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淡中國古典舞論文

時間:2021-06-11 10:45:38 論文 我要投稿

淺淡中國古典舞論文

  摘 要:“中國古典舞”是我們各民族代代流傳至今的古代具有典范意義的舞蹈,?是歷代舞人經過不斷實踐演化和提升而形成的具有獨特風格的舞蹈。中華五千年豐碩的文化底蘊,自古就有歌舞的傳布,以其美妙之旋律,美麗之舞姿,讓人心曠神怡。

淺淡中國古典舞論文

  關鍵詞:中國古典舞;技術技巧;身韻特征;古典舞與書法

  中國古典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藝術結晶,在中國舞蹈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堪稱為中國舞蹈的藝術典范。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宮廷舞蹈或更為遙遠時代的民間舞蹈,它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從戲曲舞蹈、武術身法和芭蕾舞步中提取精華,并結合中國古代舞蹈美學以及當代審美觀點和原理,經過歷代表演家的調整、提煉和創新,長期流傳下來,具有典范意義和古典風格的舞蹈。它的誕生與發展,反映了人們對民族舞蹈文化的尊崇,顯示出中國傳統舞蹈藝術的獨特風韻。中國古典舞經過不斷的發展,從外形到內涵突破局限,整理和創造出了許多別具一格的古典舞。

  一、中國古典舞的技巧的特點

  中國古典舞在技巧上一般默示為彈性節奏和點線連系的特點。表此刻節奏上多為附點(抻――趕)或切分(趕――抻)或是兩頭抻中心趕,或是兩頭趕中心抻,或是緊打慢做,或是慢打緊做等等。是以,所形成的動作的內在節奏,諸如則柔、動靜、緩急、放收、吞吐……頓挫頓挫、點線連系等,中國古典舞根基練習中的扭轉技巧,以擰傾形態的舞姿結構為首要特色。

  二、中國古典舞的身韻的藝術特征

  中國古典舞經過不斷的發展,從外形到內涵突破局限,整理和創造出了許多別具一格的古典舞,更創建了古典舞的身韻。“身韻”即“身法”與“韻律”的總稱!吧怼奔瓷矸,指中國古典舞的外部表現技法;“韻”即韻律,指中國古典舞的內在氣韻。俗話說“無韻則神死,少韻則風格無”,身韻是中國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標志,是中國古典舞的藝術靈魂所在!吧眄嵉闹饕攸c有:一是在形體動作上要求以神似為主,主張將身法與韻律集中在“變其形而揚其神”上;二是展現出神形兼備的審美特點,集中體現古典舞的形神統一。

  三、中國古典舞與書法的聯系

  書法與舞蹈之間也是不無聯系的,《明皇雜錄》說懷素和尚看了公孫大娘舞劍器后,草書大為上進,由于他從這種舞蹈中受到抑揚之勢的啟發。在這里兩者之間就有著美學共性的四個方面。其一,力的運動與平衡。舞蹈是通過提煉和美化了的、有節奏的'人體動作,來表現現實和人的思想感情的藝術:而漢字的書寫在進進書法這個審美領域以后,也就是表現作者思想情緒和審美情趣的合于某種規律的筆墨的運動中透發出來的。這種力不是一種直線的沖力,而是那種“以錐畫沙”的、逶迤宛轉而前進的力。這種力不是單向的、光滑的而是不斷內聚和逆著內聚的矛盾運動的力。所以,舞蹈和書法的相通的美學特性,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不斷平衡和不斷打破平衡的力的運動。其二,生命情調。舞者身體的韻律,造成舞蹈強烈的生命情調;同樣,書家滲透個性而又合乎法式的筆墨運動,也使書法表現出郁勃的生命感。其三,感情的外化。我國古代舞論早就指出,舞蹈是表達感情的極致和最高形式。舞蹈的這種功能,書法同樣是具備的。舞蹈和書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找出了美化了的人體動作、筆墨線條與所需要表達的感情、情緒的結構形式。其四,抽象性和表現性。舞蹈藝術和書法藝術以抽象美為特征,其根源正是由于他們要把本來不具備形式的感情、情緒,孤立地、無所依傍地抓取出來予以表現。這種表現又不是寫實地再現事物的外在形貌,而是給出從生命運動中體現出來的一些精神概念塑造出豐富的、可以感受的動態形象。

  一個民族的文化藝術,盡管它們的門類各不相同,載體各異,但是貫通它們之間的美學本質是相通的。它們與今天的舞蹈藝術是一脈相通的,它們在動勢動態及審美價值取向上都有許多的共性。舞蹈在吸取這些姊妹花的時候,或取其形,變其神或取其神,變其形,將他們更加細微的與之相融為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

  另外,我國的文化藝術,在輝煌的歷史朝代中曾經播及周邊的鄰國。因此,在繼承和發展我國古典舞蹈時,還可以從當今朝鮮、韓國等國的舞蹈中看到某些傳承下來的中國古代文化痕跡,亦可為我們所借鑒。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專家、學者們的研究也進人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勢。中國古典舞走入了一個多元發展的階段。人們在追求創新的角度上都會對某一事物進行仔細認真的分析,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切入點。我們知道宋明清以前歌舞結構之豐富,留給研究者們的是多視角的著眼點。因此,中國古典舞也應該向多元化趨勢發展,只要是有利于中國古典舞教學體系發展的元素,我們便應采取積極的態度拿來。這里的“拿來”并非原封不動的硬搬。而應有一定的原則。這原則應當是、立足于本民族和舞蹈本體的基礎上,以“我”為主的進行借鑒和吸收,強調“我”化“它”的原則、目的明確的進行吸收,去掉盲目性。也就是說,吸收“它”是為了解決“我”的問題。在吸收過程中,要注意吸收它們的本質和精髓,而不是無目的簡單地模仿外形。吸收“它”應是為了彌補“我”之不足。在多元素的吸收之后,必須經過消化、融合,統一在中國古典舞的、民族的主體風格之中。總之,運用民族的原則與價值為取向來豐富它、發展它、雕刻它。從而,豐富教學內容,使教學具有多層面的特點。

【淺淡中國古典舞論文】相關文章:

中國古典舞身韻的表現風格論文05-12

關于中國古典舞中的水袖技法研究的論文05-12

淺淡800米跑技術論文05-15

淺談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的優秀論文05-12

論文淺談中國古典舞作品中的俠義精神05-12

中國古典舞的教學設計06-12

中國古典舞教學設計06-12

淺淡公共關系傳播論文參考02-28

中國古典舞訓練體系應以民族為主體為基礎論文05-0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95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乱码 | 日韩丝袜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 无遮挡很黄很爽免费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