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的優秀論文
小學生年齡較小,愛玩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加之他們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有限,因此,導致他們課堂上注意力不夠集中,缺乏對新學知識的濃厚興趣。這也給我們小學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挑戰。為了高效完成教學目標,契合孩子們的興趣和心理特點開展教學,就必須在教學中,將新知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在鮮活生動的生活大舞臺中不僅汲取知識,培養技能,更收獲快樂。小學語文學科,作為小學階段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學科,結合學生喜好,將語文教學賦予生活元素,讓學生在生活化的大背景下開展學習,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留意生活,豐富課堂,增強語文與生活的聯系
小學生,閱歷淺顯,尤其是當今的學生,很多時候更猶如溫室中的花朵,缺乏課堂之外感受風雨的機會,特別是課文中的一些人和事,對他們來說更由于時空的距離,導致學生認識不到位,甚至出現一些偏差。有些課文內容雖然是學生常見或較為熟悉的生活現象,但他們往往又熟視無睹或缺乏觀察,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應指導學生,引導他們學會觀察生活,留意生活現象,從而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不斷積累感受,增強體驗。
如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燕子》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文章語言清新明快,詞句準確生動,簡單的話語中,燕子活潑可愛的外形、追趕春天的習性、輕快靈活的飛行姿態,都一一躍然紙上,字里行間無不流露著作者對春天和燕子的喜愛之情。教學中,我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回憶、品味、討論,感受“吹拂”“灑落”的春風、春雨的柔和,體會“爛漫無比”中流露出的萬物萌發,顏色鮮明美麗的勃勃生機。尤其是在理解“趕集”一詞時,我讓學生回憶自己與家人去趕集時的情景,再思考課文中描述的是誰去趕集?為什么這樣說?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一下子領會了春天里花開得多,給人非常熱鬧的感覺。此時,我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還可以運用哪些詞語來描繪春天;在體會春風、春雨的柔美和燕子的可愛時,再讓學生思考有哪些古詩詞是描繪春天的美景的。學生的思緒也瞬間被激活。有的學生說出了:“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有的學生回答了:“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還有的學生說出了:“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等優美的詩句。這樣的教學,不僅豐富了課堂,更拉近了學生語文學習與生活的聯系,激發了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使語文教學充滿了生命的光彩。
二、整體著眼,科學設計,將生活與語文融為一體
語文是與生活聯系最為緊密的學科,語文是生活的濃縮,生活是語文的源泉。離開了生活的舞臺去學習語文,無異于緣木求魚,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有一個整體的設計規劃,將生活的元素與不同學段的語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構建科學合理的語文教學體系。如低年級學段以識字教學為重點,教師應結合低年級小學生剛剛從幼兒園走出的實際情況,著重引導他們將自己天真爛漫的幼兒生活結合起來,通過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動畫形象和游戲故事,將知識學習融入他們豐富的'幼兒生活中,引導他們主動識字,快樂識字;而中高年級學生的學習重點則主要是在閱讀中學會積累,儲存語言材料,學會遣詞造句,進行語段練習。對此,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則要將學生與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聯系起來,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注入清新的源頭活水,通過創設一些活動,增強學生的深刻體驗,從而產生強烈的內心感受,升華自己的情感,在生活的大舞臺中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感悟,促使自己將自己的積累不斷進行內化,成為自己富有生命活力的語言,進而培養理解力、感悟力和想像力,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
三、借助媒體,重現生活,助推學生深層理解課文
小學生認知能力有限,生活體驗少,很多時候他們對文章中滲透著作者濃烈情感的文字難以形成深刻的體驗,這自然也就限制了他們深入理解課文,讓學生游離于文章的主旨之外。而在教學中,為了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巧借多媒體,進行生活重現,能夠為學生營造出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幫助學生形成未曾感受到的情境,從而引發學生在內心深處形成共鳴。如《灰椋鳥》一文,我在教學中,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為學生營造了百鳥歸林,呼朋引伴,浩浩蕩蕩的壯觀場面,學生獲得視角上美的享受,感受到灰椋鳥歸林時壯觀的場面,進而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四、留意生活,學會規范,體會語文學習價值
語文教學中的生活化還體現在學生要用語文的慧眼關注生活,溝通課堂內外,有效借助社區、家庭與學校等教學資源,開展一些語文實踐活動,從而開拓學生視野,讓學生感受語文學習的價值。如當前社會上一些廣告用語,當然,從追求廣告的社會效應,吸引人眼球的角度有它設計的成功之處,但如果站在規范漢字學習的角度,我們有必要讓孩子們去糾正,為此,我在教學中,開展了“小小啄木鳥”活動,讓學生走進街道,走進社區,留意電視熒屏,對廣告用語中的一些不規范用字現象進行糾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總之,生活中處處都有語文的影子,語文中生活的元素也俯拾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可以改變傳統將語文演繹成枯燥乏味的文字符號,喪失語文原有的生活味,導致語文教學失去生命的活力,使語文教學陷入死胡同的現狀。因此,只有將小學語文教學扎根于生活這一片沃土,小學語文教學才能枝繁葉茂,開花結果。
【略談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的優秀論文】相關文章:
略談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論文06-22
小學語文寫字識字教學優秀論文06-13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反思論文06-29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辦法論文06-21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解析論文06-21
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研究論文06-13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論文04-05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優秀論文04-16
有關小學語文優秀論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