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節能的論文

時間:2021-06-11 12:20:22 論文 我要投稿

有關建筑節能的論文

  現如今,隨著建筑節能意識的增強和能源短缺的壓力,“節能建筑”“綠色建筑”、成為當前最熱的話題,綠色節能建筑的標準應該統一的,看看下面的有關建筑節能的論文吧!

有關建筑節能的論文

  有關建筑節能的論文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建筑的功能越來越強,建筑節能的重要性也日益明顯。本文對建筑節能簡要概括,通過對建筑節能設計、給排水技能設計其分析,且對建筑節能設計技術措施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建筑節能節能概括節能設計措施

  1建筑節能概況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預計到2020年,全國城市生活人口將達到56%以上,建筑物和設施也將成倍增加,建筑能耗的增加將不可避免。如果我國不采取有效的建筑節能措施,按照目前的建筑能耗狀況,到2020年我國建筑能耗將比2004年增加2.5億噸/年標準煤和新增加耗電量5800~6300億度/年,總計折合電力約1.3萬億度,新增量相當于目前建筑總能耗的1.3倍。我國人口眾多,城市化進程后如果按照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使人均建筑能耗接近發達國家的人均水平,需要消耗全球目前消耗的能源總量的1/4來滿足中國建筑的用能需求,這顯然是不可能,本設計執行《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程》(JGJ24-86)、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廣東省實施細則DBJ15-50-2006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廣東省實施細則DBJ15-51-2007。按夏熱冬暖地區住宅建筑之要求進行外圍護結構的建筑節能設計,外墻采用新型加氣混凝土砌塊,東西墻內墻面采用保溫砂漿內保溫,屋頂采用擠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墻門窗采用鋁合金普通單框鍍膜玻璃窗。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建筑能耗問題,積極探索一條不同于世界其他發達國家的節能途徑,在滿足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實現建筑的可持續發展。

  2建筑節能設計原則

  節能建筑就應該是環保建筑,充分利用陽光、雨水等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的節電節水,大力發展綠色節能建筑是中國建筑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在節能的建筑設計上要遵從以下原則:

  2.1資源利用效率要達到最高。建筑設計的資源利用效率要達到最高的原則,指的是對各種建筑用的資源,包括能源、土地、水、各種建筑材料等,都要高效率地利用,盡可能的節約能源。

  2.2對環境影響最小。要達到對環境影響最小,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防止建筑對土壤、空氣和水的污染;二是盡量使用本地建材。這也是對環境影響最小的一項措施,因為這樣可以減少運輸對環境的影響,而且可以支持當地經濟的發展:三是重復利用建筑材料。在建筑選材時,要考慮材料的可循環使用,這是鼓勵利用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四是要盡可能利用既有建筑,提高建筑物的壽命。

  2.3對生態環境最好。對生態環境最好指的是對人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健康最為有利,通常我們說“以人為本”是正確的,但同時不要忘了其他物種。人也是自然生態中的一部分,“以人為本”的建筑設計原則,不單只是滿足“人”的物質與精神需求,更應該使其與生態環境保持應有的平衡關系,需考慮到未來的的可持續發展。

  3給排水節能

  選用節水型衛生潔具及配水件;住宅衛生間坐便器采用容積為6L的沖洗水箱;各用水部門采用計量收費,每一住戶設水表一只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設報警裝置,防止進水管閥門故障時,水池,水箱長時間溢水;給水系統采用豎向分區方式控制最不利處用水器具處的靜水壓不超過0.45MPa。(1)衛生間大便器采用沖洗水箱。(2)用水量大的部位(如游泳池補水等)設分水表計量。(3)綠化用水采用微噴滴灌式澆灑,并設置單獨用水計量裝置。(4)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設報警裝置。(5)生活用水點控制給水壓力,生活給水二次加壓采用恒壓變頻給水設備

  4建筑節能技術措施

  4.1圍護結構節能技術

  墻體采用巖棉、玻璃棉、聚苯乙烯塑料、聚胺酯泡沫塑料及聚乙烯塑料等新型高效保溫絕熱材料以及復合墻體,降低外墻傳熱系數。

  采取增加窗玻璃層數、窗上加貼透明聚酯膜、加裝門窗密封條、使用低輻射玻璃(low-E玻璃)、封裝玻璃和絕熱性能好的塑料窗等措施,改善門窗絕熱性能,有效降低室內空氣與室外空氣的熱傳導。

  采用高效保溫材料保溫屋面、架空型保溫屋面、浮石沙保溫屋面和倒置型保溫屋面等節能屋面。在南方地區和夏熱冬冷地區屋面的采用屋面遮陽隔熱技術。

  采用綜合考慮建筑物的通風、遮陽、自然采光等建筑圍護結構優化集成節能技術。例如,雙層幕墻技術是中間帶有可調遮陽板、且可通風的方式,夏季可有效遮陽和通風排熱,冬季又可使太陽光透過,減少采暖負荷。

  4.2能源系統節能控制技術

  采暖空調系統的控制技術是對既有熱網系統和樓宇能源系統進行節能改造、實現優化運行節能控制的關鍵技術。主要有三種方式:VWV(變水量)、VAV(變風量)和VRV(變容量),其關鍵技術是基于供熱、空調系統中"冷(熱)源-輸配系統-末端設備"各環節物理特性的控制。

  4.3熱泵技術

  熱泵技術是利用低溫低位熱能資源,采用熱泵原理,通過少量的高位電能輸入,實現低位熱能向高位熱能轉移的一種技術,主要有空氣源熱泵技術和水(地)源熱泵技術。可向建筑物供暖、供冷,有效降低建筑物供暖和供冷能耗,同時降低區域環境污染。

  344采暖末端裝置可調技術

  主要包括末端熱量可調及熱量計量裝置,連接每組暖氣片的恒溫閥,相應的.熱網控制調節技術以及變頻泵的應用等。可實現30%-50%的節能效果,同時避免采暖末端的冷熱不均問題。

  4.5新風處理及空調系統的余熱回收技術新風負荷一般占建筑物總負荷約30%-40%。變新風量所需的供冷量比固定的最小新風量所需的供冷量少20%左右。新風量如果能夠從最小新風量到全新風變化,在春秋季可節約近60%的能耗。通過全熱式換熱器將空調房間排風與新風進行熱、濕交換,利用空調房間排風的降溫除濕,可實現空調系統的余熱回收。

  4.6獨立除濕空調節電技術

  中央空調消耗的能量中,40%-50%用來除濕。冷凍水供水溫度提高1℃,效率可提高3%左右。采用除濕獨立方式,同時結合空調余熱回收,中央空調電耗可降低30%以上。我國已開發成功溶液式獨立除濕空調方式的關鍵技術,以低溫熱源為動力高效除濕。

  4.7各種輻射型采暖空調末端裝置節能技術

  地板輻射、天花板輻射、垂直板輻射是輻射型采暖的主要方式。可避免吹風感,同時可使用高溫冷源和低溫熱源,大大提高熱泵的效率。在有低溫廢熱、地下水等低品位可再生冷熱源時,這種末端方式可直接使用這些冷熱源,省去常規冷熱源。

  348建筑熱電冷聯產技術

  在熱電聯產基礎上增加制冷設備,形成熱電冷聯產系統。制冷設備主要是吸收式制冷機,其制冷所用熱量由熱電聯產系統供熱量提供。與直接使用天然氣鍋爐供熱、天然氣直燃機制冷、發電廠供電相比,上述方式可降低一次能源消耗量10%-30%,同時還減少了輸電過程的線路損耗。

  349太陽能一體化建筑

  太陽能一體化建筑是太陽能利用的發展趨勢。利用太陽能為建筑物提供生活熱水、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調,同時可以結合光伏電池技術為建筑物供電。

  4結語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能源的消耗和需求日益增加,用電量也迅猛增長,如何合理地利用能源,降低能耗,積極開展和推進建筑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節能減排的角度出發,我國現階段發展建筑工程時應注意對先進節能技術的引入,并堅持可持續的貫徹實施。

  參考文獻:

  [1] 宋江渝.米延華. 建筑節能設計探討[J].浙江建筑,2006(06)

  [2] 張曉健. 建筑節能設計的要點淺析[J].天津建設科技,2003(01)

  [3] 我國建筑節能發展的探討[J].建筑節能, 2007.4.9

【建筑節能的論文】相關文章:

建筑節能的論文04-18

建筑節能論文04-18

建筑節能論文發表論文06-13

建筑節能設計論文06-14

關于建筑節能的論文04-18

關于建筑節能論文04-18

有關建筑節能論文04-18

建筑節能環保論文04-18

什么是建筑節能論文04-1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 日本永久免费A∨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 色狠狠久久AV丁香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久久狠狠五月天 | 在线欧美精品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