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領導信任的自我提升之道論文
根據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的監測結果顯示,目前社會公信力下降導致的信任危機,以政府、專家及媒體最為嚴重。信任危機的存在,增加了社會管理難度,提高了社會交往成本。特別是政府信任危機的蔓延以及對領導干部的質疑,對人民群眾而言,是降信心、傷感情,對領導干部而言,是丟信譽、損形象。因此,如何提升領導信任也是一門值得研究的領導藝術。
一、情感信任是領導信任的靈魂
作為一種心理狀態,領導信任是被領導者認知上理性思考與情感上感性付出相結合的產物。據此,可以將領導信任分為認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兩個基本維度。認知信任指的是被領導者基于對領導者可靠性信念的信任。它是根據經驗進行理性判斷的結果,主要依據是領導者的職務職權、資源掌握程度以及個人能力大小等。而情感信任則是一種基于相互的理解關心與照顧的信任。它反映的是領導者與下屬之間特定的情感聯系,當下屬認為領導者對自己有仁慈和關心之意,就會產生情感上的信賴與投入。
認知信任和情感信任既相輔相成,又相對獨立。認知信任是領導信任的硬件部分,情感信任是領導信任的軟件部分。相對于認知信任來說,情感信任更靈活多變,是領導信任的靈魂,既可以有量的演化,又可以有質的嬗變。情感信任能將被動的、敷衍的、淺表的信任轉化為主動的、真誠的和深層的信任。因此,領導信任的整體提升,主要體現在情感信任這一維度的不斷完善和升華。由于情感信任更多是與下屬的感性相關,不可能發生轟轟烈烈的認知變革,只能靠潤物細無聲的情感培養。
二、提升情感信任的路徑
美國小說家霍桑曾說:幸福是一只蝴蝶,你要追逐它的時候,總是追不到,但是如果你悄悄地坐下來,它也許會飛落到你身上。同樣,情感信任的提升也不能強求于人,只能反求于己。
要以德服人,不能以權壓人。下屬對領導的服從,原因有三:一是力服,這是基于對領導者掌握的權力和資源的懾服;二是才服,這是基于對領導者才能的折服;三是德服,這是基于對領導者道德品質的心服。相對而言,力服和才服是下屬對客觀現實的一種承認,他對領導者的遵從僅僅是一種例行公事而已,甚至在某些特殊的環境中,這種遵從還會變異為某種隱讓式的自保策略。正所謂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由于沒有多少正面情感的存在,甚至還會出現一些負面情感的攪局,導致情感信任失卻了良好的生成氛圍,既難以建立,又難以維系和深化。而德服才稱得上是發自內心的認可。正所謂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在這種情況下,下屬對領導者的遵從是一種在敬佩情緒引導下的主動作為。士為知己者死就是最好的例子。德是人格之基、做人之本,領導者只有加強德的修養,成為一個具有高尚品德、優良品性的人,才會受到下屬的尊重,才會因其人格魅力的暈輪效應,不斷放大自身的優點,促使下屬形成對領導者的高度認同感,產生強大的感召效應,形成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氣場,從而提升情感信任。那種以權壓人的領導,不但不可能凝聚情感信任,反而會加速情感信任的分崩離析。
要以公取信,不能以偏失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心何以得失?《呂氏春秋貴公》 有言:嘗試觀于上志,有得天下者眾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領導信任亦如此,公則得之,偏則失之。領導者處事公平公開,于己能心底無私天地寬,做到不因己意而廢人言、不因小惠而傷大體;于下屬能做到賞罰不由好惡而由是非、行為不由臆測而由法度、用人不由親疏而由才干,故下屬能信其言而效其行,達到聚人、聚心、聚威的效果。領導者為人公正公道,處事公平公開,還能夠營造出充滿激情、積極向上、樂于奉獻的良好工作氛圍,為情感信任的生根發芽提供肥沃土壤。否則,就會出現水不平則溢,人不平則鳴的怨憤情緒,重挫情感信任。
要以誠聚人,不能以術弄人。情感信任具有經驗性,即信任的提升是在長期的共同行動中積累經驗的結果。因此,情感信任更具脆弱性,即信任的建立很困難但破壞卻非常容易。領導者的多次誠信行為不一定能獲得下屬的信任,但一旦表現出一次或幾次非誠信行為,就極易破壞這種原本就很難建立的信任。這主要是因為個體對負面事情或信息的印象往往更為深刻。自古以來,誠實守信一直是中國人引以為傲的傳統美德。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說的是做人的基本底線,民無信不立說的是做事的基本準繩。對于領導者來說,誠信更是為人處世必備的基本素質,正所謂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特別是隨著社會民主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信息流通和傳播速度的不斷加快,領導者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處在被關注之中,如果說話油腔滑調、干事敷衍塞責,其形象必然會在下屬心中大打折扣。至于那種靠玩弄權術、使用計謀,明一套暗一套、說一套做一套、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臺上一套臺下一套的二皮言行,后果不僅是領導者形象大打折扣,更會造成下屬對領導的離心離德。因此,在情感信任的建立和維系上,實實在在以誠聚人最為關鍵。
要以善入情,不能以惡毀情。善是一種包容瑕疵的胸襟,是一種關愛他人的情懷。領導者在與下屬相處的時候,要從尊重、包容和關愛出發,以自己心扉的敞開換來下屬心跡的吐露,做到以善入情、以愛喚情。尊重是一種基于平等的社交互動方式。敬人者,人恒敬之,領導者只有把自己和下屬放在人格平等的基礎上,才能獲得下屬發乎情、順乎心的'敬重,產生親其人、信其道的效果,從而推動工作的順利開展。那種視下屬為草芥、為踏石、為工具的領導心態,只會招致下屬的厭惡甚至是強力反彈,即使是迫于壓力而屈服,也絕談不上能動性的發揮。包容是一種基于理解的社交互動方式。由于社會的急劇變化、工作的緊張沉重、心理的錯綜復雜,下屬不可能與領導者的步調完全一致,作為領導者,應該尊重差異、因勢利導、推功攬過,努力做到和而不同、凝心聚力、共謀發展,而不是求全責備、唯我獨尊、攬功諉過,導致同而不和、離心離德、阻礙發展。關愛是一種基于感情的社交互動方式。它是涓涓細流,卻能滲入心田;它不計回報,卻能有出乎意料的收獲。領導者對下屬的關愛體現在細微處,相遇時的一個微笑、工作上的一次指點、生活上的一次援手、思想上的一次交流,都能有效地拉近二者之間的距離。領導者因施愛而愉悅,下屬因受愛而溫暖,歸屬之感、親近之心就會油然而生,情感信任自然提升。身為領導者,帶著善意的尊重、包容和關愛,激發的不僅是工作的熱情,更有情感的歸屬;帶著惡意的輕慢、挑剔和漠然,失去的不僅是人心,更是信任。
【淺談領導信任的自我提升之道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農業用水提升效率的策略的論文06-21
淺談如何提升作文的自我修養07-26
淺談簡歷篩選之道10-14
淺談領導的用人藝術論文03-30
淺談如何提升干部的六種能力論文06-04
淺談通信行業如何提升服務質量論文06-04
淺談圖書館員職業素養提升論文06-29
淺談人性的自我覺醒的論文06-12
關于提升自我的議論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