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職學校教師的論文投稿方式的論文
一、教育技術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
教育技術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對推進中職教師培訓的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有重要指導意義教育技術學科領域的形成與發展是教育科學發展的重要成果。科學技術和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賦予了教育技術這一概念充實的內涵和無限的生命力。教育技術的應用,不僅引起教育方式和教學過程的深刻變化,而且改變了教師分析和處理教育、教學問題的思路。教育技術以其特有的魅力,不僅在教育學科中漸漸贏得了相應的學術地位,而且在教育實踐范圍內,教育技術已經成為促進教育教學變革的催化劑。
教育技術是運用各種理論及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及相關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及評價,實現教育教學優化的理論與實踐。在中職教師培訓中汲取教育技術的理論成果,轉變培訓觀念,利用教育技術對教學培訓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各類培訓媒體,引人先進的教學培訓模式,改進培訓評價機制是進一步改進和提高中職教師培訓質量的有效途徑。近三年來,我們先后承擔了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師資培訓試驗班、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師資培訓班、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教師全員培訓班等六期培訓任務,對全校14o名教師和部分基層一線兼職教師分兩期進行教育技術全員培訓。在這些培訓班中我們全方位引進教育技術的培訓理念和培訓方法,對教育技術在中職教師培訓中的應用做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教育技術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對推進中職教師培訓的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有重要指導意義。教育技術可以提供學習情境,改變學習方式,建設數字化學習資源,改善成績評價與管理,改變教學模式。這些問題正是中職教師培訓中急需研究和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教育技術的理論和實踐為中職教師培訓提供了一個完整的、科學的技術框架。
二、轉變中職教師培訓觀念。
積極創新培訓方式是教育技術在中職教師培訓中的核心引入教育技術的先進理念,轉變中職教師培訓觀念,改變學習方式,創新中職教師培訓模式是教育技術在中職教師培訓中應用研究的核心領域。目前,我們的培訓模式大多以“教”為中心,培訓活動的安排也是以“教師”為中心來展開的,參訓教師對培訓內容的接收大多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參訓教師的學習缺乏自主I生、活躍性和創造性。為改變這種傳統的單一的培訓模式,我們在各類培訓班中不同程度地引進探究型學習模式。探究型學習是與接受式學習相對的,探究型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在組織教學培訓中強調參訓教師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由教師給他們現成的結論。探究型學習的組織形式是通過個人、小組、班級等多種方式組織活動,發揮個人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小組協作能力。教師作為指導者和引導者,啟發和誘導參訓教師,并為參訓教師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
如在進行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專項培訓中,我們向50名參訓教師呈現一個前所未有的教學場景:培訓教室撤去了傳統的橫平豎直的課桌擺布,取而代之的是以六個小組為單位的圓桌形式,每個小組的學習工具是一臺聯網的計算機,教師機安裝互動平臺,能夠控制參訓教師機并配有大屏幕和投影;教室的不同位置布置了學習資源共享板、討論貼紙自板、小組明星榜。在培訓中每個小組在主講教師的引導下,通過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活動展開,小組討論,形成學習成果,使每個學習者都成為學習的探究者,項目的參與者,成果的共享者。在培訓的過程中主講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他的作用僅僅是參訓教師的指導者、幫助者,是探究學習項目的主持人。主講教師在組織各小組學習中,沒有硬性的概念灌輸,但參訓教師們卻在一個個鮮活的案例情境和分析中、在一次次的討論活動中,達成了培訓目標。如從教學的設計、資源的獲取和加工整理、教案的編寫、電子講稿的制作、教學實施計劃的設計及評價量規的制定等教學中需要用到的每個環節,在培訓中都體現出了“做中學”、體驗中學、互動中學。這種培訓的核心就是用新的培訓模式,把培訓資源、教學媒體、網絡、教學設計、教學現場整合貫穿于整個培訓過程中。在十個培訓項目學習完之后,參訓教,J~fi"l都深刻感受到在網絡化學習資源環境下,在“情境”與“協作”“交流”與“共享”“實戰”與“培訓”的學習氛圍中,培訓收獲已超出了培訓本身。
在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技術要素的介入使傳統教學培訓互動關系發生了變革,形成了教師與參訓教師之間的民主關系,參訓教師與參訓教師之間的協作關系,參訓教師與知識之間的探究關系。
三、教育技術為中職教師培訓進一步加強教育培訓資源的整合利用和評價帶來了新觀念、新方法教育技術。
首先致力于以科學觀來考察教學過程 的各個環節,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設計教學策略,力求發揮教學系統的'整體功能,通過優化教學過程來獲得盡可能理想的教學效益。運用教育技術如何提升中職教師培訓質量和效能,就具體技術層面來講我們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應用研究。
1.教育培訓資源的整合利用。教育技術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現階段主要是以音像媒體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為核心。如何根據培訓目標、內容和參訓教師等方面的具體情況,有效選擇恰當的媒體或方法,建設數字化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以實現教學培訓效果的最優化,是我們需要長期關注并加以研究的問題。我們相信基于網絡上的培訓教材、專家講座、視頻案例、光盤資源、培訓網站、培訓成果、教學案例等信息資源將會在大教育大培訓工作體系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2.培訓評價。培訓評價實際上是一種管理手段,每一次評價就是對教學進行一次調控。在實踐中我們對參訓教師采取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參訓教師自評與小組互評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如我們以探究型學習為主的培訓班上,對參訓教師的評價主要采取過程性評價。即評價學習效果,不應僅僅看學習活動的最終結果,還需要考慮參訓教師的學習過程,所以也叫參訓教師“檔案袋”評價,即按照參訓教師考勤、培訓態度、小組研討發言、培訓任務完成情況、培訓成果等得出評價結論。對教師我們采取形成性評價與系統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如對教師進行“一人一測,一課一評”,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每期培訓班結業后任課教師即可得到“授課反饋意見書”,獲得參訓教師對教學的反饋信息及其在整個教師團隊中的定量分值,這樣任課教師就能及時地調節自己的教學工作,使教師了解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組織中的某些不足,使教師明確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明確教學活動中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利于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從而為改進教學提供依據。
教育技術的應用為學習者與培訓者的發展提供了一次良好的契機、一個廣闊的空間,這種發展將使得學習者的學與培訓者的教都發生一次質的改變,跳出以往傳統的單一模式,并與先進教育理念相結合,運用適合的學習理論,更好的幫助學習者學會學習。
【中職學校教師的論文投稿方式的論文】相關文章:
中職學校口碑營銷方式研究緒論論文06-26
中職學生行為方式研究論文06-18
中職教師師德論文02-22
中職學校班主任論文02-20
中職學校語文教學論文07-04
中職學校成本會計的論文06-06
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的完善分析論文06-27
中職學校茶藝教學發展思路的論文06-05
淺談中職學校教育教學論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