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業帶動就業論文范文
淺談以創業帶動就業 打造大學生就業新平臺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就業 大學生創業 創業教育
論文摘要: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發展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適應今時代發展,緩解就業壓力的必然選擇,也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從大學生就業形勢談起,對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進行了分析,接著指出了大學生創業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要遵循“大學生自主,政府支持、高校引導”的方針來全面推進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發展,為大學生打造新的就業平臺。
一、引言
最近幾年,我國大學生越來越多,大學畢業生的創業就業問題自然成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關注的一個話題。如何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是關乎社會和諧、民心穩定的大事,鼓勵大學生創業,以創業帶動和解決就業,是當今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重要手段,這在當前總體就業形勢緊張時期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
(一)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
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持續擴大,高校畢業生人數也相應持續增加。據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為559萬人,2009年為592萬人,2010年已經達630萬人,而社會提供的工作崗位數量除了沒有相應增長,反而因為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也將造成現有崗位的嚴重流失,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二)創業對就業的促進作用
中國作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就業壓力大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基本國情。在金融危機沖擊下,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就業形勢十分嚴峻。但同時也帶來創業的機遇,正所謂“危”中有“機”,危機孕育著機會。創業可為社會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緩解當前的就業壓力。創業往往具有就業的“倍增效應”,新創的企業通常具有較強的就業吸納能力,有利于拓展就業途徑。
三、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創業意愿低,缺乏對創業教育的認識
創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主要途徑。雖然國家及各省市紛紛出臺相關政策來支持大學生創業。然而,在我國大學生的創業意愿很低。美國大學生畢業的創業率為20%,中國大學生的創業率不到1%。同時,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也非常低。
(二)缺乏系統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即使是在高校創業教育較為成熟的美國,也依然存在著相關師資不足的問題。相對于美國著名的大學而言,中國的高校普遍嚴重缺乏那些既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又有一定的企業管理經驗的師資。這就導致了國內大學目前在開展創業教育和研究方面的能力不足。
(三)教師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缺乏有機結合
實施創業教育的高等學校,有的是以學校的理論教師為主,同時聘請校外的一部分兼職教師,有的是臨時組織起來的一些教師,或者是相應的科研機構組織實施創業教育工作。這些教師專業化能力不強,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達不到有機結合;所實施的創業教育,沒能實現系統化,達不到創業教育的目的。
四、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一)對于大學生來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要積極轉變就業思想,樹立創業觀
大學生自我創業的關鍵還是在于大學生自己。現代大學生要逐步樹立就業形式多樣化的觀念,絕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社會在進步、尤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到處都存在著競爭,同時也存在著機遇。人們只有不斷增強自主意識和應變能力,才能贏得主動,最大限度地發現和把握機遇,實現自我的社會價值。
(二)對于高校來說,“該出手時就出手”,積極引導,改變教育模式,培養創業人才,加強創業教育教師隊伍的建設
高校在大學生自我創業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能提供的服務是多方面的,包括創業指導、資金落實等,但其主要角色是提供比較規范、適用、系統的創業教育。
大學生應充分利用在校期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學習知識、全面提高素質,在踏實學習的基礎上創新,在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創新基礎上創業。
(三)對于政府來說,“扶上馬,送一程”,政府扶持,為大學生提供創業資源
政府可以從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創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制定扶持創業教育的相關政策。對相關的行業或企業,既要給它們政策,又要給它們責任。對實施創業教育的高校給予政策、資金和技術支持,幫助他們解決實施創業教育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
五、結語
大學生在祖國建設事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當前,積極引導、鼓勵和帶動大學生創業對于積極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當前我國嚴峻的就業形勢,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如何讓豪情滿懷的大學生將美好的創業意向變成創業行動,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直接驅動力”需要我們政府乃至整個社會各方面的不斷探索和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以創業帶動就業論文】相關文章:
就業與創業論文03-31
就業或創業的論文03-31
創業與就業的論文03-31
青年就業創業論文02-18
論文:不如把就業當“創業”08-18
就業與創業教育論文03-31
創業就業選擇論文03-31
關于就業與創業的論文03-31
大學創業就業論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