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電力線路的設計芻議的論文
摘 要:關于電力線路的設計芻議 摘要:在常見電力線路設計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桿塔定位和路徑選擇。電力線路設計是一項實踐性、政策性、技術性非常強的工作。電力線路工程設計的每個階段都存在問題,本文就電力線路路徑布設、桿塔的定位與選擇、電力線路基礎設
關鍵詞:電力線路工技師論文
引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電力資源的利用率也在逐年增加,電力線路作為一種供電途徑,其設計問題的探索和研究逐步被重視。電力線路工程的設計是一項技術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影響著線路的技術經濟指標、施工和運行以及維護等。輸電線路的設計時,設計人員應在確保線路設計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綜合考慮線路工程的經濟造價、施工條件及日后的運行維護等因素,若電力線路設計中脫離工程實際,是無法保證設計質量與滿足電網發展需要的。因此,只有不斷進行探索和創新,結合實際,合理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資源,優化設計方案,才能使我國電力系統的建設更加完善。
一、電力線路設計中的路徑選擇
在電力系統中,電力線路布設方式的選擇以及勘探,成為了電力線路系統設計中的關鍵。從實踐中可以知道,電力線路設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對于電力企業自身的運行條件、實際施工、技術指標以及經濟效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電力線路路徑的選擇中通常分為野外選線和圖上選線兩步。圖上選線即先設計出若干個路徑方案,然后收集相關資料并進行野外勘察,從經濟及技術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并獲得有關部門簽訂協議書,從中選出一個最合適的路徑方案,經上級部門審批后,再到野外進行選線,以進一步確定線路路徑,接著開展線路終勘及桿塔定位等一系列工作。在路徑的選擇中,需考慮以下內容:
(1)線路的長短;
(2)線路所需材料、設施消耗量及總投資的對比等;
(3)施工、運行維護的難易情況,所經地段的地形、地質、地貌以及對農作物的影響等;
(4)桿型的選擇,技術方面的政策及難易程度等。電力線路路徑的選擇直接影響工程造價,一般來說,線路越短,曲折系數越小,造價越低,相反造價就高。但是路徑的選擇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如果片面追求曲折系數最小化,可能會使造價升高。但是在線路的選擇中,線路的安全運行是首要條件,通常選取線路長度短、轉角度數小且轉角少、地形地質好、占良田少、少拆遷、對環境破壞少、河道少、便于運輸維護及效益高的線路方案。同時,還要衡量社會效益,施工前應和線路建設中所涉及到的城鎮建設、鐵路交通、郵電通訊以及工礦企業等做好協商,并簽訂相關的協議,以使線路的建設更加順利。在電力線路選擇過程中,設計人員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勘測,尤其是沿線地上和地下情況。在對電力系統進行勘測檢查時,應認真做到了解自身經濟實力、兼顧桿位,對一些特殊的`地段進行反復測試,避開交通困難的區域,為桿塔的組立創造條件。
二、電力線路設計中的桿塔定位
桿塔定位就是指在已經選擇好的電力線路上,適當的進行斷面和定線測繪,在斷面網上放置桿塔的位置。它是線路設計的一個重要環節,其質量關系到線路的造價和施工、運行與維護的方案與安全。不同型式的桿塔在運輸及運行安全、占地、施工、造價等都不相同。因此,必須進行細致的工作,排定出桿塔配置的最佳方案。
桿塔定位工作分為室內定位和室外定位。室內定位是用最大弧垂模板在平斷面圖上排定桿塔位置的;室外定位是把室內排定的桿塔位置到野外現場復核校正,并用標樁固定下來。桿塔位置排定的是否適當,直接影響線路建設是否經濟合理、運行是否安全可靠。新建工程投資允許的情況下,一般采用一種或者兩種型號的直線型水泥電桿,轉角、耐張、跨越等一般選用角鋼塔;對于線路多并沿著規劃道路進行架設的路徑,一般采用鋼管塔。為了避免運行幾年后的電力線路出現對地距離不足的情況,在新建工程電力設計中,一般采用較高的桿塔。在運用耐張、跨越、轉角、終端等特種桿塔定位之后,再進行分段,沿著平斷面圖利用最大弧度模板排定直線桿塔位置,根據排列的位置計算出該耐張段代表,以查取或者計算電力線路應力,然后計算出K值,看此值與模板值是否相符,如若相符則表示該段桿位正確。否則,只能按照實際算出的K值,重新選取模板,重新對桿位進行排定直到兩次算出的K值相同為止,排完一個耐張段以后,再排下一個耐張段,直到排完線路全部桿塔為止。定位時應注意下列情況:
(1)山地定位時,除應考慮邊坡的穩固外,尚須保證電桿的焊接、排桿、立桿、臨時打拉線緊線等條件是否具備;
(2)應盡量避免孤立檔距,尤其是檔距較小的孤立檔,它易使桿塔受力情況變壞,造成施工困難,給檢修帶來不便;
(3)立于陡坡的桿塔,應考慮其基礎有無被沖刷的可能;引拉線桿塔應注意拉線的位置,平地應注意避免拉線打在路邊或池塘洼地,山地應注意避免順坡打拉線使拉線過長;
(4)在重冰區,應盡量避免大檔距,盡可能使檔距均勻一些。
三、電力線路設計中的拉線設計
在電力線路的設計、安裝和線路的維護過程中,拉線看似一個小問題,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一環,但卻是保障電力線路安全運行的非常重要的一環。首先,拉線應定位在實土處,不得定在淤泥、河坎上。這些地方有時雖然埋得很深,但覆蓋的泥土壓力不足,達不到要求的拉力,拉線坑的填土必須是實土,不得將淤泥、容易腐爛不實的雜物填入拉線坑內,以防造成壓力不足,拉線盤向上爬移。在水溝邊、坑邊等區域拉線應進行基礎加固,防止拉線盤向上爬移。一般來說,線路較長、導線線徑較粗,則線路拉力較大,但要根據拉線的位置、導線線徑和安全系數、線路的轉角度數,通過計算或查閱相關國標圖集來確定拉線的粗細,再根據當地地質情況確定拉線盤的大小、拉線棒的粗細及拉線的埋深。一般要求拉線的橫截面要與所拉導線的橫截面相對應,其強度設計安全系數應不小于2,最小規格不小于35mm2。
拉棒直徑不應小于16mm,拉盤不低于40cm×60cm。拉盤的埋設深度,應根據土質條件和電桿的傾覆力矩確定,其抗拔穩定安全系數不應小于下列數據:直線桿1。5,耐張桿1。8,轉角桿、終端桿2。0,埋深一般不得淺于2m。按要求,露出地面部分的長度應為0。3~0。5m。拉棒略短,拉盤埋深可淺些,但不得淺于線路的電桿埋設深度。拉線應采用鍍鋅鋼絞線或鍍鋅鐵線,拉線棒及其它地下軟件應熱鍍鋅。嚴重腐蝕地區,拉線棒直徑應適當加大2~4mm或采用其它有效的防腐措施。跨越道路、火車行車線的水平拉線,對路面中心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6m或9m。
四、防雷設計
雷電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產生著巨大的破壞作用,架空電力線路也面臨著雷電的巨大威脅。雷電會導致輸電線路跳閘、短路、漏電等災害,會損壞配電設備,甚至引發電路火災,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按照送電線路的電壓等級,可以根據地區已有線路的運行情況以及雷電活動來確定采用的避雷線的根數,確定避雷線的檔距中央導線、保護角和避雷線的最小距離。使用接地型的避雷線是對送電線路最有效的防雷保護,并且避雷線的保護角越小,遮蔽的效果也就越好。但是,隨著線路電壓等級的不斷降低,避雷線在造價中所占的比重也就越大。
結束語:
總之,電力線路的設計要做到安全、經濟、高效。設計人員既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又必須不辭勞苦、反復踏勘,有現場處理各種復雜局面的實踐經驗。只有結合實際、合理設計,才能保證電力線路的穩定可靠運行。
【電力線路的設計芻議的論文】相關文章:
電力系統配電線路設計要點論文04-20
電力工程輸電線路施工的論文05-20
電力線路改造合同07-21
電力線路施工合同06-16
電器控制線路設計的思考的論文04-19
GIS管道線路優化設計平臺論文04-17
芻議產品設計中的無障礙設計論文07-12
電力設計管理問題分析論文06-22
電力線路施工合同模板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