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堂創新實踐探究論文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忽視了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很少考慮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怎樣讓學生更好地學進去,所以,教學改革的重點就放在了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上。讓學生用創新和實踐能力主動學習,才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
一、擺脫舊的思維,從新的角度考慮問題
要想使學生學會創新,就要努力營造舒適的學習氛圍,在較為寬松的教學氣氛中,學生才能活躍起來,各抒己見,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除了單純的課本內容之外,教師還可以有目的地提出問題,讓學生開動大腦,學會發現問題,學會思考,因為“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還重要”,比如,在講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時候,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守株待兔的方法不正確,那么同學們能想到什么辦法抓到兔子?引導學生積極探討問題,相互溝通,從新的角度考慮問題,通過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方法。
二、把握課堂,積極實踐
小學語文課堂要體現積極的實踐效果,就要改變以往默守成規式的教學模式,要將傳統的語文課變成多姿多彩的課堂。“口語交際”是小學階段實踐性較高的部分,而語文的'實踐性也就體現在與外界的交流溝通中,所以可以通過假設環境的方法,加強自身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習能力。如果想在課堂上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應該建議學生做好課前的實踐探索工作。比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文時,可以組織學生去了解更多的烈士事跡,細數從古到今的英雄所創建的豐功偉績,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以及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
三、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新型的師生關系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發揮著非常獨特的作用,通過相互溝通和真誠交流,既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也可以探討學習中的問題。師生溝通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教師發現學生生活中的問題并及時解決,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進而使學生提出自己的學習問題,教師才能教導學生積極動腦,學會運用創新思維,結合自身的實踐能力處理問題。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徑,在小學階段打好語文基礎,對今后初高中的語文學習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不僅僅只有語文課需要創新,需要實踐。通過師生共同努力,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才能將“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落到實處。
作者:杜永秀 單位:中衛市第四小學
【小學語文課堂創新實踐探究論文】相關文章:
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探究論文06-25
小學數學評價模式的實踐探究論文06-23
小學語文課堂實踐的探索論文04-05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探究論文06-21
小學體育教學方法創新探究論文06-26
小學體育教學方法創新探究的論文01-22
科學的感恩實踐探究論文01-29
網頁設計教學的創新探究的論文01-10
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實踐論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