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貿易水平衡量現代化論文范本
隨著世界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和貿易自由化進程的持續推進,服務貿易在世界各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斷上升,服務貿易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當今世界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服務貿易增長快于世界平均水平。198x-200x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7.7%,比同期世界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速高8.7個百分點。200x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為3044.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3%,增幅回落了9.6個百分點,但仍高于世界平均增長11%的水平,世界排名也由200x年的第7位上升至200x年的第5位。近年來,吉林省服務貿易在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有了長足發展,服務貿易進出口實現了穩步增長。200x年、200x年、200x年全省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分別實現40879萬美元、45747萬美元和66490萬美元,年均增長28.63%。盡管如此,吉林省服務貿易發展仍處于落后狀態,200x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服務貿易進出口排名中僅居第20位,落后于黑龍江、遼寧兩省,與沿海開放省份相比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相差幾百倍。應該說,吉林省服務貿易發展的比較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一、吉林省服務貿易發展的現狀
第一,旅游、技術進口、文化成為全省服務貿易進出口中的較大項目。吉林省入境旅游人數從200x年的22.3萬人次增加到200x年的61.73萬人次,年均遞增13.57%;旅游外匯收入從200x年的`5803.7萬美元增加到200x年的2.11億美元,年均遞增17.54%。200x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中外國人達52.46萬人次,比200x年增長18.74%,占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的84.98%;港澳同胞達5.69萬人次,增長8.62%,占9.21%。臺灣同胞達3.58萬人次,減少27.54%,占5.80%。全省技術進口及文化進出口在全省服務貿易總額中均占有一定的比例。
第二,外商投資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寬。200x年,吉林省實際利用外資22.7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7.6%,其中,外商直接投資8.85億美元,增長16.3%。吉林省服務業吸收外商直接投資9986萬美元,同比增長104.8%,外商服務業投資領域拓寬到房地產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批發零售、住宿和餐飲業等領域。
第三,境外工程承包不斷增長。200x年,全省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設計咨詢累計完成營業額4.7億美元,比200x年增長16%;新派對外勞務1.92萬人,比200x年增長6.1%,列全國第7位。
第四,服務外包領域取得新進展。目前,吉林省已經形成以長春軟件園、吉林軟件園和延邊中韓軟件園為依托,集投資服務、技術研發、企業創新和人才培訓為一體的軟件產業基地。全省有實際業務服務外包企業72家,有13家軟件企業被確定為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列全國省市排名第5位。200x年,吉林省服務外包業務總額為30億元,離岸外包業務額為7500萬美元。吉林省先后建立了“省軟件出口基地”、“省軟件出口聯盟”,以基地為載體,組織了吉林大學軟件學院、啟明公司等重點院校和企業與大連軟件園等30余戶知名軟件出口企業對接,實現了對日本、韓國外包業務快速增長,現已開展對韓國錦湖集團,日本的理光、東芝、日立等大型企業的軟件外包合作,并將外包服務逐步擴展到歐美市場。
二、吉林省服務貿易發展的比較優勢
第一,人才資源優勢。吉林省被譽為文化之省。全省人口只占全國總人口的2%,卻擁有高校64所,約占全國的4%。其中,吉林大學是中國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大學,也是中國僅有的7所世界500強大學之一。吉林動畫學院在校學生6000多人,是全國最大的動漫人才輸出基地。吉林省每萬人中擁有大學生人數在全國位于第5位。雄厚的教育基礎,使吉林省非文盲率達到98.5%,居全國第5位。相對于東部沿海地區,吉林省具有勞動者綜合素質較高、勞動力成本低廉的比較優勢。同時,吉林省擁有各類科研機構678個,每萬人中擁有工程師數在全國居第6位。擁有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物理所、應化所,衛生部長春生物制品所等國家重點科研機構,科研實力雄厚,科技人員素質高。這些都是吉林省發展服務貿易的巨大優勢。
第二,地理區位優勢。200x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復《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標志著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迄今唯一國家批準實施的沿邊開發開放區域。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將對進一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區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成為輻射和帶動東北亞區域加快發展的重要引擎。吉林省處于日本、俄羅斯、朝鮮、韓國、蒙古與中國東北部組成的東北亞地區的腹心地帶,東部與俄羅斯接壤,東南部以圖們江、鴨綠江為界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相望,邊境線總長1438.7公里。其中,中俄邊境線232.7公里,中朝邊境線1206公里,南連遼寧省,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北鄰黑龍江省。東部琿春市處于東北亞地理位置的幾何中心,距日本海15公里,距俄羅斯波謝特灣僅4公里。省會長春市位于東北亞十字交通線的交匯點。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為吉林省與東北亞國家開展服務貿易提供了巨大優勢。
第三,自然資源優勢。吉林省是國家生態建設示范省,形成東部茫茫林海、中部松遼平原、西部濕地草原的生態環境特征,在生態資源上具有優勢。200x年,吉林省對旅游資源進行包裝,評選了長白仰雪、王城遺韻、深宮塵史、雞鳴三疆、冰湖騰魚、向海舞鶴、寒江雪柳、凈月神秀等“吉林八景”,打出了“吉林旅游”的品牌形象。長白山是吉林省旅游業的標志性景區,在金融危機、甲型流感等諸多不利因素的背景下,2009年長白山旅游依然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景區旅游人數首次突破百萬大關。在旅游產業發展戰略上,吉林省提出由“觀光經濟”向“休閑經濟”轉變,并以長白山為龍頭,輻射和帶動周邊地區旅游產業發展,推動和參與東北地區大旅游經濟圈建設。目前,撫松長白山國際旅游度假區正式開工,總投資達200億元,是中國迄今最大的旅游投資項目。
第四,文化產業優勢。吉林省文化產業發展生機勃勃,影視、歌舞、動漫、民族文化等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打造了極具特色的“吉林文化現象”。吉林動漫集團是國內首家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大型動漫集團,具有超過3萬分鐘的年加工生產能力。在200x年5月舉辦的長春國際動漫藝術節上,吉林省動漫企業與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簽約10多個項目,達成意向性投資總額近4億元。長春凈月開發區奠基建設知合國際動漫產業園,總投資7億元,建成后預計產值達2億元。吉林出版集團擁有21家子公司,共同參與出版業競爭,日前一次性向韓國輸出30本圖書版權,邁出了國際化合作的重要一步。長影集團被譽為中國電影的搖籃,吉林省影視劇制作集團、吉林市歌舞團等均嶄露頭角,成為吉林省文化產業發展的優勢。吉林是滿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被譽為“歌舞之鄉”。滿族風情、朝鮮族民俗,不同的民族文化為吉林省開拓服務貿易提供了更大的平臺。在第五屆中國吉林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上,作為首次集中參展的吉林省文化產業取得顯著成效,累計簽訂投資合同金額16.2億元,文化產品交易額達300余萬元。
【服務貿易水平衡量現代化論文】相關文章:
服務貿易發展試析的論文06-01
信息服務貿易探究的論文06-03
我國對外服務貿易發展的論文06-02
新時期我國服務貿易論文參考06-01
服務貿易結構升級分析論文范文06-01
寧波國際服務貿易現狀的分析論文06-03
關于現代化理論與現代化中國的論文06-12
服務貿易合同07-21
圖書館數字化與現代化服務探索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