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效率下的初中生物的論文
1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
1.1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傳統的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教師非常關注基礎知識的記憶和訓練,不體察學生的興趣和態度,教師片面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沒能主動的參與和交流,這樣的單一講授型課堂模式,不適合原本活躍、愛動的初中生身心特征,結果是束縛了初中生的思維和能力。一部分學生不理解教材,甚至當成文科知識死記硬背,自然在學習中遇到很多困難和疑惑,有的學生因為枯燥的課堂模式,干脆失去了聽課的興趣,放棄了生物學科的持續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能為學生搭建交流和溝通的平臺,學生在互相探究和講解中,將難以理解的問題或者爭議問題更好的解決,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感情和溝通能力,調動了學生的探索與創新精神,提高了學生在互動過程中的情感、態度,為將來走向社會更好的進行協助與人際溝通打下基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小組得出自主合作探究的結論,會印象深刻,從中獲得學習生物學科的成就感,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熱情。
1.2分層教學法
初中生正在生理發育期,部分學生叛逆心理比較嚴重,教師要注意把握這個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變化規律,關注學生的言行與情感的異常舉動。生物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基礎知識水平、理解能力等,將學生分為幾個層次,能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層次的情況,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案和問題,例如,教師在講授關于人體的呼吸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同一層次的學生分在一組,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布置不同難度的任務。學優生的問題梯度要深一些,對學困生可以設置簡單問題,讓他們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2創設和諧的生物課堂氛圍
初中生物教學中,教材設置都是環環相扣的,但是具有比較強的開放性,給了教師充分的發揮空間,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綜合能力挖掘出來。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轉變過去說教式的單一教學模式,避免灌輸和強迫性記憶,應該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如討論法、實驗法、合作探究法等形式,結合生物教材的內容和課程標準,給初中生創造一個合理、自由、輕松的課堂氣氛,從而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表現,引導學生回答問題的同時,還有培養學生的質疑品質,要求學生自主設置問題,由其他同學或者教師解答。教師要對課堂進程合理把握,引導學生圍繞教學目標和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質疑,避免為了活躍課堂而漫無目的地思考,注意問題的學科價值。教師可以將初中生物科學史中的生動故事和經典案例植入課堂,為學生創設趣味性的情境,配合教材知識的講解和應用,使設疑和創造良好統一,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增強情感體驗和感悟。
3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生物學科的學法指導。首先養成預習的習慣,讓學生自主思考和初步體驗,在此基礎上,才能在課堂的短時間內形成自己的見解。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為學生創造討論和展示的機會,通過學生的相互補充和糾正,教師的.及時總結和歸納,師生共同完成生物課堂教學內容,形成良好的課堂生成,提高課堂效率。教師要采取激勵式的課堂評價措施,鼓勵和表揚學生課堂中的閃光點,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初中生物教師要在課堂上加強全局掌控,培養學生對新知識的歸納和總結的能力,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潛力,讓學生充分發揮學習自覺,實現真正的主體地位。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課下復習和練習,同時配合及時的單元及階段性考試與評價,將每一環節的教學工作都做到位,才能實現課堂40分鐘的高效。
4開展高效實驗類型教學
對初中生的動手能力要求高于小學生,學生自身對動手實驗等活動也有著很大的興趣。一方面可以通過教師的趣味性講解,學生的動手操作增強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產生對生物的好奇與興趣,增進了常規課堂教學的效果。例如:在講授膝跳反射這一課時,學生親身實驗,感受膝跳反射的神奇,此時學生沉浸在求知的欲望中,教師對原理和教材知識點進行講解,自然提高了課堂效率。初中生物教師要不斷關注新的生物學信息,鉆研教學理論,改進教學模式,提高自身的課堂掌控能力。學校要重視生物課程對初中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對配套的實驗場所和設施給予資金和物質上的保障。師生良性互動,創造和諧生物課堂,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課堂的實效性。
【課堂效率下的初中生物的論文】相關文章: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論文07-07
教學課件的制作使用與課堂效率論文07-03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見解論文06-13
如何在素質教育下提高數學課堂效率教學論文03-30
如何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論文04-25
精心設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論文07-04
文言文教學的課堂效率問題論文05-29
教材插圖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系論文06-12
小學數學課堂效率提升研究論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