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職院校大學生中實施創業教育的理性思考論文

時間:2022-09-25 13:33:13 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在高職院校大學生中實施創業教育的理性思考論文

  摘 要 高校擴招,我國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眾化教育,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增大。高校將同時面臨招生和就業的兩大難題,高職院校如何正視現狀、發揮自身優勢和打造核心競爭力呢?針對高職院校如何實施創業教育,如何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素質進行了有益探索和深入思考。

在高職院校大學生中實施創業教育的理性思考論文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大學生 創業教育

  隨著1999年起連續幾年的高校擴招,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已突破21%,高等教育開始步入大眾化教育時代,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高職院校更是首當其沖;中國加入WTO,教育國際競爭趨勢增強,高校紛紛出臺相關策略應對挑戰,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清醒地意識到,高職院校要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和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除了創新現有人才使用和評價機制外,必須更新就業和擇業觀念,實現高職院校大學生由被動就業轉變為自主創業,因此,在高職院校大學生中實施創業教育成為大勢所趨。

  1 實施創業教育:我國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夏林代表認為:“信息時代的大學畢業生將不再僅僅是求職者,而應首先成為工作崗位的創造者。”提出“應將創業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建議。近年來,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已經成為各級政府、高職院校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把創業教育引入高校,無疑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深入,要求高校不僅要培養各類專業人才,更要著力培養創業型的復合人才,高校應將培養大學生創業技能和創業精神作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從國內外的創業教育實踐來看,有許多成功經驗值得借鑒,美國硅谷大部分高新技術企業是由高校大學生創辦的。大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素質和創業能力的培養,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校期間要做好就業意識、就業技能和心理方面的準備,增強畢業生離校后的社會適應能力。

  2006年有413萬大學畢業生面臨社會就業挑戰。特別是高職院校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將更加嚴峻。高職院校與本科高校之間,無論是在招生還是畢業生就業,高職院校明顯處于相對劣勢。高職院校如何與本科高校一爭高下?高職院校要想立足于高校強者之林,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核心競爭力、先行創業教育之路,走在名校的前面,塑品牌,創特色,使高職院校在高校競爭中搶占先機。

  “創業教育,將成為21世紀現代人的第三本護照。”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指出,21世紀的大學生除了接受傳統意義上的學術教育和職業教育外,還應當擁有第三本護照——創業教育。在這激情創業的時代,大學生自主創業,已成為當代青年創業洪流中最引人注目的亮點。

  2 我國高職院校實施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分析

  (1)高職院校在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進程中,對實施大學生創業教育思想不統一、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近幾年部分高職院校正逐步引入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和創業實踐學分,但是絕大多數高校對此并沒有表現出特別關注,少數高職院校開設了一門創業教育課程,有些高校即使將創業教育引入校園,也只停留在第二課堂活動層面,在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時才會涉及,效果不明顯,實施創業教育的廣度、深度不夠。

  (2)思想僵化,觀念落后,沒有及時更新大學生創業理念。從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現狀看,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較嚴峻,就業壓力增大,畢業生就業服務指導方式不能適應當前大學畢業生的客觀需求。因此,高職院校首先要改變傳統就業觀念,樹立創業教育觀念。現行的就業指導屬于意愿式的崗前培訓、就業前指導、學生應聘技巧以及掌握職業技能等,但是,就目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以及職業素質培養來看,僅靠就業前指導是完全不夠的,很難扭轉高職院校就業尷尬局面。必須拓展為“創造、創新、創業”為主題的“三創”教育,開拓學生思維,創新就業觀念,樹立創業是就業的有效途徑、加強高校創業教育,培養創業思維,積極營造創業教育的濃厚氛圍。

  (3)實施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良莠不齊。目前在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高校中,從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教師一般為兩類,一類是原先從事企業管理學教學的教師;另一類是從事高校學生就業工作指導,這兩類老師都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就是缺乏創業實踐經歷,在為學生開展創業教育時,很容易陷入“紙上談兵”的尷尬,可創業教育又偏偏注重創業實踐和實務,沒有親身經歷,簡單的照本宣科根本無法深入創業的精髓和實質。

  (4)實施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制度不健全、氛圍不濃厚。良好的文化環境是創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例如美國硅谷、我國上海創業園等就給大學生創業提供了一個有利于創業的文化環境,讓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有效提升學生創業素養。大多數高職院校卻苦于本身經濟基礎、辦學環境等方面的不足而陷入困境,不能提供良好的創業文化環境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和實踐,由于學校制度的不完善和物質環境欠缺等問題,不能很好地為學生創業素養的提升提供整體引導、塑造和培養。

  (5)各級政府對高職院校實施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夠。地方政府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大,主要表現在政府不能為高職院校提供一個良好的大學生創業園區,開展創業教育與實踐活動。在政策上也沒有明顯地表現出對大學生創業的更多優惠政策,比如稅收優惠、創業融資等措施。另一方面,也不能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良好的創業培訓和創業政策指導,在優化創業環境中的政府未能給予更好的支持和幫助。

  3 大學生創業素養的科學內涵和基本內容

  (1)培養創業者所需的專業知識和創業技能。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創業知識是重要的一個方面,在大學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中,必須注重創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在學習基本知識的同時,必須具備以下知識:①經濟學知識。了解基本的經濟學常識和經濟政策,市場構成以及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市場營銷與廣告、促銷和創業相關知識;②企業管理知識。即懂得如何管理企業,企業戰略管理、生產管理、市場開發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基礎知識;③文史知識。學習文史知識是提高人文底蘊、了解民情風俗一大策略;④法律知識。開創企業必須把握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等,特別是地方政策和法律法規,才能使創業者在創業潮流中把握好方向,不至于誤入歧途。

  (2)培養大學生良好的人際關系。改革開放20多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運行及創業人的成功經驗表明,一個人的成功,智商與情商同樣重要,甚至情商比智商更為重要。因此,在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過程中,特別要注重情商培養。主要是如何建構良好的人際關系,如何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網絡。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大學生被營銷界稱為是新生代。新生代的特點是個性張揚、激情四溢、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他們不懂得如何正確處理良好的人際關系,交際面狹窄,而這代人又正是實施創業教育的主要培養對象。因此,高職院校在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過程中,加強大學生完美人格的塑造和良好人際關系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3)培養積極而穩定的心態和健全的人格。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另一堂課就是培養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中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人格。大學生創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無論成功與否,必定要經歷許多困難和挫折,那么積極而又穩定的心態顯得非常重要。人格的健全有利于創業者各項工作的開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培養良好的待人接物行為,樹立誠信意識與堅強品格。清華大學的校訓說得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方能載物,誠信才能立于社會。

  4 高職院校實施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實踐探索與對策思考

  (1)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進一步深化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必須認清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實質和精髓,即“創造教育、創新教育、創業教育”三者結合的“三創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牢固樹立“三創教育”理念,使創造教育、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有機統一,改變原有的以就業指導為創業教育的觀念,打破對大學生進行就業指導的局限性。改革現有教學管理和質量評估方法,把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納入教學評估體系,從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和發展趨勢可以看出,把大學生創業教育納入教學評估體系是正確而且是可行的。開設《創業學》等創業教育體系課程,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素養,具備創業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良好的人際關系網和健全的人格等,通過課堂教學促進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提高和創業潛能的發揮。

  (2)創新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樹立以人為本的個性化創業教育理念。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現有的思想政治工作對大學生不可替代的重要影響,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業素養,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大優勢,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一是利用情感優勢,促進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及幸福人生的理解與認識,形成人性化的教育理念。二是有效地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加強對學生的成長成才培養。三是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載體,開展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四是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勢,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激發高校大學生的潛在個性和創新能力,促進大學生各方面特長和潛能得到發揮。

  (3)加大對創業教育的投入,切實加強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培訓是高校實施創業教育應迫切解決的問題,基于高校的辦學條件和所處教育環境,可以聘請創業成功人士和企業家、投資家定期或不定期到學校演講,開設大學生創業論壇,聘請他們擔任創業教育兼職教師,走創業教育師資多元化道路,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

  (4)既要鼓勵自主創業,又要積極開展崗位創業教育工作。鼓勵在所從事的工作崗位上發揮創業潛能,創造出一流業績和創新崗位工作,這是高職院校應該注重創業教育的第二方面,加強職業技能提升和強調職業資格證書的作用,強化終身教育理念,構建學習型社會,提升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5)積極探索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實踐模式,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許多高校已經開始采取各種措施積極開展創業實踐活動,也探索出了一系列的創業實踐方式,例如舉辦以“大學生創業教育”為主題的經濟文化藝術節、商業文化周、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大學生營銷模擬大賽、創業模擬大賽、大學生創業與創新論壇、開放式創新創業實驗室等。在開展創業教育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有效地把創業實踐活動與第一課堂教學工作相結合,形成科學合理的創業教育機制,深化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積極引導大學生的個性、潛能的提高,努力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提高大學生創業所需的人文素質和國際競爭力。

  (6)通過機制創新和制度創新,強化各級政府對創業教育的支持力度。五千年的儒家文化深深地影響著中華民族,良好的文化環境影響著人的思維和發展方向,一個好的創業環境和創業氛圍,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地方政府可結合國家對大學生創業的稅收等優惠政策,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產業結構調整,出臺有利于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吸引大學生在校或畢業后自主創業。在我國快速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高校之間的競爭將日趨激烈,高職院校應審時度勢,打造優勢,塑造品牌,提升核心競爭力,培養大批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流創業型大學生。

  參考文獻

  1 趙志生.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思考[J].內蒙古社會科學,2004(6)

  2 衣俊卿.對高等學校開展創業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02(10)

  3 喬風合.創新教育在美國[J].中國高等教育,2005(1)

【在高職院校大學生中實施創業教育的理性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廣告設計課程的教學思考論文07-12

高職院校系部設置的調研與思考的論文(通用8篇)10-09

有關對大學生創業精神的思考論文03-30

高職院校廣告招貼設計課程教學論文07-12

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范文(通用12篇)11-04

理性:學習,思考!01-28

理性思考的作文01-27

高職院校就業創業互動體系的構建實踐報告05-24

高職院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論文07-12

關于理性思考的作文03-1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 婷婷在线视频这里都是精品 | 亚洲产在线观看亚洲第一站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原创 | 中文字字幕国产精品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