。2]王暢.淺談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信息技術,2009.
【小學音樂教育類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教育類論文致謝(精選5篇)04-20
有關音樂論文01-07
小學音樂說課稿。11-25
教育類簡歷03-14
鐘聲小學音樂教案04-08
小學音樂教案:蘆笛04-05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05-03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
音樂之旅小學作文03-07
春曉小學音樂說課稿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