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瑞文網!

現代化少數民族文化論文

時間:2018-06-07 13:15:14 論文 我要投稿

關于現代化少數民族文化論文

  一、新疆少數民族文化變遷

關于現代化少數民族文化論文

  第一,新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各個民族經歷了千百年的成果而積累下來的,是包含了自己民族特色,并能夠傳遞給他人繼而延續下去的文化,還能使自己的民族能夠很好地生存下去。

  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勢必會受到其他族文化的影響,為了能使自己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得到更穩定的傳承,民族文化間的相互融合在這種時候就顯得尤為重要。由于黨中央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了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文化教育,使得該地區的主流文化得以融入到少數民族的生活中。改革開放之后,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現代化沖擊著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使得新疆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出現復蘇和衰退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況。新疆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是復雜的、多元化的。新疆境內有55種少數民族,是一個具有文化多樣性特色濃郁的地區。

  在這個地區有多種宗教、多種語言、多種民族共同存在。因而在新疆地區內有很多民族大融合的現象發生,使得民族文化也變得豐富多彩,要想使傳統文化向現代化轉型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文化具有多樣性,它表現在各個方面:首先,物質文化的多樣性。俗話說:“有水的地方就有綠洲”,新疆的大部分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的。正是由于這種地理環境使得新疆的經濟發展變得多元化,使得新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得以保存,同時又有現代文明與之融合。其次,制度文化的多樣性。新疆全稱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由其名稱即可得知,新疆地區的制度與其他地區的差異,在新疆地區內有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還有一般地方的政府機構。以新疆首府烏魯木齊為例:市、自治區、兵團這些政權機構是并存的,在統一的基礎上也有一定的自主性。

  再次,觀念文化的多樣性。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除去新疆本地的少數民族之外,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屯墾戍邊的人們,由于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生活習俗,從而形成了獨具新疆特色的漢文化。與此同時,新疆的眾多少數民族還有著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字,不同的服飾。解放以后,由于很多少數民族進行了民族大融合,所以形成了很鮮明的,多元化的少數民族文化。而漢民族的文化又同少數民族文化進行了大融合,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的復雜的文化體系。伴隨著時代的更新變遷,新疆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也出現了比較大的改變。

  改革開放以來,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古老的絲綢之路變為了具有現代特色的絲綢之路,而這亦可說是民族傳統文化現代的其中一種。而在這一進程中,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狀況也有了日新月異的改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具有非常濃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在新疆地區,除去漢民族外一共居住著55個少數民族,并且形成了屬于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群體,世代居住在一起。這其中,信仰伊斯蘭教的維吾爾族人民占大多數,同時還有回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柯爾克孜族、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而他們所信仰的教義也不盡相同;進一步言之,即使同一個民族,由于新疆擁有包含東疆、南疆、北疆多個區域的廣闊地域,加之城市和農村的生活差異,南北疆以及城鄉發展的不平衡,造成了生活在不同地區的同一民族接收信息的速度也有很大的差異。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清真寺被建立起來,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宗教色彩也變得越來越濃厚。與此同時,內地沿海地區已經開始了快速的經濟發展,使得新疆的發展與內地的差距越來越大。

  綜上所述,發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現代化是至關重要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所以既要保留原有的傳統文化,又要使之更加適應現代生活。

  第二,新疆少數民族的文化現代化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新疆地區各個民族隨著時代的變遷與外界的接觸變得越來越頻繁,范圍也相對越來越大。無論是在生活或文化上都出現了融合,雖然民族不同,但是文化上越來越趨同,一些里層的文化雖然還存在,但是表層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來越被弱化。例如,在穿衣服飾上,少數民族的傳統服裝只有在傳統節日或者在老一輩身上才能夠見到,大多數的人都是穿的和漢族人相差無幾的便服,并不再是只穿屬于本民族的服飾。而在飲食上,少數民族由之前的以牛羊肉為主的飲食風格,轉變為蔬菜,肉類魚蝦類并存的飲食結構。由過去的單一的飲食變為現在豐富多彩的飲食風格。在保留原有的民族餐飲的基礎上,與現代飲食結合起來而形成了新的時尚飲食。同時,在觀念、語言文字和民族意識上也隨著現代化生產的進步而有很大轉變。新疆各民族的飲食和起居方面的文化習俗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例如,以前的游牧民族也逐漸安定下來,不再是一直住在氈房和蒙古包里,而漸漸搬進了樓房中。由以前的放牧生活變成了從事經營活動。在語言文字方面,在保留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的基礎上,大多數人都學習了漢語和漢字,以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由于地域特色,很多的少數民族都會使用兩種語言和文字的。民族意識越來越強,并通過多個方面表現和反映出來。這說明民族之間的認同感越來越強。總而言之,要實現新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現代化,還需要走很長的路。

  二、少數民族文化現代化轉型中存在的問題

  民族傳統文化是具有包容性、開拓性、創新性的文化。所以民族傳統文化并不等同于“封閉、落后、保守”。文化轉型是指特定的時間內,文化的發展或快速或逐步重組和更新。傳統文化轉型與現代化的理念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這種理念是人們的生存方式由傳統向現代最基本的改變。在一些國家,宗教因素仍然以傳統文化形式傳播,并滲透到思想、價值和生活方式等各個方面,這些少數民族的文化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化的轉型增加了難度,這也是問題的重點。新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包括醫藥、舞蹈、藝術、風俗信仰、特技和飲食等。在新疆地域文化中少數民族文化所占的比重很高。當然,發展中的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種問題。

  (一)少數民族語言在社會交際中面臨新的挑戰

  文化是不能沒有語言的,而在新疆,語言的使用又更為復雜:如漢語、維吾爾語成為新疆通用的語言;有更多的人使用雙語或多語。在長期混合過程中部分少數民族群體逐漸失去了其原始的文字和語言,如韃靼人、烏茲別克人別克部落。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實行以漢語為通用語言,同時又鼓勵學習民族的原始語言,在工作和學習中同時掌握幾種語言是非常有好處的。少數民族作家的優秀作品應該受到鼓勵和支持,這是歷史的潮流,但在一些地區,這些做得還遠遠不夠。新疆部分地區現今仍存在溝通上的困難,也可以說,這是現在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率較低的因素之一。

  (二)一些民族傳統文化面臨著萎縮與消失的現象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傳統的國家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民族文化之間的融合也越來越明顯,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正面臨嚴峻的生存危機、傳統文化有形的和無形的部分正在逐漸消失,一些民間工藝品也隨著老藝術家逝去而丟失。如果單純追求經濟的快速發展,將導致民族文化生態和資源受到很大的破壞。現在,隨著新疆普遍都有急于致富心理,很多地方出現了由于經濟的發展造成了民族文化生態資源受到嚴重破壞的行為。新疆原生態的民族手工藝技能逐漸由工業代替。一些傳統民居建筑藝術、傳統服飾工藝品,傳統的飲食習慣,沒有得到繼承,民族市場正在逐漸萎縮,甚至瀕臨滅絕。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種戲劇,舞蹈、工藝和體育活動也都在逐漸消失。

  (三)少數民族聚居的農牧區基層文化建設不完善

  隨著社會由游牧民族和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也隨之變化。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區域,應建立屬于自己的文化產業,現代的文化產業。文化應與經濟緊密結合、促進經濟和文化的共同發展。如果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不與時俱進,就很可能成為經濟發展的障礙。從農業文化和游牧文化向工業文化發展是必然的趨勢。如果傳統文化不能在現代工業社會生存,它就會落在后面。這主要表現在農牧區居民的低教育水平。根據新疆在2013年2%人口抽樣統計調查結果的計算,少數民族人口的文盲率為21.03%,高于漢族人口文盲率3.4個百分點。因此,在新疆社會中,知識體系和知識結構的轉型都面臨嚴峻的挑戰。如果自我封閉的觀念嚴重,并且沒有完全擺脫計劃經濟的思想、群體意識薄弱,個人意識、公民意識、民族意識又相對較弱,尤其是與南方一些地區相比,新疆現代技術是非常落后的,并且參與率較低,有很多習俗不適應現代生活的節奏。

  三、少數民族文化現代化轉型中問題的解決對策

  在新疆地區,為了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導致新疆民族傳統文化和先進文化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也日益顯露出來。因為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相對于發達的地區存在著普遍不發達的問題,文化的發展也相對落后,因此,為了促進其傳統文化發展與現代化的有機結合,需要國家強大的支持。根據新疆少數民族的文化現代化中出現的轉型問題,并充分發揮先進文化的主導作用,使得先進的文化思想能夠傳播到所有民族群體,以此來促進新疆少數民族的文化向現代化的轉變。

  (一)共同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現代化發展大多數少數民族群眾的思想中包含著豐富的原始文化財富,必須加強保護和發掘少數民族的文化,要支持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增加投資。進一步完善制度、加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與先進文化的結合。同時,這些也反映了民族特色和時代精神,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創新中發展和在發展中的創新相結合。要增強少數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提高競爭力,有效對抗不良和腐朽文化,維護文化安全和國家利益并促進新疆文化走向世界。

  (二)進一步研究和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首先,要加快政府文化保護模式的改革。保護傳統文化體制改革的關鍵是改革和完善保護。應該提倡多種形式的保護,如博物館式保護、生態保護。其次,應盡快完善法律保護。新疆應首先建立地方性的法律法規,提高民族文化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用合法的方式來保證法律地位和文化的保護,同時運作程序加強保護公眾文化意識和社會責任。再次,加強對市場保護制度的建立。要充分利用經濟手段來保護少數民族文化,這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重要途徑。在當今文化的保護、社會的支持和國家的保護是最為廣泛的,具有強大的力量。通過各種方法保護傳統文化,現代傳媒打造公眾輿論和社會氛圍,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

  (三)努力改變農牧區文化相對貧困的狀況。新疆的自然生態環境被天山山脈隔開,造就了南北兩個區域截然不同的生態特點。不同的民族在新疆自然地理環境中有著不同的傳統文化和謀生手段,在新疆,可以將各民族經濟文化分為草原游牧文化和綠洲農業經濟文化兩種類型。然而,世界各國的社會實踐證明,現代化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趨勢,從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來看,現代文明被定義為工業文明。首先,應該加強基礎教育、提高學生文化素質、加強思想教育。隨著發展市場經濟、就業、經濟利益和分配方式種類越來越多樣化,尤其是社會階層的分化、收入差距擴大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在價值取向方面應給予正確的指導。其次,應發展經濟、改善生活環境,提高質量的生活,并鼓勵牧區投資文化建設。通過建設圖書館、廣播站、電視臺等方式進行宣傳和教育等,建立一個全面的,多層次的,豐富的文化宣傳鏈條。

【關于現代化少數民族文化論文】相關文章:

1.貴州少數民族文化論文2500字

2.有關貴州少數民族文化論文2500字

3.淺談貴州少數民族文化論文2500字

4.少數民族文化產業融資問題研究論文

5.少數民族文化資源開發和利用分析論文

6.少數民族文化月活動方案

7.新媒體對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空間的影響論文

8.新媒體環境下如何發展好少數民族文化論文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在线 | 在线亚洲中文精品第1页视频 | 思思热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 人摸人摸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2020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