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夢游女》淺析論文

時間:2021-06-11 18:38:04 論文 我要投稿

歌劇《夢游女》淺析論文

  歌劇,作為以音樂為中心要素,并輔以戲劇表演的綜合性藝術;或以宏大的曲調、華美的舞臺表現激昂慷慨的情感,或以明快的節奏、精煉的臺詞表達動人心弦的情緒,或以空靈的唱腔、跌宕的情節直扣觀眾的靈魂,讓音樂的魅力與激情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局限,美輪美奐的故事場面歷歷在眼前。

歌劇《夢游女》淺析論文

  幾百年的歌劇歷史,孕育了無數如耀眼星辰般的歌劇,仰望它們,它們述說著獨自動人的故事,有些帶著人類對神的敬畏呼喚生命的美好,有些帶著對愛情的迷惘期盼幸福的恩賜,有些帶著對命運的悲戚泣哭世間的無常,還有很多很多的人間寫照。

  今天我想來說一說的,是19世紀意大利的一部浪漫歌劇《夢游女》,它是19世紀初期意大利偉大的歌劇作曲家,文森佐·貝利尼(18xx-1835),真正意義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

  貝利尼18xx年11月3日出生于西西里的卡塔尼亞。出身音樂世家的貝利尼,其才能很早被從事管風琴彈奏的父親發掘,并在當地士紳的資助下被送到拿波里的音樂學院接受作曲訓練。在求學期間深受羅西尼音樂風格的影響開始學習歌劇創作。從學生時代的第一部歌劇《阿代松與薩維那》到最后一部歌劇《清教徒》,都顯示出其歌劇創作的卓越才華和豐富的感情。

  我個人是貝利尼的崇拜者,他的音樂充滿詩意,有著女性的敏感和細膩,是意大利“美聲學派歌劇”最純正的藝術倡導者,這也是他對歌劇作出的重大貢獻。貝利尼的歌劇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和浪漫主義色彩,尤其注意發揮聲樂曲調的巨大表現作用,那些簡潔動人的樂隊插部,富于激情的大型合唱,變化多端的朗誦調以及許多戲劇性的場景描繪都很有個性,處理得頗為自然。而貝利尼非常擅長寫既像說話又有歌唱性的樂段,他曾經向朋友解釋說,當他“用激情之火”朗誦出劇本中的語句時,旋律就自然而然產生了。肖邦贊揚他的歌曲使人的聲音得到充分的發揮,并能使聲音的自然韻味、內在魅力與技巧融會交合。

  每次聽他的歌劇作品或是藝術歌曲,都如同一次探索性的航行,僅僅是他那一段段涌動著傷感的優美的旋律,都令我感動的嵌入靈魂、淚流滿面!每次都感覺是以新的視角,觀察、發現不同的細節,而這次的聆聽,最為吸引人的便是“夢游女”這一個特殊人物帶給我的遐想。

  一、《夢游女》的藝術性與賞析

  《夢游女》,羅馬尼編劇,貝利尼譜曲,18xx年3月6日在米蘭卡卡諾劇院首次公演后,獲得聽眾與樂評家的一致贊賞,成為貝利尼的經典之作。柏拉圖“音樂中語言第一,節奏次之,聲音居末”的美學觀,在這部歌劇里得到了極大的表現和提升;把語言即觀眾想要表達的語言,用歌劇的形式進行了表達,以滿足觀眾的心理需求,便成為優秀歌劇不可或缺的內在精神實質。

  《夢游女》(三幕歌劇)

  時間:19世紀

  地點:瑞士某鄉村

  劇中人物:

  魯道夫伯爵古堡主人男低音

  泰雷薩磨坊女主人女中音

  阿米娜泰雷薩女兒女高音

  莉薩旅館主人女高音

  埃爾維諾青年農夫男高音

  阿萊西奧村民男低音

  公證人、村民男女等。

  第一幕瑞土某鄉村的廣場

  以連綿的群山為背景,在舞臺的側面有一個小旅店。開幕時,村民們為祝賀村中最美的美人阿米娜與附近的年輕地主埃爾維諾結婚,正愉快地合唱著:《阿米娜萬歲》。但是很久以來就思戀著埃爾維諾的旅店女主人莉薩卻無精打彩,悶悶不樂的樣子。唱道:《大家都快樂》,歌中敘述了埃爾維諾曾經愛過自己,而現在他卻與阿米娜結婚,自己又怎能快樂?她還看到曾向自己求愛的阿萊西奧竟也同別人一起贊美阿米娜,唱著《阿米娜是瑞士最美的花兒》,心中感到很不是滋味。正在這熱鬧的時候,阿米娜在養母陪同下走了出來。她為感謝大家唱道:“村中人們真令我留戀”。她為了表達心中的喜悅之情又唱道:《今天是我的好曰子》《我的心在跳動》。這些都是可以發揮聲音的優秀唱段。隨后埃爾維諾在公證人陪同下走上場來,在結婚證書上簽名之后給阿米娜戴上了戒指。接著唱結婚二重唱:《戴上忠誠相愛的戒指》。不久有一個大家不認識的、身穿臟軍服的人走來,他向大家要飲水和飼料給自己的馬。這人就是離開家鄉已久的魯道夫伯爵,他正準備回他的城堡去,順路到了這里。他唱道:“多么令人留戀的景致”,這時他注意到身邊的阿米娜,就夸贊她的美貌。伯爵根據村民們的建議,決定到莉薩的旅店里投宿,但埃爾維諾對伯爵剛才的`態度很看不慣。不大一會兒天黑了,據說已是幽靈將出現的時間,所以大家感到很恐懼,就一面唱著《在那微暗的天空中》,一面紛紛離去。伯爵被人領到莉薩的旅店里,留下來的這一對相愛的人,因為阿米娜對伯爵的態度而發生了小小的糾紛,但很快

  又和好如初了。這個場面有時因為時間關系,有時可能被刪掉。

  第二幕在旅店中伯爵的房間里

  皎潔的月光射進房中。莉薩為了討伯爵的喜歡向他眉目傳情,又說村民們知道他是領主,過一會兒要來向他致敬。這時突然聽到門外有一種聲音,莉薩就慌慌張張地跑到另一個房間去,不知不覺把手帕失落在這里。突然走來一個身穿白睡衣的女人,但她卻并不是幽靈,而是夢游病纏身的阿米娜。伯爵認為這就是村民們迷信幽靈的原因。她在半睡半醒中喃喃不休,一會兒說起明天的婚禮,一會兒又說起埃爾維諾的嫉妒,忽然又說自己在和他并肩走向拜神的地方。她與伯爵還唱了一段短小的二重唱。伯爵很懂禮節,悄悄地把燈熄滅后走出房去。而莉薩卻認為不可錯失良機,立即跑去找埃爾維諾等人。村民們前來向領主致敬時,卻發現阿米娜熟睡在床上,感到非常驚訝。埃爾維諾也被這種

  景象給驚呆了。

  阿米娜注意到莉薩正用手把燈光遮擋起來,立刻就意識到自己已經處于很不利的地位。她于是辯解道:“我并不記得事情的前后過程”。埃爾維諾指責她不誠實,人們也在用懷疑的目光望著她。只有她的養母泰雷薩憐憫她。埃爾維諾毫不理睬地推開了她,阿米娜因此悲痛地昏厥過去。這里的二重唱和接在它后面的終曲都非常精彩。上演時常常把第二幕當作第一幕的第二場來演,當然也就把第三幕當作了第二幕。

  第三幕

  第一場通向城堡路上的森林峽谷

  村民們正趕路去見伯爵,現在他們在樹下休息,并開始唱起《在涼爽的樹蔭下小憩》。埃爾維諾見到了阿米娜,但并沒有消除怨恨,所以在二重唱中唱道;“取消一切諾言”。接下去所唱的《叫人怎能不恨你》,是一首很好的唱段。埃爾維諾從她的手指上取下了訂婚戒指,而阿米娜卻還在愛著他,所以悲慟欲絕地哭倒在泰雷薩懷中。埃爾維諾這里所唱的唱段是非常值得一聽的,它的高音區難度很大,沒有誰能夠輕易唱好它。

  第二場在水磨坊旁邊。

  水磨在令人眼花繚亂地旋轉著。莉薩雖然得到了農民阿萊西奧的愛,但因為想和放棄阿米娜的埃爾維諾結婚,所以拒絕了阿萊西奧。莉薩從埃爾維諾口中得到結婚的承諾,心中非常高興,她唱著:“值得慶賀,謝謝”一切都很快地準備妥當,當兩人就要到教堂舉行結婚儀式的時候,魯道夫伯爵前來極力說服埃爾維諾,不要與旅館主人莉薩結婚,并說明了昨夜所發生的一切。他說阿米娜并無其它不軌行為,是清白無辜的,因為她患了夢游病。埃爾維諾并不相信,村民們也半信半疑。這時泰雷薩走來,她說姑娘正在安睡,要求大家安靜。她又說在伯爵住過的房間里拾到了莉薩的手帕,這足以證明她才是愛情不專,水性楊花的女人。接著是四重唱。埃爾維諾打消了和莉薩結婚的念頭。伯爵繼續向埃爾維諾說明阿米娜的清白無辜,但他聽不進去。還說:“有誰能證明呢?”

  誰知此時阿米娜又發夢游之病,只見阿米娜身穿白睡衣,手里拿著燈,半睡半醒地從水磨坊走出來,向破爛不堪的小橋走去,并且已經走到橋上。村民們都捏了一把汗,為她祈禱平安。這時她手中的燈掉了,但他卻安然地走過小橋來到了大家的身邊。她雖在夢游病中,還仍然在為埃爾維諾祈禱,順口說著訂婚戒指的事。她從胸前摘下埃爾維諾送給她的花,然后悲傷地唱著:《斯人憔悴》她說“我怎能相信那美麗的鮮花會過早地凋零?”。埃爾維諾看到這情景才相信阿米娜是患有夢游癥,自己感到非常后悔,又深為其摯情所感動,他把戒指還給了她,并跪在她的面前。人們高興地喝起“阿米娜萬歲”。阿米娜被歌聲震醒,看到埃爾維諾和母親在自己的身邊。重新得到歡欣的阿米娜,感到煩惱已過,幸福又一次來臨,就高興地唱著《我心中充滿喜悅》。這是一首具有高難度技巧和華麗結尾的唱段,也是一首能美妙地抒發內心喜悅的著名唱段。大家都歡歡喜喜地祝賀他倆幸福,在喜氣洋洋中閉幕。

  從這部歌劇中看到一個患有夢游癥的女子奇特的愛情經歷,從訂婚大喜到被誤會、被詆毀的大悲,再到歡喜收場的大喜結尾;這部歌劇除了音樂本身,或許“夢游”這一個切入點更值得思考。《夢游女》之所以大獲成功,我想并不只依賴于創作者獨特的才華,它的題材也很有特色,在早年出版的腳本和總譜上,足以證明當時人們對夢游病關心的程度遠遠超過我們今天的想象。才使人們與這部作品產生了極大的共鳴!

  二、關于《夢游女》中“無意識”的暗喻剖析

  “夢游”作為一種無意識的狀態,在神權和宗教統治的時代,往往會被賦予“中魔”、“中邪”的定義,歌劇中人們最初把夢游的阿米娜稱為“幽靈”,而我們展開19世紀初的歷史畫卷,正是歐洲工業化大進程的時代,工業革命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進步,從而帶來了社會意識的變革(沖破宗教對人的精神禁錮,以更科學的方式來看待事物)、延伸了相關領域的探索(行為與心理的關系、人類生存價值的哲學思想等等)、引起了社會價值觀的改變(自由平等思想);“夢游女”被成功的塑造為一個社會文化符號的指代,成為一種時代的復合精神象征。

  歌劇中“夢游女”夢游時候,為什么走入了一個領主(封建社會中受封領地或采邑的封建主,占有大部分土地、牲畜和其他生產資料,并在很大程度上占有農奴的人身)的房間?難道只是一個毫無意思的巧合?還是本身就是暗藏玄機?

  第一,在當時資產階級大規模崛起的同時,封建殘留依然很嚴重,許多人內心深處的封建意識和封建等級制度依然處于“無意識”的趨附狀態;“夢游女”在夢游狀態下“睡在了領主的床上”,隱喻了封建領主對農奴人身的占有,但最終“夢游女”依然得到了自己的幸福,就是一種打破封建思維禁錮,尋求平等自由幸福的精神投射;

  第二,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拿破侖及發動的戰爭橫掃歐洲,促進了整個歐洲的資本主義進程,但歐洲封建頑固勢力依然勢大,部分妥協的新興資產階級,就如“夢游女”一樣,在一種為“無意識”的封建思想影響下,得不到應有的自由和幸福,只有擺脫這一種“病態”,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和自由。“夢游女”是一個時代下小人物命運的縮影,更是一個大環境中,對一個反封建新興階級形象的投射。

  一部經典,如果不是整個社會群體情緒的表達,又怎么成為偉大的作品呢?所以,“夢游女”一定具有讓人聯想的深意。

  三、透視《夢游女》“病態”社會的縮影

  “夢游女”絕不會是千金小姐,而是普通農村少女,選擇“病態”的人物特型時,難道又是筆下隨意的想法?

  19世紀初是工業革命飛速發展和變革時期,在經濟大進步同時,一派“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局面,文學、繪畫、詩歌、哲學當然也包括歌劇,都不約而同出現了強烈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和對社會體制的各種反思和探索;其中更多的是現實意義上的思考:人們擁有了一定的自由,卻依然無法平等,無產階級的生存狀態惡劣而殘酷。對生活,他們有憧憬,但他們卻常常都如人們所謂的“幽靈”一般,處于“夢游”病態,承擔著社會帶給他們的“病痛”及困擾,但卻無法把握自身的幸福與自由;同時,歌劇里“夢游病”最后被大家理解,柔弱的阿米娜重獲幸福,歌劇深刻地表現了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憐憫和關注,并通過歌劇喚醒社會的關愛和幫助。

  當歌劇中阿米娜用凄婉的歌聲唱出無助與絕望時,觀眾不由的潸然淚下,這難道不是作者“別具匠心”用音樂對人類同情心與愛的引導嗎?

  四、《夢游女》作者貝利尼的內心解構

  貝利尼與劇本創作者、黃金搭檔羅馬尼,一生合作了八部歌劇作品,其中就包括經典的《諾瑪》與《夢游女》。《夢游女》是其中的第五部,長期的合作令整部歌劇塑造了自然流露的田園景致。但選擇這個腳本的背后,或許更多的因素是他自身的身體狀況——他本人長期受“肺結核”病困擾這一客觀事實,從而才能在歌劇中以音樂的形式,把受病痛困擾的那種無助、委屈、絕望,表現的淋漓盡致,更用音樂的方式,展現出了那份對生活強烈的熱愛和無限的向往;以浪漫的曲調去撫平心靈的隱痛,用激情的唱詞去尋求愛的盛開。

  《夢游女》作為一部經典的歌劇,不僅僅是柔弱的阿米娜個人浪漫情懷綻放的關于“愛的詠嘆調”,她書寫著一個“病態”個體的生命起伏,書寫著一種對幸福不屈的向往;同時也是歌劇音樂作者貝利尼詮釋出的對生命與愛“詠嘆調”,那是一種與病痛抗爭依然樂觀的高歌,也是一種對美好未來充滿無限熱情的盛贊;更是19世紀初,一個社會群體的縮影高亢聲音,那是一個時代命運的詠嘆調!

【歌劇《夢游女》淺析論文】相關文章:

歌劇《白毛女》觀后感04-23

淺析歌劇《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的悲劇創作元素論文04-25

女大學生就業歧視問題淺析論文06-11

茶花女歌劇觀后感500字01-30

民族歌劇的唱法與創作角度研究論文04-16

聲樂教學中歌劇表演訓練作用論文06-21

歌劇排演對聲樂教學的幫助作用論文04-11

歌劇西施的人物造型設計論文04-20

淺析共享單車論文04-1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无线码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日本韩国偷拍视频对白不卡高清精品 | 亚洲女性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