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瑞文網!

解析女性成長小說《他們的眼望上蒼》論文

時間:2018-07-06 15:22:33 論文 我要投稿

解析女性成長小說《他們的眼望上蒼》論文

  《他們的眼望上蒼》是美國哈萊姆文藝復興時期著名黑人女作家佐拉·尼爾·赫斯頓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堪稱女性小說之經典。它表現了美國婦女反抗性別歧視,追求自我的主題,也被視為一部成長教育小說,但小說并非一出版就受到好評,而是經歷了一場從褒貶不一、默默無聞,到逐步復興,進入經典的過程。尤其是到20世紀70年代,才被愛麗絲·沃克和羅伯特·E·海明威等人發掘出來,受到了重新認識和評價。這是一部典型的女性主義之作,主人公在高舉女性主義大旗,在追求自由、抗爭命運時,敢于挑戰這些在南方社會世代傳承、被奉為典張制度的陳規陋習,質疑了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的男權中心主義和白人至上論,顛覆了傳統的男與女、白與黑的二元思維模式,從而撼動了西方傳統意識形態的基石---邏各斯中心主義。

解析女性成長小說《他們的眼望上蒼》論文

  邏各斯(Logos)這一概念最早出自古希臘,意即“語言”、“定義”,其別稱是存在、本質、本源、真理、絕對等等,都是關于每件事物是什么的本真說明,也是全部思想和語言系統的基礎所在。西方傳統的形而上學就是以邏各斯中心主義(或邏輯中心主義Logocentrism)及語音中心主義(Phonocentrism)為基礎的。從古希臘開始,經過基督教的中世紀時期,西方文化一直到現在都受到邏各斯中心主義及語音中心主義的影響。邏各斯中心主義”使得西方傳統的形而上學思維方法建立在一正一反二元對立的基礎之上,如:靈魂/肉體、自然/文化、男性/女性、語言/文字、真理/謬誤等。這種二元項的對立并非是平等并置的,“邏各斯中心主義”通過設立第一項的優先性而迫使第二項從屬于它,第一項是首位的、本質的、中心的、本源的,而第二項則是次要的、非本質的、邊緣的、衍生的。如把善放在惡之前、男性放在女性之前等。喬約森·卡勒說:“在傳統哲學對立中各種術語不是和平共處的,而處于一種激烈的等級秩序之中。一術語支配另一術語(從公理上、邏輯上)便占首要地位。在特定的時刻,解構這種對立就是顛倒等級秩序。”以這種二元對立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社會等級秩序一直以來禁錮著人們的思想道德、行為規范,也造就了盛行在美國社會的男權中心主義和白人至上論,它是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思想產生的根源。在面對傳統的意識形態,是順從亦或顛覆,小說人物給了我們各自的答案。

  一.珍妮的“自我”追求----顛覆

  小說主人公珍妮生活在19世紀后半期南方的佛羅里達,在這個鄉土氣息濃厚,階級和性別差別異常突出的地方。父權制社會牢牢控制著人們的思想和生活,人們信奉男尊女卑、白人優越論和男權高于一切的思想,這注定了女性在社會上是毫無地位的,甚至是毫無自身身份可言的,她們只不過扮演了屈從于男性的附庸角色,處于‘他者’地位。婦女的命運寄托在、也掌握在男人身上,加之珍妮的黑人身份使其社會地位更加卑賤。然而,小說并不是把大量的文筆放在她所受的壓迫及她的忍辱負重上,而是塑造了一個與時代格格不入、不斷與周圍抗爭、有反叛精神的黑人女性。作為一個女孩,尤其是黑人女孩,珍妮一開始就注定了是沒有自我的,六歲之前,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誰。有一天她看到自己和白人小伙伴們拍的相片時,她認不出自己。最終是借助了旁邊人的幫助,她才意識到在一群白人之中的那個小黑點竟然是她自己。她認不出自己的臉,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別人都叫她“alphabet”,名字更暗示了珍妮身份的不確定性。深受了祖母親身經歷的教訓,十六歲的她盡管還在疑問,“婚姻能像太陽造成白晝那樣造成愛情嗎?”(p.23)仍順從地走進了祖母為她安排的婚姻殿堂,嫁給了洛根·基利克斯,一個擁有著60英畝的田地和一所大房子的富裕的農民。選洛根是因為其土地和房子而不是愛情,而洛根也把珍妮只當做干活的騾子,隨他使喚。這段婚姻本身毫無愛情基礎,充滿了矛盾沖突,當這場沖突愈演愈烈,“她明白了,婚姻不能造就愛情,珍妮的第一個夢消亡了。”(p.27)她并沒有屈就,她和喬的私奔,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有力地回擊了高高在上的男權。喬的出現使她覺得“她的一切又灑滿了花粉與陽光,她的花上會有一只蜜蜂”。(p35)然而,在和喬的婚姻里,她依然失落,喬深受美國種族主義的'性別歧視的毒害,在自己的“王國”里,喬有著強烈的身份感和占有欲。他只是把珍妮當成向別人展示的珠寶,不許珍妮在公眾場合拋頭露面,他認為“她是個女人,她的位置應該在家里”,(p.46)珍妮失去了發言權,珍妮發現做“鎮長夫人”是一種“冰冷且恐懼的感覺”,她很孤獨。當喬僅僅因為她早飯做的不合他胃口而了她一巴掌之后,促使她開始考慮自己婚姻的實質,當她明白“和喬在一起她的花瓣不再張開,”(p.76)珍妮又開始了對于婚姻和愛情的思索,開始了她作為女性對自身權利和自由的追求。珍妮的第三次婚姻是和比他小十幾歲的迪·凱克,,他們來到了佛羅里達大沼澤地,珍妮甚至穿上了工裝褲,和迪·凱克一起下地干活。與前兩次婚姻的象征“圍裙”和“包頭巾”形成了對比,珍妮穿的“工裝褲”成了她獲得自由和平等地位的象征。迪·凱克教她射擊打獵,白天和他們一起下地干活。晚上,農工們聚集在他們家,聽他彈吉他,大家講故事、。所有一切活動珍妮都參加。她能夠聽別人講故事,也能自己講故事。在這樁婚姻中,珍妮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尊重,他們的結合似乎很和諧。然而,大洪水中,他為了救珍妮被瘋狗咬傷,患了狂犬病,處于病態中的迪·凱克試圖用槍射殺珍妮,珍妮不得已開槍殺了丈夫。第三段婚姻也隨之宣告結束。法庭上她不再是沉默的他者,而是與白人一樣擁有話語權的主體,擁有與主流文化對話的權利,珍妮勇敢地捍衛了自己的自由。

  在這看似簡單的情節背后,卻表現了珍妮對于生活道路的自我設計,蘊藏著一個女性成長并覺醒的意識。每一次的離開,都說明珍妮的反抗傳統意識更加強烈,自我意識更趨成熟,個體更加獨立。她再不是依附男人的唯唯諾諾的小女人,通過一路的追尋,她已成為一個成熟、獨立、有思想的女性。珍妮對于不幸婚姻的反叛,對于丈夫的反抗,似是尋求真愛,更是為尋求平等、自由和自身的價值。同時小說也展現了珍妮自己民族的熱愛和自豪,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和追求,讓我們看到了黑人也有著美好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優良的品質,也在積極地尋找自己的理想和價值。珍妮這種積極的生活心態是對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的男權中心主義、白人至上論的否定,她沒有因為自己的性別而甘愿屈就于男性,也沒有因為自己的膚色而貶低自己。她拋開了男權的壓力,種族的偏見,勇敢地探尋作為一個人的基本權利,她的行為觀念和西方邏各斯中心主義主導的意識形態背道而馳,徹底顛覆了傳統的男與女,白人與黑人的二元思維模式。

  二.順從占據主流

  盡管小說中主線是珍妮為自身的自由而勇敢抗爭,對于傳統意識形態的反叛和顛覆。然而,我們依然可感受到邏各斯中心主義的意識形態占據著主流思想,社會的大環境依然處在這種意識形態的掌控之中。珍妮的祖母南妮,曾是奴隸,多次被白人主人強暴,珍妮母親是她受辱的結果,而珍妮則是她女兒遭強暴后的后果。在她的內心里她認為黑人女性只不過是白人的奴隸和黑人男人的“騾子和工具”。文中祖母告訴珍妮,“黑人婦女是世界的騾子。”女人只有依靠男人才能過活,永遠是男人的附屬品。珍妮的三任丈夫顯然也是受傳統思想禁錮,洛根·基利克斯是典型的大男子主義,在他看來女人只是他可以盡情使喚的工具,為他勞作的騾子。喬則是通過模仿白人的文化模式,試圖掩蓋自己的黑人性。他在伊頓維爾任鎮長期間,模仿白人的階級制度壓迫黑人、蔑視同胞,甚至貶低本民族文化,處處以白人是價值標準要求自己,丟失了本民族的傳統,這無疑是種族歧視、白人至上論作祟的結果。在對待珍妮的態度上,他和洛根一樣,也是認為女人就像“雞崽兒和奶牛”一樣,沒有思維,“總得有人為他們著想”(p.76)是向別人炫耀的物件,永遠附屬于男人。最后一任迪·凱克則是黑人傳統文化的忠實捍衛者。他帶著珍妮到黑人群居勞動的大沼澤地,同黑人同胞一起在大自然中勞動、嬉戲,一起喝酒、唱歌、跳舞,用黑人語言和音樂抒發情感,享受生活。但在他的潛意識里,他也受到了種族主義性別歧視的影響。他因妒生恨而打珍妮體現了對于女人的占有欲和支配欲。大洪水前,盡管危險從各個方面顯示出來,但他寧愿相信白人,選擇留在沼澤地繼續掙錢,也不愿相信印第安人,這個決定間接導致了他的死亡。這無疑是種族歧視在他身上的印證,他把白人對于黑人的歧視轉駕到了比自己弱小的種族身上,最后的死也就勢在必然。

  三.結語

  歷經三次婚姻,珍妮終于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成長成一位具有獨立意識的成熟女性;從一個沉默的、完全沒有自我的附屬品變成了一個敢于追求自己幸福,為自己自由挑戰男權的新女性。可以說,“婚姻”是珍妮成長的關鍵,他的三任丈夫是她成長中的引路人。不管她周圍的阻礙有多么大,她依然無畏無懼戰勝了男權,顛覆了男女二元對立,獲得了身心的成長,成就了一個真正的自我。

  小說在結尾呈現開放式結局,珍妮的堅強和勇敢為她自己擺脫了婚姻的束縛,獲得了人身的自由,但這代表永遠嗎?她的后半生到底如何?小說就此結束,多少讓讀者有些意猶未盡。畢竟生活在19世紀,我們不能理想地認為珍妮會從此以后永遠的擺脫男權,種族等等的困擾,也許赫斯頓歇筆此處,正是她對于現實的無奈所在。珍妮的反抗終究勢單力薄,能否抗衡過社會的主流思想?即就是珍妮從此幸福,那整個黑人婦女群體呢?小說出版于19xx年,赫斯頓尤其是作為一個黑人婦女在當時能創作這樣的作品,具有這樣意識和舉動足以說明作者本人思想意識敏銳的超前性和進步性。作者通過珍妮展示了對于黑人女性獲得平等與自由的美好向往,盡管未來不得而知,盡管勢單力薄,但我們依然需要珍妮這樣的勇者和斗士,她敢于直面上蒼,滿懷信心等待上帝許給她美好的生活。她相信世界是和諧的、統一的,任何來自于種族、膚色及性別的歧視都將在社會前進的歷程中被根除,她堅信人類只擁有同一個上蒼。正如小說中說,“如果你能看見黎明的曙光,那么黃昏時死去也就不在乎了。有這樣多的人,從來都沒有看到過曙光。”為了這黎明的曙光,哪怕只讓傳統意識形態輕輕的一顫,誰說這又是不值呢?


【解析女性成長小說《他們的眼望上蒼》論文】相關文章:

1.試析解讀《他們》中女性成長歷程論文

2.生態女性主義批評下小說女性形象分析論文

3.短篇小說的女性主義分析論文

4.古詩春望的解析

5.愛麗絲沃克小說女性主義分析論文

6.杜甫《春望》解析

7.《望洞庭》古詩解析

8.《望岳》古詩解析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色资源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午夜免费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A在线V免费观看 | 亚洲最大日韩精品一区365 | 亚洲精选AⅤ在线观看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