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本建設項目決算規范化管理論文范文
一、高校基本建設項目賬務決算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對基建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處理不當
高校基建項目建設的可行性研究編制過于簡單,設立出發點是為了獲取項目資金,項目建設的目標定位不明確;建設方案不完善,缺乏保障性預備等,在建設中造成了資源、人力、財力等的浪費。
(二)基本建設項目編制過程不規范
由于沒有科學的、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立項的編制流程僅限于形式,未起到實質性作用。基本是由基建部門經過相關領導批準后即準予立項,由于基建部門負責報建估算,沒有統籌規劃、全面考慮,投資估算缺少財務部門的參與,造成項目實施和結算中出現較為嚴重的超概算等問題。江蘇省某高校計劃建設心理學實驗室,只向準核立項的機構發送申請,并未向學校的財務機構提交資金預算等數據資料,因缺乏專業領域的數字計算和評估審核,按原計劃建設的項目卻因建設過程中資金短缺而終止,正是編制過程不規范的后果。
(三)基本項目的建設過程不合理,造成超概嚴重
在高校基本建設項目中“三超”現象很普遍,所謂“三超”即概算超計劃、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根據教育部相關數據統計顯示,在某高校基建項目中,大量數據證實普遍存在超概現象,數額高達數千萬。這不僅反映了建設計劃的漏洞,還使得項目建設進程止步不前,阻礙了高校的科研發展。
(四)基本建設項目執行過程存在偏差
筆者統計某高校數據結果,將其工程合同與結算數對比分析,顯示實際支出大于施工合同比率均超過10%,甚至翻倍增長。計劃和實際執行合同過程中支出的偏差過大,暴露了對于基本建設資金預算支出的評估不合理。
(五)基建項目決算長期存在難以解決的問題
經辦人不及時報賬,造成建設成本難于歸集整理,對于后續建設資金的運用缺乏指導性;基建部門不積極辦理應收各項政府押金及保障金退回手續,使得高校基本項目建設長期占用資金,不能形成固定資產;高校基建部門人員業務不熟練,責任感缺乏,由于不及時向上級反映問題造成惡果。
二、高校基本建設項目問題的形成原因
(一)建設項目立項可行性沒有得到充分論證
1.建設項目立項沒有結合學校實際發展情況進行科學論證,沒有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沒有征求使用部門的意見,使得項目缺乏可行性、科學性和合理性。
2.可行性方案設計沒有考慮價值優化因素,缺少成本價值觀。
3.項目服務對象不具體。并未確立具體明確的項目服務目標客戶,缺乏目的性、系統性,沒有圍繞高校特征對科研、教學、師生進行綜合分析。
(二)建設項目細化預算處理不當
一直以來大多數高校的基建財務都只能在建設過程中及建設完成后發揮作用,沒有真正參與項目的前期工作,造成項目預算管理的斷帶。
(三)項目招標、投標的合同不規范
據調查結果顯示,高校基建部門的管理人員并非建筑工程、建筑造價工程專業人員,招標、投標文件一般都是委托招標公司做,在編制招標文件時甲方(學校)提出的合理的需求未得到充分體現,對簽訂合同的一些陷阱尚沒有鑒別能力;簽訂合同時沒有通過律師把關,在支付工程款方面對合同內及簽證的支付比率不明確,對合同結算不能超過合同的百分比沒有約束條款,對質保條款支付很籠統。例如某高校簽訂合同,最終結算超過合同100%,并簽訂了可調價的補充合同,卻未對簽證做詳細規定,在法律上處于不利地位。既增加了建設成本,同時使財務部門在資金籌措中處于被動地位。
(四)施工過程簽證、變更較多,沒有制約
施工單位為了獲取利潤,總是通過各種工程變更簽證來確保自身利益;而校方建設部門在施工中沒有嚴格控制工程中的變更、簽證,致使工程造價成本大大增加,超過了投資規模;也有校方擅自改變資金用途,不按最初設計施工,造成簽證和變更。
(五)學校對建設項目決算不重視
建設項目財務決算時基建部門不能提供完整的建設資料,尚未形成嚴格的管理監督機制;學校領導沒有認識到基本建設項目須經決算報財政部門批復后才能結轉固定資產;對于影響項目決算報批的人或部門缺乏相應的獎罰制度,基建部門管理渙散;管理機制不健全,分工不明確,造成部門間推咎責任,降低效率。
三、規范化管理的途徑
(一)做好建設管理前期的論證工作
做好單位內部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是規范化管理前期最重要的.環節。高校應成立對大額固定資產基建項目論證管理委員會,秘書處應設于學校規劃部門,負責項目立項前的組織和論證工作,論證應結合學校的整體布局、資源狀況和發展方向等綜合考慮,統籌項目資金的運用,實現全校資源的優化配置。報主管部門立項批復后,組織相關人員商議,制定細化的項目預算。項目建設前期一定要符合高校整體布局特征,資金匹配度要合理,與學校未來發展方向保持一致,達到資源和資金的最優配置。
(二)實施規范化概預算管理工作
學校項目的頂層設計,由校領導結合學校的發展規劃、資金籌措的情況確定,制定合理的項目總體投入資金數目;項目歸口管理部門,負責組織項目概算的編制,并報上級部門批復等工作;基建部門負責組建項目工作管理組,編制項目預算。項目預算是學校各部門執行項目管理的依據,原則上不能超預算10%,凡超預算的內容均需報財務部門備案,并向相關部門調整立項并獲批復。財務部門根據批復后的概算調整項目預算安排資金,進行監督管理,保證項目決算的順利進行。
(三)簽訂合法、科學的工程合同
提高施工合同簽訂的技術含量,各校的基建部門應該配置相應的工程技術人員,在項目前期的報批論證、施工合同招標文件的甲方需求的設定、后期的竣工驗收及質保問題等環節,請專業人員進行有效評估考查;同時請律師對合同的法律效力進行維護,確保合同合法、有效。
(四)抓好施工過程的管理,減少簽證、變更
在施工過程中,校方工地代表要參加工地例會、查看簽證事項并嚴控施工過程的變更及簽證;合同嚴格按設計執行,按合同要求施工方工程報量及價款不能超過結算的10%,不可以虛高。
(五)加強財務部門的管理和監督職能
隨著高校建設項目日益增多,高校的基建財務部門一定要從事后的核算工作向事前的管理工作和事中的監督工作轉換,強化內部管理機制。建立建全基本建設財務管理制度,按章辦事。審核及跟蹤建設項目預算。在核算上加強合同管理,增加合同輔助表的登記工作。健全基建項目檔案,為項目決算做好基礎工作。基建會計人員需具備良好的業務素質、強烈的責任感、一定的專業知識。
【高校基本建設項目決算規范化管理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基本建設項目管理投資控制分析論文06-24
防雷工作規范化管理的探索論文06-30
工程竣工決算審計論文03-03
高校宿舍管理系統的論文04-01
高校管理模式論文03-30
高校危機管理措施的論文07-02
負激勵高校管理的論文06-27
高校管理創新的思考論文06-23
土地收購儲備規范化管理研究論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