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休閑體育學的論文
摘要:從一個特定的學科發展角度,對休閑體育學作為一門學科的形成與發展進行了探索。休閑體育學作為一門學科的形成,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休閑學與體育學互動的結果。休閑體育學首先是體育學,是從休閑學的視角和高度展開的體育學。同時,該研究試圖通過對休閑體育學的理論基礎與構架的闡述,給人們提供一種關于休閑的體育的系統理解。
1.引言
在全球普遍進入“休閑”社會的大前提下,為滿足整個社會各群體的休閑體育需求,迫切需要一種學科理論的指導。休閑體育學科正是在這一時代背景呼喚下應運而生,而且發展可謂極為迅猛。在理論上,休閑體育基本問題的研究(如休閑體育消費、休閑體育市場開發等)迭次構成熱點,在實踐中,各種休閑和體育的理論與方法不斷地應用到實際休閑體育之中,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在學科建設方面,國內、外相繼設立了休閑體育的本科、研究生專業,休閑體育的研究由此呈現一派繁榮的景象,它作為一門學科的地位已貌似形成與穩固了。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大多研究尚以休閑體育行為的描述為主,沒有從人的生命周期角度探索體育休閑模式,即休閑體育對于不同生命階段的意義、不同生命階段的休閑體育活動特征、以及不同生命階段休閑體育的限制因素等重要問題,因而沒有考慮到不同生命階段休閑體育的聯系。立足于休閑體育領域特有的市場經濟開展的宏觀研究和反思還非常少見;也就是說休閑體育還沒有完全建立起合理的、得到公認的學科體系;甚至還沒有一本“休閑體育原理”之類的名著問世等等。所有這些,都說明了休閑體育學科本身缺乏一種“原驅動力”,在很大程度上依然還只能是其它學科的“應用性”研究。這就不得不使我們對休閑體育的學科性質及學科理論作深刻反思,這種反思,對于從事休閑體育實踐的人而言可能不屑一顧,但對于那些從事休閑體育學科整體研究的人來說,無論從追求理論的可靠性還是完善性上,都是一個重要的基礎性任務。反過來說,年輕的休閑體育學科,在理論層面上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研究空間。
2.休閑體育學科的建立
2.1休閑體育研究的理論水平
2.1.1休閑體育學科的研究對象分析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對象,特定的研究對象是學科產生和存在的客觀依據。就休閑體育的研究對象而言,它是以人們的休閑體育意識、休閑體育行為和休閑體育現象為研究對象。側重在體育運動的影響下,剖析休閑體育自身的發展規律、社會地位、功能、目的任務及其與各種社會文化現象之間的關系,闡明不同群體休閑體育的組織和方法手段,提高人們的休閑滿意度和生活質量。將休閑體育研究的對象定位于體育領域的休閑現象及實踐活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從休閑體育整個學科發展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定位則略顯過低。首先,這種以解決體育領域的休閑現象和實踐問題為目的的對象定位,往往會產生一種導向:為解決體育領域的休閑現象和實踐問題,人們不斷從其它學科引入各種技術、方法,休閑體育研究也只能在技術操作層次循環運作而不能得以有更高層次的突破,休閑體育只能成為其它學科的附屬而不能形成其根本的“原驅動力”,它能否成為一門學科的可能性也就不能不大打折扣。其次,與其說休閑體育是一門學問,不如說它更是一門行為藝術。對休閑體育而言,人們參加休閑體育活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意向與需求等,顯然不同于他們參加其它社會活動時的感受。因此,挖掘休閑體育活動中人的行為與需求的變化規律,也是休閑體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最后,從學科的角度來看,一門成熟的學科不僅要弄清分析哪些事物,更重要的是要界定這些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與區別是什么。休閑體育的研究決不僅僅在于社會大眾休閑,更重要的是要抽取和提煉出休閑體育運動自身的發展規律和特點。休閑體育研究的著眼點,應在于更高抽象水平上的休閑體育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這一研究對象著眼點的轉移,并非將體育領域的休閑現象和實踐活動排除在休閑體育研究之外,而是強調研究對象理論與實踐的一體性和完備性。唯有確立并包含了理論與實踐的、層次分明、內容獨特的研究對象,結束目前在這一問題上認識的混亂,休閑體育才能真正走上正確的發展道路。
2.1.2休閑體育學科的研究方法分析
判斷一門學科成熟與否的重要尺度就是研究方法,遺憾的是,休閑體育研究中并沒有形成依賴于休閑體育的、獨立于其它學科研究之外的研究方法。當前教科書中所羅列的諸如:哲學的方法,社會學的方法,經濟學的方法,文化學的方法,美學的方法以及科學抽象,理論聯系實際方法;系統分析,動態研究方法;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方法;規范研究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等等的應用方法,無一不是由其它學科研究中所產生的。姑且不論這些方法是否適應于休閑體育這塊土壤,但就這種全部移植而言,也往往容易使休閑體育的發展喪失其自主性,而消失在其他學科之中,失去自己獨立存在的價值。休閑體育研究要想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就一定要建立起自我的獨特方法體系。誠然,“沒有獨立的方法,也并不妨礙一門學科成為真正的學科”,但問題是:作為人類社會特殊活動的體育,有著區別于其他社會現象的本質特征,特別是運動訓練、競賽、群眾體育活動、體育產業等都與其他社會活動迥然不同,也必然有基于它們運行規律的特有方法。在本文中,我們提出立足體育視角,以休閑科學方法體系與體育科學方法體系有機融合為特色的休閑體育方法體系的構建新思路。有理由相信,尋找并建立起這樣的方法體系,正如分析方法之于哲學研究,還原方法之于物理學研究,實證方法之于化學研究一樣,會大大推進休閑體育作為一門學科的發展。
2.1.3休閑體育學科研究的理論體系
研究過休閑體育理論的人都不難發現,休閑體育理論體系的發展整體上正在努力實現從經驗概括到嘗試體系化的跨越,超前的研究也許剛剛涉及到某些意義上的理論反省,休閑體育方面出版的專著還太少,休閑體育學科體系尚不成熟,尚未形成比較一致的休閑體育概念及理論體系,這種狀況對于指導我國的休閑體育實踐不利。大量的研究只能是經驗的概括甚至是直接將研究目光落在休閑體育實踐活動上,而對休閑體育理論體系構建的研究則少之又少,從學科學的角度對休閑體育展開的學科特性探討則更是無人問津。這固然與我國休閑體育研究的歷史較短有關,但更為重要的原因則在于休閑體育研究主動性的缺失。研究者專注于對其它學科較為成熟的方法、原理的吸納與引進,而對休閑體育自身認知體系、方法體系和學科體系的構建則明顯不足。我們提出了休閑體育的三維學科體系,即基于體育科學認識體系的,以體育科學認識體系與休閑科學認識體系有機交叉的新認知體系。對休閑體育理論體系的構建作了初步嘗試,但這還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和完善。 2.2休閑體育研究的實踐水平
休閑體育問題的研究吸引了大批體育科研工作者,部分人也憑借自己卓有成效的研究,逐漸取得了在這一領域的學術地位,成為學科的著名專家。但即使這些專家本人也不敢妄稱自己是休閑體育的代表人物。還沒有哪一位專家在休閑體育研究領域提出開創性的、意義重大的,得到公認的觀點和方法,也就因此難以稱得上這一門學科的代表性人物;就代表性著作而言,雖然目前冠以“休閑體育”之名的教材和著作時有出版,但多是對國內、外休閑方式、方法的移植或是操作層面上的探討,鮮有立意新穎、令人眼前一亮的佳作出現,從中選出代表著作則會更加牽強;至于學術組織和學術期刊則更顯滯后;在我國體育科學學會中,并沒有設立“休閑體育”分會,也沒有設專類,只是作為體育社會學的一個部分;而一些分散的休閑體育研究學術組織活動較少,沒有形成大的氣候。休閑體育至今也沒能擁有自己的學術期刊。
綜上所述,雖然在休閑體育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進展,但無論從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理論體系的宏觀構建上,還是從代表人物、著作、學術期刊的實踐操作層面上,休閑體育作為一門學科都還比較初級,需要我們廣大休閑體育研究工作者更為艱辛的努力。
3.休閑體育的學科基礎與歸屬
休閑體育是人類社會和體育學科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是體育學下屬的一個新的學科。作為新興的、正在發展和建構中的學科,其學科基礎尚未十分牢固,其理論體系也未完善。因此,休閑體育客觀上要求有一個相關的、龐大的學科群作為支撐。一些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分別是休閑體育學的母體學科,休閑體育正是廣泛運用這些基礎學科的基本原理、知識體系來研究人的生活方式與休閑體育意識和行為規律的。與此同時,休閑體育也從體育的應用學科和專項技術學科中汲取營養來獲得自身的發展。因此,在具體實施休閑體育學科發展目標時,應確立以下新的發展理念:如何能夠在延伸體育的本質的同時,并找準專業的定位,做出科學的規劃,為小康社會培養休閑體育專才,這是我們在休閑體育專業發展初期要不斷思考研究,認真面對的問題。
另外,休閑體育理論是科學理論還是實用理論?科學理論是對經驗世界的解釋,其目的在于認識和探索事物本身,其價值在于揭示事物的內在規律,它們常常意味著一種所謂的“為知識而知識”的理性精神。而實用理論則把視線直接投向實踐,它探討有關如何把認識的規律轉化為實踐操作的問題,并且為解決實踐問題提供種種規范與建議,帶有極強的價值與目的色彩,從上述科學理論與實用理論的特征不難看出,休閑體育不可能成為純粹意義上的科學理論,它似乎更應該成為一門實用性理論,事實真是如此嗎?正如我們在對休閑體育研究對象的探討中所提到的,休閑體育也承擔著挖掘休閑體育規律,為休閑體育的發展尋求“原驅動力”的重任,所以它必然包含著大量的理論“解釋”成分在內,這使它與一般的實用性理論之間有了明顯的分歧。比如,休閑體育的核心要素是“休閑”,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對“休閑”活動的理論解釋,從而可能需要用許多關于“休閑”的學科概念與解釋。離開了這些學科的支撐,休閑體育只能對實際休閑體育現象作出事實上的描述,對休閑體育工作給出“處方式”的指導,不能達到理論闡述的層面。但這些學科與休閑體育理論之間的關系又不是直接的演繹關系,而是將這些學科有關的解釋重新詮釋后運用到休閑體育活動中,是一種“解釋的重新解釋”。因此,休閑體育研究中具有超越單純對其它學科理論建設應用的科學研究的成分,也因而并非單純的實用理論。
對休閑體育所具有的這些特性,我們大可不必因其不能找到明確的歸屬而感到沮喪,而恰恰應該為此而自豪:它使休閑體育橫跨科學理論與實用理論,把眾多學科集于一身,去綜合成自我的體系。從這種意義上說,它比其它學科更復雜,更富有挑戰性。雖然目前我國休閑體育的發展有一定的滯后,但有理由相信,隨著我們的不斷努力,它必將向一門成熟的學科不斷邁進。
4.結束語
近幾年,我國的體育休閑學科研究有了快速的發展,在歷史的傳承性、人與自然、社會和諧性以及人們身心健康保障的獨特性等方面有了新的拓展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客觀上仍存在著種種問題。在我國體育休閑學科體系建設和發展模式尚未形成的形勢面前,我們應充分的認識到學科建設對學科發展的重要性,要把理論體系和學科建設問題作為一項重要課題來研究,以解決由于理論的匱乏給實際工作帶來的問題。
【休閑體育學的論文】相關文章:
談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論文09-29
當代消費沖動與休閑景觀的論文07-27
美術學論文06-20
休閑體育項目策劃方案(精選15篇)01-15
體育與健康論文02-21
休閑體育專業職業規劃書(精選9篇)10-12
統計學論文07-24
敬學與樂學的議論文09-03
社會體育論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