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一、精讀,教學優化的基礎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多閱讀。在上述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朗讀每一個句子和段落,最后讀整篇課文,這正是順應了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只有通過朗讀,學生才能夠充分感受到乘客的“從容”、作者的“提心吊膽”和艄公的“智慧、勇敢、機敏”,才能理解為何艄公能夠成為黃河的主人。朗讀課文,學生還能夠感受到文字的優美,并能激發他們對艄公的尊敬。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學習的主人”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并為“黃河的主人”做出鋪墊,教學結尾處又深化了艄公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艄公精神的升華。而且教師在教學中適當地利用了視頻、圖片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了解不認識的事物,改善了學習效果。
二、精思,教學優化的核心
文本含義來自精讀,而所謂精讀其核心又是指向學生思維的。讓學生在精讀的同時精思,往往可以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思維能力的提高。因此,精思是小學語文教學優化的核心。教學實錄———《珍珠鳥》(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師:同學們,我們對珍珠鳥已經有了一定認識,請同學們帶著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朗讀課文。(學生朗讀課文)師:同學們,通過朗讀課文,能不能知道珍珠鳥是一種什么樣的鳥呢?生:是一種可愛的鳥,因為它有小腦袋和“尖細又嬌嫩的鳴叫”。生:是一種好看的鳥,因為它像“蓬松的球”,還有灰藍色的羽毛。師:很好,看來同學們都已經仔細閱讀了課文。同學們能夠從詞語和句子中知道珍珠鳥的美麗和可愛,那么同學們能否再體會一下,除了可愛和美麗,珍珠鳥還有什么其他的特點?生:還是一種膽小的鳥。(讓學生閱讀課文,品讀文字,知道珍珠鳥的特點,讓學生了解如何從字里行間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師:珍珠鳥是一種膽小的鳥,那么它害怕作者嗎?生:先是害怕,然后不害怕。師:很好,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過程。請同學默讀第4段,看一下珍珠鳥是如何一點點接近作者的。生:開始的時候珍珠鳥在屋里飛來飛去,亂撞燈繩。師:這表現了什么呢?生:珍珠鳥害怕作者。師:那么到最后哪些地方又體現出珍珠鳥不再害怕作者了呢?生:珍珠鳥用小紅嘴啄作者的筆尖,作者用手撫摸它,珍珠鳥“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師:所以,珍珠鳥經過很多次試探,才知道作者是真的.愛護它,才真正地完全依賴作者,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發呢?生:我們要關心和愛護動物,動物才會成為我們的朋友。師:對,作者關愛珍珠鳥,珍珠鳥才會這么可愛美麗,才會和作者友好共處。在課堂教學剛開始的時候,教師就提出了“珍珠鳥是一種什么樣的鳥”這一問題,由此創設一種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然后讓學生自主感受珍珠鳥一步步親近作者的過程,認識到珍珠鳥對作者由害怕陌生到親近的態度變化,并引出“完全依賴”的概念。這一過程又是一個精心思考的過程,便于學生理解本節課的重點:只有相互依賴,我們才能和動物友好相處,只有相互依賴,同學之間才能互助友愛,這正是本文作者馮驥才想要表達的人文思想。
三、精設,教學優化的保障
這里的設是指設計,教學設計是學生高效學習的重要保障,可以說有什么樣的設計就會有什么樣的學習。作為一種保障,關鍵是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去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教學實錄———《爺爺的蘆笛》(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師:同學們,在上一節課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這篇課文的主人公強強被爺爺的蘆笛聲吸引到了海邊,強強感覺很高興,為什么呢?生:因為海邊的風景很漂亮,并且爺爺的笛聲很好聽。師:對,這些都吸引著強強,讓強強對海邊的生活很向往,但是夜里爺爺把強強一個人留在家里,強強怕不怕呢?生:剛開始的時候害怕,后來不怕了。授:除了害怕,強強還有什么感受?生:很想念爺爺,孤獨。師:那么請這位同學朗讀課文,盡量將強強這種害怕、焦急的心情讀出來。(學生朗讀課文)師:那么,為什么強強后來不害怕了呢?生:因為強強仿佛聽見了爺爺的蘆笛聲。師:如果你是強強,你想對爺爺說些什么?生:爺爺,我已經變得勇敢,不再害怕大海了。師:很好,從這里可以看出,我們必須克服困難和恐懼,才能培養自己的堅強品質,同學們說對不對?生:對!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通過精心的設計,將教學內容層層推進,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讓學生在精讀的基礎上有效地思考,從而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體會到課文的深刻內涵。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這樣的設計,學生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收獲的。
【優化小學語文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優化語文教學(教學論文)12-06
優化寫字教學語文論文推薦06-12
淺析語文教學的藝術優化論文07-04
關注情感體驗 優化語文教學的論文07-04
優化地理教學論文06-20
論小學體育教學的優化設計論文07-04
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實踐研究論文04-15
怎樣優化語文課堂教學論文06-20
高中語文教學環境優化淺析論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