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科普新媒體傳播的問題與建議論文

時間:2021-06-18 19:30:49 論文 我要投稿

新形勢下科普新媒體傳播的問題與建議論文

  摘要:隨著互聯網等媒體的全方位發展,新媒體正逐漸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由于其便利、獲取渠道方便,在很大程度創新和變革了傳播渠道和傳播方式,如今已在各行各業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在科普工作中,科普新媒體傳播同樣不斷活躍,極大地拓展了科普渠道。但新媒體獲取的便利性也給科普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其帶來了機構和個人新媒體科普傳播的無序發展,使得科普人才培養、科普信息科學性存疑、科普內容版權難追究等問題日益突出。作者建議應加強政策制定和環境營造,鼓勵人才充分交流和資源有序融合,優化科普新媒體傳播深化發展的環境和秩序。

新形勢下科普新媒體傳播的問題與建議論文

  關鍵詞:科普;新媒體;建議;軟環境

  中圖分類號G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708(2017)181-0077-02

  1新媒體科普傳播現狀

  1.1新媒體技術改變了傳統的傳播途徑

  新媒體作為一種在新技術支撐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它包括數字雜志、數字報紙、網站、微博、微信、App應用程序等等,與報紙雜志、戶外媒體、廣播、電視這些傳統模式的新聞媒體不勝相同,隨著互聯網日新月異的發展,新媒體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它已擁有了超越主流媒體的能力。

  由于現代科技水平日新月異,科技和傳播的不斷融合,新媒體已經發揮出日益穩定的強大功能,變革了傳播渠道和傳播方式,并且由于其具有便利、高效的優勢,符合人們現在追求快餐式娛樂、隨時隨地獲得信息的需求,引發了更為廣泛的關注,傳統媒體逐漸被取代。同時,由于選擇新媒體傳播方式的大多數是年輕人,這樣一來也帶動了更多的人認為這是潮流前沿,認同這一傳播方法。

  如今,由于科技水平穩步提升和商業模式日益創新,新媒體充分利用了互聯網的優勢,即便捷、實時、隨時隨地等特點,實現了從平臺聯系人、人和人、人聯系平臺的實時傳播效果,使人們形成一個大網絡,使每一個社會人在接收信息的同時也在向外傳達著信息,地球真正變成了地球村,深刻改變著現代人的生活和格局。

  1.2新媒體提升科普傳播實效和水平

  新媒體憑借其具備穩定的信息傳播渠道以及科技手段的豐富,體現出巨大的運用價值。這種價值在實際生活中,會讓傳播的效果變得更好。在科學普及這一領域,新媒體得到迅速發展,由于網絡和移動客戶端等形式的科學普及變得越來越深入人心,這種形式在一定的程度上成為科學普及的“快車道”和“加速器”。

  新媒體對于科普資源傳播的過程和效果,實現了科普知識信息獲取便利、傳播速率快、實時更新、知識新鮮度較高的效果,在這樣的優勢下,人們愿意選擇和接受這樣的渠道更不足為奇。

  2科普新媒體傳播面臨的問題

  技術進步和商業模式創新推動新媒體在科學普及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也表現出強有力的傳播能力。然而,科普新媒體正處于發展期,無論是經驗和人才積淀都還不夠成熟,模式探索和創新也十分有限,使科普新媒體在傳播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應引起多方重視。

  2.1科普新媒體中復合型人才稀缺

  在科普新媒體中,懂創新、懂技術、會科普、能捕捉新聞熱點、了解新媒體運作模式的復合型人才稀缺。這使得從業者對于科普新媒體科技不足夠了解創造出來的成品就不能滿足人們越來越準確的預期和希望,不能夠符合科普新媒體的傳送需求。因此,媒體工作者如何針對不同受眾進行精準傳播、精準投遞成為了困難,對于不同類型的科普如何選擇合適的傳播方式,如何進行深度加工,也成為了困難。

  2.2科普新媒體信息的科學性待加強

  科普新媒體對傳送的科學普及知識一般都需要專業人士的專業指導,從業者要對于傳播的知識負責,不能僅僅為了傳播效果以及關注度而博取受眾的眼球和點擊量,而忽略了媒體工作者最為重要報道原則:真實性和權威性。人云亦云、忽略報道科學性、不尊重事實真相、傳送一些偽科學、不準確的.觀點,目前,這種現象在科普新媒體中時有發生,這就中了偽科學的計。而對于沒有經過事實驗證的知識更不能隨意播出,這需要媒體從業者時刻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對于科學知識表示敬畏的心態,表示足夠的重視。

  在當今社會,新聞媒體傳播范圍大、信息量大、影響深遠,這不僅僅是新媒體的機遇,也是挑戰,更需要慎重對待。尤其在網絡媒體上,謠言盛行,追溯謠言難度高,很多網民容易被誤導,以為所見所聞就是真實的,容易輕信謠言,這對科普正面有效傳播造成了障礙。

  2.3科普新媒體傳播的知識產權問題嚴重

  數字媒體和網絡媒介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易被復制、修改和再傳播[1]。這就造成了科普新媒體傳播的知識產權問題嚴重,例如,傳統紙質等形式的素材被數字化后版權歸屬問題,數字化后的科普傳播內容在傳播過程中的法律責任問題,數字化科普傳播素材在網絡渠道中的版權問題,不同數字化的科普傳播素材在不同傳播渠道,不同表現形式中的趨同,版權糾紛問題,等等,急需明晰和澄清。

  3科普新媒體傳播發展建議

  從全球范圍來看,隨著交通與電信技術的擴散,國際與國內交流日趨頻繁,世界的距離縮短,全球相互依賴性增強,利用信息通訊技術進行交流的新媒體已經成為國際發展的主流,世界各國紛紛把發展新媒體技術作為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目標[2]。

  3.1積極營造科普新媒體發展環境

  科普新媒體作為新型科普方式,而今已經變成人們得到科學普及資料的重要方式之一。因為和傳統科學普及的方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區別,比較優勢明顯,表現出來十分旺盛的生命力,使得如今的科學普及局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因此也得到了業內外相關工作者的喜愛,這極大地普及了科普新媒體。因此,相關業內人士應該展開深入的調查和研究,提升專業水平,相關部門應制定、完善法律法規,推動科普新媒體茁壯成長,完善科普新媒體發展的相關配套措施,營造有利于科普新媒體發展的新環境。

  3.2加強科普新媒體內容的原創和版權意識

  不當的內容、同質化發展、復制粘貼的惡意抄襲,不利于科普新媒體健康發展。因此,要積極增強科普原創能力和創作人才隊伍建設,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樹立科普新媒體的良好社會形象。要鼓勵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到科普新媒體傳播事業中,借助科技政策改革的重要契機,制定完善鼓勵科技工作者向科普工作者、科普新媒體工作者轉變的政策和措施。

  3.3科普場館的線下展覽活動與新媒體線上互動有待加強

  科普場館等基礎設施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平臺,這些設施長期面向公眾開展科普展覽、科技培訓等科普活動,具有豐富的科普傳播經驗。公共科普設施中的許多形式和內容,是科普新媒體傳播中的重要內容來源和依據,而科普設施在新時代的科普傳播,也有賴于科普新媒體傳播的渠道優勢和傳播效果。因此,要進一步發揮公共科普設施的積極性,引導其積極參與到科普新媒體傳播的發展中來,鼓勵和促進公共科普設施與科普新媒體機構、個人的通力合作,促使雙方各自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共同為公民科學素養提升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羅子欣.新媒體時代對科普傳播的新思考[J].編輯之友,2012(10):77-79.

  [2]蔣紀平,張培,張露.新媒體在科普推廣中存在的問題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4(5):52-54.

【新形勢下科普新媒體傳播的問題與建議論文】相關文章:

網絡新媒體傳播論文03-11

新媒體動漫傳播的新趨勢論文05-30

新媒體時代體育文化傳播分析論文06-23

新媒體新聞傳播的文化考量分析論文06-23

新媒體傳播視域下的體育文化交際論文06-22

論文:科學傳播的媒體轉向06-21

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管理的創新模式論文06-22

淺析新媒體時代受者傳播角色的變化論文05-25

新媒體時代下的傳統戲曲傳播途徑論文04-2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熟女乱子视频 | 日本欧美大码aⅴ在线播放 在线免费播放AV片 亚洲欧美综合香蕉 | 香蕉九九在线播放 | 五月天激情在线麻豆 | 日本一区喷水精品视频 | 五月天久久亚洲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