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雞場實習論文

時間:2023-02-27 09:58:56 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種雞場實習論文兩篇

  篇一:種雞場實習論文

關于種雞場實習論文兩篇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對于營養的需求也更高,這也加劇了我國養殖業的發展。蛋類和雞肉作為人們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于它們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養雞場更加趨向規;、集體化和現代化。養雞業在我國又有著廣闊的前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本文對于雞場的日常管理、免疫過程、禽業發展的不足及前景進行分析。

  關鍵詞:養殖業、雞場、日常管理、分析

  引言:在這次實習中我是很幸運的,因為被分配到種雞場的育成工作中。我從中學到許多關于雞養殖和管理的知識,同時在其他各領域的知識面也得以擴展,包括為人處事,專業學識,為自己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受益匪淺。這里給我第一印象就是工作很繁忙,這與我印象中飼養員是一個很清閑的職位大相徑庭!叭诵,必有我師”,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是我的老師,他們無論在生活上,工作上都有著豐富的經驗,獨到的見解,這些都是我要學習的東西。特別是他們在工作上的認真負責的態度,我感受頗深。

  1 青島正大種雞場

  正大種雞七場是對于蛋雞的育雛育成場,飼養的雞品種是科寶500,主要負責蛋雞產蛋前的飼養管理以及疫苗免疫工作。

  2 關于種雞場的工作

  初來乍到,場長沒有立即吩咐我做事,只是讓我在雞舍外隔離一天。 來到ps7場以后,場長給我們的這次實習做了些工作1、了解實習基地的基本情況,

  1)、在這個場總共有四棟樓,每棟兩層,總共八個雞舍。

  2)密度:10/平方米

  3)開食:(早上一次,樓下7點,樓上7點半)

  4)雞品種:科寶500

  5)飼養階段:育雛育成期

  6)數量:每個雞舍分六個欄,每個欄大約1400只

  7)給水:應用水線

  8)光照8h(早上樓下7:00、樓上7:30開燈,下午樓下3:00、樓上3:30熄燈)

  2、雞場的管理工作,3、出入雞舍的衛生要求,4、了解養雞的工作流程,5、端正心態,考驗耐心。

  掌握了基本情況之后,我們又具體地了解了每個雞舍的采食量,飲水量。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好了準備。

  3 實習期間雞舍中的工作

  3.1 日常消毒隔離

  每棟雞舍門前設腳踏消毒盒,每天更換消毒液,腳踏消毒液以沒過腳面為準,任何人不穿水鞋都不準進入雞舍,飼養人員嚴禁隨便串雞舍,帶雞消毒每周3次,交叉使用消毒劑。進入雞舍的物品和用具必須經過消毒,每周2—3次飲水消毒,注意接種活疫苗前后各不能消毒,廠區消毒每天一次。

  3.2 日常飼養管理

  每天天剛亮,我們的工作就開始了。除了簡單的喂食,最麻煩的事情還是雞

  發病的問題。幾乎每天至少都會有十幾只病倒。我對病雞進行了仔細的檢查,發現病雞所患大多是球蟲病,體內有很多大腸桿菌。根據發病的嚴重程度治療的方法各異,用藥的劑量和品種也有所不同,這可是一門大學問。球蟲病一般用藥時磺胺粉、喹噁啉、治菌磺、tmp粉、小蘇打。

  雞也是有情緒的,除了要重視患嚴重疾病的雞,還要對雞的精神狀況做細致入微的觀察。在觀察中我發現有少數雞出現精神呢憂郁、不采食、不飲水的狀況,這類雞一般表現為羽毛凌亂、目光渙散、站立不穩,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很容易發展為重病患。于是我對比進行了分析研究,給雞注射球痢靈,把抗救王銀翹散均勻地拌在飼料里喂食。因為種種原因,通常會有幾只雞因救治無效而死亡。雞苗入舍前必須使水線內和接水盤中充滿加有葡萄糖、電解多維、開口藥的室溫水,雞苗進入就可飲水,水位一定要充足,不會飲水者應人工誘導,待全部飲足水后即可開食,開食盤或料布量要足,應分布在料線附近,撒料要均勻,把分布在角落的雞只集中在料布上,直到小雞嗉囊充盈,學會吃料了,日齡后逐漸使用料線,到第一次防疫后,兩天料盤基本撤完,第一周33—35度,文后每周逐漸降低2—3度,直到4—26度左右,晝夜溫差不可過大(不能超過2度),使用溫簾時應緩慢降溫。在通風,帶雞消毒、防疫、患病等應激情況下應適當提高舍溫。溫度表和溫度探頭高度和放置位置必須合理(與雞背同高)。學會看雞施溫(如雞怕冷聚堆,雞感到熱時雙翅張開開口喘息,站立不動)。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隨日齡的增加一定要按照溫度表降下來,溫度的降低要循序漸進,逐漸達到要求,如果前期溫度過高后期降不下來會造成飼養料轉化率降低。

  3.3 料線水線

  在我所實習的場里,公雞給料是用料盤,料盤的最佳高度是料盤格柵邊緣與雞背等高,使雞采食方便又不浪費和污染。料線必須水平和筆直以免絞龍磨壞料管,隨時觀察料盤存料情況及料位器所在料盤的存料情況,不管手動和自動必須保證飼料供應,料線升起時防止弄斷下料管和折壞副料線管。而母雞的是螺旋輸送帶用護網罩著防止運料時傷到雞。水線方面可以提高大群的整齊變度,要兩天清洗一次過濾器,加藥和不加藥時閥門開關弄清楚,使用調壓器使水位顯示管的水位顯示合適(小雞20—25厘米,大雞20—30厘米)。熟悉加藥器的使用和保養,反沖水線要及時掌握乳頭漏水和堵塞的處理辦法。水線高度適宜45度角,大雞并保持水線水平。接水杯應保持干凈清潔。每次進入雞舍首先檢查水線是否正常供水很重要。水線定期使用酸制劑浸泡和沖洗保證干凈和暢通(除垢、酸化腸道、殺滅腸道的害菌),防止飲水被二次污染,現代養殖通風是最難掌握的一個環節。

  3.4 通風的目的是

  保證氧氣供應和排除污濁空氣及降溫,排除粉塵和溫氣,增加房舍利用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窟M風口和大小風機的調節來實現。根據不同季節不同天氣隨時調節,這不但需要有相應技術和知識,而且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夏季前期保溫與通風兼顧,后期次通風降溫為主,冬季前期保溫為主,別忘了通風,后期保溫與通風并重。處理好通風與保溫的關系,采取措施防止冷風或賊風直吹雞體。晝夜溫度差和最遠、端溫差過大是非常有害的,應通過通風和供溫的調節來避免。高溫高濕的情況下應謹慎使用溫簾,宜加大通風量利用風冷效應日常管理之光照合理的光照會有利于肉雞的生長發育。實踐中有各種類型的光照程序,無論采用間歇光照還是持續照明,必須依照雞只的生產表現,發育情況來確定。蛋雞在育雛育成階段(產蛋之前)是不加光的,防止雞的卵巢過早發育。

  3.5 定期免疫

  免疫注意事項,疫苗現兌現用,力爭盡快用完,兌好的疫苗應保存在冷的保溫盒中,不可受熱個體免疫做到準確到位不遺漏,輕拿輕放,免疫速度要慢,先滴眼,等疫苗散開后再滴鼻,疫苗吸入鼻孔后把雞輕輕放下,而不是扔下,避免疫苗被甩掉而造成免疫失敗,要求在免疫時不能坐高凳子(小范圍圈雞,避免小雞因為免疫等待的時間太長而影響飲食和休息)。大群免疫應做好每只雞都喝道和吸到足夠量的疫苗(期間可以增加雞次數來提高雞群飲疫苗的平均數)?厮畷r間2—4小時(根據季節和雞的大小,個體免疫時適當控食,免疫時適當提溫,免疫時間選擇避開炎熱時間,白天在雞能吃能喝的時候,免疫會導致應激和脫水并影響增重)。待注射的疫苗,

  注射方法為注射槍在胸大肌處于皮膚30度--45度角刺入注射疫苗。 注意:注射時注射器與皮膚的角度不要過大或過小,注射淺了,扎入皮下,免疫效果不好,注射深了易扎在骨頭上使針頭彎曲,或是打入胸腔內部,造成臟器的損傷?箲に幬锛皶r應用,免疫活疫苗時前天后2天避免避免消毒,利用防疫期間淘汰殘次雞只,進行強弱分解。

  3.6 挑選兩性雞 (場里俗名“半坡子”)

 。1)、具有公雞的特征,如公雞雞冠

 。2)腿比較長,比一般的母雞要高

 。3)背部的羽毛,公雞的羽毛成尖狀,發亮。母雞的呈圓形,比較暗。

  3.7 通過分欄控制均勻度--分群

  母雞最晚從28日齡(4周齡)開始,公雞應該在35日齡后才能分群,對種母雞進行分欄,分欄開始時間越早越有利于雞群的均勻度的控制。一般按體重大小分成若干欄,最少3欄。通過分欄管理,使整個雞群在開產前體重均勻一致。

  4 中國養雞業的問題

  4.1 種源的問題

  家禽生產的關鍵是品種。目前,品種混亂,造成生產效率的降低。蛋雞品種,國產化和進口平分秋色;黃羽肉雞,品種多,有100多個地方品種,還有40多個新選育配套系通過了國家級審定。

  4.2 中小飼養規模的企業、戶較多,抗風險的能力較弱 養殖是致富的手段,但市場的計劃性較差,往往是跟風飼養,人為地造成市場的不正常波動。未來的養殖業需要發展大中型企業的壯大。

  4.3養殖科技含量低,動物防疫條件差。目前,垂直傳播疾病和傳染病不斷出現,各種病毒的變種已經非常常見,人們疫苗免疫的速度遠遠不能滿足要求。

  4.4現代化養殖業的基礎薄弱,自動化程度不高,以中小規模散養為主,缺乏規模效應。技術與管理水平不高,雞群的生產性能難以充分發揮;

  5.5各類資源的整體利用率低,尤其表現在糧食資源、土地資源利用較低。環境保護,城市化的發展,要求養殖企業搬遷,要利用生物循環進行養殖,需要投入的成本很高。

  5 實習中的收獲和心態得到的鍛煉

  5.1在雞舍里通風和控制溫度尤為重要,但縱風機開啟太早, 一般前期側風機足夠,用達到通風效果,縱風機一般在暑天開啟達到通風降溫效果及配合濕簾有步驟降溫,如縱風機開啟過早會出現過大冷應急,會造成雞舍上下端溫差過

  大,出現感冒傳支法氏囊等疾病。

  5.2 在現代化雞舍用藥要求嚴格,如磺胺炎,利菌凈等一般公司的中藥產品及機球要妥曲,沙球,球蟲常用。在管理上若不是籠養是平養的話很重要的是墊料的控制,它可以左右球蟲原體AC等疾病的輕重程度,在現代化雞舍往往疾病的發生與管理密不可分,診斷疾病要懂得詳細的管理,另建議對前期濕度,體重變化,水表讀數、料位刻度,季節風機使用上中下端溫度等做記錄對個人提高及作市場很有幫助,將來的市場是標準棚的時代。

  5.3 繁殖期飼養管理要點

  保證營養的均衡與充足 與商品蛋雞相比,種雞飼料中某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要高出許多,見表6-20。種雞飼料中的某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對種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和初生雛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用常規的蛋雞料喂飼蛋種雞,常出現種蛋孵化效果不佳的問題。

  日糧配制要求 為了減少因飼料污染而感染疾病的問題,目前多數種雞場在配制飼料時都不使用魚粉、肝渣等易被細菌污染的原料。種雞日糧中棉仁粕和菜籽粕的用量也應嚴格控制,防止其毒素超標,對種蛋質量產生不良影響

  這么大的一個雞場,管理人員很多,各負責不同的工作。我在實習過程中不斷地向經驗豐富的員工求救,學習他們可貴的經驗,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系。由于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老板極非常信任我,放心地把工作任務分配給我去做。同時也傳授一些專業性的知識。養雞本是一項非常繁雜的工作,雖然是單調地重復但也會遇到新的狀況,因此也是有挑戰性的。我的知識增長了也在心態上達到了新的境界。全然沒了以前的浮躁。這真是一筆來之不易的財富。 6 總結

  通過這次的實習,我對于養殖工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有關觀察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養雞所需成本(飼料、運輸、人工、設備、環境投入等)的增加使得小企業經營越來越艱難,產業的進入門檻將會不斷提高,其他行業以大規模高投入進入行業。另外,規范化、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自動化養殖場在不斷增加,中型養殖場正在快速發展。同時,食品安全問題將會越來越被重視。中國是個人口的大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動物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由于雞的飼養周期短、投資少、風險下和市場前景廣闊,可以大量養殖。家禽的資源性、規模性、安全性、品牌性也將是未來發展的大方向。

  篇二:雞場實訓總結

  在上周五我班組織同學去石家莊明德牧業實訓,經過這次種雞場為期一天的實訓,我從中學到許多關于雞養殖和管理的知識,同時在其他各領域的知識面也得以擴展,包括為人處事,專業學識,為自己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受益匪淺。

  首先我們穿上白大褂通過消毒通道消毒,接著來到育雛室,去里面了解一些關于養雞方面的資料和方法。 認識了長料槽,短水槽,自然通風口。去看的雞舍是以傳統階梯式的雞籠。了解了一些養雞方面的知識。 比如:

  一、適宜的溫度和濕度

  溫度是育雛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提供適宜的溫度可以有效提高雛雞成活率。由于雛雞體溫調節機能不完善,雛雞對溫度十分敏感,溫度過低,雛雞易扎群,容易擠壓而死亡;溫度過高,雛雞體內水分易蒸發,造成雛雞脫水,影響雛雞的生長。一般要求第一周雛雞舍為32℃~35℃,以后每周下降2℃~3℃,降溫幅度不能過大,降到18℃~20℃時脫溫。濕度過高過低都不利于雛雞的生長發育。濕度一般1~10日齡為65%~70%,10日齡后保持在55%~65%。

  二、合理的光照制度

  光照能夠提高雞的新陳代謝,增進食欲,使紅細胞血紅素含量增加;實踐證明,光照的時間長短與強弱,光照的顏色與波長,光照刺激的起止時間,黑暗期是否連續與間接,都會對雞的活動、采食、飲水、身體發育、性發育產生重要影響。一般第一周采用全天24小時光照,第二周19小時光照,自第三周開始,密閉式雞舍可用每天8小時光照。光照強度具體應用時,每15平方米雞舍在第一周時用1個40瓦燈泡懸掛于離地面2米高的位置,第二周開始換用25瓦的燈泡就可以了。

  三、通風換氣

  雛雞新陳代謝旺盛,單位體重所需的新鮮空氣和呼出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氣量多,雞糞中還不停地釋放出氨氣。不良的舍內環境因素,將給雞只帶來應激,影響雞只的正;顒,影響機體的生長發育,降低機體免疫功能,增加機體疾病感染幾率,使雞生長發育不同程度地受阻。所以育雛室應特別注意通風換氣。育雛室通風換氣與保溫是一對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辦法就是:早春、晚秋和冬季,由于空氣寒冷而又缺乏通風設備時,可在雞吃料時進行,由于雞群正在吃料,處于活動狀態中,這時舍溫下降2℃~4℃對雞體基本無妨礙,但是要避免直面風吹。等待雞群吃完料,

  雞群中有2/3數量的雞開始或正在飲水時,再關閉窗戶。嚴禁雞休息時開窗通風。否則,雞容易發生感冒,或者因此誘發呼吸道疾病。通風和保溫常常是一對矛盾問題對立。要解決好這一對矛盾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在房頂設置天窗,或者在房檐下高窗部位安裝換氣扇。

  四、飼養密度

  飼養密度直接影響雛雞的生長發育,特別是雛雞的整齊度,密度過大,雞的活動范圍小,雞群擠壓,采食不均勻,使雛雞發育不整齊,出現大小不一;密度過小,造成雞舍和設備的浪費,不保溫,經濟效益低。一般以每平方米面積飼養1~7日齡的雛雞20只左右為宜。以后隨著日齡的增大,逐漸減少飼養只數。調整時應將弱小的雛雞單獨飼養,使其能逐漸生長為大群水平。

  五、保持環境安靜,搞好衛生和消毒

  雛雞非常膽小怯弱,對周圍環境的微小變化都非常敏感。外界的任何干擾都會對雛雞產生嚴重的驚群,致使雛雞互相擠壓而引起死亡。因此,育雛室要注意保持環境安靜,防止貓狗等進入驚擾;搞好育雛舍內外及育雛用具衛生和消毒,消毒時要兩種或兩種以上消毒液交叉使用。

  接著我們來到育成區,在這里我們了解到育成雞雞舍通風條件,特別是夏天,一定要創造條件使雞舍有對流風;即使在冬季也要適當進行換氣,以保持舍內空氣新鮮。通風換氣好的雞舍,人進入后感覺不悶氣、不刺眼和刺鼻。

  1、限制光照

  光照是育成雞生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尤其育成雞更要嚴格掌握。育成期限制光照,主要是防止雞早熟。方法是采用人工光照,把雞群每天的受光時間控制在8小時以內。雞舍內安裝15瓦燈泡,安裝高度為2米,燈泡行間距3.6米,照度在5勒克斯左右。此期光照時間要相對穩定,切勿出現逐漸增加光照的現象。

  2、保持適當密度如果密度不合理,即使其它飼養管理工作都好,也難以培育出理想的高產育成雞。育成期在平面飼養的情況下,每平方米的合適密度為:7~12周齡,10~8只;13~16周齡,8~6只;17~20周齡,6~4只。

  3、減少應激反應日常管理工作,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盡量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擾。抓雞時動作不可粗暴;接種疫苗時要慎重;不要穿著特殊衣服突然出現在雞舍,以防炸群,影響育成雞正常生長發育。

  4、及時轉群上籠若籠養,到后期把散養的育成雞及時地轉入籠內飼養,一般在開產2~3周前(18周齡)完成,最好在夜間進行,避免騷亂。上籠后,應讓雞盡快喝上水、吃上料,使不安定的情緒穩定下來。如到接近開產時再轉群上籠,往往使開產時間延遲,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轉群時應結合整頓雞群,把那些生長遲緩,或體重明顯弱小者挑出,單獨進行飼養管理,盡快趕上大群;對那些過弱或患病的應予淘汰。

  在孵化車間里我們認識了自動孵化機,在孵化車頂上有封門,每兩小時翻蛋一次,雞蛋大頭向上,孵化車間由種蛋庫、孵化室和出雛間三部分組成,孵化車間窗戶要小,避免陽光直射種蛋、孵化器和雛雞,而且有利于熏蒸消毒。孵化廳地面最好為水泥地面,并設置排水槽,有利于沖洗消毒。孵化廳要設置排氣孔,將每臺孵化器、出雛器排出的有害氣體集中在一個管道內,然后經排氣孔排出。

  飼養期超過70天的雞只必須用CVI988液氮苗,在注射雞馬立克氏病時使用的是9號針頭。

【種雞場實習論文】相關文章:

畢業生種雞場實習自我鑒定08-09

大學生養殖雞場實習報告(精選5篇)05-17

雞場租賃合同04-01

雞場租賃合同09-27

養雞場申請書04-22

論文:種內殘食原因分析09-24

養雞場租賃合同09-09

雞場租賃合同10篇03-18

養雞場租賃合同03-02

雞場租賃合同范本03-0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午夜在线亚洲免费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观看h片 | 亚洲a级一a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AⅤ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