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中國也需要執著于價值分析的論文
中國早期的股評家中,最后轉型為注冊證券分析師的為數不多,周龍華便是其中一個。
A股市場發展20年,一直浸淫其中的周龍華不可謂資歷不老。他是中國首批注冊證券分析師,曾任南方證券研究所副所長、中投證券研究所負責人,現為深圳富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而在擁有這些頭銜之前,周龍華只是一位大學教師。在鄧小平同志南巡之后不久,從中意識到商機無限的周龍華決定辭職下海,由此與當時的南方證券結緣,之后開始在《證券時報》撰寫股評。
在本次活動的發言中,周龍華說:“我對市場的判斷是很謹慎的,僅將20多年的個人研究心得與大家做簡單交流。”回憶起早期所寫的股評文章,他認為,在當時絕大部分國人尚未弄清楚股票是怎么回事的情況下,A股就開啟了交易的大幕,因此那時他們這批股評家做的更多是針對投資者普及股票知識的工作,不過確實非常有意義。
周龍華是中國第一批注冊證券分析師,也是第一批寫價值研究報告的市場人士。他特別希望投資者能做好價值分析的操作,他提出了做好價值分析應該具備的三個方面要素:首先,要具備必要的知識,沒有知識基礎,靠運氣做投資,長期來說是靠不住的。其次,要具備一定的經驗,經驗積累要多久,看個人悟性,但多積累無疑是必須的。經驗包括企業調研經驗等,投資者不多跑企業,是看不懂財務報表的。最后,信息因素不容忽視。價值分析是建立在投資者掌握信息的基礎之上的`。這里的信息不是指小道消息,而是行業信息、上市公司公開的信息等。研究行業趨勢,收集數據理所應當,僅僅了解一個上市公司的數據,是很難理性判斷整個市場的。
周龍華還給大家講述了幾個典型的價值投資分析的例子。據他介紹,2002年初煙臺萬華上市時,他曾派人去該公司做調研,調研完的結論是該公司的股票價值被高估。緊接著,周龍華又派另外一名分析師去再做調研,而這次調研得出了正好與前次調研相反的結論。煙臺萬華最后的行情走勢也證明第二次調研結論的準確性,周龍華對此表示,同樣一家公司不同的調研人士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這實際上就是前面提及的價值分析三要素的差異使然。
另外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關于四川長虹(600839,股吧)的。1994年電視行業呈現增長態勢,到了1997年,四川長虹在其市場份額37%的基礎上大幅擴產,并預期第二年繼續實現大幅增長。但周龍華覺得值得懷疑。他認為37%的數據不是長期的,因為從世界各地耐用消費品的市場占有情況來分析,消費者的偏好是不穩定的。據此周龍華判斷,四川長虹未來將可能出現產能過剩。1998年,長虹的市場份額驟降到10%,股價也從60多跌到3元多。對于這個準確的判斷,周龍華總結說這是價值分析中的經驗要素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周龍華還認為,任何公司的短期股價都可能波動很快,從長期來看,市場才是最好的天平、裁判,好的股票最終會經沉淀而顯露。所謂價值,就是現金流的折現,周龍華相信中國股市能夠反映中國經濟未來的調整方向,結構性牛市也必然得以延續。具體而言,代表新興產業的股票和大消費相關股票是周龍華堅定看好的。未來才是企業的價值核心,而不能僅僅將目光停留在現在。
【淺談在中國也需要執著于價值分析的論文】相關文章:
成功也需要執著作文07-14
有關土地的價值的分析論文04-24
可轉債投資價值分析論文07-01
淺談阿里的價值的論文1500字04-24
淺談課文標題的教學價值的論文04-15
有關淺談中國飲食論文12-25
淺談中國南海問題論文12-17
藥物風險管理價值分析論文07-01
播音主持的文化價值分析的論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