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環境大學生德育論文
道德是反映和調整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利益關系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是由各種各樣的規則所構成的規范體系。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道德環境大學生德育論文,歡迎來參考!
1.充分發揮家長在學生德育工作進程中的作用
家長要教育孩子如何為人,如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首先,要正確的道德要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優秀的道德情操是應堅持倡導的。其次,在孩子的幼兒教育時期要加強家長與學校的雙向協調。學校與家長們在教育過程中建立、完善信息溝通的途徑,通過家長座談會等交流方式來與家長們一同研究素質教育的方法,共同提高德育水平,加深對素質教育和德育的理解,使家長們能充分意識到德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
2.規范完善校園道德環境
“高校德育環境對大學生道德認知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對大學生的情感具有熏陶和感染作用,對大學生的行為具有約束、規范作用。重視和加強高校德育環境建設,需要全面規劃、精心設計,創建品位高雅的校園物質環境,為陶冶學生情操創造物質條件。”在此基礎上,高校道德環境應建立在正確的德育工作的準則上,認真制定、完善教育準則,將創建優質的校園道德環境與大學生健康成長德育水平相結合,為更好地規范校園道德環境提供保障。
3.堅持道德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為了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大學生全面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現狀,從而堅定大學生正確的道德品格和意志。同時,積極開展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與時俱進,不斷豐富社會實踐的方法和內容,加強社會實踐對大學生德育的作用和效果,讓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鍛煉自己,增加信心,增強對社會責任感的認識,不斷完善自我,更好地奉獻社會。
4.加強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的關注,為大學生德育營造出優質的社會環境
現代社會信息紛繁龐雜,有精華,亦有糟粕。為了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來供大學生健康成長,就需要社會各個方面來宣傳和弘揚積極的'社會行為,對消極的、不健康的社會現象要予以嚴厲的抨擊,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以警示世人避免再次發生。這不但可以為大學生在步入社會時起到一個良好的導向作用,同時也要求我們大學生要以身作則,起到一個模范的作用。
因此,全社會要共同努力,為大學生德育創造一個健康和諧的網絡環境。“大學是大部分學生走向社會的最后一個階段,是給社會輸送人才的地方。如何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好學生是高校必須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在對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問題上,要做到“育德寓教”,這不僅要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視,更要求德育工作者在工作當中要嚴于律己、思行合一,同時還需要大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作用,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這樣,才能使大學生德育結出豐碩的成果。
【道德環境大學生德育論文】相關文章:
留守中學生個案分析(德育論文)12-06
初中班主任德育論文(2篇)08-23
初中班主任德育論文2篇08-23
淺談留守中學生管理的幾點體會(德育論文)12-06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05-01
孔子道德名言12-15
道德故事集06-05
道德初中作文04-08
道德名言詩篇03-02
道德敘事作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