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主體性作文教學論文
一、主體性作文教學的內涵與特點
(1)主體性作文教學的內涵教師在課堂中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指導學生做好語言和情感的積累,讓學生積極、自主、創造地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最終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開放、自主的學習環境。進而使學生的主體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也使教師的主導性在課堂中更具有說服力。
(2)主體性作文教學的特點作文中的主體是可以自主地駕馭自身的寫作行為,同時行為的主體是有自我決定的[1]。所以,主體性作文教學具有開放性、積極性、創造性的特點,教師要意識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絕不只用作文本寫命題作文這一種形式”[2]。
二、作文教學現狀探析
在現實的寫作教學中,我們發現作文教學中主體性缺失的現象特別嚴重。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表現:學生主體性的缺失和教師主導性的偏差[3]。
(一)學生主體性的缺失
學生主體性的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不愿寫,不會寫。
2、學生寫不好文章,認識不到作文是個性的展現[4]。
3、作文的套路化,學生在老師的長期訓練之下,只會寫考場作文。
(二)教師主導性的偏差
一直以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時甚至是教師的“一言堂”。其次,過分注重作文模式教學而輕視學生的創造性,重作文前指導而輕視作文后評改[5]。
(三)作文教學中主體性缺失的原因
作文教學中主體性缺失是由于社會過度追求教育的功利性,重應試教育而輕視素質教育,所以缺乏教育的民主性。在教學中,一部分教師缺乏主體性教學的素質。他們的課堂是缺乏民主氛圍,過分重視教師的權威和相信課本。
三、主體性作文教學方法
(一)教師方面
1、轉變教育觀念,全面提升自身素養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主體之一,主體性作文教學中,教師應具備扎實的有關主體性作文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2、要有豐富的的專業基礎知識和一定的教研能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語文專業知識,而且要了解自己語文學科的發展趨勢和最新的研究成果。3、善于創新,善于創設情景,善于營造課堂氛圍4、在教學中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教師要樹立學生是獨立的人,在主體性作文教學中,教師能在課堂中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學生方面
1、激發寫作興趣。在主體性作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寫作興趣,要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采用適宜學生的作文命題形式。
2、培養感悟能力,明確寫作意義。在作文前,讓學生在思想上形成一個清楚的認識,即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寫作,寫作有什么樣的意義。
3、確立學生的寫作主體地位,培養主體精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自由作文,寫學生感興趣的作文。
4、發現學生的潛能,激發創造性。主體性作文教學活動中,多設置一些活動,多貼近學生的實際,讓學生自然地作文。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學生的主體性發揮的同時,作文的主動性就會增強,作文的主動性增強了。作文教學是最能培養人的主體性的學科,理應更多的承擔起培養人的主題精神的重擔,因而繼續探索在作文教學中培養人的主體性將是作文教學研究一個永恒的話題。
【主體性作文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學生主體性地理教學論文06-20
高中語文主體性教學的論文06-05
自然的主體性的論文04-27
培養學生主體性地理教學論文06-20
聲樂教學主體性反應研究論文04-13
小學數學主體性教學研究論文06-23
數學教學學生主體性發揮論文06-23
初中科學教學中的主體性論文03-31
淺析譯者的主體性論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