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慕課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的挑戰與啟示的論文
引言
慕課作為一種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在2011年出現至今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已經在全球教育界掀起了一場風暴,被認為是教育界的一次大的革新。它所提供的課程多是世界名校名師的優質課程,通過慕課平臺傳播給受眾,所以它很快就以其免費、優質迅速吸引了很多的學習者。相對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慕課主要具有三大特點及優勢:大規模、開放性及學習者在線學習。在慕課出現的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又該如何進行有效的改革以促進自身的發展?本文將對慕課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的挑戰與啟示進行探討。
一、慕課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的挑戰
1.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教學以教材為中心,注重課堂上對知識點的講授和對學生技能的訓練。這種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強調教師的權威性,學生的參與不多,積極性受到限制,難以主動地去學習;以教材為中心,禁錮了學生的思想,不利于對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以課堂為中心,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的培養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與傳統課程不同,慕課的內容不是事先準備好的,而是聚合了網上的大量課程資源,學習者通過各種通訊報導或網頁,根據不同的學習目標選擇、重組學習內容。除了觀看教師的網上講解,學習者還可以通過慕課平臺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分享各種學習資源,也可以通過各種社交網絡和平臺與老師、同學進行互動討論,還可以成立網上學習小組點評課程、分享筆記,或就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或某一話題進行討論。
2.教學內容。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以教材為中心,把講解課文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教師上課的基本環節是課文導入、課文結構分析、詞匯講解、難句解釋、寫作方法賞析等。講解課文時,即便配有少量的口頭實踐活動,也主要是基于詞、句層面,學生很少有連貫表達的機會。[1]教學內容過于單調、貧乏,學生一個學期下來也只是學習了七八篇文章及與之有關的一些背景知識,這會阻礙學生的視野,造成學生知識面狹窄,詞匯量小,這對他們來說無論是英語水平的提高,還是知識面的擴大和全面提升綜合素質都是不利的。而在慕課模式下,學生沒有教材,主講教師是按自己的思路與對課程的理解自己設計課程并講解的。學生在慕課平臺上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與實際情況選擇網上聚合的大量課程資源,也可以通過各種通訊報導或網頁選擇、重組學習內容。相對于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慕課的教學內容是非常豐富的,信息量也是很大的。
3.教師。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主導課堂教學,但教師自身也存在很多諸如教學理念落后、教學內容單調、教學方法陳舊等方面的問題。束定芳(2014)指出:許多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不關注新的外語教學理論,課堂教學仍然是以語言知識為主線,教師講解為主,忽視師生互動,學生只是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課堂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應試技巧。[2]很多教師基本上是以教材為中心,課堂上只講與教材有關的教學內容,看不到教授這些材料所要達到的具體目標,看不到對學生的具體要求,仍然把語言知識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在有限的技能訓練中,課堂語言實踐活動往往脫離真實生活、脫離學生的認知特點,脫離學生的發展需要。相關的主題和知識內容與學生的現有知識體系以及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很多教師的教學過程缺乏創新。盡管教師也會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就幾個語言結構進行操練,但由于學生數量多,操練時間少等原因,教師基本無法給予有效的指導和監督,這樣的學生小組活動徒有其表,缺乏有效性。另一方面,現有的教學環境下,尤其是教學目標基本上還是應試的情況下,教師往往缺乏創新的動力。
二、慕課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1.內容。大學英語教學的內容不應該只局限于教材和課文,學習一門語言也是在學習一種文化,單靠一個學期對幾篇課文的講解不足以充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對目的語文化和文明的了解,遠遠達不到英語教學的理想目標。根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教學要求》),大學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要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和綜合文化素養。[4]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制定教學任務和內容。大學英語課程一般包括通用英語和專門用途英語,通用英語是關于西方文化、政治制度、哲學思想、新聞事件、科技創新、娛樂休閑等方面的內容,而專門用途英語一般包括學術英語、職業英語和學科英語等。
2.授課方式。教師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進行授課。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學生在課下主動地基于項目或任務進行網上學習或討論,查閱所需資料,教師不再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進行講授,而是對學生完成項目或任務的情況進行檢查,對相關問題進行討論,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他們個性化的學習,而互聯網的普及和慕課平臺的出現為翻轉課堂提供了條件。教師授課的內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和課文,教師課前下達任務,學生通過網絡、慕課平臺收集資料,準備完成任務,在上課時報告任務完成的情況并和老師、同學就任務中的話題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她)需要設計出符合《教學要求》和學生水平與興趣的任務,這些任務包括口頭表達和筆頭表達,難度必需適當,不然學生會因太難或太易而失去完成任務的興趣,而且教師有必要給學生提供完成任務所用到的網站和慕課平臺,讓學生有的放矢,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在學生課堂匯報任務完成情況時要做出有針對性的反饋,使學生真實地了解到自己學習的效果,從而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斷改進和提高。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是主體,他們通過主動地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報告成果、討論交流來完成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像在傳統課堂里那樣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帶有明確的目標主動地學習、輸入,通過整理、消化再進行報告、輸出,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3.評估體系。改變傳統的對學生進行單純的終結性評估的方式,而采用形成性評估與終結性評估相結合的方式。因為學生在整個課程進行當中有很多的任務需要完成,課下收集資料、整理資料,課上進行成果報告,交流討論,所以只采用期末考試的方式對學生在整個學期的表現進行評價顯然是不合理的。形成性評估不僅強調學生的課堂表現,也看中學生的課外學習活動,評估不僅是對學生一次任務完成情況的考核,而且也是一種激勵學生的手段,在評估中促進學生積極性的提高和學習效果的改進,同時還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時幫助學生了解他們的學習效果,調整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形成性評估應該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估、同學間的評估和學生對自己的評估,以避免教師個人的主觀性對評估結果的影響,同時,評估的`標準要盡量細化以達到客觀的效果。
三、慕課背景下教師、學生、管理者的角色轉變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和管理者的角色都要有所轉變以適應這種新的教學模式。首先,教師應該轉變觀念,把自己的定位從課堂的中心和主導者轉變為課堂的設計者和參與者。傳統課堂上教師占絕對主導地位,教師講授占據課堂的大部分時間,而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應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和參與者,注重課堂互動和考慮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5],協助學生更好地完成任務,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進取心,幫助他們提高英語學習的各項技能和綜合素質。其次,學生也應從傳統課堂模式中走出來,不再作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應作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在課下認真收集資料,自主學習,準備完成學習任務,課上成為課堂真正的主體和主人,匯報學習成果,與老師、同學討論交流。主動性調動起來了,學習效率自然會提高。另外,高校的管理者也應轉變觀念,不要拘泥于固有的教學大綱和模式,甚而對課堂教學做出種種限制,要給教師教學以充分的自由,讓教師在慕課出現的背景下順應時代發展,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要根據實際需要,建立新的、更加科學的教師評價體系和考核制度,用好的制度來保證和促進教師創造力和積極性的提高。
雖然慕課出現的時間還不長,但已經給傳統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和挑戰,可以說慕課的教學方式是對傳統教學理念的一種顛覆。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應該利用這次機遇對傳統的課堂教學做出進一步的反思,思考如何利用慕課資源和慕課的教學理念對大學英語教學進行改革,以找出切實可行的方法來促進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
【探究慕課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的挑戰與啟示的論文】相關文章:
挑戰報紙帶來的啟示作文10-16
★挑戰報紙帶來的啟示作文07-16
【精】挑戰報紙帶來的啟示作文07-13
【熱】挑戰報紙帶來的啟示作文07-13
淺析慕課對內科學教學改革的啟示論文09-06
挑戰報紙帶來的啟示作文900字09-19
慕課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論文06-11
職業教育慕課發展的影響論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