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心理學專題論文

時間:2021-04-08 17:25:37 論文 我要投稿

創業心理學專題論文

  創業人士的創業心理是怎么樣的呢?有著什么樣的特點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創業心理學專題論文,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

創業心理學專題論文

  第一篇:創業心理學專題論文

  一、心理適應能力不強

  習慣了家長的庇護,很多學生進入大學后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應現象。筆者對所在學院的194名大一接受心理普測的學生量表篩查后,對其中的22名學生進行了訪談,結果顯示9名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其中有5名學生的心理問題因為對大學生活的不適應而產生,占所有心理有問題學生的55、56%,學院入學學生總數的2、58%。創業者進入不同的環境,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很多意料之外的困難,挫折、失敗感的連環打擊容易讓心里承受能力不強的當事人產生退縮心理,從而導致創業失敗。劉芳、林剛、周超從認知心理維度、情感心理維度、意志心理維度三方面分析了地方性高校大學生創業心理障礙,陳述了大學生在面對創業產生的問題時所產生的心理變化。缺乏專業的心理教育師資。隨著創業熱潮的掀起,國內不少學院開辦了創業教育,聘請知名企業做作為客座教師傳授創業理論知識,然而對于心理輔導這塊,鮮有學校開設創業心理學的系列課程。

  二、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培養對策

  1、強化大學生創業意識的樹立,激發大學生對創業的興趣。調研發現,很多大學生雖然有想法,也有創業的能力,但對具體實施流程及后續管理缺少概念,沒有創業意識。為此,學校可以通過舉辦成功校友企業家的講座,分享校友的成功經歷。一方面可以讓同學們了解創業的基本流程,對創業形成初步概念,另一方面,能夠增加學生創業成功的信心,消除對創業的恐懼,激發創業興趣。

  2、加快創業課程改革,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突出第二課堂在學生創業心理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縱觀中國的創業教育,部分學校在教學中比較注重理論知識的闡述,然而,還有些學校重金聘請行業專家,在課上教授較多的實戰經驗。這也導致了中國創業教育的兩級分化,重理論、輕實踐或輕理論、重實踐。然而,實踐需要理論的支撐,理論只有應用到實踐才能體現其價值,也只有實踐才能檢驗理論是否正確,進而推動理論的發展。因此在創業教育中需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同時,通過行內專家講座的形式,剖析創業案例,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此外,通過建設專業社團,開展沙盤模擬經營等方式,讓學生真真切切地參與到創業中,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長運營企業的經驗。

  3、組建一支專業的心理教師隊伍,開設創業心理教育課程,為大學生創業保駕護航。筆者在查閱國內大學開設的創業課程后發現,大多數學校都將心理課程列為必修課,但鮮有學校開設一系列有關創業心理學的課程,并為之組建專門的師資隊伍,對學生因創業而產生的心理問題及時干預,提供咨詢。在訪談學院8支解散的學生創業團隊時了解到,終止他們創業夢想的不但是融資、經營等專業性難題,合伙人之間觀念上的差異,溝通等也阻礙了他們的進一步合作。通過持續關注創業者的心理,進行團隊輔導等方式及時解決學生在創業中出現的問題,避免因學生不成熟想法及處事方式而造成創業失敗顯得尤為重要。

  4、鼓勵學生進行創業自我教育,為創業做準備。鼓勵學生參加社會活動,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業人格。

  三、結語

  筆者通過分析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現狀,從創業意識、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建設、學生自身教育四方面對培養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進行探析,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第二篇:創業心理學專題論文

  摘要:

  創業教育是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全新課題,是培養符合新時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必然趨勢。心理學專業以其在社會廣泛領域的應用性,在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加強心理學專業學生創業教育可以幫助其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在總結國內外創業教育的基礎,對創新心理學專業的創業教育進行了理論思考。

  關鍵詞:

  心理學、創業教育、思考

  胡同志在黨的十七大的報告中指出:“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心理學作為一門新型學科,在未來社會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強對于心理學專業創業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我國高校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發展水平仍舊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多數高校的創業教育知識講授,不能給學生足夠的實踐機會和更大的創業發展空間。因此在對心理學專業學生創業教育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培養創新性人才以目標,促進心理學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更好地投身我國經濟社會建設。

  一、創業教育的發展以及現狀:

  高校創業教育最早產生于1947年的美國,以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邁爾斯·梅斯(Myles Mace)創設以MBA學員為對象,含有職業訓練目的的創業課程——新創企業管理為肇始。然而在當時以大企業為主流的經濟環境下,“創業”并未受到重視,直到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硅谷創業奇跡的出現,高校業教育開始倍受各國的關注。至今,創業教育在歐美等先進國家已頗具規模,有些學校甚至以專注創業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做為學校的策略重心及競爭優勢。著名的哈佛商學院亦在這一股潮流壓力下,將必修的「一般管理學」改為「創業精神管理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創業相關課程更已經高達24門,其它如芝加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等等著名的大學,目前都在傾力專注于此一領域,以求在新經濟的趨勢里站穩腳步。

  美國大學及研究所的的創業教育如此興盛與發達,以及外部容忍度高的大環境配合下,成就了創業型知識經濟社會,而此新興現象也在亞洲各國蔓延開來,如大陸、臺灣、新加坡等國,國內不但陸續出現了大型的創業競賽,且大專院校也陸續開設了創業相關課程。日本雖略晚于20世紀90年代時開始對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但在近二十年的時間里,通過大量的研究和實踐,在官產學密切配合的社會支持體系下,逐步形成系統的創業教育體系,摸索出具有本土化特點的創業教育模式。

  我國創業教育起步較晚,1998年清華大學開展了“創業設計”大賽的課外活動, 并引起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此后公布的《面向21 世紀教育振興計劃》標志我國創業教育理念正式形成。[1]但是我國創業教育快速發展,形成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為龍頭活動引導機制。在多數高校普遍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課程中有創業教育的相關內容的表述。隨著創業教育的進一步,針對特定專業的創業教育的理論思考逐步興起,錢亞琴等提出了針對醫學生的創業教育的哲學模型,李云先等提出對藝術生的創業教育。

  二、心理學專業學生創業教育的特征:

  心理學專業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具有極強的應用型和人本性。目前心理學專業學生的創業教育著嚴重瓶頸,主要體現在:第一,作為新興行業,社會認同度較低。目前多數國人對于心理學的認識和理解水平較低,往往將心理學庸俗化神秘化,不能正確認識到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對于心理學專業知識的需求不高。第二,以就業教育為主,創業教育相對薄弱。各高校心理學專業能夠認識到對學生進行就業教育重要性,但是忽視創業教育,將創業教育作為就業教育的從屬。第三,創業渠道狹窄,社會扶持力度有限。心理學專業創業渠道狹窄,多數創業活動集中于心理學咨詢機構等幾個較窄領域,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創業活動的發展。

  心理學作為一門與人打交道的學科,在社會各領域都有廣泛的'運動。創新的心理學專業創業教育應當具有以下的特征:

  1、開拓性:

  心理學專業創業教育要鼓勵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注重學科間融合,主動向相關專業開拓。心理學專業與社會學、經濟學、教育學、文化學、宗教學等人文社會科學以及生物學、工程設計等工科具有密切聯系。心理學專業的創業教育應當關注心理學與其他專業的融合部分,以不同專業的重疊區域為突破口,鼓勵學生在專業交接處尋找機會。在創業教育過程中,應當主動引導學生加強對于相關專業的認識,進行必要的知識積累。

  2、適應性:

  心理學專業創業教育要適應適合不同專業方向,突顯不同高校學科優勢。由于心理學專業的特殊性,不同性質的專業方向在未來創業過程中的輻射專業以及創業路徑應當有所差距。以師范類學校為代表的心理學專業,在培養計劃和目標中,更多傾向于培養學校心理健康教師,而醫學類學校的心理學專業主要是培養精神科醫療人員。各類不同的專業方向在進行創業教育過程中應當緊密聯系各自專業方向的特點與要求,鼓勵學生立足自身專業特點,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各高校在一定區域的專業領域內具有龍頭和母機的作用,在創業教育過程中要鼓勵學生發揮高校的學科優勢,借助高校的發展平臺,為自己的騰飛做積淀。

  3、連貫性:

  心理學專業創業教育要與心理學專業學習密切銜接,要成為學生生涯規劃方案的重要組成。創業教育作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是教育外部因素作用于教育, 教育對其做出反應的必然結果。創業教育是時代的產物,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辯證否定。在心理學專業的培養計劃中應當體現出,創業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創業教育應當貫穿于心理學專業學生的大學生涯的整個過程,在大學各階段應當突出創業教育不同內容,對低年級大學生開展創業啟蒙教育活動,工廠企業參觀,舉辦創業者系列講座;對中年級大學生注重創業實踐教育,如組織創業計劃大賽、參加創業技能培訓、創業項目研究等;對高年級則給其直接參與真實創業實踐的機會,參與社會創業等;也可將學生的畢業設計或研究課題與實際項目結合起來。創業教育要成為學生生涯規劃的相關內容,在進入大學之處的生涯規劃中就要體現出創業教育的內容和思想。

  三、心理學專業學生創業教育的具體途徑:

  1、以生涯規劃為引導,培養學生創業意識:

  創業教育在我國起步較晚,大學生對于創業的意識普遍不足。社會傳統意識還是以就業為主,因此創業教育的首要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在大學低年級階段,學生進行大學生涯規劃的過程中,就應當幫助學生認識到創業對于未來生涯發展的重要意義,在生涯規劃中貫穿創業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要鼓勵學生將創業教育與自身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針對心理學專業學生,應當加強其對于專業的全面認識,在生涯輔導過程中應當幫助學生認識到心理學專業的特殊性,加強學生對于心理學應用性的認識,以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業熱情。

  2、以創業教育課程為核心,提升學生創業素養:

  創業教育是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它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樹立創業意識,提高創業能力,提升綜合素質,是創業教育的核心,也是創業教育課程設置的依據。[2]心理學專業長期以來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模式較為單一,在培養目標的定位上往往限定在心理咨詢師、學校心理健康專職教師或者精神科醫療人員等方面,往往只注重專業技能,突出設計訓練技巧,而忽視了綜合素質、創新思想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創業教育課程應很好彌補專業教育在此方面的不足。學校應當深化教育教學實踐改革,加強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豐富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學科基礎,開設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系列課程,以必修課、選修課或實施學分制的形式來改變當前創業教育方法不多、途徑單一、模式封閉、內容陳舊的現狀。[3]

  3、以創業競賽為牽引,加強學生創業能力:

  要鼓勵心理學專業學生參加各類創業實踐設計大賽,例如國內高校每兩年一度的"挑戰杯"便是專門為有創業實踐熱情和能力的大學生舉辦的。大學生創業實踐大賽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大學生專業比賽。從某種程度而言,創業實踐大賽是高等院校與現實社會和大學生與企業之間的互動與溝通。學校要建立整套創業實踐活動體系,積極利用各類新型傳播工具,改變創業活動形式化的弊病,使得學生能真正地在創業活動中有所思,有所得。要加強對于學生的創業活動的指導和教育,將創業實踐設計活動打造成學生創業教育的“第二課堂”,彌補單純的知識性的傳授帶來的不足。

  4、以實踐活動為補充,強化學生專業技能:

  要鼓勵心理學專業學生利用志愿服務等平臺,參與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強化自身的專業技能。任何創業活動都必須以扎實的專業技能為基礎,心理學專業學生可以利用各級團組織組織志愿者活動,深入基層應用專業知識,強化專業技能。通過社會實踐,一方面可以使得學生的學校的專業理論學習轉化為實踐,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為學生的專業發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通過社會實踐,也可以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基層,了解社會對于專業的需要,發現創業的機遇。學校應當將組織社會實踐專業化特色化,與創業教育結合起來形成合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5、以社會聯動為支持,營造學生創業氛圍:

  開展創業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社會和政府應當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便利的條件,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的氛圍。政府應當積極凈化社會環境,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有利的契機。心理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受我國傳統的算命和西方的星座、血型等偽科學的錯誤影響,社會上對于心理學有各種誤解,政府應當加大宣傳力度,抵制錯誤思想的影響。此外社會還應當在政策上給予大學生創業以扶持,降低大學生創業的準入門檻。

  四、結語:

  心理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我國起步較晚,雖然近三十年來發展迅速,但與歐美發達國家仍然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在心理學專業應用方面,鼓勵心理學專業學生進行自主創業實踐,一方面可以促進我們經濟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是可以促進我國心理學學科的發展。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一些社會熱點事件的發生使我們認識到大眾的心理健康對于社會穩定的重要意義。心理學作為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在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都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和價值。鼓勵心理學專業學生進行自主創業實踐,有助于促進社會和諧。

  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樹立新的教育理念,不斷加強大學生創業實踐教育,必將極大地激發起心理學專業學生的創業熱情,他們也必將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多的貢獻。

【創業心理學專題論文】相關文章:

交際心理學04-18

內經與心理學11-04

讀《怪誕心理學》有感04-13

心理學培訓心得名稱04-19

心理學專業有哪些大學03-19

心理學家名言02-14

心理學心得體會15篇04-15

心理學試題與答案(精選4篇)06-09

大學生心理學成長報告04-27

創業名言大全02-1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午夜福利一级无吗 | 中文欧美日韩无线码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9 | 五月天激情视频在线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