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耳朵會傾聽論文
幼兒學習語言,首先要學會傾聽,因為傾聽是幼兒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是幼兒語言學習和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行為能力。“認真傾聽”這個習慣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經過長時間、多渠道培養和訓練的。
我們都過多地關注孩子“說”得如何,忽視了孩子“聽”的能力。但是,“聽”是“說”的基礎,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聽”又占據了主要地位。
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很喜歡和老師說說自己遇到的事情,而且會表現得很興奮,會舉著小手爭先恐后地說:“老師,我說,我說!”當有一個孩子發言時,有些孩子則會表現得不耐煩,根本不聽而且在下面和其他孩子說話,等等。發生這樣的現象時,老師可以用有趣的教學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在一日活動中設計一些環節,培養幼兒安靜傾聽的習慣。而家長在家里如何培養孩子的傾聽習慣呢?
一、孩子可能會出現的傾聽問題
問題一 孩子不會傾聽,聽不懂或者聽不明白別人在說什么。
當你和孩子說話的時候,他根本不聽你說什么,而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也會出現孩子不知如何開口或者答非所問的.現象。
爸爸媽媽該怎么辦?
有些孩子受年齡特點的局限,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比較弱,缺乏傾聽別人說話的耐心,在聽的過程中難免會做小動作、東張西望等。這時候家長應放慢語速,使他們聽清每個字的正確發音,特別是那些孩子難以發出的音或發不準確的音,在說話時口型稍微夸張些。家長要盡量運用生動的語言,讓孩子“聽得懂”,還可以利用“按指令行事法”發展孩子的傾聽能力。如:要求孩子聽指令做相應動作;在日常生活中交給孩子一些任務,讓其完成,以鍛煉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
另外,孩子都喜歡聽故事,讓孩子多看一些色彩鮮艷、圖文并茂的圖畫書,聽一些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兒歌等,有聲有色的話語伴隨著美妙動聽的音樂,會將孩子帶到幻想中的動物世界、古老宮殿,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一遍一遍地去仔細聆聽。
問題二:有的孩子不能耐心地聽完別人的講話。
大人們正在說一些事情,孩子不等大人把話說完就打斷了:“你們都不要說了,你們都聽我說。”
爸爸媽媽該怎么辦?
有些家長在遇到孩子插嘴或不專心傾聽時會訓斥、責備孩子;也有成人以孩子為中心,認為插話是孩子自信、能干的表現,往往過分順著孩子的意思,這兩種方式往往都會使孩子失去傾聽的欲望和興趣,變得不愛傾聽或不會傾聽。孩子正處于一個好模仿的時期,家長要做好傾聽別人講話
【我的小耳朵會傾聽論文】相關文章:
傾聽的議論文03-28
傾聽議論文08-08
傾聽等待贊賞教學論文04-24
傾聽沉默者的聲音論文04-19
關于傾聽等待贊賞論文04-23
表達與傾聽議論文08-26
學會傾聽議論文03-11
用愛傾聽花開的聲音論文04-27
教學中要學會傾聽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