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頂崗實習質量保障的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頂崗實習是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形式,學生在校外頂崗實習已成為高職院校探索工學結合、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本文分析了影響頂崗實習有效開展的主要因素,并且從三方面提出了解決頂崗實習中遇到問題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頂崗實習的質量。
論文關鍵詞:頂崗實習,質量保障,高職院校
一.引言
國家在“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把“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作為我國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任務。為此,高職教育必將著力內涵建設,調整專業結構,注重提高質量。頂崗實習是高職人才培養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建立頂崗實習質量保障體系對于保證實習質量意義重大,但是頂崗實習受指導老師、工地工程師、實踐化境和管理等眾多因素的影響,現階段很多高職院校頂崗實習效果不是很理想,影響頂崗實習有效開展的主要因素有多方面,包括學生自身方面,學校方面及企業方面等。因而如何對頂崗實習進行科學設計、合理安排、規范管理是提高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的關鍵。
二.影響頂崗實習有效開展的主要因素
1.學生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對頂崗實習的認識不足
學生對頂崗實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有一定的認識,由此激發了他們參加頂崗實習的積極性和學習專業技能的欲望,但對頂崗實習的組織與實施及其可行性缺乏認識,以致不能正確對待分配的崗位。
。2)學生的適應性差
學生從學校到頂崗實習單位,學習和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許多學生都不能適應這種變化。有的學生在學校紀律散慢,不能適應廠方嚴格的生產紀律;有的學生由于家長太溺愛,念家思想嚴重,不能堅守崗位,擅自離崗回家,家長還為學生說情;有的學生體力較差,適應不了某些工作崗位在生產旺季的加班。此外有些企業缺少文體設施,不能滿足那些活潑好動的學生下班以后的娛樂活動。
2.學校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工學結合的富有彈性的教學計劃,頂崗實習的學生往往分散在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崗位,在長達半年的實習時間里,學校如果沒有與之相適應的體制與機制保障,頂崗實習很容易失去有效的控制,形成“放羊”現象,無法切實保證頂崗實習的教學目標。
。2)缺乏相對穩定和能滿足頂崗實習要求的校外實習基地。頂崗實習首先必須建立相對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在歐、美、日、澳等發達國家,由于其職業教育有完備的法制保障,產學合作教育開展的比較順利,企業樂于承擔職業學校學生的專業實習任務。在我們國家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頂崗實習還不夠完善,關鍵原因是國家還缺乏對企業愿意承擔產學合作的教育責任的激勵機制和政策法制保障。
3.企業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以追求最大經濟利益為目標的企業,有自己特有的經濟活動規律,因此專業教學計劃在安排崗位實習方面,必須滿足企業的需求。在對江蘇100多家企業的調查中,多數企業表示歡迎學生頂崗實習,但是必須克服以下障礙:
。1)企業崗位生產任務是連續的,因此不能上半年有學生頂崗,下半年沒有學生頂崗,如果在一個崗位上能持續保證有勝任崗位工作的學生,頂崗實習才具有可操作性。
。2)對于制造業企業的生產崗位,一般均需要一定的上崗預習期(至少一個月),以后才能“頂崗”,因此頂崗實習時間不能太短,否則企業的經濟利益將受到損失。此外某些專業要求學生專業實習能力經歷多個生產環節,即進行“多崗位輪換”。
。3)頂崗實習需要合適的崗位與管理,由于企業生產有自己特殊的運行周期,只有在生產任務的相對“間歇期”,某些崗位才適宜提供給學生實習,企業才有精力參與產學結合教育的管理。
三.解決頂崗實習中遇到的問題的有效方法
解決頂崗實習中遇到的問題,對頂崗實習進行科學設計、合理安排是提高頂崗實習的關鍵。下面我們主要從三方面來解決頂崗實習中遇到的問題,提高頂崗實習的質量:
1.加強頂崗實習的教育
學生從學校到學校,往往是沒有經歷過勞動的辛苦,不知道生產的艱辛,到企業頂崗實習時出現的種種不適應的現象是情理之中的事。實踐證明,加強崗前的教育,讓學生在下廠前做好準備,可以明顯提高學生的適應性。
(1)在生理上的準備。在校期間要教育學生加強體育鍛煉,練就一副好身體,保證有足夠的體力,能吃得苦,耐得勞。
。2)心里上的準備。在校期間要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態度和艱苦奮斗的精神。頂崗實習前要請企業的人員或者有實踐經驗的老師給同學們開一些講座,讓學生了解生產流程和各崗位的重要作用,明白自己將要擔負的重要責任,了解企業發展的歷程,面對的競爭壓力和未來的發展前景,使學生理解企業,并樹立到該企業去發展的信心;頂崗實習的前提是要做好學生的選崗指導,即根據學生的基礎、興趣愛好等個性條件,指導學生選擇適宜的專業方向和實習單位,使學生能正確第對待崗位分配、正確處理生產和實習的關系。
。3)技術上的準備。要充分利用校內實訓基地開展技能訓練,使學生學會使用常用的生產工具、量具和辦公設備。同時要指導學生養成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勤奮好問的良好學習習慣,最好能帶著一些問題下去尋找答案。
2.實習過程的質量控制
高職院校在頂崗實習教學中要實行全過程質量管理,事前做好實踐安排,事中做好監控,事后做好評價工作,要增強教師的責任心和學生的'積極性。
。1)事前控制,制定合理的頂崗實習大綱,實習大綱是統一和規范性頂崗實習的基本綱領文件,完善和規范實習目的、要求、內容、方法和效果。頂崗實習大綱必須與實習企業的生產技術、人事管理等部門協商修訂,使雙方對實習的技術內容有足夠的了解,減少實習的盲目性。
(2)事中控制,要求學生寫實習日志、周匯報等,把每天的工作和心得記錄下來是積累專業實踐知識的一中有效方法。組織教師定期走訪學生頂崗實習基地,有條件的學校安排教師在學生頂崗實習的基地工作,掌握學生實踐情況,回答學生提出的疑問,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積極和頂崗實習工廠多溝通協調。
。3)事后控制,頂崗實習結束時,組織召開座談會。一是與頂崗實習單位座談,參加者為實習基地人事部門,項目經理代表,實習指導老師,系領導及頂崗實習學生。二是與學生座談,參加者是全體學生和頂崗實習指導教師,教研室主任。通過反饋探討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是否適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完善課程體系及教學環節。
3.充分發揮企業、政府與學校三方資源合作力
充分挖掘社會潛力,建立運行穩定、數量充足的頂崗實習基地需要企業、政府、學校更深層次的合作。提高企業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建立健全學校與企業合作的雙贏機制。企業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要把人才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企業的領導要有更遠的眼光和社會責任感。
在企業頂崗實習的學生畢業后并不都在本單位就業,有相當一部分人會到其他單位就業,也就是說頂崗實習不僅為本單位培養人才,也為社會培養人才,所以政府對愿意承擔產學合作教育的企業要給與財政上的激勵與政策上的保障。高職院校要與政府形成良性互動,共同構建優勢互補、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做貢獻。
四.結束語
總之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政府是后盾,學校是基礎,行業企業是主體,學生的基本能力主要靠學校培養,而專業能力和社會能力主要還得依托行業企業開展頂崗實習。學校要主動地深入企業生產一線,與行業企業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行業企業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把技能型人才培養作為己任,把頂崗實習和生產有機結合起來,保證生產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駕齊驅。
參考文獻
1 俞校明,張紅.高職生頂崗實習過程設計與質量控制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9,6
2 王瑞鋒.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的質量問題研究[J].商情,2010,2
3 胡家秀,管平.優化頂崗實習機制培養學生職業素質[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6
4 唐繼紅.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期心理危機干預研究[M].西南大學,2009,3
5 Sybille Rockstroh;Karl Schweizer,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retest practi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ed and ability in attention[J].Psychology Science Quarterly,2009,5
【高職院校頂崗實習質量保障的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課程質量管理模式研究論文06-29
試析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初探論文07-10
高職實踐教學質量外部保障組織體系研究論文06-27
高職院校音樂教學實踐研究的論文06-22
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途徑研究論文01-27
高職院校薪酬績效管理的研究論文06-29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研究論文06-21
高職頂崗實習學生心理危機研究論文06-27
高職教育頂崗實習管理研究論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