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術論文的特性
(一)科學性
語言文學專業學術論文要有獨創性,但它的獨創性必須以科學性為前提。這是科學研究的任務所決定的。科學研究的任務是正確認識客觀世界,正確揭示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探求客觀真理,推動人類社會向更文明的階段發展。因此,語言文學專業學術論文的創新,必須建立在科學性的前提上,不能為創新而創新,故意標新立異。具體說來,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結論的科學性,就是語言文學專業學術論文的見解、認識、結論必須是科學的,它必須正確反映客觀事物本質和規律,必須經受實踐的檢驗,而不是主觀的偏見、臆測。二是思想方法的科學性,就是運用實事求是的方法,不憑主觀想象,不憑一時熱情,不憑死的書本,而憑客觀存在的事實,詳細地占有材料,從這些材料引出正確的結論。三是論述的科學性,就是措辭嚴謹、語義確切、結構完整、邏輯嚴密,能體現正確的認知過程。
(二)理論性
語言文學專業學術論文不能停留于事實現象的羅列,它必須探究事物的本質及規律,運用抽象思維的方法,通過說理、辨析,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語言文學專業學術論文具有很強的理論色彩,它往往站在一定理論的高度,去審視、評價事實,并將一般現象升華到一定的理論高度。論文的表現形態,是概念、判斷所組成的推理體系,一般事實在論文中將失去其感性生動性,濃縮為一般事實的概述,或轉化為一串串的數據,衍變為一個個的圖表;論文的基本框架是邏輯的,即以中心論點為核心,以并列或遞進的小論點組成一個嚴密的論證體系,時空關系在論文結構中將失去它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一般與個別、整體與部分、主要與次要、原因與結果、現象與本質等事理關系;論文的邏輯性要求思維的同一性、無矛盾性、明確性與論證性。論文的理論性,往往反映出作者的`學識水平和理論修養。
(三)思想性
語言文學專業學術論文研究的對象是社會及社會現象。社會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一切社會現象都與人的活動有關。研究的主體,隸屬于一定階級、階層、社會集團,他的思想認識、政治傾向、價值觀念等,必然會反映到科研中去,使文章帶有鮮明的思想性。作者所研究的對象,往往是同自己處于同一社會關系中的人,或是與自己有著直接間接關系的社會現象,作者和這些對象往往有著各種各樣的思想聯系、意識沖突,這就使得語言文學專業學術論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淺談學術論文的特性】相關文章:
淺談學術論文的摘要論文03-21
淺談手機傳播特性論文07-13
淺談如何減輕學術論文帶來的負擔04-14
淺談教學改革軟件技術的學術論文06-14
淺談班主任對學生人格特性的影響12-06
淺談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學術論文07-09
淺談國內外生態投資研究綜述學術論文04-16
論文的特性07-16
物質的特性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