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師信息化教學素質現狀與發展對策論文

時間:2021-06-19 08:36:15 論文 我要投稿

大學教師信息化教學素質現狀與發展對策論文

  1 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現狀

大學教師信息化教學素質現狀與發展對策論文

  國內高校在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展問題上認識不同。有的高校上下各級對于該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投入一定的精力去培養教師,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較高,反之,則收效一般。現在是一個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國內高;径寂鋫淞送晟频木W絡,教師利用互聯網學習新知識,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一般來說,高校教師通過互聯網收集資料、素材,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另外就是通過網絡進行交流學習,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有相關調查機構對高校教師對教學資源的分享情況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 60% 的高校愿意把自己的教學資源放到互聯網上與他人分享,有約 80% 的教師愿意通過互聯網分析其他人的教學資源。

  想要使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有堅實基礎,就必須有一套完善的基本理論與技術進行"保駕護航".只有在優秀的理論素養下,才能對高校教師的教學進行正確指導。反過來說,再好的理論素養沒有進行實踐也是枉然,需要搭配過硬的技術水平使之在課堂上進行實踐,才能保證教師完成教學的任務。

  2 影響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的原因

  目前,不少高校的教師都具備很高的學歷,雖然這些教師有高水平的知識結構,但并沒有經過系統訓練,只重視理論基礎的授課,輕視知識的實踐訓練。此外,學校對教師培訓的時間也遠遠不夠,教師的教學和研究能力以及師德方面尚未得到全面的培養。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更多的還是利用培訓這種形式進行培養,尚未形成一個系統、完善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系統;诖耍偨Y得出了目前高校教師在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中重點表現出的幾個問題。

  2.1 信念的缺失

  可說,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展需要作為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來進行,而這其中就包含了教師在教育信念、工作態度、組織行為和興趣愛好等各種的因素發展與變化。教育信念關乎每一位教師通過對教育進行思考后對教育事業的價值判斷和認識。

  而教育信念還可促進教師其他方面的發展,這是教師專業發展中最為關鍵的內因。倘若缺乏正確的教育信念,那么教師發展就會成為一種簡單、機械的知識積累和重復利用的過程,這樣做是無法真正提升高校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容易使教師認為"教師"只是一份職業,無法使之為高尚的教育事業奮斗終生。除此之外,倘若缺乏教育信念,將無法保證學生發展順應時代要求。當下,有不少高校教師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由政府、領導進行安排,如果有安排,那么就進行發展;如果不安排,那么就不會發展或很少發展。如果教師心中存在這樣的意識,那么必定會制約教師自身的發展。

  2.2 支持理念與有效激勵措施的缺失

  教師在進行專業發展時,不但會受教師自身教育信念的制約,還會受各種外部因素困擾。如果高校的管理者沒有很好地認識到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沒有給予足夠的政策、資金支持,就會大大阻礙了教師的專業發展。隨著我國高校的擴招,也有大量高學歷人才進入到高校教師的行列中,但這些人才很多都不是教育專業出身,就更需要教師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這也要求國家與學校給予更多的政策、資金支持,對這部人給予適當的激勵機制,使這些高校教師可做到有計劃、有目的、系統地參與到專業發展中來。

  2.3 高校教師專業發展服務體系的缺失

  如今,網絡的提供的資源、服務讓人目不暇接,但真正為了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資源卻十分缺乏。其中不乏是針對大學生學習、幫助教師在管理學生作業等的平臺,但專門針對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卻寥寥無幾。在高校中,教師不僅是一個教師的角色,其實他們也是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但他們的學習方式、自主性、時間分配和資源選取方面與普通在校學生有著很大區別,為了使這些教師可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就迫切需要一個專門服務于教師專業發展的系統,可滿足這部分教師的實際需求,實現專業發展的最大化。

  3 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途徑

  作為高校教師的核心能力之一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而高校的三大功能包括了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高校基于信息化環境,想要切實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教學質量,就需要切實改變原先的教育理念,認識到在教學中信息化教學能力所起到的作用,徹底摒棄"重學術研究輕教育教學、重形式輕效果、重校外培訓輕校本培訓"的舊觀念。

  3.1 加強信息化教學能力校本培訓

  關于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訓,需要重點關注的是要注重培訓教師培養和構建教學資源。因為現在的信息技術發展十分迅速,教師學習了新的技術后不一定就能在教學中運用自如,甚至有一些教師還不能很好地掌握信息技術。因此,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如何培養一批既會使用信息技術又會開展科研活動的教師,并且這部分教師可把信息技術運用到學科課程中來。只有徹底地解決這個問題,才可使校本培訓得到更好的開展,使更多的教師在培訓中受益。此外,學校還應配備完善的軟硬件設施,依據學校目前的實際以及培訓的規模更新或配備相應的設備,以保障培訓的進行。

  3.2 組織專業隊伍深入課堂指導教師的信息化教學

  單純圍繞當前高校教師的教學需要來開展校本培訓遠遠不足,因為教師接受培訓,最關鍵的地方在于把所學的技能運用到教學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更好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因此,校本培訓不單只是讓教師掌握好信息技術的技能,而是讓教師通過學習可運用信息技術以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學校方面,可通過組織培訓的教師對受培訓的教師進修課堂測評,讓培訓的教師可在實踐中得到進一步的指導,這樣可讓受培訓的教師更快、更好地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

  3.3 積極開展各種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比賽

  作為高校,可通過舉辦各種信息化教學能力比賽來檢驗教師在這方面的能力,促進教師運用好信息化教學,營造良好的使用氛圍,讓教師們都養成自覺使用信息化教學的習慣。當然,信息化教學的方式也不是萬能的`,在課堂上使用信息化教學一定要選擇得當,不能讓這種教學方式成為金科玉律,要正確認識這種教學方式的利弊,教師要依據教學對象、教學環境、教學內容等正確使用這種教學方式。

  3.4 正確引導教師進行有效地自學,樹立終身學習觀

  教師在進行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時,除了通過學校的培養與引導,還需要自覺養成自學的習慣,只有這樣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教學需求。眾所周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提及,學習者為學習的主體,也是主動的意義建構者。基于當下的形勢,教師是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過程中的學習者,需要明確教師在這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做到校本培訓和自主學習兩手抓,以真正提升高校的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教師本身也需要跟著發展,圍繞著學術前沿開展各項工作,才能使專業課程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由此,也要求教師必須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自覺踐行終身學習觀,帶領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一起成長。

  4 結 語

  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展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作,在發展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時,要尊重這部分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尊重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給予信息化教學實踐高度的重視,使教師得到專業的發展,實現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目的,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出應有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王翔 . 教育信息化環境下高校教學管理發展研究[M]. 南昌 : 南昌大學 ,2007.

  [2]蔣潔 . 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問題分析及策略[J]. 教學與管理 ,2008(12)。

【大學教師信息化教學素質現狀與發展對策論文】相關文章:

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對策論文06-20

信息化現狀發展研究論文02-08

教育管理信息化發展現狀及對策論文06-23

高校體育發展現狀與對策的論文02-09

淺析基于教學學術的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及對策研論文07-05

中學體育教學問題現狀與發展對策論文02-20

淺議盲校素質教育現狀及對策(選修教學論文)12-06

杭州休閑產業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的論文04-20

休閑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論文02-0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性国产videofree高清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 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暮人成乱码熟女 |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网站 |